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
——剖析有声小说演播技巧
2023-09-01杨壹迪
杨壹迪
(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 100000)
作为声音艺术的类别之一,演播二字,顾名思义,比起播音播报来说,多了个演字。因此,它不是照本宣科的播,不是一本正经的报,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稿件,营造不同的情境、创造不同的氛围、制造不同的情感。在演播中,稿件内容尤为重要,怎样去演绎,使稿件内容更为生动,更引人入胜,这是演播者必须要考虑的。
如何丰富语言工作者的演播技巧、如何提高有声演播的品质使之符合时代要求,需要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一、明确演播目的,认知演播逻辑
所谓“有声演播”,其本质,归根结底就是“给他人讲故事”。如何讲、怎样播,需要我们明确演播目的,认知演播逻辑。
(一)演播目的
演播的目的不是突出自己的声线多么优美、语音多么标准、顿挫多么激昂,起伏多么跌宕,而是为了让别人听清楚。听清楚的是什么?是场景描述、是人物个性、更是逻辑关系。
我们的演播虽是对着话筒,但演播对象却是听众。我们无法确定听众是某一类人群、听者性别和年龄,但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有声作品的要求,那就是没有文本也能听清楚、听明白。
作品的类别、场景、氛围、人物个性、人物关系,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语言传递给听众。演播的目的首先就是让他们能听清楚,其次就是打动人。那么,要打动人,就要清楚音频最重要的本性——伴随性。王明军老师在课上用了既简短又生动的六个字形容有声演播——“副驾驶够着说”。听众就像正在开车的人,而演播者则是坐在副驾驶讲故事的人,如何在这个伴随的过程中将“故事”清晰明了、生动鲜明地讲给听众,需要演播者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伴随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接受度,而不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声音和专业。
(二)演播逻辑
有声表达的底层逻辑是由“听清楚”到“打动人”,而如何把握演播逻辑,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切入:
1.我是谁
有声小说演播分为单播和对播,不管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演播者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我是谁,是讲述者还是当局者。
2.对谁说
只要是演播,就存在“对象”。只不过,旁白的对象是听者,而角色的对象是剧本中的人,因此,根据演播的形式,演播者要明确——对谁说,是听众还是剧中人。
3.说什么
演播的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因此在演播之前,演播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文本,抓住主要信息,尤其在面对复杂句式时,更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该说什么,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地将信息传递给听众。
4.为什么说
在解析文本之前演播者要清楚——所有的语言都有目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文字、这段文字想向读者传递怎样的信息,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并传递的。充分理解文本,搞清楚为什么说,才能够从文本的表面内容深入到真实意图,从而更加清晰明了的表情达意。
5.怎么说
分析过以上几点之后,最终呈现环节便是——怎么说,是平静叙述还是激烈探讨,是制造悬念还是直抒胸臆,是旁敲侧击还是直言不讳。不同的表达手段会引起不同的效果、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在演播逻辑的最后,便是最终要的一环——怎么说。只有说清楚,才能让人听清楚,才能够去打动人。
二、了解创作背景,熟悉作品内容
在演播之前,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所要演播的内容和创作背景。
以小说为例,需要了解的有作品主旨、年代背景、故事梗概、人物特点以及人物关系。怎样去了解作品主旨?从很多作品的“引言”和“前言”中就能找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情感。读一整本书,引言和前言是我们必看的,在演播单独篇章时,这部分内容便很少在考虑范围之内。但不管是整部作品还是单独篇章,其他要素都是必须要了解的。
(一)年代背景
了解年代背景也是在了解创作背景。不管是任何一部作品,年代都是创作的基础,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故事背景,人物特点大不相同,人物关系也相当微妙,所以年代是一切作品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有声演播首要的考虑要点。
(二)故事梗概
在年代的基础上,故事梗概包含了作品的整体风格和基调、故事的发展脉络,是否了解故事,决定了我们能否以合适的情感、语速和风格去进行有声创作和演播。
