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解析及心理干预
2023-09-01焦阳马英李跃飞
焦阳,马英,李跃飞
(1 锦州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2 锦州医科大学 食品与健康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睡眠拖延行为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时常发生,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多见,有报道我国大学生群体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1]。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经历,这四年时光见证了青春的美好,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当代的大学生从生活方式到学习模式,都与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活截然不同,其中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这代人有幸成为时代进步的见证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信息化带给我们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加剧了睡眠拖延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信息化的校园生活使师生之间交流的渠道变得多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面对面的交流、文体娱乐活动减少,作息方式变得较为单调,从而更易使大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过度依赖,在睡前占用有效时间导致睡眠拖延[2]。因此,探索当代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较为常见的睡眠拖延行为,对于深入了解其特点以及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而维持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达成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睡眠拖延行为的定义
睡眠是一种自发的生理过程,也是促进健康、恢复精力的主要手段,人们通常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学习节奏、工作压力的改变,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余,人们普遍会在睡前寻找一种放松自我的方式,而这不知不觉中就将原本规律的生物节律打乱,长此以往形成了固定模式的晚睡行为。睡眠拖延这一概念最早来自学者Kroese 等人的著名论著,是指在没有外部原因影响的前提下,仍不能在预定时间就寝(bed time)的行为[3]。睡眠拖延行为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是普遍发生的,研究表明睡眠拖延行为是导致日间困乏和睡眠时间不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同时,长期的睡眠拖延作息模式还会造成诸如注意力涣散、情绪失稳、认知障碍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诱发很多健康问题[5]。
二、睡眠拖延行为的诱发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睡眠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既包括主观因素,如人格、认知、行为等条件,也包括客观因素如睡眠环境、生物节律等条件。但各因素间并非孤立存在的,多种条件混杂在一起,对睡眠拖延起到了诱导作用,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1.人格与自控。人格决定了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人格是在自然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6]。研究发现,外倾型人格能够相对稳定地接收外界的不良刺激,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应对外界影响,并能够更加有效地对自我情绪进行掌控[7]。受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人格。人格特质中的自控力与拖延行为间密切相关。自控力是指对自己行为、情绪以及其他生理需求的掌控能力。与睡眠拖延现象密切相关的自控行为表现为时间管理和时间监控的能力,良好的时间监控倾向可以使人对从事的事件具备更高的敏感度,从而当行为已经打破原有时间界限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自我纠正。因此,自控力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睡前更好地对时间进行自我管理,及时终止与睡眠无关行为的发生,从而形成较为固定的就寝时段,降低睡眠拖延行为的发生。
2.自我控制资源。自控力的强弱因人而异,目前其形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由于自控力与睡眠拖延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影响自控力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控制资源的多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认为,人的自控力就像蓄水池一样是有限度的,自控力会在日常工作、学习、家庭琐事中一点一滴地流逝[8]。大学生群体相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讲,具有普遍性及其特殊性。普通的社会个体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并化解自己内在的情绪及压力。而大学生在校园中同样需要履行个人责任与义务,包括完成紧凑的课业任务、参加社团活动、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抑制休息、小憩、闲聊等欲望,在此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我控制资源。当进入睡眠阶段时,已处于自控力大为衰减的状态。此时,就希望通过适当的娱乐、放松的机会来舒缓白天紧张的情绪,因此在正常的睡眠周期内无法做到按时入睡,加剧了睡眠拖延行为。
3.睡眠节律。睡眠节律是指在生物钟的控制下个体形成的睡眠——觉醒的生物规律。按照睡眠节律的不同,可以将个体的睡眠方式分为清晨型与夜晚型两种,俗称“百灵鸟型”与“夜猫子型”,两种不同的节律类型会对睡眠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9]。人类在未成年时期,睡眠通常以清晨型居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和大学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加深,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很多大学生在完成一天的课业后,会利用睡前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听音乐、聊天进行放松。大多数高校宿舍有固定的熄灯时限,但也有一部分高校整晚都可用电,各种光源产生的光线也不利于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会导致睡眠时间的推迟和睡眠质量的下降[10]。长时间处于夜晚型的生物节律之中,会渐渐适应晚睡的方式,从而更易发生睡眠推迟的行为。
4.沉浸式行为。沉浸式行为对个体具有强吸引力,从而使人们能够长时间投入其中。对于大学生来讲,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沉浸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大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的娱乐方式包括音乐、体育活动、乐器、课外读物等内容,除了上述这些传统活动外,科技的进步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可支配娱乐方式。近十几年间,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的全覆盖以及像是坐了“高铁”一样的网速,让当代的大学生沉浸在网络生活中无法自拔,各类型电子读物、影视作品等可以更加便捷地在睡前转为沉浸式行为。当今的世界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大学生则是对海量信息最为敏感的群体,其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思想活跃且不成熟,极易受到各类型沉浸式行为的影响,对固有的睡眠节律产生影响。
三、信息化对睡眠拖延行为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以通信、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完成信息的传播,与工业化时代一样,信息化时代也必将对生产力的释放以及当前及未来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让当代的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更加及时、广泛以及多元,这在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对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与中小学生以及成年人相比,信息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大学生已发展出较为固定的人格,但同时思想又不够成熟,导致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诱发心理问题。并且大学生活由于脱离了家庭的密切监管,自由度更高、可支配时间更为充裕,容易引起睡前沉浸式行为,打乱正常的睡眠节律,从而引发一系列睡眠拖延的问题。
