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革命文化选文价值及教学策略

2023-09-01谭艳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谭艳柳

内容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选文,这些作品是高中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肯定革命文化选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价值,活用统编高中語文教材,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创设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开展语文学习的趣味活动;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基础,开展语文学习的群文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 革命文化 选文价值 教学策略

革命文化以革命为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1]语文是高中的核心课程,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教师要有效推进高中语文革命文化选文的教育,既要明确其在学生成长中的教育价值、情感价值和德性价值、也要立足教材,积极探索传承革命文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叩问价值:革命文化选文在学生成长中的教育价值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2]。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文质兼美的特点,全过程落实、全要素渗透、全方位推进革命文化选文的教学,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选文教育的知识价值、情感价值和德性价值。

(一)革命文化选文教育中的知识价值

21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改革此起此伏,知识教育通常被人们认为“不仅难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和激发人的创造性,反而可能由于教育方式不当,特别是考试指挥棒的不恰当运用,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人的潜能,消解和扼杀了人的创造性”[3]。但是,新课改从未否定知识教育的重性。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选文,知识教育依旧是语文课堂的关键。首先,在教授纪实类作品中,语文教师必然要向学生介绍新闻通讯、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文体知识。其次,在学习虚构类作品,老师从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情节安排多个方面解读文本。最后,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关于革命英雄事迹的演讲、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活动,教师也会围绕中心主旨、遣词造句、语篇构筑等知识进行。因此,革命文化选文的教育不仅不会否定知识教育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视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核心,聚焦革命文化主题,在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合语文知识,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架和指明学习路径,帮助学生达到单元学习目标。

(二)革命文化选文教育中的情感价值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4]。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情感丰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心怀天下、勇于奉献的革命英雄,学习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英雄事迹,从中体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顽强奋斗、不卑不亢的革命精神,启迪学生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居安思危、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达到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还能提炼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教育智慧。因此,教师灵活地教授革命文化选文,引导学生输入历史意识、确立人生坐标、规划人生方向,这对唤醒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真正成长为自由的、大写的、全面发展的人至关重要。

(三)革命文化选文教育中的德性价值

革命文化选文的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更是面向人的教育。真实的德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道德意识,发展道德情感和鼓励道德行为[5]。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遗址、名人故居、红色纪念馆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研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对革命事迹的理解和和认同、对革命精神的深刻体会;学生浸润其中,还能形成的道德体验,拓展道德文化视野、增强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并在生活中敦促自己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逐渐内化成自觉的道德和精神。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促成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与外在的革命文化选文教育形成合力,推动学生自身德性的真正觉醒,进而有意识地加强德行修养。

二.探问路径:革命文化选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创设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感悟蕴藏在语言文字中深厚的革命文化。

1.夯实学科认知情境

郭跃辉认为学科认知情境指向文本情境,设计的情境任务多是基于文本与读者的对话的假托性任务,也就是借助“假设角色法”引领学生进入学科认知情境[6]。统编高中革命文化选文具备丰富的召唤结构。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借助假设角色法进入情境、补充叙事场景、丰富写人细节、再现抒情意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场感和共情感。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观看历史视频或者影视剧深入了解毛泽东当时的处境,引导学生闭眼幻想:金秋九月,凉风染红了层林、千帆竞发、鹰鸟翱翔、鱼虾纵游,天地辽阔.....此情此景之下,假如你是毛泽东你会生发出哪些感慨?教师巧用这种人物假设,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体会毛泽东敢于革命、勇于奋进、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

2.丰富个人体验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是指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助读系统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体例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了单元导读、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取消了课后练习。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前从这几部分获取学习提示,为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明确研读方向、丰富阅读体验。比如,教师在讲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时,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语“理解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握小说的叙事和抒情特点,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指引学生在学习时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探索文本意象,提高审美体验。学生在预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通过单元提示,就会有意识关注白云、北冰洋、太平洋等意象,体会那股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命的雄伟力量,从而初步感知“五四”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

3.融入社会生活情境

由于时代久远,学生们无法感受革命年代的战火,很难领悟革命烈士不畏艰难、舍身为国的爱国情怀。网络上关于革命事件的信息真假不一,学生对革命文化认同感低、兴趣缺乏。面对这一教学困境,教师要把革命文化选文的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拉近革命文化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在教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鲁迅等革命英雄人物时,教师可以创设课前写作任务、让学生选取身边的英雄人物展开写作,把学生带入各自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平凡英雄的可贵品质。课堂上,教师结合学生心中的英雄人物的画像、推及到革命烈士的教学,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把个人的体验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有机融合,感受革命英雄英勇无畏、艰苦奋斗的革命血性。

