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现状与转型
2023-08-31谢慧
谢 慧
媒体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新闻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和角色定位。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记者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摄影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跨界知识和创意思维能力,更需善于运用社交媒体等新渠道扩大影响力。转型的关键在于守正创新,不断挖掘专业深度的同时,拓展自身的内容生产能力、思维习惯及视野,跟进最新技术和趋势,将专业优势快速转化为图文、视频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受制于人,重塑摄影记者专业权威,成为视频时代无人替代的专业之师。
一、摄影记者在媒体中不可或缺
摄影记者是指以摄影为工具,通过对新闻、事件、人物、自然等不同主题的拍摄和报道,向公众传递信息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摄影技巧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新闻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读图时代,新闻图片是纸质报刊和新媒体产品的点睛之笔,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报社,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摄影部,是文字记者不可或缺的伙伴。除为文字记者配图外,摄影记者还以其独特的视角,创设新闻议题,以不同景别的静态图片展现新闻故事的情绪和张力,传递信息。在图片产出需要高度依赖专业设备的时代,摄影记者掌握着器材和技术,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以其独立作战和图文配合的不可替代性,摄影记者享受着比文字记者稍高的地位。
二、新媒体时代倒逼摄影记者自我转型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摄影记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手机相机技术不断进步,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地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削弱了摄影记者的市场竞争力。而另一方面,视频市场的不断扩大,专业摄像人才短缺严重,摄影记者向摄像转型成为各纸质媒体普遍的操作手法。是竞争力削弱还是更具市场竞争力?与摄影记者自身的转型和所在媒体的战略转型息息相关。
(一)摄影记者的全媒体要求
一方面,手机拍照功能的智能化和影像品质不断提升,手机摄影作品完全可以满足报纸需求。文字记者成为兼职的摄影记者,传统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配图功能几乎被取代。
以笔者目前供职的湖南株洲日报社,以及曾经供职过的云南昆明日报和都市时报为例,为保证报纸版面图片正常供应,仅有少数摄影记者坚守原有岗位。留守在传统摄影记者岗位的人员,主要工作为应对大型活动图片拍摄和地方主要领导的工作记录,以及策划类图片新闻或视觉专版,以此来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近些年,许多传统纸质媒体紧跟时代步伐,纷纷组建视频部和融媒体中心,进军短视频新闻领域,被削弱了图片拍摄功能的摄影记者也逐渐向视频记者转型。
在大多数地市级媒体,融媒体的转型打破了原有的分工协作模式,会策划、会写、会拍、会剪成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普遍要求。在全媒体时代,以图片为专长的摄影记者失去了原有文字记者的合作支撑,策划和写作等能力短板凸显,不管是策划类视觉专版还是视频文案创作,综合能力显得捉襟见肘。
2019年7月9日下午,湘江洪水上涨,株洲市天元区古桑洲居民撤离过程中,一名小女孩对救援人员露出可爱的笑容。
迅速习得内容创作及视频专业化系列技能,熟练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成为摄影记者转型的迫切要求。能否成功向视频记者转型,也成为摄影记者能否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
(二)打破惯性思维迅速转型
传统摄影记者转型到视频领域,多数分流在原单位的融媒体中心或专门的视频部。为迎接和应对短视频时代带来的挑战,株洲日报社在2023年设置了两个视频部,即视频采编部和视频运营部。视频采编部主要负责日常新闻图片、视频的采集发布。视频运营部主要负责视频业务的拍摄与制作。
从静态图片到动态视频,传统摄影记者转型早期容易走入误区,通常把拍摄图片的经验套用到拍摄视频上。图片摄影是通过一张或几张静止的画面围绕不同的景别、情绪来讲故事,而视频是通过一系列不同景别,结合声音、音乐、文字、视觉特效等来表达的综合表达方式。前者一个人可以完成整个拍摄,而视频的拍摄制作却需要一个团队。
转型初期,摄影记者经常会用以前的惯性思维,试图用单个画面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完,不懂得如何运用分镜头,导致视频画面单一不够生动。
同时,摄影记者也面临着商业化的业务转型。专业学习的压力和快节奏的业务压力,成为摄影记者转型中的阻碍。
当然,凭借着良好的影像素养,摄影记者在构图、色彩、对光影的运用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掌握了视频的拍摄法则之后,便能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视频摄影师。部分摄影师在视频化思维的训练下,逐渐锻炼了导演能力和视频表达能力,构建了脚本创作、导演、视频拍摄剪辑及平台运营能力,在视频方向中找到了自我的优势突破点。随着单位视频团队的壮大,摄影记者再次走向了专业细分。
转型过程中,部分摄影记者抓住视频风口,快速转型加入短视频公司或是自立门户,成为新媒体市场活跃的商业转化者。然而,不论是私企还是新闻单位,虽然机制不同,但工作内容大同小异。不少传媒公司也热衷于传播制作具有故事性的微纪录片,这对于具有传统媒体经验的摄影记者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专业摄影记者需要与时俱进
在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突发事件、微电影等以往独属于专业视频媒体的传媒产品,成为所有人都可随时随地发布的社交产品。仍在摄像路上转型的摄影记者,是否会被边缘化?答案是否定的。
敏锐的新闻嗅觉和主题掌控能力难以被社交媒体人追赶。与文字记者一样,摄影记者时刻都在深入了解本地和国际国内动态,关心民生和社会焦点新闻,能及时捕捉并记录下那些最能吸引公众眼球的内容。这一方面,拥有系统学习和长期训练的专业摄影记者有着社交媒体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专业的拍摄和后期难以被文字记者所替代。虽然拍摄和剪辑工具的智能化让文字记者亦能轻松驾驭视频新闻,但在重大视频新闻题材及专题片制作等方面,摄影记者掌握着灯光、航拍机等专业设备的使用技术及后期复杂剪辑能力和特效包装能力。此外,摄影记者精通画面的多样化拍摄和情绪表达能力,这些都是文字记者难以短时间内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全媒体要求的当下,不管如何变革,摄影记者仍旧占据着一席之地。
摄影记者不该放弃图片的精进。虽然视频之风吹遍了整个传媒及社交界,文字和图片的力量仍旧不容忽视。摄影记者在向视频记者转型的同时,不应放弃图片的拍摄和业务精进。图片静态的力量和美感,以及更便捷更广泛更长久保存的传播特性,有着视频没法替代的价值。视频之风盛行的当下及以后,高质量的图片新闻及艺术作品仍旧是社会所需。摄影记者不应在视频的风潮中妄自菲薄迷失自我,应守正创新,在多样化传播体裁和传播方式中坚守自我的阵地,拓展多元化表现方式和技能。
总的来说,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当下,摄影记者的转型是时代所需。在转型的过程中,摄影记者必须清楚认识自我的短板,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实现全方位、多元化报道并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并在转型中不全盘否定,不盲目跟风,逐渐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自我更精准的定位,时刻保持独立性和职业操守,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利益的干扰,成为全媒体时代新的视觉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