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与翻译:谈中国文学“走出去”

2023-09-01陈明媛郑诗呈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文化

陈明媛 郑诗呈

内容摘要:翻译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对外文化工作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请进来”向如今的“走出去”战略转移,而中国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因此,分析中国文学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能更好地帮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进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 中国文学 走出去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为积极应对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而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最好的媒介和途径。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丰乳肥臀》、《蛙》、《红高粱》等一系列文学作品的英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翻译本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中国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本文关注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探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中国文学英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实现“走出去”这一目标,这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力,更能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促进人们的相互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

一.文化与翻译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与社会的物质生产相呼应,并不断发展[1]。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而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语言上。而翻译活动,就其具体操作形式而言,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语言也就是翻译文化。

(二)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由于东西方在各自文化下的生活习性、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两种不同的文化,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1.生活习性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因此在交流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中国文学著作中常出现的一句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要译成恰当的英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常见的译文是“Even 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但这一翻译没有考虑到中西方生活方式、饮食等方面的不同,是不太被人所认可的。“rice”是中国人的主食,但不是西方人的主食,这就很难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相比之下,“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更符合西方人的表達习惯,因为“bread”、“flour”符合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这样的意象才更能引起西方读者的共鸣。

2.历史背景差异

各民族都有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历史背景,在翻译时,经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比如,“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如果直译过来就是“three cobblers together have more wit than Zhu geliang ”,而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历史典故的西方人来说,定会一头雾水,“诸葛亮”何许人也?他与臭皮匠有何联系?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不熟悉、缺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把文化信息补充完整或解释清楚,在这儿用直译加注“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 Geliang the master mind”或者意译“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的方法更为合适,读者才能明白这个谚语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

3.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着宗教文化。例如,大多数欧美人信仰基督教,信仰上帝;而中国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古代大部分人是信佛的。《红楼梦》中有句表达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国翻译家霍克斯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译文是“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God”表示“上帝”,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而“Heaven”“老天爷”带有强烈的佛教色彩,在这儿,学者们更倾向于“God”的归化翻译,因为这更符合译文读者的宗教文化信仰。

二.中国文学“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秀译者的匮乏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文学的翻译,本土化译者不仅要具备超高的母语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而且要能熟练地运用目的语表达,更要具备文化差异的意识,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底蕴。王佐良先生曾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2]。不可否认,我国的的确确存在着一些优秀的翻译家,单就语言能力方面而言,无论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还是文字处理方面都很有见解。但在对译入语国家细微的用语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还是历史地理等因素的考虑和处理不会像国外译者那么具有优势,因此译文的质量总是差强人意。

此外,随着中国老一辈的翻译家相继辞世,如钱钟书、杨绛、杨宪益,后继的优秀翻译人才屈指可数,甚至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态。这也造成了中译外优秀翻译人才的缺失和不足。而现如今的很多译者为追求经济效益,追求优厚的报酬,急于求成,只是将我们的文学作品忠实地译成外文,达到形式上的通顺,字面上的对应,不顾作品背后的文学和文化价值,不惜降低译文的质量。由此可见,译者的修养和专业素质也亟待提高。

(二)中国文学作品的甄选问题

中国文学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近年来,中国文学出版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每年都有成千上万部长篇小说出版。专家们普遍认为,应该选择代表国家文学创作水平的优秀作品进行对外推广[3]。旅英女作家薛欣然说,国内通俗文学比严肃文学作品更易飞入外国寻常百姓家。而在中国,严肃文学却被认为是主流。她还说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文学作品,尤其在现当代来说,感觉它所描绘的文学,与目前所经历的世界脱节。原文作者所经历的那个久远的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大环境,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不易理解的,他们更愿意去关注那些具有时代气息,体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作品[4],了解现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风格、题材及内容去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实现途径

