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光打在身上,一片祥和
2023-08-31陈清华
陈清华
“‘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
“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出历史的真谛——‘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坚持‘第二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氣派。”[2]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
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思想和实践的创新空间,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创新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强大的思想动力;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铸牢了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动力。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发展演进中形成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深厚重的文化精髓。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髓,才能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
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速文化出海中,传统戏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经典戏曲以大众化、通俗化语言,创造性地讲述别具一格的海量中国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是一张金色名片,在世界上独具魅力。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在中原腹地的河南都有着深刻而集中的体现。
“戏剧作为文艺的一种形态,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实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等方面,戏剧具有重要的功能。
“将守正创新贯穿于戏剧创作始终,意味着赓续历史文脉,勇于突破创新,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又不断丰富艺术表达的形式和手段,推动戏剧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迈上新台阶。近年来,现实题材戏曲迎来创作高潮,先后涌现了豫剧《焦裕禄》《重渡沟》、秦腔《西京故事》《花儿声声》《王贵与李香香》、评剧《母亲》、淮剧《小镇》、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一批优秀作品。它们展现时代风貌、反映社会变迁,是戏剧人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3]
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生生不息,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审美境界,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并对此作出全面部署。
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扎根民间土壤最深、绽放最瑰丽的那一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能滋养民族信仰。而戏曲剧目的流传,又大多是因为唱腔的精彩而世代绵延。很多戏曲剧目之所以令人百看不厌,是因为戏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关注时代、关注当下。为什么一些戏曲剧目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也能启迪心智,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雌伏、积极进取的精神。听听《岳飞破虏东窗记》吧,“拔山河重整,朝金阙”,这就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理想抱负;听听《穆桂英挂帅》第四场佘老太君的唱词吧,“国有事忠良将怎能得安?!安王贼子来造反,为国勤劳无怨言。咱不求官高和爵显,为的是平狼烟国泰民安。”这就是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建立殊勋的杨家将,多么慷慨激昂;再听听京剧现代戏《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吧,“为什么爹爹、表叔不怕担风险?为的是救中国、救穷人、打败鬼子兵!”这就是李奶奶、李玉和和李铁梅矢志不渝干革命的信念。
无论是经典的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彰显的永恒主题始终是惩恶扬善、保家卫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歌颂的始终是爱国的义士、民族的脊梁、纯真的爱情以及浓烈的家国情怀;追求的始终是公平正义、幸福美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对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阐释、传承和弘扬,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观众需求日渐多元化的今天,一个剧团只有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观众。传承精品巨制,能留住观众,还能培养全新的队伍。期待各大戏曲院团通过打造新品牌、培养新演员、合作新平台,谱写舞台华章,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本文从《红楼梦》《朝阳沟》《牡丹亭》《徽州女人》等经典戏曲说起,谈谈如何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好故事拥抱时代、拥抱世界,让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题记
一
“5月18日至24日,《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中国梆子大会》在山西省高平市举办,何赛飞、虎美玲、李东桥、齐爱云等戏曲名家担任比赛评委。比赛期间,何赛飞作为评委,在比赛现场针对行业现状的一番含泪发言振聋发聩,引起极大的反响和共鸣,迅速冲上热搜。
“记者第一时间与正在比赛现场的何赛飞取得了联系,她非常感谢大家都很关注戏曲演员的生存现状、关心戏曲艺术的发展。但她也表示,一些自媒体在传播视频的时候,为了博取眼球,断章取义,甚至将标题起名为‘何赛飞痛斥梅花奖,严重歪曲了她的本意。
“她表示:梅花奖是中国演员为之奋斗的艺术最高标准,我拼命鼓励青年演员去努力得奖,怎么可能会‘痛斥梅花奖?这样断章取义的歪曲是非常不合适的,反而会扰乱我们正常的态度和发声,甚至扰乱活动的进行。不过我也相信所有的观众和网友,都能看清视频里面我的发言的真正内容,不会受这种标题的干扰。”[4]
《北京晚报》的报道非常严谨,在“记者快访”之前,专门整理了“新闻背景”:“何赛飞真情流露的激情发言,发生在‘中国梆子大会第二小组比赛中。一位来自山西吕梁的晋剧演员张军波表演了一出《清风亭》非常精彩,但主持人白燕升也透露了张军波的从艺经历非常坎坷。他被省团看中,来到太原,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一直都是临时工,妻子和3个孩子还留在老家,有时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演戲之余他跑网约车、送外卖补贴家用,发着39℃高烧打着点滴还在舞台上坚持表演,爱人几次半开玩笑地称要和他离婚。白燕升在讲述张军波状况时,一度眼含热泪,声音哽咽,‘每一个院团长,都应该善待这样好的青年演员,我们老说戏曲的未来在青年,光喊口号有什么用,我们需要有人为这样优秀的演员保驾护航,青年演员才有出路,戏曲才有出路啊!
