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内在张力、多维特征与基本面向
2023-09-01马雪松冯源
文/马雪松 冯源
同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在“制度”概念建构方面存在更多分歧和争议,并因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社会实践的差异而呈现本土概念建构的独特之处。当代西方政治学“制度”概念一定程度上处于有实质共识而少系统认知,有普遍应用而少自觉反思的状况。面对本土政治理论在逻辑与历史之间往复、规范与实证之间徘徊的状况,真正值得“关心的是一个发展时期的哲学是否会在下一个时期变成一门科学”,而无论涉及的是经验与实证还是形式与规范意义上的问题,“哪里概念严格、明确并得到普遍承认,哪里就会诞生一门新的自然或形式科学”。政治学进一步明确特色、巩固基础的必要努力,理应包括全面审视与总结反思当前的“制度”概念建构。
政治学“制度”概念本土建构的内在张力
政治学的“制度”概念客观上处于多重张力的交汇点,既造成“制度”相关概念趋于庞杂,也使其能够较为直接、敏锐、具体地表征时代风貌,成为领会处于特定时代社会环境中的思想动向与实质观念,“关注知识和思想对维持和改变社会秩序的作用”的典型样本。
(一)理论与实践的张力
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为政治学本土“制度”概念建构提供基本动力。“制度”作为将社会实践经验提取为理论认识,以理论规范实践的概念中介,在基础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结合中汲取发展动力,并作为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实践相统一的核心概念而持续建构。一方面,理论统摄和引导实践。从意识形态看,“制度”概念的建构依据与内涵基准来自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制度”的界定,即“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从具体历史条件来看,制度差异在扩大开放中得到日趋深入的体现,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完善制度体系尤其是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政治学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另一方面,实践启发与充实理论。狭义“政治科学”同广义“政治理论”间存在联系和差异。科学化知识生产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结构化程度更高、内在逻辑更为复杂深刻。需将社会科学的“主体”和“客体”之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分纳入具有本土色彩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框架,并在特定层次予以恰当安置。
(二)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使政治学“制度”概念建构嵌入特定政治文化与政治思维背景。“制度”概念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进一步深化的趋势,意味着传统政治制度相关特征在政治学理论中受到公允承认,在政治史研究中构建立体认知。第一,“制度”概念建构以传统资源与现代语境的差异与联系为基础,涉及社会科学中“历史概念”向“分析概念”的转化。从历史概念看,与“制度”概念有关的系列表述,背后有着制度精神、社会条件以及个体行动间的复杂张力。从分析概念看,作为传统政治思维本质性特征的制度性思维,渗透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方式。第二,“制度”概念建构涉及概念表述的由隐而显。传统思想中天命与人事、合法性与有效性、相对内在的政道与相对外在的治体轻重界分本末有别,近代“政制崇拜”既使“制度”由文化传统中的“习惯表达”逐渐向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概念”转型,也造成实际概念内涵与相关表述的传统含义相疏离。第三,“制度”概念建构涉及概念内涵的由简而繁。一些与“制度”相关的传统表述和含义能够直接作为理解传统“制度”表述、建构现代“制度”概念的素材。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协调性而非对抗性为本质特征,“制度”概念的建构过程也是政治学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分范式的过程。
(三)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张力
