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渣对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08-31陈文东朱秀娟王让军何玉鹏苏满春徐永平
■ 陈文东 朱秀娟 王让军 何玉鹏 苏满春,3 徐永平
(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农林技术学院,甘肃陇南 742500;2.陇南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甘肃陇南 742500;3.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油橄榄(Olea europaea)是著名的油料作物,又名齐墩果,为木樨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1],其果实富含橄榄油,被誉为“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我国于1964 年开始引种种植油橄榄,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云南省、甘肃省和四川省等地[2]。甘肃陇南武都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因纬度与油橄榄主产地地中海沿岸相近,成为我国油橄榄的最佳种植地。1975 年武都区开始引种油橄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武都区现种植油橄榄达3.44×105hm2[3],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60%。武都油橄榄因果实产量高、出油率高而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众多学者对油橄榄叶提取物进行了药理及保健作用研究,发现油橄榄叶含有游离醇、橄榄苦苷、黄酮类、查尔酮类、三萜类、甾醇、羟基酪醇、环烯醚萜类和烷烃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4-6],具有抑菌抗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7-9]。另外,在加工橄榄果产生的废水中同样含有大量的多酚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多酚成分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10],被广泛应用在开发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上。油橄榄渣是橄榄油加工的副产物,富含维生素、植物甾醇类和酚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应用在肉鸡饲料中作为补充剂混合物,具有增加生长速度、降低死亡率和体外抗血栓作用[11]。陇南武都作为我国油橄榄的重要生产基地,每年加工近4 万吨橄榄鲜果,橄榄油产量5 700 t,占全国橄榄油总产量的93%[3],如此大规模的加工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油橄榄渣(olive cake,OC),而橄榄渣一直以来未被有效的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关于油橄榄渣饲用价值的研究很少见报道,这对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和油橄榄渣副产物的有效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本试验在青脚麻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OC,以测定其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油橄榄渣在畜禽饲料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体重相近(平均体重41 g)的1 日龄健康青脚麻雏鸡720 只,购自甘肃陇南成县曹沟起点家庭农场。将720 只青脚麻鸡随机分成4 组,分别为对照组、3%OC 组、5% OC 组和7% OC 组,每组6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饲粮的配制检测参照苏满春等[12],按照美国NRC(1994)肉仔鸡营养需要标准进行,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3%、5%和7%的OC,油橄榄渣营养水平见表2。试验分两阶段进行,1~21 d为第一阶段,22~42 d为第二阶段。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表2 OC营养水平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型号为JA-3003),购自上海力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型号为TG16-WS),购自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鼓风干燥箱(型号为101A-2),购自天泰电热仪器厂;高压蒸气灭菌器(型号为DGL-50B),购自越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试验青脚麻鸡饲养在三层阶梯式金属笼内,每个笼子5 只。试验鸡按照组别饲喂全价配合粉料,自由采食、饮水,每天18 h 光照,鸡群于第7 天进行新城疫免疫(滴鼻点眼),第28 天进行新城疫二次免疫,其余免疫按常规程序进行。详细记录试验期间各组青脚麻鸡日粮消耗及健康状况。
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1.3.1 生产性能的测定
于试验第1、21、42 天时,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前一夜20:00 开始禁食12 h,仅供饮水)。每天观察鸡群健康情况,发现病死鸡及时称重记录。计算各阶段每个试验组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
式中:W0——第1天或第21天测定的重量(g);
W1——第21天或第42天测定的重量(g);
t0——第1天或第21天;
t1——第21天或第42天。
料重比=全程消耗饲料总量/鸡群总增重
半净膛率(%)=半净膛重/宰前体重×100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宰前体重×100
屠宰率(%)=屠体重/宰前体重×100
胸肌率(%)=两侧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两侧腿净肌肉重/全净膛重×100
式中:半净膛重——屠体去除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胆和生殖器官、肌胃内容物及角质膜后的重量(g);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减去心、肝、腺胃、肺、腹脂和头脚的重量(g)(去头时在寰椎与头部交界处连皮切开;去脚时,沿跗关节处切开);
屠体重——鸡放血,去羽毛、脚角质层、趾壳和喙壳后的重量(g);
两侧胸肌重——沿着胸骨脊切开皮肤并向背部剥离,用刀切离附着于胸骨脊侧面的肌肉和肩胛部肌腱,剥离整块去皮的胸肌,称重(g);
两侧腿净肌肉重——去腿骨、皮肤和皮下脂肪后的重量(g)。
1.3.2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在试验的第21、42 天,每个重复取4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鸡空腹称活重,然后屠宰。计算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法氏囊指数(g/kg)=法氏囊重(g)/空腹活重(kg)
胸腺指数(g/kg)=胸腺重(g)/空腹活重(kg)
脾脏指数(g/kg)=脾脏重(g)/空腹活重(kg)
1.3.3 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
于试验鸡第1、21、42天时,每个重复取10只翅下静脉采集血样离心获得血清,按 GB/T 16550—2008《新城疫诊断技术》检测试验鸡血清中的新城疫抗体效价,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作为鸡新城疫抗体效价,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经SPSS 26.0统计分析,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法检验比较各组数据差异性,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OC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1~21 d 阶段,7% OC 组青脚麻鸡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2~42 d 阶段,7% OC 组青脚麻鸡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与对照组和3%组(P<0.05),其余各组间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OC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OC对青脚麻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4 可知,1~21 