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歌空复情

2023-09-01盛夏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杜甫李白山东

盛夏

作为一个齐鲁人,我从来没有想到,诗仙李白——这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男人,居然会在离我不远的徂徕山隐居了六年!徂徕山离我居住的泰山不远,准确地说,相距不过二十来公里。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打马来到这里,看到山清水秀,叠嶂层峦,动了隐居的念头。开元二十八年,他把妻儿安顿在兖州,自己来到徂徕山,正式隐居下来。那年,他四十岁,徂徕山正值秋日。红叶漫舞,黄叶飘零,一道白练在红红黄黄中飞流直下,让见过无数大山大川的李白十分惊叹。他选择了在山前的竹溪安顿下来。在这里,他结识了孔巢父、韩准、陶沔、张叔明等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成天吟诗唱和,品茗论道,世称他们为“竹溪六逸”。

李白的籍贯目前普遍认为是中亚的“碎叶城”,那是一片挺荒凉的地方。武周覆灭,中宗复位后,李白家族趁乱迁到蜀地,扎下根来。李白在那里读书练剑,等走出蜀地时,已是一位星眸皓齿、心怀天下的青年。他漫游到安陆一带,在那里成了家,成了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妻子许氏死后,李白将子女寄于任城叔父那里,自己来到徂徕山,开始了隐居生涯。说到底,七尺男儿,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李白也是这么想的(他的诗文中可略见一斑)。他虽隐居徂徕山,我怀疑那颗逍遥于青山绿水的心并不那么平静。他并不满足于写写诗文,游游逛逛。生活太惬意了,而人生短促,眼看王维等人平步青云,大展宏图,满腹经纶的他会多不甘心呢!也许,他只是在默默地等待机会,说不定唐玄宗再一次封禅泰山,他正好可以觐见,直达天庭。

我这样替李白想着,一边翻看着这期间他的诗作,发现李白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性情中人,可以说,如孩子一般纯真,率性。那些飘逸的诗作显示着他的旷世才情,而诗作里也可以管窥他当时的生活。我们不妨来拈几首:“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真难以想象,几个人在一块大石头上盖同一床被子,还穿同一双鞋子。看来,友情一旦进入心田,李白是一点儿也不讲究的。有不识相的儒生老头子嘲笑李白,他毫不客气地写了一首诗回击:“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嘲鲁叟》)一个假模假样又愚蠢不自知的儒生老头一下子到了眼前,叫人忍俊不禁,可见李白嘴皮子和笔杆子同样厉害。山东的夏天是相当闷热的,虽没有现在的尾气等污染,恐怕也得三十几度。李白他们脱了衣裳,裸着身子在山林中走来走去,完全把徂徕山当成自己家。

李白也许天生与山东有缘分,他的很多亲友都在山东做官:六叔在任城当县令,兄长在中都(今汶上)当县令,族弟李凝在单父(今单县)当主簿,从祖在济南当太守,近世族祖李辅在鲁郡(今兖州)当都督……也可以说,李白的岳父去世后,是山东的亲友将他从安陆召唤而来。李白在这里不缺吃,不缺穿,还有好山好水相看,并有一帮好朋友。

742 年,也就是李白隐居徂徕山的第二年,他来到泰山。当时正是春季,百花怒放,绿意葱茏,兴奋的李白看到泰山龙蟠于齐鲁,吞云吐雾,玉皇顶直插霄汉,他一下为泰山写了六首诗。

平心而论,这些诗是相当不错的,现实与想象相结合,风流,恣意。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年之前,崇拜他的杜甫就来到泰山,一番凝望之后,写了一首《望岳》,力压李白六首。后来,杜甫拿出《望岳》给李白看时,李白也深为折服。

此时,杜甫和李白并没什么交集。杜甫的父亲在兖州任司马,却在741 年去世了,杜甫只好回到洛阳生活。他从小由姑母抚养长大,姑母年老了,他便来给她尽孝。

李白以徂徕山为中心,将齐鲁大地游了个遍。有一个小吏,十分崇拜李白,李白行经汶上时,小吏专门提了两条大鱼和一斗酒非要宴请李白。李白很感动,让厨子把鱼炖了,又点了几个菜,两个人喝得不亦乐乎,云里雾里。在兖州,李白经常去贺兰氏酒楼,酒楼的老板娘贺兰氏也喜爱李白的诗歌,干脆免了李白的一切用度,让他日日空占一张椅子。惬意的诗酒生活外,李白也留心身边的风光,他发现鲁地的女子很美:“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他终于获得一位女子的芳心,女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颇黎。

