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评价下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探究
2023-08-31汪孔娟
汪孔娟
(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500)
相较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知识不仅在知识跨度方面有了明显增强,且理论及抽象性也是初中数学所无法比拟的.不仅如此,高中数学还呈现出跃进式的层次思维,加之更为复杂的知识内容,自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数学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如今的高中生而言,学习能力与基础参差不齐,加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契合全体学生的学习个性及需求,这便导致了高中数学教学仅是面向了部分学生,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1].对此,教师需立足学生实际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在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给予充分尊重的同时,也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数学基础,以此方能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并确保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1 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的重要性
1.1 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培育数学上的多样化人才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已然成为当今教育最重要的发展主题.而长久以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均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影响,致使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也往往仅是将目光集中在了专业知识与基础技能的传授之上,而忽略了激发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致使学生犹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一般缺乏独立的个性与人格,如此教学状况显然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中数学要想切实应对好新挑战,则需借助差异化的教学原则,让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来满足当代社会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
如在y=Asin(ωx+φ)这个函数图像的变化讲解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数学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去探究数值A,ω,φ会对函数图像带来什么影响,再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完成如下函数图像操作,并将函数图像的相关规律总结出来:
可利用几何画板的灵活性、简捷性特征画出函数图像,学生仅需手动输入相应的数据,则能得出对应函数图像,再拖动鼠标完成数据调整,函数图像必然会出现相应变化.然后学生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得出A,ω,φ变量对图像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函数图像的相关知识点.
1.2 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高中数学运用差异化教学策略的核心目的,是要将传统教学理念下阻碍师生之间交流的壁垒打破,让教师与学生分别参与到对方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以此为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打下基础.教师更应对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合理运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继而针对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并逐步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差异化教学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以挖掘其闪光点,这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亦有莫大助益[3].
图1 正弦线
图2 正弦曲线
那么怎样简便快速地画函数y=sinx(x∈R)的图像呢?两个函数间又有什么规律呢?那么就可找规律,前面我们已通过单位圆里的正弦线得出了x∈[0,2π]的正弦函数图像,不过怎样通过该图像得出正弦函数在实数R的图像呢?鼓励学生通过诱导公式里的sin(x+2kπ)=sinx,k∈Z,表明自变量间隔2π个单位正弦函数值会再次出现,播放幻灯片,把x∈[0,2π]图像朝朝左或右平移2kπ单位,为学生呈现出正弦函数在实数R的图像(见图2),整个差异化教学过程可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看到图像的平移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顺利地掌握两个函数间的关系.
2 核心素养评价下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
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正确认识到高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性,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目标.
2.1 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不同个体对同一知识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疑问,同样,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为保证差异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来体现差异化的特点,如此,既能向学生提供多个选择项,又能满足不同学习能力与基础的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除此之外,考虑到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增强多边互动方式是确保策略实施效力的关键[4].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将基准线设定为班中的中等生,再将学困生及优等生组合到一起,以优秀生带动学困生,这样既能让每一名学生均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又能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教师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合理设定层次.
例如,在教学“函数概念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设计以下难度依次递增的问题,譬如(1)是否自变量x便一定有其相应的取值范围?(2)为何函数y有与之相对应的范围?(3)x与y的取值范围是否可以构成合集?(4)函数的记号是什么?其新定义与原定义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上述难度层层递增的问题,教师可要求学困生回答出前两问即可;而中等生则需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3);优生则需在掌握前面(3)问的正确答案同时尝试探索问题(4)的答案.通过上述问题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此在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的同时,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2.2 作业布置的差异性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要基于差异化的原则来设计课下作业,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水平来选择性地独立完成,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与此同时,通过巩固练习课堂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到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当然,这也要求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譬如基础性的作业主要针对学困生,而提高性的作业则需要求中等生完成,至于优生则应为其设置同时具备灵活性与综合性的题型,这样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课后作业的设计标准,既能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切实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继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
如在设计《古典概型》的课后习题时,教师便可要求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别完成相应的题目,譬如教材中的1~10题,其中的1~5题为基础类题型,教师可要求学习能力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而6~8题为提高题,则可要求中等生将其完成;而最后两道不仅较为复杂且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对此,教师可让优生进行解答,以此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并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2.3 教学评价的差异性
评价是高中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学生,且评价内容也只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单一、片面的评价不仅无法激励学生,也很难挖掘学生潜能[5].对此,教师可运用差异化的评价准则,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成绩以及练习题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入手,将目光扩散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以此既能确保评价的全面、公正及客观,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再通过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将能切实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节,继而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心理.
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教师便可引进“平时成绩”的概念,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亦纳入打分依据的范畴.此外,在对学会生进行层级划分时,教师也要对不同层级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认定标准,让各层级学生呈现出流动性的特征,以此为学生努力学习增添动力.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需对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给予高度重视,继而充分发挥差异化策略的作用及优势,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方能进一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继而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同时,满足新课程改革及核心素养培养的双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