d 阶段,与对照组相比,7% OC组的青脚麻鸡半净膛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间半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的全净膛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间全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的青脚麻鸡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 OC组(P<0.05),其余各组间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和5% OC组(P<0.05),其余各组间胸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7% OC 组青脚麻鸡腿肌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间腿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OC对青脚麻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2~42 d 阶段,7% OC 组青脚麻鸡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半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全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胸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7% OC 组青脚麻鸡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腿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
2.3 OC对青脚麻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由表5可知,第21 d时,与对照组相比,3% OC组青脚麻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间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第42 d时,与对照组相比,5% OC 组青脚麻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间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OC对青脚麻鸡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g/kg)
第21 d时,日粮中添加OC组青脚麻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 OC 组显著高于3%和5% OC组(P<0.05),3%组和5%组间胸腺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第42 d时,与对照组相比,5%和7% OC组青脚麻鸡的胸腺指数提高,差异显著(P<0.05);5%和7% OC组胸腺指数高于3% OC组,差异显著(P<0.05)。
第21 d 时,5% OC 组青脚麻鸡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7% OC 组(P<0.05)。第42 d时,与对照组和3% OC 组相比,5% OC 组青脚麻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
2.4 OC对青脚麻鸡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由表6可知,第21 d时,与对照组相比,5% OC 组青脚麻鸡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间青脚麻鸡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第42 d 时,与对照组相比,3%、5%、7% OC 组青脚麻鸡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5%、7% OC 组间青脚麻鸡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表6 OC对青脚麻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3.1 OC对青脚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青脚麻鸡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地方肉用品种之一,因其青脚,麻羽而得名,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具有山区“土鸡”的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相比其他肉用型品种,青脚麻鸡生长速度较低,导致其发展受限[13]。谢普军[14]通过分析测定油橄榄叶中氨基酸及油橄榄叶灰分中金属元素及粗营养成分,发现油橄榄叶可作为动物饲料加工提供优质的饲料原料。肉鸡饲粮中添加5%的油橄榄渣可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同时鸡肉具有更好的感官特征[15]。给泌乳水牛饲喂含15.5%油橄榄渣的饲料40 d 后,乳脂中的视黄醇和总生育酚含量显著增加,改善了牛奶的营养特性[16]。猪日粮中添加10%的油橄榄渣可降低猪胴体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7]。羔羊饲料中用油橄榄渣代替小麦秸秆,可显著提高羔羊的平均日增重、羔羊末重和总增重[18]。本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OC对青脚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显著提高青脚麻鸡全阶段生产性能的添加剂量为7%。
3.2 OC对青脚麻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由于油橄榄果原料的特殊性,油橄榄渣中含大量有机物,研究表明油橄榄渣可以代替部分饲料使用,其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细胞活性[19-21],肉鸡饲料中添加10%的油橄榄叶渣显示出更好的生长和免疫性能,使肉鸡增重120%,并产生更强的新城疫免疫力[22]。苏满春等[12]研究发现,4%的油橄榄渣替代玉米能在一定程度改善肉鸡的屠宰性能。本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5%的油橄榄渣可显著提高青脚麻鸡的法氏囊、胸腺、脾脏指数。禽类免疫系统中,法氏囊、胸腺和脾脏是重要的体液免疫器官,一定程度上免疫器官指数的提高即代表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和发育成熟[23-24]。本试验结果表明,油橄榄渣能够通过提高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来改善青脚麻鸡的免疫功能,但油橄榄渣中的何种成分及通过何种途径来发挥这种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OC对青脚麻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新城疫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致病性强,死亡率高。当前我国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依旧是疫苗接种,雏鸡体内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保护鸡群[25]。众多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天然产物可对鸡血清内新城疫抗体水平产生影响。孔华等[26]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蝉花虫草粗多糖能有效提升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张晓燕等[27]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可显著提高广西灵山土鸡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张余蓬等[28]证实,青脚麻鸡注射20 mg/kg 当归内脂可显著提高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效价。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油橄榄渣可提高青脚麻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其中添加剂量为5%时效果最显著。
4 结论
本试验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或7%的油橄榄渣能明显改善青脚麻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肉鸡屠宰性能和免疫机能,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在青脚麻鸡日粮中添加5%的油橄榄渣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