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2023-09-01安战海
摘 要:微元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解题方法,将其运用于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可有效突破高中物理难点问题.本文笔者试图浅析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以备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交流之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元法;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4-0044-03
收稿日期:2023-05-25
作者简介:
安战海(1978.6-),男,甘肃省天水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微元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解题方法,将其应用于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简化物理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1 微元法及其解题流程
1.1 微元法概述
微元法的运用,本质上是分解问题,展现“元过程”,即按照某个物理规律,研究与分析物理问题,并对物理思想及其方法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实现高效解决问题过程.
1.2 微元法的解题流程
第一步,取“元”.“元”是主要的内容,在实际解题时,取“元”十分关键,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取“元”,则不仅不能够化繁为简,而且还可能将原本简单的题目复杂化,达不到高效解题的目的.基于此,在具体取“元”时,要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取“元”时,要遵循简单高效原则,取“元”能够简化物理计算过程,减少物理变量,达不到简化计算过程的“元”是无效的.其次,保证所取“元”可以进行叠加,并容易得到结论.取“元”叠加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加权叠加,即对各个“元”进行叠加计算时,要以“元”的本身权重为依据;另一方面,取的“元”要能够代表所用的情况,即真实、全面、客观的展示物理过程或规律,即所取“元”能表示整体,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1].最后,在理解微元时,可以把它当做极限概念,即通过无限小,对高中物理题进行高效解答,同时,在解题时,取“元”的方式应该依据题设条件和设问方式灵活应用,不能够拘泥于固定形式,这样才能够发挥“元”的实际作用.
第二步,模型化.取“元”以后,教师需要运用“元”,把它转变成能够简单求解答案的过程.同时,模型化能够通过接近于相等或极限相等等多种方法,对问题的求解难度进行降低,并通过更为简单的方法,进行物理模型构造,从而使高中物理试题得到有效解答.
第三步,求和.“元”的叠加计算全过程与数学知识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及其求和公式[2].在对各个“元”叠加求和时,要包括全部的“元”,不重合不遗漏,通过“元”的求和实现降低问题难度的目标,并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2 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原则
应用微元法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顺序性原则.在选取微元时,要保证微元所对应的某些量,能够在试题给出的范围内,非常简单、便捷地进行不重不漏的完整叠加,这就要求在运用微元法解题时,要遵循顺序性原则,依照题中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微元顺次选取.其次,叠加性原则[3].选取微元的目的是为了简化试题计算过程,通过无数个微小过程来实现试题中整个变化过程,因此选取微元的基本条件就是其具有叠加性,能够通过叠加反映出试题中的本质规律或过程.最后,平权性原则.微元法的本质是通过选取无数个“元”来实现对问题的求解,微元所对应的某个量的叠加也就是以f(x)为权函数的加权叠加,这样就成了求定积分问题.如果所选取的无数个“元”具备Δx1+Δx2+Δx3+…+Δxn的特征,即f(x)=kx的平权特征,也就是说叠加区域内的“元”都是相等的,则就能够将求定积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微元联加.因此,在选取微元时,要遵循平权性原则,使得微元与其所对应的某个量所组成的权函数f(x)在取值范围内处处相等.
3 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3.1 巧借微元法,解决力学问题
例1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地面开始做竖直向上的运动,现已知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呈正比,物体的具体运动速率详见图3,试求:(1)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运动到最后回到地面的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总功?(2)物体在从地面竖直向上运动的瞬间,其加速度为多少?(3)求物体在图3中t1时刻的高度?
综上所述,微元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运用过程十分灵活.因此,在高中物理的解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微元法并与实际例题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此方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臧凯泉.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1):70-72.
[2] 周霁.“微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10):80-82.
[3] 陈世福.高中物理解题中微元法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5):81-82.
[4] 李俊杰.试论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20(04):32.
[5] 苏敏.“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9(08):7-8.
[责任编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