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设计

2023-09-01左逸昕方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民俗文化教学设计

左逸昕 方正

内容摘要:“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是融合“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于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阅读教学的课型,使得阅读课型更有区分度。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以“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为基础,构建以《社戏》为教读课文,《安塞腰鼓》为自读课文,《云南的歌会》为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教材,将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在“自读课”“课外阅读”中有效迁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学会品读不同表达方式寄托的情思,开阔阅读鉴赏视野,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 三位一体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只有在科学阅读方法的引导下,学生才有可能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取得进步。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通过浏览,略读以及重点段落的精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抓住文章的核心,进而迅速掌握关键内容。“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下,阅读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学生主要阅读方式转变为教读,自读以及课外拓展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为确保“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更契合学生学习发展需要,教师应积极将学生带入到教读,自读及课外拓展阅读之中,并主动讲授相关阅读方法。在教读课文《社戏》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江南水乡感受“社戏”这一民俗活动的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综合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感受文章简洁明了的语言中充满生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和作用。此外,在自读课文《安塞腰鼓》中,也是通过分析文中不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和作用,体会“安塞腰鼓”民俗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学习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课外阅读《云南的歌会》中,学生可以自主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结合地域特色来分析民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落实学到的阅读方法。

一.设计依据

《社戏》《安塞腰鼓》两篇文章均为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关注点在于介绍民俗文化,以期让学生们对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以及悠久丰富的地域文化有所领悟,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社戏》借助“社戏”这一民俗活动讲述了了“我”记忆中的平桥村,展示了江南水乡淳朴深厚的民风民情。《安塞腰鼓》借助“安塞腰鼓”这一民俗艺术形式,展示了我国陕北气势恢宏,极具震撼力的民俗舞蹈,赞美了生活在黄土高原释放能量的人民。《云南的歌会》作为课外阅读的文章,选文于沈从文先生的《过节与观灯》。这篇文章借助“云南的歌会”这一民俗,展示了云南乡民善于歌唱的民风特点,赞美了云南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这三篇文章都展示了各自地域的民俗风情,赞美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

“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能有效区分不同课型,《社戏》作为教读课文,可以教授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对民俗文化的阅读兴趣。《安塞腰鼓》作为自读课文,主要让学生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文中,借助旁批和课后阅读提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阅读。《云南的歌会》作为课外阅读的文章,同时采用“1+X”的方法,与沈从文先生的《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和《灯节的灯》进行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扩展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社戏》《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三篇文章的整合设计,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结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1]学生通过学习这三篇民俗文化的课文,可以认识我国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并且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关注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目标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为“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可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理解和把握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人文主题是民俗风情。本节课以“探究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为基本问题。通过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设计,帮助学生在教读课文中学会品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在自读课文中能借助读系统落实此类阅读方法,进一步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此类阅读方法。整体学习目标如下:

1.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

2.把握文章的脉络,概括主要的民俗内容。学习品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

3.通过对三篇文章所运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感性体验、理解、欣赏和评价,联系实际生活实践,可以获得丰富的民俗文化审美体验。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对文学作品中各异的民俗风情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独立欣赏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社戏》《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作为不同的阅读课型,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社戏》作为教读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具体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找出文章中“社戏”民俗的相关内容。2.引导学生理解综合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感受文章简洁明了的语言中充满生命力,理解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3.感受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深刻理解和领会着“社戏”这一民俗所带来的意义与價值。

《安塞腰鼓》作为自读课文,需要一个课时。具体学习目标:1.在已学《社戏》的基础之上,理清陕北民俗安塞腰鼓的主要特点,感受它所体现的生命力量。2.用已学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和作用,领略《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情感内涵,细细品味其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艺术。3.体会作者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颂和对民族精神的礼赞,理解体会“安塞腰鼓”民俗的意义和价值。

《云南的歌会》作为课外阅读,需要一个课时。具体学习目标:1.自主品读。找出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和作用,揣摩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3.运用“1+X”阅读,体会作者对云南自然淳朴民风民俗的赞美,探寻并领略云南民俗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说明

环节一:学习《社戏》(教读,两课时)

任务1:课前自读,找出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并回答课后问题:文中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好看的是什么?学生进一步自主阅读《社戏》原文,思考原文和节选的部分在叙述视角,看戏体验方面有何不同?

