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策略探析
2023-08-31王小娟
王小娟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突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完整的一个单元思考教学设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系统的数学思维,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考虑到人教版教材的数学单元设计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数学主题的,导致实际开展数学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知识体系复杂、内容不协调、能力培养偏差等问题。因此,基于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能够通过构建深度的数学学习体系,构建深度的数学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小学生的全面素养提升,更加贴合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本文重点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 深度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187-03
小学数学是重要的数理基础学科,对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理思维具有重要作用[1]。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是基于数学教材的单元编排设计,分析单元内容,探究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通过宏观视角看待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和单元教学方法、单元评价的关系,帮助学生完成单元综合学习。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两者都是以宏观系统视角看待问题,设计整体的教学方向,采用逐步布局的方式搭建知识模式,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探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具有深刻的教学应用价值。
1.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和深度学习
1.1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从优化教材结构出发的,运用系统的“整体原理”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成为教材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得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搭建一条知识链。然后在一个学期利用相对集中的课时,对教材进行连续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同时享有充足的数学练习和探究学习内容。大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整合具备系统性、整合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其关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关注整个单元之间各个分支知识点的联系。而且其更加注重构建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鼓励师生展开教学交流,更应该打破课时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建立问题解决框架并养成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和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大单元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显然更具有逻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架构[2]。
1.2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最早是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领域,含着多重隐藏的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是一个多层神经网络,属于机器学习方法。但是如果将其运用到其他领域,如应用到教学领域,就是指需要学会深度描述复杂的事物,也就是意味着学习任何东西都必须从它的底层概念开始,由浅入深,并能够运用底层概念的组合进行抽象概念的学习,经过一系列的组合和重复组合,直到能够构建出最高层的概念。如学生们学习圆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将圆视作概念,将直线视作组合,那么底层概念就是线、弧、直角,到达高级概念就是猫咪、桌子和房子等。
2.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问题分析
2.1大单元知识混乱
大单元知识是对大量知识进行集中化和系统处理,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突然涌进太多数学知识就会出现理解困难、记忆混乱、无法准确应用数学知识等问题,这是教师在进行单元统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2.2大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分离
传统课堂的课时教学属于微观教学,大单元教学则属于宏观教学。两者教学内容一致,但是教学方向不一致,最为突出的差别就是教学课时安排分离,主要体现为大单元的整合和分裂教学没有得到合理的课时安排,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教学衔接难度较大。
2.3大单元复习工作开展难度大
大单元教学对应的就是大单元复习教学,具有综合性强、迁移难度大等特点。教材中的内容都是针对小课时内容安排的复习习题,教师则需要围绕自己设计的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对应的复习内容才能够满足大单元复习的教学需求。
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意义
3.1帮助学生們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
以往的数学课堂都是由教师主导完成教学的,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且学生们只能是进行独立的数学学习,所有知识点也只能独立地存在,学生们有时候甚至都无法回忆到自己的学习内容,陷入了死记硬背式的数学学习模式。但是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和深度教学明显更加注重体系化的知识架构搭建,教师们必须从底层概念入手,一点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认知,随后基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度认知的基础上不断组合认知概念,直至进行更高层级的数学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就能够逐渐搭建出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
3.2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某个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学习,构建一套系统的学习行为,完成知识迁移学习。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突破了割裂知识点的单一教学,允许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一个连续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从单元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联系性和开放性,有效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通过以小见大、以一带全式的数学学习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恰好是遵循统一性原则的教学法则,都具有整体特征,具有深刻的教学应用价值。
4.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策略
