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
——以“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为例

2023-08-31郑丽丝杨艳俊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课程思政云南

周 婧,吴 利,郑丽丝,杨艳俊①

(1.玉溪师范学院 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师范学院 人事处,云南 玉溪 653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全员育人的高度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2-3].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及越南接壤,拥有25 个边境县、16 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极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如何推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边境安全的重要问题,也是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问题.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全程育人,本土化是关键.以云南省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省情为基础,编写教学案例,有效融入教学,是云南省高校实现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玉溪师范学院“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教案及课程评价层面,探索本土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践路径.

1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特点

1.1 地域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玉溪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依托地理学学科平台,突出实用,是以培养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地域性是“区域分析与规划”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科学、准确开展区域规划的关键.从地理学视角,系统分析地域范围内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并从协调人地关系层面对区域发展进行预测、优化结构和方案对比,从而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策略,并分析预测.地域系统是由复杂的人文地理要素及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有机体,开展区域分析须从地域系统的角度,深入分析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生逻辑,才能科学、准确把握区域分析的基础.实践教学中,须从地域的角度开展区域分析,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导目的.

1.2 动态性

区域的动态性是指区域实体随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开展“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中,以课程思政案例开展教学,须从区域发展的动态性来开展教学.必须把握每一个区域都是上一级区域的功能单位,同时又是下一级区域的功能载体.当地域系统中某一要素(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变化,区域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案例教学时,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区域尺度)系统分析,才能科把握该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关键.

2 “区域分析与规划”本土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的探索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基于地域特色,立足云南省情,将云南省全局及各州、市(突出高校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开展案例教学,解决“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痛点、难点,并将战略思维、家国情怀及服务家乡的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在本土化的同时,促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2.1 区域分析与规划本土化“课程思政”理念

本课程以玉溪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地理学为基础,城乡规划为特色,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云南与缅甸、老挝及越南接壤,边界线超过4600公里,拥有25 个边境县域,16 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对维护边境安全、生态安全及国家整体安全极其重要.为实现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目标,制定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战略眼光、家国情怀及服务家乡的课程思政理念,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衔接,通过案例教学、过程性考核改革等方式落实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全程育人,促进人才培养.

2.2 各章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策略与思政目标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根据各章教学内容,立足本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并选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是实现课程思政本土化全程育人的根本保障.

(1)绪论.绪论主要学习区域的概念、内涵及外延,区域的类型、特征及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从时空维度系统阐述我国及云南区域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党和国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来之不易,为富强、民主、团结的中华民族而自豪,激发爱国、爱家乡的情节,在此基础上依托学习通,分组讨论,详细分析中央对云南三大发展战略定位的原因,凸显理论指导实践,契合培养世界眼观、战略思维及服务家乡的思政理念.

(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的理论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系统阐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让学生深刻理解,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区域规划,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依托学习通,在线发布: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优势及劣势,并展开论述.评价时,学生之间互评(占比40 %)、教师评价(占比60 %),并阐述评分依据,实现课程思政可量可考.

(3)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在讲解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系统阐述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人口与劳动力产生的影响,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激发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到家乡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增强学生服务家乡的意识,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

(4)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讲解技术引进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将中国高铁发展,从“技术引进、系统消化到中国技术、中国标准”,阐述技术引进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且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以云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题,分组讨论:十四五规划中,那些技术需要引进,如何引进?才能实现成本最小,社会经济效应最大化.

(5)区域发展的综合评价.围绕核心内容,区域优势与竞争力,讲解云南三大发展战略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优势和竞争力,并进一步分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为家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做贡献.

(6)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系统阐述区域规划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富强、文明、和谐等发展的基础,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雄安雄安”为例,进一步阐述,区域规划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前提,通过科学规划,才能释放区域发展潜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依托学习通,分组任选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或国家十四五及2035 年远景目标规划,分析以上规划对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及其规划方法和程序.

(7)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大通道为基础,系统阐述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理论知识,从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如何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指导实践,并系统分析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大通道对于云南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势、特点,形成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新时代区域规划工作者.

依托学习通,讨论:我国为什么要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云南的优势是什么?云南如何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分组完成,形成各组观点、看法,评分时,组内互评(占25 %)、组间互评(占25 %)及教师评价(占50 %),并阐述评分的依据.

(8)区域发展战略.以“玉溪市人口发展战略规划”为案例,阐述区域发展战略内涵 、定位、目标、战略重点、方针及战略措施等内容.分析玉溪市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对玉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综合性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激发学生投身于家乡发展规划,为建设家乡而努力.

(9)土地利用与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5],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 阐述18 亿亩耕地红线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土地利用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10)区域产业规划布局.讲解到2025 年云南打造万亿级高原特色农业对云南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时,从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外延及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要性,开展系统分析.依托学习通,分组讨论云南各地,如何布局高原特色农业,并结合新发展格局,阐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前景.

2.3 案例教学探索本土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分两篇,上篇是区域分析,下篇是区域规划.上篇从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展开,包括区域的社会经济背景、自然资源与条件、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等内容.在对上篇课程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要立足云南,以云南区域本底系统开展案例教学,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解决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痛点与难点——理论与实践脱节,实现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的理念——战略思维、家国情怀及服务家乡,达到课程思政潜移默化,促进人才培养.案例教学,具体操作如下:以中央对云南发展的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基础,立足云南,系统分析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自然资源与条件、技术支持、发展整体评价、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等内容,开展案例教学,构建案例库,要既保障教学效果,又实现课程思政,让知识有温度,内容有情怀,实现立德树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详见图1).