任务2:找出文中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和议论抒情的句子,从多种角度进行赏析,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说明】

《社戏》是一篇描写江南地区民俗活动的课文。教师在教读本篇课文时应将社戏这一民俗活动为切入点,梳理文章情节,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更要注重理解社戏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作为教读课文,本文有预习,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三个部分。学生根据阅读这三个部分,可以认识到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多种表达方式并且分析作用。

第一课时解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首先要强调默读,学生要拿起笔,一边读一边找出文章中的民俗活动。同时学生要带着预习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2]学生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了作者的情感,这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弄清的中心问题是:文章中的社戏并不是那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不是那么好吃。作者之所以说那夜是好戏和好豆。是因为作者怀念平桥村有趣的乡村生活和淳朴善良的民风民情。同时社戏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是平桥村村民的精神生活,孩子们的快乐源泉,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生弄清的核心问题后,自主阅读《社戏》的原文。原文写了“我”在北京两次看戏的经历,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成人后看戏的体验不好?教师可以补充成人后北京看戏的写作背景,是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作者通过儿童时期可爱的故乡与现实黑暗的社会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前景的向往和人与人之间淳朴关系的追求。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受文章简洁明了的语言中充满生命力。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可以知道那夜的社戏并不好看,难以忘怀的是那夜美丽的景色以及淳朴善良的小伙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以及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本文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句子举例如下:

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修辞和描写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1.抓住关键词赏析:此处“踊跃”有跃动之意,使山化静为动,写出了在行船上看山的具体情景。

2.从修辞角度赏析: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淡黑色跌宕起伏的連山比作踊跃铁制的兽脊、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山的形态,表现出前去观看社戏的兴奋和迫不及待之情。

3.从描写角度赏析:采用环境描写的手法,作家从嗅觉、触觉和视觉等多角度描绘出一幅秀美的江南水乡画卷,渲染出前去观看社戏的激动与兴奋。

人物描写:“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修辞和描写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作者运用“点开”“磕”“退后”“架起”一系列动词,突出了平桥村小伙伴划船的熟练,以及他们的热情好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衬托出了自己看戏的激动之情。

3.从描写角度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作者从一系列动词突出了小伙伴驾船的娴熟,突出了“我”和小伙伴看戏迫不及待的心情。

本文不仅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同时还有议论和抒情的语句。例如:课文的第一段,讲述了“我”在平桥村的情况后,直接抒发议论“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2]其中“乐土”二字直接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怀念与热爱。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我”最难忘的不是那夜的戏和豆,而是淳朴的民风和善良的村民。教师根据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语句可以总结出:叙述、描写、议论以及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常常相互交错、相互融合,带给读者多元的阅读体验。描写可以使文章具有更加生动详实的特点,同时,议论也能够通过对作者观点的阐释来突出文章主旨。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之分,它能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加深主题。综合使用各种表达方式,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读来趣味无穷。

环节二:学习《安塞腰鼓》(自读,1课时)

【说明】

《安塞腰鼓》作为自读课文,有旁批和阅读提示部分。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更要重视助读系统的作用,并且巩固教师在教读课文《社戏》中传授的阅读方法。学生首先要找出《安塞腰鼓》中的民俗文化内容,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陕北的地域特色,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品析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语言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高原生命的赞颂和对民族精神的礼赞,理解“安塞腰鼓”民俗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自读呢?