李白在温柔乡和酒乡缠绵得一塌糊涂时,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和贺知章联袂向唐玄宗举荐他,一纸诏令,李白被召去长安。李白像被北风一浇,一下清醒过来,接着,欣喜欲狂。隐居徂徕山,不就是以退为进吗?苍天终于开眼了,他李白将要鲲鹏展翅,直上九霄。

如果没有山东,是否会有李白的長安之行?我表示怀疑。山东的山水滋养着李白,这片亘古如斯的土地给了他太多的灵感和情感。一山一水,一人一物,无形地进入李白的血液,使他举手投足,都脱不开一丝豪情和壮气。这正是山东人的性情,而李白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山东人。这似乎成为当时乃至后世很多人的共识。比如《旧唐书》中就记载:“李白,山东人。”杜甫也有诗:“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元稹在《杜君墓志》的序中也说“山东人李白”。李白,是山东人的骄傲,为山东的文化史平添了一丝飘逸之仙气。

李白西去长安,做了“翰林待诏”。有吩咐的时候就写写诗,没吩咐的时候便醉眠酒家,酣歌长啸。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他的大名,天子呼来不上船,让高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别人不敢做的事儿他全做了,别人没有享受的他也都享受了。长安三年,真可谓快意无限,风光无限。然而,他的理想毕竟是要“安社稷,济黎庶”,而不是只写写宫廷诗,陪皇帝娱乐娱乐,他的胸中,有太多经纶没有使用,太多思想未被实践。时间一久,李白对这种众人捧、官宦嫉的生活产生了厌倦,不禁回想起从前无忧无虑的日子。他上书恳请皇帝让自己归去。而唐玄宗,在高力士等人的日夜鼓噪下,也对李白渐渐不满,于是,李白顺理成章地“赐金放还”。

李白来到洛阳。杜甫听说后,万分激动,也许还有几分紧张。李白的诗名早已遍天下,而杜甫自己,虽然下笔如有神,自觉比扬雄曹植还牛,但李白可是被称为“谪仙人”啊,那些权贵显宦都被他视如粪土。杜甫忐忑赴约。见面后,他发现李白穿着一身道袍,朴实无华,却显得卓尔不群。两人谈论起时事,又讨论起诗歌,很快,两人都觉得对方是自己前世的知己,只恨夜太短,话太长。

我总认为,诗仙与诗圣的相逢,是命中注定的。唐朝一共两千多位诗人,流传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可是,如果少了天上人间两位仙圣的相会,该是多么无聊、无趣啊!那么多诗人,生活在那个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时代,挨挨挤挤,你唱我和。闻一多形容李杜二人的相逢是青天里太阳与月亮走碰了头,一点儿不假。他俩一见,从此天地失了颜色,人间的诗歌都黯了下去,两人走向了中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顶峰。

李白与杜甫成了掏心掏肺的弟兄,两人在洛阳游玩还不尽兴,又携手来到梁宋一带,继续“方期拾瑶草”的美好时光。在这里,他们遇见另一位诗人高适,高适的边塞诗很有名,剑法和武功也挺高。三个人意气相投,上演了一出诗人的盛宴。

然而,时光在前进,不知不觉,秋天到了,黄叶飘飞,万物开始萧条。几个人约定天气转寒之前,再到李白的“家乡”兖州相聚。

这个李白,真的把山东当成家乡,从他736 年来到山东,一直待了二十多年。人生中最壮美的阶段都被山东拥有了,儿子也在山东出生,李白对山东,自然而然有着家乡般的亲切感和依赖感。