4.1教师深度解读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已经具备一套比较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但是短板在于缺乏层次性和探索性。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只停留在当堂课的教学,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考核,单元整合更是比较少见,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方面显然不足。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数学学习经验等,围绕某一个核心知识点,对教材进行单元整合和创新教学,真正做到关注数学逻辑体系,优化数学教学工作,发挥出教材的教学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工作[3]。因此,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只有真正参与到教材解读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够加深对教材和新课标重点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开展授课活动、数学作业设计、课时安排等,才能够在单元整合方面具备具体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小数”相关的内容时,主要涉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两部分内容。教师需要认真对比小数乘法单元和小数除法单元内容的差异,然后考虑到两部分内容在逻辑体系上的联系,并从知识点内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构建。《小数乘法》主要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小数除法》主要包括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不难发现,除法和乘法应该是逆运算的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拓展数学作业、数学试题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如建议尝试学完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进入小数除法的学习,初步考查学生的学习实况,如果80%的学生具备基础运用能力,就可以进入拓展教学和训练。前期的教材深度解读是为后续的大单元教学规划方向。
4.2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深度学习框架
深度学习是非常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的,对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具有较高要求[4]。小学生的深度逻辑思考能力较差,教师则需要借助某一个单元帮助学生构建出深度学习框架,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实现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教师首先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将其中的知识点提炼出来,然后分析知识点的联系,包括单元知识点的递进关系和与过往知识点的联系。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小数除法》主要归属于小数的计算系列,与《小数乘法》相对应。本单元的内容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计算到繁琐计算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把握教学主线。首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大单元内最基础的内容,是让学生形成小数除法意识的内容,对于后续教学具有延伸意义;其次,教师可以发现一个数除以小数属于小数对小数的除法,属于比较独立的内容;最后,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具有共性,可以归为一个教学板块,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通过重新将单元教学内容分成独立的教学模块的方式就能够为后续的大单元教学工作埋下伏笔。通过该环节,教师就能够初步确立深度学习框架。
4.3协调大单元教学和分课时安排的深度教学
合理安排大单元和分课时是确保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教师要能够从大单元视角重新看待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然后将具体的内容渗透到每一个分课时当中,确保分课时能够完成独立内容的教学,同时保障分课时是为大单元整体教学服务的。
首先,教师要结合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分课时目标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课时目标和分课时目标形成对应关系。如“小数的除法”结合大单元规划内容一共分出了三个模块,一共计划运用8个课时。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素养、数学建模素养和数学抽象能力。“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课时教学目标则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数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掌握列竖式计算小数除法的能力。由此可分析得到,第一个课时仅仅对应了数学计算素养,课时重要性一般。“一个数除以小数”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更高,课时安排需要适当提高。以此类推进行分课时重要性安排。其次,在明确分课时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之后,就需要规划出具体的课时。如“精打细算”安排0.5个课时;“打扫卫生”对应知识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1.5个课时……直到将8个课时全部安排完即可。最后,要为每个分课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保证大单元教学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
4.4科学设计大单元复习教学,深度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大单元复习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大单元复习需要围绕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重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以单元思维复习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5]。如教师可以自行组织教研团队,针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训练习题、试题等,然后集中让学生进行复习。每个大单元教学工作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单独开展大单元复习课,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单元知识点等。习题和试题则作为考核方法,通常进行多班级集中考核。
如以《小数除法》单元复习设计为例,复习内容和复习目标是与上述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通常复习内容分为短阶段复习和长阶段复习。短阶段复习是基于每个课时学习之后,发放对应的习题,如学习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之后,就会设计对应的短篇练习册,题量和考查都是与课时教学内容对应的。长阶段复习内容则是和整个单元学习工作有关,整个单元复习完之后,就会进行一次或者两次集中的单元测验考核,需要各班级教师协调教学进度,共同进行测验,对比单元教学效果,然后基于测验结果调整单元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结语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具有借鉴价值。教师要对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的内涵形成深刻把握,要能够对整个单元或者多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搭建合理的架构为学生的数學学习服务。教师基本上要经过深度分析教材明确单元教学方向、深度分析知识点搭建教学框架、合理规划单元教学课时安排深度教学、高效开展单元复习工作深度培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桂琴.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10(2):54-55.
[2]邵璐露.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江西教育,2022,73(15):6-7.
[3]严佳佳.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10(9):17-18.
[4]杨东京.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5):75-76.
[5]蒋姆妹.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措施初探[J].读与写,2022,44(1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