第一,自定学习目标。“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能力。”[3]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社戏》的教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品味安塞腰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基于已学的《社戏》阅读方法,进行自主思考概括《安塞腰鼓》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内涵。另外,可采用已学的表达方式分析方法,更深入地理解并领会《安塞腰鼓》所表达的情思,从而加深对《安塞腰鼓》传达的民俗文化内在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第二,在规定时间内,大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首先要大声朗读,本文课后阅读提示部分指出“这是一篇适合朗读的文章,大声朗读几遍,自然能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生命律动”。同时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重点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例如文章的第二十七段“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2]这个句子作者连续运用了七个动词,文本中连续使用七个感叹号,表达出了作者热烈激动的情感,写出了作者在富有震撼力和穿透力鼓声下思绪飞扬。同时,文段还对鼓声的撞击力和激发力进行了强烈的赞赏。再例如文章的第十四到第十六自然段,作者娴熟地运用了14个“隆隆”音来形成听觉上的连绵不断、雄奇壮观的效果,并对作品进行了歌颂。通过情感丰富的朗读,我们发现《安塞腰鼓》昭示了一種激情澎湃、满怀赞扬的激烈情感。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动词,通过对安塞腰鼓的生动描写,表达出对处于新时代下的大西北农民顽强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崇敬。

第三,分组学习。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的“阅读提示”。“阅读提示”指出“文章句式丰富多样,短句急促有力,长句酣畅淋漓;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感兴趣的一组或几组排比句,要求读出他们的结构特点,用词特色、和其他修辞的配合以及它的奥妙。例如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2]学生可以结合旁批“从沉静陡然转为热烈,体会那种动感”来鉴赏此段落,同时可以运用教师在教读课文中传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感官、修辞、情感、写法、炼字等多种角度品味赏析。

第四,查找有关本文的写作背景。教师可以提供有关“安塞腰鼓”的民俗文化知识,思考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安塞腰鼓”作为特有于陕西北部高原地区的地域性文化现象,亦成为陕北人民精神生活的寄托与象征。“安塞腰鼓”它激励着边境上的士兵进攻杀敌,浴血奋战。也是对士兵在战斗中取得胜利的祝贺之歌。陕北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着一种以雄壮、激情、力量为特点的生命舞蹈。那些古代战争中擂鼓鸣金的场景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这种展现热情与力量的仪式却在这里得以延续。“安塞腰鼓”所代表的陕北地域形象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此基础之上,其所蕴含和体现的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更是被广泛地认可和推崇。

环节三:学习《云南的歌会》(课外阅读,1课时)

【说明】

在教读课文《社戏》和自读课文《安塞腰鼓》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了“社戏”和“安塞腰鼓”两种民俗艺术活动。学会了通过朗读的方式品析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了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学会了结合地域特色来分析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俗艺术活动,落实学到的阅读方法。故选择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作为课外阅读课文。

具体步骤为:

1.创设阅读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云南映象》的视频,让学生体会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激发对本文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补充本文的创作背景,《云南的歌会》就是沈从文作为历史文物研究学家对云南民俗——云南的歌会的一种“行为采录”是作为作家的沈从文对于民俗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抢救性发掘”。

2.自主品读。找出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揣摩语言,体会描写的“画面感”。要求至少从文章中找出两个例句,且两个例句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描写、议论、抒情或者修辞手法等。并说明运用此类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3.小组探究,展示交流。划分探究小组,小组内交流阅读体验,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到班级发言,其他人针对展示内容与展示者进行交流、品读。

4.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1+x”阅读。学生学习本文,可以将沈从文先生的《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和《灯节的灯》进行群文阅读,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记录小组内成员的表现,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并不断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记录本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实现生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结合,从而实现评价的多重功能。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民俗文化,培养热爱民族节日、热爱生活的情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布置作业。借助一定的文体,选用可行的视角,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进行全面阐述,来描写家乡的民俗文化。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俗。不同的地域民俗中寄寓的情感都同样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学习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学生应积极的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4]

长久以来,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使其能够独立开展有效的阅读。本文构建以《社戏》为教读课文,《安塞腰鼓》为自读课文,《云南的歌会》为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学习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效果和作用,感悟民俗对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认同价值。此外,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所在地域的民俗传统,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范练娥.“三位一体”单元整体构设的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1.

[4]杨代清.民俗文化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基金项目: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科大概念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编号:2022GA18)。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民俗文化教学设计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