(二)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开展语文学习的趣味活动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革命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18个学习任务群中就有与4个革命文化教学紧密相关。可见,学习任务群是教师展开革命文化选文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1.从当代文化中学习革命文化选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任务群2:“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名胜古迹、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7]。教师运用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开展系列的实践活动,把课堂革命文化教育延伸到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文本中革命文化的历史背景、感受革命豪情,从而获得崇高的精神体验。首先,教师充分利用当地的革命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性的红色游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英雄故居,烈士陵园,了解红色革命故事,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抗战岁月的革命精神。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担任纪念馆的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历史故事;最后,教师充分利用建军、建党、国庆等节日,开展革命题材的诗词朗诵、红色歌曲合唱,名人寻访等主题教育,深化育人内涵。

2.从文学阅读写作中学习革命文化选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学习任务群5:“引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并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作品,关心当代文学生活。”[8]高中学生思想活跃但欠缺成熟的认识,通过革命文化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势在必行。传统的讲授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厌恶革命文化的学习。学生在阅读中能更好地敞开心扉去感知革命文化的内涵,建立与作品的情感连接。教师以课文为出发点,布置阅读任务,设计阅读研讨活动,鼓励学生在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充分阅读交流中表达个人观点和更新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其他权威媒体对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组织学生基于当前香港形式和国安法展开研讨交流,并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写作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

3.从中国革命传统研习中学习革命文化,实施跨媒介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群9中谈到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组织跨媒介活动。大数据时代,自媒体繁荣发展,这为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长征胜利万岁》时,由于时代的久远,学生难以想象战士们过草地、爬雪山、吃野草的真实情况,也难以感受“长征精神”是如何体现的。教师可以利用动态的沙画推演战争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观看长征题材的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将文字与画面、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直观地展示红军长征过程中严明的组织纪律、卓越的指挥才能、高超的战术素养和超强的意志品质,深化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体悟。但是在开展跨媒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炼媒体资源,以短小精悍为主,使其真正发挥促进辅助的作用,让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达到有感、有思、有悟。

(三)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基础,实施语文学习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阅读一组一组文章,即在一节课中教授几篇具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引导学生有比较、有思考地进行学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品味语言的锤炼和手法的运用。[9]教师要有意识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基础,开展革命文化作品的群文阅读。

1.以“作家”为议题,梳理革命历程

许多的革命前辈既是革命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在革命生涯中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革命先辈的作品集中教学,引领学生走进革命英雄人物,了解其革命成长历程,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例如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组合成群,梳理毛泽东的革命历程。《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33岁面临农民暴乱、革命力量履造打压的危急情况,发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即将胜利之创作时,描绘了惊心动魄的千穷山恶水和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展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面对在1961年面对中苏关系即将破裂,为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而创作的,展现一代革命伟人对革命成果的坚决维护。这三篇作品展现了毛泽东由青年伟大的革命抱负,到壮年战胜革命阻碍,到中年坚决维护革命成果的历程,拉进学生和革命伟人时代距离,激发学生向伟人靠近、向革命致敬,向中国共产党靠拢。

2.以“体裁”为议题,展现革命面貌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革命文化作品,有新闻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也有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分布在不同的学段、不同册次、不同单元,教师在教学时把相同的体裁的文章组合成群进行对比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比如茹志鵑的《百合花》、孙犁的《荷花淀》、王愿坚的《党费》等战争题材小说组合成群,引领学生着重分析小说中新媳妇、水生嫂、黄新等女性形象,感受她们勤劳质朴、机智果敢、热爱党忠于党的人物形象,展现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革命路线。《大战争中的插曲》和《长征胜利万岁》两篇回忆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通过革命的的不同侧面,用具体的事件解答中国革命的历经艰难困苦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坚守人道主主义和国际主义,展现中国革命军队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

3.以“史实”为议题,品悟革命精神

不同的革命家、文学家对于同一史实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教师有选择把描绘同一件史实的作品汇集起来,组合成群,集中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多维度多视角深入了解史实,又能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第一单元《长征是胜利万岁》讲述红军长征的艰苦故事,集中展现革命烈士们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长征精神。在教授这篇目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在中小学接触过“长征”主题的作品,比如《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水》、《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名著导读《长征》等组合成群,以“长征”为议题,引领学生鉴赏文中有关长征的古诗、词句、文段,逐渐形成对长征精神的认知,并鼓励学生尝试阐释长征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基于课上学生对“长征精神”的反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品读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长征精神,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环境理解长征精神,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知和感悟。

参考文献

[1]郭靖雯,王照年.高中语文教学中革命文化的渗透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0):4.

[2]王崧舟.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逻辑与实施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 2022(15):6.

[3]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 2007(01):14-19.

[4]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74.

[5]陈琳.革命文化传承中的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与德性教育[J].基础教育课程, 2022(12):21-25.

[6]李倩.借助"假设法"进入学科认知情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15):2.

[7][8]中华人民国教6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J].语文建设(9期):49-64.

[9]李俊利.统编教材单元整组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20(10):2.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