杜甫和李白分开没多久,就深深地思念起他来。妻子杨氏大概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心中住了另一个男子,这个男子,成了她之外杜甫最放在心上的人,“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男人之间的这种情感妻子们也许很少会懂。只有在另一个理解自己、珍视自己的男人面前,这个男人才会真正打开自己,回归生命本初。他不必再扮演妻子心中的大山,虽忧苦而独自撑着坚强的肩膀,也不必为了讨妻子的欢心而说出言不由衷的话语。诗歌就是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媒介,何况,两人对社会和人生也有着相似的看法。人以群分,短短的时间里,两人亲同手足。这种情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全是两人气息相投所致。

也许上苍看他们高山流水,情比金坚,终于发了慈悲,第二年,两个人又在山东碰面了。

这时,李白已经是正式的道教徒,更加出尘、洒脱。李白与杜甫见面之后,十分高兴,两人一起游玩济南“华不注”、曲阜和邹县。之后,两人一起去一个异常偏僻的地方拜访范居士。走遍大江南北都不迷路的李白居然在此迷路了,衣裳都被荆棘挂破,还沾了满满的苍耳——大概苍耳也想沾一沾他身上的仙气吧——以至于范居士一看到李白,哈哈大笑,把着他的胳膊问:这是谁呀?说罢,就摆出最时鲜的蔬果,扫去他们旅途的狼狈困顿。几个人谈笑风生,吟诗作赋,好不快活。写到此,不由羡慕起古人的雅致生活来——即使身处偏远,也有着赏花吟诗的志趣与素养,不像我等,虽也是游山玩水,却走马观花,作诗就不提了,心也够不上宁静。两人从范居士那里回来,又去齐州拜访了李邕。李邕曾经救过一个“勇妇”,这个妇女因为丈夫被杀,十分悲愤,竟然手刃仇敌,为夫报了仇。李邕被她的精神感动,向朝廷求情,救下了她。李白是很崇尚这种任侠精神的,也十分佩服李邕,写了一首《东海有勇妇》,狠狠地夸赞了他,说他“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可以想见,三个有才华的人相谈甚欢,必定又是一通豪饮,酩酊大醉。

李白与杜甫就这样整日黏在一起,每时每刻都不想分开。杜甫后来写了首诗,回忆他们当时的情景:“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个大老爷们喝得一塌糊涂后,在一个被窝里躺下,你蹬着我的腿,我压着你的胳膊,喷出的气息吹到对方脸上。没醉的时候,两人就拉着手一起行走。此等情谊,真是让人羡慕,感动。都说文人相轻,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仙和诗圣却好到不分彼此,确实值得后辈学习,也可以证明,相轻,其实是因为自卑。但凡高大如山的人,绝不会有心思去睥睨别人,因为只想着往高处攀登,求得更大进步。杜甫和李白的相识相知相惜,成为文坛上的佳话,至今咏唱不断。

可是,再深的情意也挡不住离别,这年秋天,杜甫要西去长安,再求功名,李白在鲁郡东的石门为他饯行。石门敦厚,水波翻涌,诗人心里也是一片难过、不舍。李白写了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两人将踏上各自的旅途,将像飘蓬那样,不知飘到何处,先把手中的这杯酒干了吧!在李白心里,两人必定还是会相逢的,因为那年他不过四十五岁,杜甫也仅仅三十四岁,未来还有大把的好时光等着他们。杜甫也是眼泪汪汪,忧伤在目。他对李白这个兄长,充满了仰慕和敬爱,他多么想永远在他身边啊!可是,还有前途等着他,还有妻小在眼巴巴望着他。他也写了一首诗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在这首诗中,他透彻地理解着李白,知道他是赤子情怀,仙丹美酒就是他之所爱,他的性情,是那么率真、洒脱。世间几人比得上呢?两人就在依依不舍中分别了,他们都以为,这不過是一次短暂的别离。然而,造化弄人,未来的多少年里,因为时局等各种原因,这两位相亲相爱的弟兄,竟再没有见过一次面。

杜甫去长安求取功名,李白则继续留在鲁郡,享受一番家庭生活,顺便游逛游逛。在鲁郡,李白生了一场病。他卧在病榻,想起上次与杜甫密游的光景,愈加觉得自己形单影只。心一下子空了,虽说妻儿知冷知热,但那个知音杜甫却如飞鸿,一下子飞远了。李白对杜甫充满了思念,提笔写下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这就是在说,杜甫,我对你的思念,你听到了吗?我饮着鲁地的酒,你不在,酒也没那样的美味了;我听着齐地的歌,那么动听,可我只听出了深深的感伤。兄弟呀,你在哪里呢?我李白,可是万分地想念你啊!在李白诗作中,像这样直白表达深切思念的,可不算多。

