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量感”素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3-08-31黄肖慧
【摘要】量感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本文基于对“量感”“度量”的审思,结合学情调研剖析教学现状,提出教学策略中的四个转变,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观察、操作体验、修正调整、渐进发展、积累经验,清晰建立“量”的概念表象,深刻记忆概念知觉,孕育“量感”。
【关键词】量感 度量 量的度量 具身体验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基于支架式理论的小学数学“导研互动”教学策略研究》(2019YQJK36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130-03
一、对“量感”与“度量”的审思
在数学领域,“量”指的是物体存在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是一种可以用数量来表现的特性,如多少、大小、轻重、厚薄、疏密、快慢等。量感,就是对量的感受,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物体度量值的感性认识和主动意识,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认识、理解和表达物体的长度、大小、轻重、快慢等物理属性的数学工具。量感的形成与度量密切相关。
二、小学生“量感”素养的现状剖析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对“量感”教学的重视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甚至是被忽略的。“量感”教学,长期被曲解为常用度量单位之间的化聚、用排除法填写合适的度量单位等等。这些低层次的量化教学目标,源自于“一张试卷说了算”的学业评价制度。片面追求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量感的培养始终是挂在墙上的口号,无法落地。
为获取学生“量感”的真实学情,在全区55所小学范围内,随机抽取六年级学生共326人,开展书面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学情调研。
(一)问卷设计
在小学阶段,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常见的量,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进而辨识图形性质的量。本次调研以“图形与几何”领域常见的量为例,从“量的感知”“度量意识”“度量策略”三个维度,对“量感”进行学情调查。设计问卷如下:
(二)结果反馈
1.学生对长度、面积常见量的感知优于对体积、容积常见量的感知
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长度、面积常见量的感知优于对体积、容积常见量的感知。个别学生对“操场的周长”不知晓,导致第1题选择错误。可见,数学概念的前后关联性,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量的感知。第2题出错的学生中,大部分对“300平方厘米”的感知有误,认为台历的封面不可能是“300平方厘米”。究其本质,是对“大数+小单位”的量感知不够到位,把“数”与“量”割裂开来作判断。部分学生记得教室面积约50平方米,就把教室的空间当50立方米计算,这是混淆二维与三维空间的表现;第4题出错的学生大多认为保温水壶、墨水瓶的容积该用“毫升”表示,用“升”是不合适的。以上,都是对“立方米”“升”等常用量的表象建立不鲜明所致。
2.度量意识的建立整体理想,但两极分化、个体差异不容忽视
第5题,有的学生选择“圆形的杯盖”,理由是圆形铺上去更好看;有的学生选择“橡皮”,理由是数学课本有点大,铺的过程中会产生多出来的部分,不合适。综上,对学生错误进行归因分析为:不了解度量的意义,基本的度量意识没有形成,不知道“铺满”是测量的要求,缺乏在真实情境中选择度量工具、确定度量单位的数学活动经验。
3.掌握了基本的度量策略方法,利用“参照物”進行估量的意识仍不足
关于长度、体积、容积的度量策略,正确率均在70%以上,但利用“参照物”进行估量的策略意识仍不足。
第7题,大部分学生懂得借助身体“尺子”、生活“尺子”如指甲、手指、橡皮等,对长度进行估测;部分学生对1厘米的表象建立不准确,导致估测错误;还有学生用三角尺测量,再对结果取近似值,这种做法明显背离了估测的初衷,也反映学生估测意识薄弱。在第8题,近70%的学生提到“大石头体积-小石头体积”的计算方法,但只有50%左右的学生能清楚表述“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而另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尝试使用尺规工具测量石头的体积,用天秤称石头的体积,赋予石头具体的数值计算体积,以上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第9题中,有的学生只是片面地根据数值大小蒙答案,没有利用“参照物”进行估量。
综上,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归因,分析结果为:有基本的度量策略,但在真实的情境中,还不能灵活选择度量的方法,策略意识不足。
三、小学生“量感”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丰富概念知觉——从“隔靴搔痒”向“具身体验”转变
具身认知的心理学家主张,思维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和发端于身体的,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世界,塑造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1]“量感”培育的教学中,应坚持组织有效的具身体验活动,充分调动身体感官,诱发身体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身体塑造认知。
如在教学“公顷”时,建立1公顷的单位量感可以有多种的实践活动:
1.观察想象活动。教室是学生熟悉的学习场所,其地面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以它为单位来测量,假如一层楼有4个这样的教室,5层楼就约有1000平方米,10幢这样的教学楼里,教室地面总面积约1公顷。
2.测量想象活动。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平举张开双臂,两手之间距离约为1.5米,这样的7个学生张开手臂排成一行,两端距离约为10米。照这样计算,28个学生围成一个边长约10米的正方形,面积约为100平方米。100块这样的正方形土地,就是10000平方米,合1公顷。
3.直观感受活动。400米跑道围成的操场面积大约是1公顷。条件允许,也可让学生自主活动,借助皮尺和标志杆,在操场上画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完成后,在4个顶点处插上标志杆。在这块1公顷的地上,跑一圈,走一走,用脚度量,用心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感受:如果每1平方米站1位同学,这块地可以容纳多少位同学?以这块地为参照物,估测学校的面积有多大?
