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对策思考
——以云南省为例
2023-09-14刘虹
刘 虹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动教育发展,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极大提升了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由于历史、经济、地域等因素,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学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仍然是目前需要不断予以重视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以边疆民族地区——云南省为例,通过系统梳理高等教育的现状,深刻剖析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1 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1 规模稳步扩大,进入普及化阶段
2021—2022 学年初,全省高校数量达到83 所(含1 所中央部委属高校),其中32 所普通高等本科高校,50 所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成人高等学校1 所,涵盖普通本科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全省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150.15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03 %(十三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05 %).全省招收研究生23 011 人,比上年增加1 768 人,增长8.32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共招生14.74 万人,比上年增加1.84 万人,增长14.22 %,本科在校生51.54 万人,比上年增加1.60 万人,增长3.21 %;本科毕业生12.68 万人,比上年增加0.98 万人,增长8.35 %.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共招生20.46 万人,比上年增加4.21 万人,增长25.87 %;专科在校生52.86 万人,比上年增长13.73 %;专科毕业生13.25 万人,比上年增长12.13 %[1].由此可见,云南省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1.2 以“质量”为核心,促进高校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深入推进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目前,全省已建立起完备的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质量工程项目对推动高校内涵建设的效用明显体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多年的统筹实施,项目惠及全省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已经由单纯的项目建设转变为引导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引领和促进教育质量进一步的提高.二是优化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积极引导高校正确定位特色发展.2021—2022学年,全省有10 所本科高校具有博士授予权,13 所本科高校具有硕士授予权;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 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80 个,博士后流动站点总数49 个;国家级一流学科数2 个,省级一流学科数148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20 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34 个[2].三是加强高校科研水平发展.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十三五”期间,由高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 项、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 项、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7 项,省科学技术奖287 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75 项[3].
1.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大力争取和扩大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及特殊人才支持计划等在我省高校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通过省级项目,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遴选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殊人才等树立一批学科专业发展带头人.2021—2022 学年,全省高校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16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8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5 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5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6 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 681 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78 人、省级教学名师入选者178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 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 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41 个[2].
1.4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2018 年10 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4],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二是积极搭建高校教学研究资源网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在CALIS 云南省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了CALIS 云南省中心学科资源分中心,有力推动了全省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省级教学资源及网络学习中心,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模式,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协同组织和动态发展、教学质量过程管理,资源继承共享模式,为全省高校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教学服务,为高校资源联盟、政策联盟、管理联盟提供技术支撑.三是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全面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2 云南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云南省高等教育从规模的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具备了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但仍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2.1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虽然云南省的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稳步扩大,且已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但是其布局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州(市)之间高校数量差异较大.省会城市高校过于集中,州(市)高校数量不足,如有些州(市)仅有高职院校,没有本科高校.二是区域间、校际间高校差距较大.一方面州(市)高等教育人口密度偏小,难以为当地提供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各高校由于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差异,更加剧了校际之间的水平差距.
2.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待提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内在提升.云南省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为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尽管在“十三五”期间,云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了新突破,如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 个学科进入A 类学科,33 个学科进入B 类学科[3],但是从全省整体情况来看,其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区域布局等方面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有较大差距.同时,如何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仍需努力.
2.3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国际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凸显出优势.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云南地处边疆民族地区,毗邻南亚东南亚,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为云南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云南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多停留在互派学生、项目合作等层面.因此,云南高等教育亟需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有更高更深层面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并进一步解决好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学科之间交流与平衡问题.
2.4 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高等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致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降低.主要体现在:一是省内区域间布局结构失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等.二是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内涵式发展不足,各高校忙于新增专业,对学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社会服务能力有所不足.四是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结合存在障碍,产、学、研还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
3 提升云南高等教育的思考
3.1 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的规模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数量,而高等教育的结构则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人才结构,因此,保证高等教育拥有足够规模与合理的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先决条件.为此,一是适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积极推动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多渠道引入办学经费,探索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利用非财政性资金依法举办高等学校.二是推进州(市)高校建设.针对当前部分州(市)没有本科高校的情况,建议通过升格(如鼓励支持办学历史长、条件好、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新建等多种方式,填补高校区域的空白;同时,充分发挥省、州(市)政府对州(市)高校的政策供给和机制帮扶,打破昆明高等教育核心区域的“虹吸效应”,推进州(市)高校高质量发展.三是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人口结构变化,构建更加合理、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好高等学校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并针对省内一流、重点、州(市)、民办、公办等不同类型高校,做到分类指导,一校一策,分别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推动各类高校均衡优质发展.