(三)人物特点
每个作品都有不止一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描述的文字中,也体现在人物之间的对话中。在进行有声演播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作品中的人物,这样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语言。
(四)人物关系
一部作品中出现的任何角色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社会关系,都和故事发展息息相关。在同一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角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当两个甚至多个角色出现在同一篇章时,他们的关系决定着人物语言的表述,以及演播者要用到怎样的感情。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理解作品上,了解了以上这些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进行演播和创作。
三、深入稿件情境,明晰演播关系
小说的演播同其他类别的文章演播、播报大有区别,“演播”二字需得拆开理解。如何诠释这二字,又怎样让演播“活”起来、让人物“活”起来,需要我们理解何为“演播”。
(一)怎样演
在有声作品演播中,演播者既是导演,也是演员——用声音去搭建场景的导演,用情感去塑造角色的演员。
作品能够呈现给演播者只有文字,搭建怎样的场景、构建怎样的情境,塑造怎样的人物、表达怎样的情绪,营造怎样的语境、运用怎样的语气,都要靠演播者发挥想象。在整部作品中,演播者是在担任自己和这部“剧本”的导演。
1.搭建场景,构建情境
有声演播就是将一部文字作品通过有声语言进行雕塑和转换,使之变为生动的画面。演播者脑海中首先要有场景的搭建和画面的构建。作品的年代背景是创作基础,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特点,不同故事梗概有着不同背景。因此,演播者根据文本所展开的想象尤为重要。以《主角》第一章中的一段为例。
“她随娘赶场子,到几十里地外,看过几回县剧团的戏,见她舅可神气了。他把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鼓,摆在戏台子一侧。他的整个身子,刚好露出来,能跟演员一样,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戏要开演前,他先端一大缸子茶出来。那缸子足能装一瓢水。他是不紧不慢地端着摇晃出来的。他朝靠背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跷,还给腿面子上垫一块白白的布。他噗噗地吹开水上的浮沫,呷几口茶后,才从一个长布套里,掏出一对鼓槌来……几个敲锣、打铙的,看着‘筷子’的飞舞,还有她舅嘴角的来回努动,下巴的上下含翘,眼神的左右点拨,就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地敲打起来。整个山沟,立马就热闹非凡了。四处八下的人,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①
这段中,对舅舅工作时的场景描写很详细:道具是“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鼓”,位置是“摆在戏台子一侧”,舅舅则在这侧台的位置把“整个身子,刚好露出来,能跟演员一样,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而后面,从“端着一大缸子茶出来”到“眼神的左右点拨”都是对舅舅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这整个场景中,除了舅舅还有其他的人——“几个敲锣、打铙的”这几人和舅舅一样,都是剧团负责伴奏的。除了他们当然还有观众—“四处八下的人”,状态是“循着热闹,急急呼呼就凑到了台前。”
看完这些,这一场景就呈现在眼前了:
年代——改革开放时期
场景——一个小县城的山沟中县剧团搭建的小舞台
人物——舅舅和其他伴奏员
观众——四处八下凑到台前的村民
氛围——热闹非凡
演播者根据这些要点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画面,再进行语言描述才会更加生动。
2.塑造人物,表达情绪
场景中,最重要的是“人”也就是角色,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特征,熟悉作品内的所有角色,了解角色,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立人设。依旧以《主角》第一章为例。
这一篇出现了四个有特点的角色:改名之前的忆秦娥(易招弟)、舅舅、母亲、姐姐来弟。描述最多的是舅舅胡三元,娘眼里的舅舅是“不成器、作风有问题、三十岁的人了,还娶不下个正经媳妇,臊气倒是惹得几个县的人都能闻见”。就因为这,娘老骂他。而招弟眼里的舅舅是在县剧团看戏的时候所看到的:“可神气了、鼓敲得好,附近这七八个县,还找不下他这敲鼓的好手艺”。可等招弟到了县剧团才发现,原来“舅很糟糕,把人丢得,让她几次都想跑了算了”。
母亲的角色相对简单,大嗓门“扯破喉咙的喊叫让她麻利回来”,爱唠叨。性格爽朗麻利,勤快能干,思想保守传统,所以才会嫌舅不成器。
姐姐来弟,漂亮,能干。
而招弟去县剧团之前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主儿,一辈子恐怕也就是放羊的命了”。然而从招弟觉着舅舅敲鼓时“可神气了”可以看出,招弟内心对县剧团的工作是羡慕的。只是因为自己笨手笨脚没有姐姐来弟漂亮能干,没对县剧团的工作抱有期待。当得知舅舅要带到县剧团的人竟然是自己,这个单纯的放羊女娃的震惊大于喜悦。