社会科学的特定学术概念往往身处不同学科的学理脉络,“制度”概念尤其面临学科层面的多重张力。第一,围绕“制度”进行了科学与人文两个方向上的深入探索。研究者不仅建构了富于解释力的诸多概念,还使微观机制与宏观理论得以结合,从而与政治学问题意识和理论风格更加契合。而“活的”制度史、制度史观、日常统治等研究路径,在忠实回返历史语境的背后,具有探索“由内而外地”理解制度、“思考制度”的现代价值。第二,政治学较为突出的“双重属性”使其天然发挥检视和规范作用。从政治学科的外部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一方面是论证制度的优越性、必要性、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是阐释怎么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从学科内部看,政治理论与公共管理两种研究取向,一定程度上对应“理解”和“解释”两种认识论取向,文化视角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优势将有助于建构更为真实、有效的政治学“制度”概念。
政治学“制度”概念本土建构的多维特征
根据特定概念与既有概念体系间补充完善、竞争取代、另辟场域等相互关系,本土政治概念建构可区分为种属政治概念“供给”、政治概念“更新”、类政治概念“建构”等类型。由于“制度”的基础性与复杂性,对这一概念的建构较为普遍地包括了一类在特定思想文化基础上、依据特定知识范式、认知特定经验对象的本土化知识生产实践。
(一)一种传统:经验对象的稳定与复杂
不同于西方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相对抗的常态,就中国国家治理而言,社会中最广泛意义上的制度性要素一向得到国家的密切关注与有效控制。国家治理中以治理体系为主干、以治理能力为效果的制度性要素兼具稳定性与复杂性。第一,制度性因素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稳定发挥主导作用,“制度”因而是具有重要作用和关键地位的政治概念。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权力高度耦合的政治运行逻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天下”体系与中央集权治理框架,受到一系列宏观机制的保障。近代初期社会处于低组织状态,由先锋队政党领导建立国家并对社会进行再组织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奇迹的取得也体现出制度性因素的强大作用。第二,概念建构面临的一项历史性前件,是“制度原则”与“具体制度”或“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间的层次区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特征更多是在“制度原则”而非“具体制度”中得到彰显。在制度原则与具体制度间不断往复的历史循环,是本土制度演化的特殊规律。
(二)两条路径:研究范式的分工与调适
“制度”概念建构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知识生产范式的当前特征。概念建构所依托的“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路径在议题领域和研究旨趣上的分工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调适,为建构兼顾学术性与政治性的“政治学概念”积累成果。以制度、体制、机制等词语为中轴,“制度”相关概念得以兼具实证性与规范性。第一,依循实证主义路径建构的制度概念,可归入“机制”一类。结构功能主义便于将中国政治运行的实践特色与“理想类型”的概念建构方式结合起来,成为制度概念建构的主要学术范式。“制度”概念建构的实证主义路径,还具有关注实践、构词机动、通用性强等突出优势。第二,阐释主义路径的制度概念建构,对应“体制”“制度”类语词。阐释主义的路径依托历史脉络与比较视野,力求创造新的“提法”以加强概念的现实洞察力。改革发展中制度原则与具体制度间的复杂关系、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间的微妙差异,使阐释主义路径具有实证路径无法完全代替的价值。此外,政治哲学在阐释主义路径中发挥背景性作用。
(三)三类倾向:作为文化生产现象的政治学“制度”概念建构
马克思主义强调对现代性政治和后现代政治进行双重反思,以提炼更为积极的建构性政治概念,而“非对称协调”的政治学知识生产模式,是“制度”概念建构同时具备前现代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三种倾向的深层原因。第一,所属思想传统与主要智识资源的前现代化或反现代化。从心理基础与思维方式看,那些强调前现代传统的思想倾向对制度概念的建构具有持续助推作用。保守主义通常较为强调制度传承与秩序稳定。“制度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相对,较之逻辑更强调历史,较之精神更强调物质,较之应然更强调实然。第二,主流问题意识与普遍价值意涵的现代性。现代保守主义者对制度的强调更早也更彻底。自由主义以更加关注制度作为其内在转向的标志。现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统一也意味着其“与自由主义的平等有更大的统一”。第三,语词构造方式与所指经验现象的后现代化。“制度”概念建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语词先行、内涵重复与概念失效等,标志着社会文化层面政治标准的放松。渐趋固化的现代学术范式,难以真正触及治理实践中技术治理发达而规则虚无主义泛滥、制度建设内卷而制度资源缺乏等“负面”现实。“制度”概念的泛化,在某种意义上重构乃至消解着现代政治秩序的心理基础。