上述三种方法,方式求同存异,效果不尽相同。第一种方法以学生熟悉的教室和教学楼为素材,辅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的想象,但是由于亲身经历和体验不足,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鲜明的“1公顷”表象。第二种方法,由自主测量与想象相结合,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具身体验感增强了,学生对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正方形有清晰的感知,但依靠想象产生“100块这样的正方形土地就是1公顷”,形成单位量感程度的参差不齐无法避免。第三种方法,让学生亲身画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到400米跑道围成的操场上走一走,通过对比估测说出感受,能使学生对“1公顷”有多大形成鲜明的表象,再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演示,良好单位量感的建立效果就显著提升了。
(二)夯实核心知识——从感性直觉向理性思辨转变
“量感”的形成基于具身体验所产生的丰富操作经验,是形成“量感”的重要基础。但仅靠操作远远不够,这个过程更需要理性思维的积极参与,让具身活动实质化,促进感性直觉向理性思辨转变。
教学中,通过估测、验证、分析、推理等高阶思维活动,让学生不断丰富“量”的感受,在理性思辨中不断修正对“量”的大小的感觉,在具身体验中深度思考,完善“量”的估测策略。以《面积》为例,解决“1平方米有多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估测,采用“直接观察”、“定性描述”、借助媒介物测量的方法,结合“1平方米”的特征及大小进行分析判断。学生初次估测,可能会带着浓重的主观臆断,片面随意。在估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经历用尺规等工具准确测量的过程,对“1平方米”做定量刻画:1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进而对初次估测做出调整,作二次或三次估测。这时,就会有:1平方米的面上大约可以摆18本数学书,1平方米的面上约站12个同学,1平方米的面上可以坐6个同学……更能反映客观事实的定量描述。经历多次估测与实测活动,定量刻画与描述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觉”到“思辨”,促进基本度量单位概念的形成,这正是“量感”素养发展的教学闭环。
(三)培养度量策略——从“量的换算”向“量的度量”转变
传统的“量的计量”教学,重视单位换算及长度、面积、体积等量的计算,而对于量的感悟、量的度量,教学中处于边缘化状态。重视“算”、忽视“量”的教学现状,直接导致学生对“量”的应用能力发展滞后,个体差异悬殊。数学学习中存在单位量,也有叠加量,学生对这些量的感知程度直接决定了量感发展的水平。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度量策略,不仅培养学生的单位量感,还要不断叠加数量,逐步建立丰富的量感。
如教学体积单位“立方分米”,建立“1dm3”的单位量感后,逐渐叠加数量,让学生建立2dm3、5dm3、10dm3、20dm3、50dm3、100dm3等数量的量感。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基本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有几个长度单位,就有对应的几个面积单位、是个体积单位。估测一台微波炉的体积,让学生思考,是用1这个单位去比对,还是用10dm3、20dm3、50dm3等作为参照点去估测,学生的度量意识和策略意识也就逐步建立了起来。
(四)立足整体教学——从离散随机向结构有序转变
过往“量的计量”教学呈现出离散性、随机性,缺乏将各种度量概念、度量单位、度量工具等知识整合起来,进行前后关联和整体架构,造成小学生“量感”素养发展一直处于断点、随意的自由生长状态,两极分化突显。整体教学,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阶段的计量知识,将核心知识结构化、网状化,开通“量感”素养发展的关键路径,实现“量感”素养的持续提升。
建立以“单位”为主线的学习路径,设置测量的主题活动,以任务驱动学习。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和三年级下册《面积》两个单元为例,在《长度单位》中设计主题活动:身体尺子和测量长度。讓学生调查生活当中与身体有关的长度单位,引导学生发现,面对不同的度量对象可选取不同的长度单位,灵活变通度量方法;在三年级《面积》单元学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以前测量长度的那些单位,还能不能用来测量面积?该怎样测量一个物体表面的大小?让学生经历“关于‘量的丰富的直观—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标准量产生的必要性—用标准量去测的过程—测量结果的优化”的学习过程[2]。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价值,形成用“数”精准刻画“量”的意识与能力,促使这种学习经验和方法的正向迁移,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达成对知识本源的思考和整体的建构。
量感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亲身经历体悟过程,在充分观察、操作体验、修正调整、渐进发展中积累经验,才能清晰建立“量”的概念表象,深刻记忆概念知觉,孕育“量感”。
参考文献:
[1]郎宏坤.基于具身学习的小学数学游戏设计[J].小学数学教师,2019(9):21.
[2]赵艳辉,脱中菲.基于“量感”形成的“面积”单元设计与教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6(10):52.
作者简介:
黄肖慧(1978年—),女,汉族,广东人,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