图1 本土化案例教学

2.4 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有效评价

课程思政的重点、难点是可量可考,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可以实现课程思政可量可考.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传统的纸质版作业量适当减少,加强分组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分组讨论,收集资料,凝练小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分享并现场打分,分数评价分为三部分,教师评价占比50 %,组内互评占比25 %,组间互评占比25 %,并要求阐述评价的标准要求(为什么给这个分数),通过以上方式,平时成绩得到有效管理,评价较为有效和公平、公正.

该模式通过一学期实践后,整体上学生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在加强小组协作的基础上,探寻什么样的小组分工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小组分工后,组员还需复习上课内容,根据理论知识,制定收集资料的方向、内容,收集资料的同时能够有效扩充相关知识,这也是本门课程的交叉性、综合性特点.学生反馈,这样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其积极性,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并凝练自己的观点、看法,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观点、看法,并在课堂上分享与讨论,吸收其他组的观点、看法,之后教师点评,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全班对所有问题掌握得更加全面,是典型的探究式教学,学生获得感明显增强.学生认为该模式的改革体会是:学生忙起来了,由被动变主动,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小组讨论实现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且阐述评价标准,评价客观、公正,热点问题的讲解使知识点活起来,知识得到延伸.

2.5 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确保课程思政本土化

在理论教学中,基于理论知识,立足云南,依托云南三大发展战略,根据具体的理论知识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确保课程思政案例与教学有效融入,实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中如何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时,可以《云南省“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政策依据,以自己家乡为例,系统分析家乡的发展优势是什么?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特色产业?该产业未来如何发展,并上传学习通,教师点评(60 %)和同学点评(40 %),确定本次作业的分数,实现互动.

通过建构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在保障课程思政本土化的基础上,解决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痛点、难点,还能够促进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家乡发展问题,激发学生服务家乡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以上过程均以超星学习通为载体,实现评价过程有效管理,学生能力养成有效保障,促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2.6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平时成绩比例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达成必须强调实践能力,而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围绕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很好地融入思政理念,这就需要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对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进行一个比例调整.经过多轮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保障体系初见雏形.目前,其课程评价体系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占比40 %,期末考核占比60 %,平时成绩依托超星学习通,实现有据可行、有据可查,平时成绩有效管理.平时考核主要包含在线阅读及章节学习、分组任务、经典规划案例分析与评价、在线讨论、在线作业、考勤等环节,其中在线阅读及章节学习,指教师通过学习通上传该门课程资料、视频、课程思政案例库等资料,要求学生完成600 分钟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分值;分组任务,主要指通过问题引导,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观点、看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互评,教师亦给予评价,并给出评分依据,之后将成果上传学习;经典规划案例分析与评价,指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国内规划案例,系统分析,并评价该规划案例的优点、缺点,给出规划调整建议意见.在线讨论,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安排,原则上每两周在学习通上发布一个问题,开展讨论,教师一一评价,同学也可以互评; 在线作业,为开放式作业,没有标准答案,教师评分需给出评分依据,如若学生有疑问,可以同教师交流,并重新定分.此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充分参与,并全面掌握该问题,促进了学生能力养成;考勤,主要指在线签到,下一步将降低考勤的占比,缩小至2 %以内.这些环节的成绩在平时成绩中的比例可见图2.

图2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评价体系

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明显,学生总评成绩有效提高,期末卷面成绩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明显增强.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1)本土化与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衔接.要实现课程思政全程育人,必须厘清本门课程,乃至于本专业课程思政的理念是什么,只有理念清晰了,课程思政才能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衔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人才培养.本文基于玉溪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区域分析与规划”为例,探索本土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的模式.在立足云南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学视角,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提出本门课程课程思政的理念是: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家国情怀及服务家乡的课程思政理念,既突出课程特色,又能有效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建设内涵.

(2)案例教学促进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立足于云南,以中央对云南发展的三大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背景,根据各章节内容,深挖云南课程思政案例及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解决本门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难点,课程思政与知识学习有效融合,课程思政潜移默化中进行.

(3)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思政全程育人.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将平时成绩提高到40 %,加大过程性考核,强调知识的应用,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高度契合课程思政理念.依托超星学习通为载体,平时成绩全程管理,超星学习通根据各类权重及评分标准,记录成绩,形成课程平时成绩,并得到有效管理,学生能力养成得以保障,课程思政可量可考.

3.2 展望

(1)案例教学尚未形成体系化

立足于云南,以中央对云南三大发展战略定位为背景构建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有效促进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但尚未形成体系,后期将尝试探索课程思政案例库体系化,将案例库应用于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全程育人.

(2)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三轮教学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初见雏形,但尚需进一步完善.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培养地方综合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难点、痛点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为解决痛点与难点,要逐步提高平时成绩占比,加大实践作业的量,并依托超星学习通有效管理,促进学生能力养成;其次,建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师团队,形成以1 位教师主讲,1~2 位教师辅讲的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发挥各自专长,构建本土化课程思政案例库,分类布置作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扎实.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课程思政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海上专业英语平时成绩信度与效度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