杜甫呢,此时正在长安城里汲汲求取功名,试图通过应试改变命运,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无情的一击,又一击。先是一贯支援他的父亲去世,杜甫没了经济来源。之前,杜甫一直靠父辈援助,过着壮游天下、衣食无忧的公子生活。这下,他只好靠留下的几亩薄田吃老本过活了。在长安显宦圈中往来,是需要很大花销的,很快,杜甫就把老本耗光了,而他那年参加唐玄宗亲自发起的治举考试,也因宰相李林甫弄权落榜了,他一下子落魄下来,从此开始了山体滑坡似的贫瘠可怜生活。他写道:“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自己经常一饿就是十几天,身上穿的短衣都是碎布缀成的。天宝十二载,他又写了一首诗呼惨:“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意思是自己真的快要饿死了。

在这样困蹇的生活中,李白也占据着杜甫的心田。他忘不了李白,忘不了和他同游的美好时光。他日夜想着李白的形象,想起他嗜酒如命,经常烂醉如泥,提笔写下《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将李白描绘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后来,李白隐居时的好友孔巢父离开长安,打算回山,杜甫忙不迭地为他饯行,让他将情意传达给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末二句写道:“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让孔巢父给李白带话,说自己想他想得快要疯了。

迟迟得不到李白的回信,而李白在杜甫的心里翻来覆去,总是放不下。杜甫一次次摩挲着李白的诗歌,一句一句品咂着。见诗如面,他仿佛又见到了那个潇洒自若、纯真可爱的李白,提笔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是至高无上的,谁(包括自己)也永远及不上他,在李白面前,杜甫愿意低到尘埃里。李白就像一座南迦巴瓦峰,越在困拮之中,越成为杜甫久久的仰望。他们那段神仙日子,是他一生的慰藉。在寒冷的冬天,杜甫呵着手,写下《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算起来,他和李白有多久没有见面了?自己多希望和他一起隐居鹿门,从此逍遥于世间,优哉游哉。不过,这只是他的一个愿望罢了。李白十分喜欢仙丹,杜甫也跟着喜欢,并和他一起实验。不得不说,杜甫几乎要被李白同化了。杜甫就这样声声呼唤着李白,像长空中一只天鹅对另一只天鹅的切切之唤。

而李白,这时已离开在山东的家,去往嵩山寻找元丹丘,两人一起修仙问道。仕途的不如意,让李白更加沉溺道教。然而仙丹并不能真正抚慰李白的心怀,喝得烂醉如泥的他有时还会想起长安得意的人上人生活,他再次端起酒杯。谁知,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还有那个杜甫,这些年来,过得如何呢?好久没他的消息了。离开嵩山,李白又到了幽州、宣城、扬州、金陵等地,开始了他再一次的漫游。

齐鲁的家里安安稳稳的,李白怎么舍得离开呢?说到底,李白是浪子性格,又心怀远大,家庭的羁绊很少成为他的阻碍。并不是说他不爱家庭,不爱妻小,只是在他的思维观念里,好男儿志在四方,生就一双腿,手上一支笔,胸中万千经纶,总得有个用武之地。在漫游中,李白可以不断接触新的风景,新的人,也可以寻找更多的人生机会。这种观念就曾深深感染过梁宋同游的高适。那次分别后,高适就决心换一种活法,便到楚地去了。

杜甫的景况日下,不知不觉,已在长安待了十个年头。刚去长安的时候,他志在宰辅,但现实却十分残酷,第十年,他才得到了河西县尉的任命。那个地方远在云南,而且是个九品小官。杜甫没有去赴任。他又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這是一个负责管理门禁锁钥和看守兵甲器杖的从八品小官。杜甫十分无奈。后来,他终于决定离开长安这个伤心之地。长安,居大不安哪!