政治学“制度”概念本土建构的基本面向
“制度”概念在政治学研究中得到持续建构并强化创新性、标识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治学议题的广受关注和跨学科研究的广泛流行。“制度”概念建构多个面向互有侧重、同时推进,从知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实效出发,可将这一进程区分为基石概念的历史建构面向、观念系统的规范建构面向、要素取向的实证建构面向、文明交流的话语建构面向。
(一)概念基石:社会制度、国体、政体
一些关键“制度”概念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重要的思想内容,因而在概念建构中具有基石性意义。其一,“制度”概念内涵的底色是社会性质界说。这一内涵底色并非完全缘于特定意识形态规定,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时代思想市场自由竞争的概念后果。其二,在国家制度体系层面产生“国体”“政体”的差异化概念构造。国体与政体是近现代宪法文本规定国家制度体系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国体概念先后发挥建构国家形态、政治权威正当化、形成国家统合原理的功能。政治学者以补充、替代、批判等方式促进政治学的政体概念趋于完善,为相关概念建构确立基本内涵与内在限度。
(二)概念体系:制度、体制与机制
“制度”概念体系以“制度”“体制”“机制”三类具体形态共同展开、有序递进,是政治实践的概念化产物与政治观念的概念式表征。其一,“体制”在使用中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体制”一般被用来从过程角度实际把握制度性因素,这种把握多以政治体系的特定功能为基础,可将其界定为“具体政治制度”。其二,为实现特定目的,被概括为“机制”的行为序列在一定限度内突破正式规则,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型是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制度体系意义上的“运行机制”与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因果机制”存在张力。其三,以“制度”为中心语的一系列规范性概念。政体即政权组织原则的特征及变迁,体现为一系列以“制度”为中心语的概念表述。正是由于“制度”“机制”“体制”等概念规范功能的发挥,相关概念得以兼具规范性、实证性、实践性。
(三)概念内涵:三类制度要素
政治学以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家本身既是一类具有合法性与强制力的特殊组织,也限定和影响其他各类组织的制度环境和组织框架。社会学组织研究是制度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主要针对规制性、规范性、文化及认知性等三类制度要素。政治领域所指的“制度”强调组织而非程序或规则,“必须瞄准能作出权威性决策的一类实体,它们所处的位置使其通过程序与规则而能够采取实际措施”。其一,规制性要素的描述、提取。由于中国政治领域的一些规制性制度要素的公开信息相对稀缺,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此类研究在提供经验证据的基础上能够产生较高学术价值。其二,规范性要素的捕捉、分析。在当代中国,政府实践策略背后的“制约力量及制度性因素”是社会科学各学科共同的核心关切。其三,对文化及认知性要素的研究。政治现象学为重要概念提供的更可靠的界定方式之一是对政治仪式、政治象征中文化认知性要素的发掘。
(四)概念话语:以共同体凝聚创新文明形态
以“制度”为主词的政治话语建构,对于凝聚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促进文明对话意义深远。近世以来中外交流话语经历了“正反合”的历史演进过程,总结历史经验、避免无谓的意识形态之争,“制度”相关概念应得到系统和细致的建构。其一,制度话语发挥凝聚政治共同体的作用。制度话语的兴起表征着政治合法性论述模式的革新。制度优势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大优势,“制度共同体”在文明对话中以其包容性超越“文化共同体”,以其实践性和具体性超越“政体共同体”。其二,制度话语的内涵导向与时俱进,依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文明对话现实语境。国际关系中责任伦理与制度有效性缺失引发的规范性危机,是制度话语发挥显著作用的现实空间。制度话语建构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逻辑合理贯通的基础上,实现其国际交流功能。
综括而言,无论从“制度”概念的科学意义还是社会功能看,政治学目前相较其他学科均存在一定差距。发展完善“制度”概念家族,既意味着改善对“国体”“政体”等政治学既有核心概念和话语的过度依赖,也包括对要素更为丰富的政治学“制度”概念加以规范。为此需充分挖掘相关概念内涵与功能层面的多重可能性,通过学术概念与政治表述的包容贯通,使政治理论建构与改革发展实践更加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