把人物加以分析后,塑造起来特点就更加鲜明,也能让听众眼前有个更加清晰的人物形象。
3.营造语境,运用语气
无论是旁白的讲述还是人物的对话都有语境。语言环境是指人们说话时的情景和状态,在有声演播中,语境建立在时间、场景、背景和人物关系上。如上面的举例,招弟看县剧团表演的场景,语境应是活跃又新奇的;舅和娘对话的这一段,语境中既要有舅舅在家的自在,又要有娘的欣喜。根据这样的语境,就能更加准确的运用合适的语气去演播。
语气以舅和母亲对话的这段为例,分析好二人的特点,才能更准确的表述人物语言。舅在吃面时对母亲说话的语气,应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他觉得,女娃就该有个女娃的样子,对自己的姐姐将女娃养成了“小叫花子”有些不满,让姐姐将招弟好好梳洗打扮一番。而母亲,虽然平日对舅总是叨叨,但遇到这样“天大的好事”,内心是异常欢喜的,语气中应有掩饰不住的欢快和骄傲,在她看来,能去县剧团工作总比在家当一辈子放羊娃要好得多。
分析完以上几点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这些想象融合到文本中演绎出来。
在演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两个字——共情。何为共情?即,在对文本进行了解和想象后,感受并理解到了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深意,通过演绎将这些内涵表达出来。那么,为何去“演”?因为演播者要将情感融入整个作品中,做一个温度的讲述者,讲一个有血肉的故事。
而这个演绎的途径,就是语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播”。
(二)如何播
有声演播呈现给听众的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听众看不到场景、看不到表情、看不到动作,相比影视演员,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更加单一,因此,有声演播更加考验演播者的稿件理解能力和声音表达能力。
1.理解作品、走进文本
理解作品考验的是演播者的语文功底和识读能力。在演播之前,首先要熟悉文本,对文本中的层次划分、段落逻辑、语句关系都要有一定的判断。文本中的标点符号是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出语句的关系,使表意更加清晰、阅读更加顺畅。而演播的过程中,听众没有文本,因此,演播者不能被标点符号所限制,如何停连,如何断句,如何让表情达意更加准确,都要靠演播者对文本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2.由己度人、代入听众
演播中的对象感十分重要,听者和讲述者,哪个是主体?我们首先要明白演播者是“为什么而说”——为了把故事讲给别人听,那么,这里的听者才是主体。听众是否爱听,对所播讲的内容能否接收,是演播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演播者在讲述中必须有的放矢,除了自己的表达意识,更要注重听者意识。我们之前讨论的搭建场景,是搭建在哪里?不仅是搭建在演播者自己心里,更是搭建在听者的脑海里。我们展开的所有想象、构建的所有场景、做的所有人物设计,并不是让演播者自己代入,而是让听者代入、让听者产生想象,由己度人,去了解别人的接受度,而不是自己不管不顾的一味输出。
3.打开枷锁、以说代播
在演播中,最重要的不是声音和基本功。王明军老师说过:有声语言基本功训练的本质,不是去练一些所谓专业的“样子”,而是去掉所有妨碍别人去“听”的毛病,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以听觉为准。
对于听众来说,演播者的发音是否标准、语音是否规范并不重要,他们更在意的是听觉感受——声音听着是否舒服、表达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明了。因此,演播者必须打开声音的枷锁,明白“声音”只是为我们所用,目的是说清楚,让别人愿意听。相比苛求自己的声音趋向完美,吸引别人更为重要,找到自己最“舒服”和“自由”的状态,也就找到了令听者感到最为轻松的状态。
用来演播的小说作品极少会以晦涩难懂的文风撰写,大多充满生活气息,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演播中的这个“播”字,更倾向于“讲”和“说”,是饶有趣味的讲故事,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读书;是贴近生活的说,而不是一本正经的播。真正好的演播,一定是声情并茂的。
很多人在刚接触有声演播时会去听许多小说音频,刻意模仿风格,努力追求技巧。但其实,所谓“有声演播技巧”的本质,不是学会一些神出鬼没的方式,而是多练习、多尝试,在用声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更轻松,也让演播更适合别人去听。除了综上所述的几点之外,还要有着强烈的信念感,这个信念感是演播者对所讲、所配、所录东西的信念,也是对演播能吸引听者的信念。
最后,以王明军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总结:艺术中想不明白的用生活去检验;传播者想不明白的用接受者去检验。抓住有声演播的特点,摆正有声演播的定位,才能真正做到令有声演播“声入人心”。
注释:
①引自《主角》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