那时候,杜甫已经四十四岁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已不再,他空无所有。

李白和杜甫二人也许不会想到,强大的唐王朝居然会有“安史之乱”。

都怪那个任用奸佞的皇帝李隆基,将大好江山摔了个稀碎。安禄山口蜜腹剑,对皇帝一遍遍说着忠心无二的话,背后却藏了坏水,打算撼动国本。那时,李白正在当涂,杜甫正在去往奉先的路上。李白赶紧将子女接到当涂,又前往宋城接他最后一个也是最理解他的妻子宗氏。而杜甫,到了奉先,却经历了人生之大恸:小儿子被活活饿死了。我不知道四十四岁的杜甫,看到那一幕场景,该是多么痛心疾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大唐的悲剧。盛世时代,是很少饿死人的,而自己的至亲骨肉,却生生因没有食物而死去,看来,唐朝也要彻底完蛋了。杜甫悲痛欲绝。之后,他不小心误入叛军,又想法逃了出来,投奔了唐肃宗。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位置,也是从八品。杜甫感激涕零。可以说,这是他这辈子当过的最大的官了。此后,杜甫一路滑坡,跑到成都,盖了茅屋,又到了岳阳、衡州。最后三年,他一直在船上生活,贫病交加。他五天没有吃饭,耒阳聂县令命人给他送来了酒和肉,杜甫美美地吃了一顿后,就死去了,结束了五十九年的生命。

李白呢,安史之乱爆发后,加入永王幕府,成了谋士。李白一心以为自己的远大志向就要实现了,谁知道,永王是叛军,很快被打败,李白也被流放夜郎。

杜甫听说李白被流放,万分担心,写了一首诗《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他坚信李白是冤枉的,觉得别人就是嫉妒李白,嫉妒他的风神和文章。不得不说,杜甫真的是十分热爱李白,即使他有污点,自己也不相信。像李白这么率真的人,怎么可能是“叛贼”呢?他忘记了,李白也有着自己一贯的远大理想,像他一样。得不到李白的消息,杜甫日夜难安,李白时时出现在他的梦中,杜甫又写了两首情真意切的诗——《梦李白(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句句透露着关心和惦念。李白在那孤寂的途中,要是读到他的挚友杜甫的这几首诗,该会多么欣慰啊!不久,杜甫又写了一首:“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情深意切,恨不得自己代李白受罪。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意,超越了世间常人。在这首诗中,杜甫对李白作出了一个十分准确的定论:“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他知道,李白的诗将流传千古。也正因此,他格外热爱他,崇敬他,他愿他的生活与诗名一样,高贵、风华,不受到世间的种种折磨与苦难。

这一对兄弟,就这样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又惺惺相惜。不由憎恨起人生的多舛。上帝为什么在赐予一个人才华的同时,却令他遭受那样的磨难呢?

李白遇赦之后,流落到江南的金陵一带,穷困潦倒,靠人赈济为生。那些散尽千金,仗剑行侠,诗酒谈笑的日子哪去了呢?杜甫哪去了呢?山高路远,鸿雁难传。后来,李白寄居于当涂,精神失常,病卧而死,享年六十二岁。

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就这样陨落了。

据不完全统计,李白留下的近千首诗文中,涉及齐鲁的接近180 首,占其诗文总数的18%。公元736年,李白迁居山东,开始在山东定居。公元756 年即“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春天,李白为了避难,又迁居江南,托武谔到山东将子女接往南方,结束了在山东的寄居生活。算起来,李白在山东生活约20 年。在山东寓居期间,李白曾遍游名山大川,探访名胜古迹,到过今济南、德州、泰安、平原、博平、兖州、曲阜、邹城、济宁、金乡、汶上、单县、巨野、兰陵等十几个县市。杜甫呢,也为山东留下了8 首诗,其中《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成为描写齐鲁胜地的千古名片,为齐鲁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而两人又都有亲戚在山东,可以说,他们都是与山东有缘之人,山东给予他们的,也是一生中最美好惬意的时光。

愿李杜二人灵魂有知,在天上仍是相亲相爱的好友,可以诗酒花月,毫无牵绊。

猜你喜欢

杜甫李白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杜甫改诗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杜甫与五柳鱼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