网络信息依靠智能电子设备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尤其近几年自媒体的发展让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但是由于网络监管本身难度极大,而且自媒体尚缺乏规范的准入标准,因此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充斥着每天的生活。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存在较大波动,加之未踏入社会,人生阅历尚浅,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大量失实或负能量的报道导致信息过载,使部分心理弹性较差的学生产生消沉、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障碍。已有报道表明,焦虑情绪会对睡眠质量及拖延行为构成显著影响,并且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大一与大四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大学和即将就业走向社会,更易受到压力的影响诱发焦虑心理,从而导致睡眠拖延的发生[11]。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当今办公环境及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都高度依赖信息化网络及设备。包括教学计划的实施、线上教学的开展、网络学习资源的提供、完成既定学期的网上选课等活动,让电子设备从简单的沟通工具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而且恰逢当代手机游戏、短视频、交友软件的异军突起,想要完全割裂手机的学习与娱乐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多样化的娱乐方式甚至催生了“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等新词汇[11]。电子设备对大学生睡眠拖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睡前长时间的使用很容易形成行为惯性,尤其夜间频繁操作电子设备极易导致情绪唤醒引起神经元过度兴奋,从而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12]。另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无时长限制、随时可以使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也让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成为了睡眠拖延行为的重要诱因。
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1.改善自我认知。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人格特质和自我认知的支配,只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指导规范的行为。改善自我认知的方法可以从情绪、认知策略等方面进行干预。已有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中,情绪问题是多种心理问题中最为突出的[13]。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差,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心理状态易受到不良舆论或负面信息的影响出现较大起伏,影响正常的睡眠节律。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森田疗法加以改善。对存在的睡眠拖延不需刻意回避,而是要正视情绪的波动和自己的行为意愿,识别并接纳自身出现的焦虑、网络依赖等引起拖延的行为,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等认识方式逐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在出现睡眠拖延时,通过自省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抑制自我冲动,把握情绪的制高点。还可不断以心理暗示等方式激励自己,“我有能力、并且一定可以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不能再拖延下去,不能总期望明天,要活在当下,早睡从今天就开始”,将激励逐渐内化为自控的动力,通过逐渐强化的自控观念改善拖延行为。
2.矫正认知—行为方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固定行为是长期强化所致[14],在重构行为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矫正,有望逐步纠正错误的行为模式。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睡眠拖延行为,做到自我暴露。同时,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措施,强化自己拒绝睡前的沉浸式行为。在时间管理措施这一环节,可以从设定目标、分段执行、互相监督等方面展开。认知心理学发现,人们在从事需要付出长久努力以及较为艰辛的任务时,通常会产生明显的抵触心理,从而不自觉地发生拖延行为,而对能够短期实现、较为容易获得成功的任务则拖延行为发生较少[15]。因此,对于纠正睡眠拖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较易实现的小目标分阶段执行。比如,通常是24 时就寝,第一阶段可以只提前15分钟,当这一阶段任务达成以后,再逐渐地提前就寝时间,直到调整回正常的睡眠节律。这一过程要注意严格执行任务清单,可以考虑设定奖惩程序,当发生推迟完成或完成失败时,要对自己进行惩罚。这一过程建议与同学间建立互相监督的任务小组,监督模式比自己独立开展时间管理措施要更高效,更具约束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降低睡前沉浸式行为等措施辅助达成时间管理的目标。
3.强化心理辅导与校园管理。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的管理部门应该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及时对由此引发的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进行纠正,这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乃至达成高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管理、价值观正向引导等方面入手对睡眠拖延行为开展干预。在思想教育方面,各学院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学子们远在异乡最亲近、最能够依靠的人。要加强这一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站位,明确大学生心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6]。在学习生活中,对诸如“躺平”“摆烂”等可能引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情绪消沉、焦虑的一些消极信息,及时地对学生展开积极正向的宣传引导工作,并与显著存在睡眠拖延行为的同学多谈心,缓解由于消沉焦虑等情绪以及不良的睡前沉浸行为引发的睡眠拖延。在心理辅导方面,要完善在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的工作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为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服务。在价值观引导方面,要提升对大学生的正向心理引导工作,构建健康校园文化,加强校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构建更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积极注入正能量[17]。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适时组织文艺、体育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引导大家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将有较重手机依赖倾向的同学从网络中抽离出来,形成健康的睡眠规律乃至生活规律。
大学生的睡眠拖延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化的高度发展让这种现象变得更加突出。良好的睡眠节律能够为大学生完成日常课业提供充分的休息时间,这对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及学习质量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从大学生当前睡眠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入手,针对其中的诱发条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改善当代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在信息化时代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更为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