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8-31卢晓静周志安边树伟邢晓芳周桂荣王银华孙志欣
卢晓静, 周志安, 边树伟, 邢晓芳, 周桂荣, 王银华, 竹 琳, 孙志欣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纤维肌痛综合征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综合征,也被称之为非关节性软组织性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以及活动僵硬等,同时在局部病灶部位还可出现特定性压痛点,伴随合并有机体的乏力以及疲乏[2]。临床研究认为,一般性的纤维肌痛综合征主要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疾病的进展并不会造成患者的严重性脏器损伤,但是会影响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和睡眠问题[3]。目前对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在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主要采取抗抑郁药物以及镇静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该种药物,极易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上升[4]。度洛西汀主要通过对机体的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能力的显著改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普瑞巴林是临床治疗抗癫痫类药物,其可通过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来减轻和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5]。本研究主要通过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疼痛、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由我院收治的120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25~59岁,平均(49.14±1.52)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0~27.5kg/m2,平均(24.83±2.43)kg/m2,接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4.59±2.03)年,病程为2-8年,平均为(5.26±1.03)年。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其入院编号按照1∶1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的目标以及方法,该项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伦理批件编号为PKU3-20200123-LL。患者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纤维肌痛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6]。②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变化。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患者;②年龄大于65岁患者;③哺乳期患者;④严重脏器损伤患者;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表1 两组临床资料以及人口学资料比较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普瑞巴林(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73,规格:10s/盒,150mg/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度洛西汀(Eli Lilly and Company,H20110320,60mg,40mg/d)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疼痛情况的评价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VAS评分为0分则为无疼痛,患者表现为轻度疼痛,疼痛情况可以忍受则为1~3分,患者表现为中度疼痛,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情况尚可以忍受则为4~6分,患者表现为重度疼痛,疼痛情况难以忍受则为7~10分[7]。
1.3.2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比较:本研究中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负面情绪的评价主要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价,两个量表均采取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负面情绪越高。
1.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与比较: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患者的全身性疼痛情况完全消失,全身各处均无明显的压痛,睡眠质量得到完全恢复则为痊愈。患者的全身性疼痛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全身各处明显的压痛消失数目在6个以上,睡眠时间增加2h以上则为显效。患者的全身性疼痛情况有所减轻,全身各处明显的压痛消失数目在4~5个,睡眠时间增加1~2h则为有效。全身性疼痛以及睡眠质量增加不足1个小时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有效)/总例数[8]。
1.3.4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疲乏情况检测与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6个月后的睡眠质量以及疲乏情况进行比较。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疲乏情况采取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进行评价。PSQI量表中,评分在0~5分则睡眠质量非常好,6~10分则为睡眠质量较好,11~15分则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则为睡眠质量很差。FSS评分总计63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疲乏情况越为严重。
1.3.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胃肠功能和神经功能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VAS疼痛评分)
2.2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减小,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比较
2.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4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疲乏情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F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减小,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FSS评分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疲乏情况比较
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弥漫性疼痛,通常患者会合并有疲乏以及睡眠障碍,多数患者还会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对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同时在对患者的诊断中,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缺乏特异性较高的指标,造成疾病的误诊以及漏诊。所以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同时由于长期的躯体性疼痛,造成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在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疾病的治疗中,临床多采取抗抑郁治疗,但是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心理性刺激性作用较强,临床依存性较低,也是造成临床治疗效果较低的重要原因。
在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中,多数患者采取普瑞巴林进行治疗,该种药物属于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的类似物,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钙离子通道受体α2-δ5亚基的显著性抑制作用,降低钙离子向神经元细胞内的流动性,同时通过对患者的神经递质、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以及谷氨酸盐的显著性降低作用,改善机体的疼痛,进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9]。但是临床在对患者的普瑞巴林的单独治疗中,其治疗效果不佳,由于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变化,对于治疗依存性的影响较大,所以总体治疗效果不佳。度洛西汀通过对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能力的抑制,进一步对神经递质的传递进行改善。在临床治疗神经性疾病中,度洛西汀多数被用来进行抗抑郁治疗。本研究中,通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发现相比较单一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的对照组,配合度洛西汀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同时分析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也显示两种药物配合应用的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更明显,随着患者的疼痛情况的改善,其夜间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有研究报道显示[10],随着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改善,神经元细胞的异常放电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在此过程中,神经元细胞的新陈代谢情况也得到充足的恢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疲乏情况显示,观察组患者改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局部病灶部位的神经异常性刺激降低,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进一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胃肠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说明配合应用度洛西汀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其应用的安全性较高。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显示[11],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提升治疗的安全性,但是本研究采取的治疗剂量一致,是否能通过药物的使用剂量,提升治疗的安全性有待日后的多中心研究。
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低,在临床的推广还有待在日后大样本的研究中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纤维肌痛综合征采用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患者的疼痛情况、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