3.2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中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教育强国的建设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为更好地推动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建立分类管理的统筹发展模式.按照“综合型大学、专业特色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三大分类方式,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各高校发展定位,重点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双高”建设,加快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持续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推动州(市)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推进“一州一校”工程,建立省—州(市)政府—高水平大学—州(市)应用型高校四方合作机制.通过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引导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统筹构建省级教学科研人才平台.针对高校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根据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筹划建立统一管理的省级人才引进、培养平台.三是实施高等教育“121 工程”,深化“一项改革”,持续推进学分制改革.开展“两个行动”,推进本科专业“增A 去D”行动、“双一流”建设行动[6].促进“一个提升”,提升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坚持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2)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以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重点,通过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内部治理结构调整、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高校办学活力.一要深化改革,完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各高校要以学院层次管理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学院制改革”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厘清决策权、管理权、学术权和监督权“四大关系”,让资源、权限和职能“三下沉”,有效提高资源分配的透明度和资源使用效率.二要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宏观管理和评价指导为手段,通过高校评估、专业认证、经费审计、事项公开和事后问责等模式,完善评估监督办法,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新格局,确保高校用好权、办好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7].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4].二是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多方举措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健全教师终生发展体系.加大对现有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教师选取脱产或在职的方式到国内知名高校或国外高校进行深造,有效提升师资素质和优化学缘结构.三是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深化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采用长聘、临聘、短聘等多种方式引进高水平教师,解决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优化高校教师结构,对具有高级学位和高级职称的特殊人才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如在科研项目的启动上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四是完善教师激励制度.加强教师教育配套支持,健全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如设立特殊津贴制,以奖励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秀教师,并切实改善其教学、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稳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深化教学与科研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是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和综合提升的原则,以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手段,从而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二是要将学科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建设质量提升,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建设计划”“基础学科提升计划”“特色学科建设计划”“新兴学科培育计划”.三是深入推进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与学分制改革,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引导高校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做好专业和学科规划,着力提升本科专业课程、教师、教材、测试和就业质量.着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启动专业“增A 去D”行动.持续完善和实施学科、专业、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建设格局.四是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的整体设计,优化各种课程的比例结构,提高课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8].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将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知识传授方式、教育资源利用、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及时对接前沿数字科技,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赋能.五是强化科学研究工作,着力推进协同创新.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力量,要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发展需求,以“协同”的理念推动高校的科研改革[9].努力构建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协同、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协同、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协同的新局面.
3.3 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社会经济服务能力
高校要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急需,确定主攻方向,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和人才培养、学术积累、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协同.一是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优势进行专业调整和规划,结合高校学科优势确定专业群,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的优势,推动专业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在丽江建设东巴文化创意现代产业学院,在楚雄建设食用菌现代产业学院,在文山建立绿色铝或三七现代产业学院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二是以各界学者为核心,打造高端智库团队.一方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和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等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要,按照扶需扶新原则,建设特色智库[10].另一方面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为依托,建立国内外高校智库之间的联系,成立学术研究中心.三是立足云南,建设一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决策咨询机构.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决策提供支持服务.四是加强实践教学,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企业(行业)+高校+研究院+政府”的产学研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努力产出一批优秀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科研转化效益.五是加快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3.4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利用区位优势,扩大与南亚东南亚高校之间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一是鼓励高校围绕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二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2016 年7 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为“一带一路”愿景在教育行业落地生根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需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充分利用云南的区位优势,着力推动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如建立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和教师的互派机制.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三是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合作,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