(一)优秀的译者

1.本土化译者的培养

虽然在强调翻译的“透明”和“译者的隐形”方面,译者的角色一直被人们忽视,但译者在翻译中却的的确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部文学作品要想得到目标读者的接受和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译者对语言的精通、翻译能力的熟练运用、对待翻译文本的态度以及目标读者喜好和需求的把握。因此,优秀的译者对于翻译作品的成功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要想让中国文学完整而纯粹地“走出去”,中国本土译者必然是责无旁贷的中坚力量[5]。我国在对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和支持,不仅要训练译者的翻译能力,语言能力,还要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高校在对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开设必要的翻译理论课和翻译实践课,而且还要增设中西方文化课,开展语言、文化之类的讲座,并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国家要深化译者的培养模式,给译者创造积极的环境和条件,可以多输送一些翻译人才到国外进行培养,深入学习了解外国语言、文化、习惯等,为译者今后从事中国文学翻译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2.汉学家的培养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想走向世界少不了一位精通中西文化的汉学家。许多汉学家不仅了解中国文化、精通中国语言,而且由于英语是他们的母语,其最终的译文也是地道且流畅的,能够很好地满足外国读者的审美、兴趣及阅读需求。我国可以设立一些翻译奖来激励汉学家、外国翻译家从事中国文学的外译;定期举办中外翻译论坛,翻译交流会之类的活动,吸引外国翻译家的热情与参与度,共同探讨翻译经验及文学“走出去”的现实问题;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可以开设更多关于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课程,将汉语的教育与文学、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发展更多的汉学家。

3.“本土译者+汉学家”模式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中,不能仅凭汉学家的一己之力,本土译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真正好的翻译需要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的通力合作。本土译者与汉学家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双方的互补,彼此相得益彰。比如,汉学家葛浩文和中国太太林丽君的组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们合译了毕飞宇的《青衣》、《玉米》,以及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荒人手记》等作品。瑞典翻译家陈安娜是一位汉学家,她翻译了莫言的《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优秀译作,她丈夫万之是一位通外文的中国诗人,陈安娜的翻译事业也离不开她丈夫的帮助和支持。

(二)合适的文本

关于翻译文本的选择,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认为,“翻译最重要的任务是挑选,不是翻译”。因为文本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翻译成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与国家形象或正面、或负面的读者评价[6]。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2016中外文学翻译研修班”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玲认为,作品甄选首先应考虑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经典性。她认为翻译时应该选择能够“张扬人类的各种美好精神,同时彰显优秀的民族品质或对其劣根性进行深刻反思”的文学作品[3]。此外,译者在挑选一个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国外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真实需求,选择能够反映中国现实,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使读者了解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三)著名的出版商

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离不开出版商的助力。以莫言的英译本为例,其作品多由大型著名出版集团出版,如《红高粱》等七部作品由企鹅集团出版,《丰乳肥臀》等五部作品由英国联合出版集团出版。这些跨国出版集团拥有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雄厚的编辑出版力量,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成熟的销售网络,这使得他们的翻译作品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国外这些主流出版机构却很少参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推广。著名汉学家蓝诗玲指出:“中国小说欲在英语出版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8]。由于文学翻译很难引起广告资金充裕的大商业出版社的兴趣,如何有效的出版宣传,如何借助成熟广泛的译介渠道帮助中国文学真正地“走出去”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当然,多与国外著名出版社联系,了解他们的喜好及风格,通过著名汉学家向出版社推介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不失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习近平主席说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翻译则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必经之路。从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的形势来看,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各方努力得到改善和解决的。政府、高校在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上要多下功夫,各级文化部门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正如葛浩文所说:“中国文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会是退步,一定是进步;不会走向封閉,一定是更加自由”[9]。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这条道路上,困难是有的,但前景还是光明的,我们要对中国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孙瑞梅.语言、文化与翻译[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4):14-16.

[2]张金玲.英汉口译中的文化传递[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0-113.

[3]马逸珂.中外专家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支招[N].中国文化报,2016-09-05.

[4]黄梨.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问题与对策[J].出版广角,2016(2):44-46.

[5]王启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机制与策略——以莫言作品和《红楼梦》翻译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4(8):89-92.

[6]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7]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6):10-16.

[8]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6):5-9.

[9]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6):45-56.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走出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