“面对此情此景,何赛飞在评委席也大声呼吁:‘这样的艺术家不保护,不给予基本生存保障,给谁?!她难掩激动之情,眼含热泪,言语哽咽道:‘你说为事业,为中国戏曲建设,哪有这么多高尚的想法,他就是爱好,他喜欢,他从骨子里喜欢……振兴戏曲真的不是喊的,他就是艺术家!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多钱排一台戏,得了奖之后放在仓库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5]
这段视频被传播到网络之后,引发广大网友强烈共鸣。大家都非常赞赏和支持何赛飞敢说话、说真话的真诚态度。有人表示,现在一些院团确实对奖项十分看重,新编戏的创排很多都花费很大,但在评奖和评级之后就束之高阁,舞台上上演的剧目还是多年之前的剧目。也有网友质疑:国家在民族文化振兴上其实投入不少,但是很多真正需要的人却用不上,为艺术倾尽心血却难以维生,问题出在哪儿?还有人提出建议,振兴传统文化也的确需要进一步创新,用更多新潮时尚的方式去传播给青年人,吸引更多人来听来看来学习。
“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都很清楚了——传统戏曲要好看,才能有更多观众;有了更多观众,才会需要更多优秀的演员;市场需求有了,演员的生活和待遇自然也就有保障了。归根结底一句话,要让优秀的传统戏曲作品走进市场,并且和观众建立紧密的联系。”[6]
在观众需求日渐多元化的今天,一个剧团只有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观众。传承精品巨制,能留住观众,还能培养全新的队伍。期待各大戏曲院团通过打造新品牌、培养新演员、合作新平台,谱写舞台华章,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戏曲艺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艺术保存在艺术家身上,人在艺在,人走艺亡。和西方戏剧强调冲突不太一样,咱们中国的戏剧偏重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戏剧冲突也较平和,更具抒情性。所以中国的观众更大程度上是在看戏,看那些艺术家的表演。在过去,还有“捧角”一说,类似现在的追星。比如,晚清民国的京剧票友追捧梅兰芳,花样百出,有文捧、武捧、文艺捧、金钱捧、土豪捧等。当时的平面媒体亦如现在的娱乐头条,角儿出了名,自有专栏追踪,比如追梅兰芳专栏有“梅讯”“梅花谱”等,梅兰芳略有个风吹草动立刻见报,内容倒也不多,数十字百字均有,记载的都是蝇头小事,例如梅兰芳爱喝什么样的茶。
“梅兰芳及梅葆玖两代京剧大师,都喜欢饮茶,而且是很讲究的。在《梅兰芳舞台生活40年》第1集中,就提到他们的饮茶轶事。1950年的6月初,已经是炎夏了,梅大师与秘书许姬传从上海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因为当时梅大师故居的房子已经卖掉,所以就住在前门外李铁拐斜街的远东饭店内。晚上两个人坐在沙发上,沏上东鸿记茶庄的茉莉双窨茶,呼吸着茶香和窗外的微风,俩人心情高兴极了。
“杜镇杰,不吸烟,少动酒,就爱饮好茶。每年要从安徽宣城泾县产茶区买八斤上好的泾县特尖绿茶,并放在特为放茶置办的小冰箱内,等于每天饮新茶。
“再说一个大武生叶金援,这位是烟酒不动,只与茶亲。他爱人是四川成都人,姻亲每年都买四川西南雅安蒙顶山的好茶寄给他们。史载:雅安常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好条件,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什么蒙顶甘露、绿芽飘雪等好茶,叶金援都饱饮之。杜、叶两位,一个六十多岁,一个七十岁有余,均毫无老态,嗓子依然高宽亮,仍能唱《古城会》的关老爷,远离烟酒,爱好饮茶,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7]
喝茶对嗓子是有好处的,但是过量喝茶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所以一定要避免过量喝茶,尤其是浓茶。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能够润喉解渴,其中含有的茶多酚,是一种抗氧化物,对嗓子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要注意,胃肠不好的时候应该避免空腹饮茶,尽量选在吃饭后的1到2个小时后再饮茶,以免影响肠胃健康。
慢性咽炎是老师、记者、播音员等以讲话为职业的人群常患疾病,此病从中医角度看来,多由肺、肾阴虚所致。中醫认为,咽喉与肺、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阴不足,虚火循经脉上炎于咽喉,肺阴虚亦导致虚热内生、烧灼咽喉,从而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有戏曲界的朋友,患上慢性咽炎,笔者常建议他喝玄麦甘桔茶(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各5克,开水浸泡,代茶频饮即可)。方中的玄参是君药,它归于肺、肾经,是中药里养阴清热的佳品;麦冬,是养阴润肺的良药;甘草既有调和其他药物药性之功,同时本身也能清热解毒、利咽止咳。至于桔梗,它既能提升肺气,还有个关键作用,能够“载药上行”,也就是有利于其他三味药的有效成分输送至咽喉,直达病所,从而增强该方的治疗效果。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茶对戏曲的影响很大,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说书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连各种戏剧演出的戏院,多兼营卖茶,甚至最初也在茶馆演出。所以,在明清时期,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当时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剧场或戏院,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比如,20世纪末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均是演出场所。因此,有人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灌溉起来的一门艺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都对茶情有独钟,喜欢在闲暇时品茶喝茶,已然成为一种时尚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刘德华有两大爱好——书法和喝茶。平日里,常喝的是绿茶。通过喝茶,他还悟出了一套“茶禅”的人生哲理——在各种挑战面前,要用一种淡然的心态来面对;一些女演员喜欢喝普洱茶,尤其是陈年普洱茶饼,这种茶饼的口味虽然一般,但是据说有降脂减肥效果;张国立不仅爱喝茶,还爱收藏茶。他对普洱茶情有独钟,甚至还认养了两棵古茶树,每到剧组拍戏,他都会为剧组人员泡普洱茶喝;何赛飞喝茶更讲究,爱喝“明前龙井茶”(浙江人喝茶讲究,清明前掐下来的炒焙的茶乃上品,何赛飞的家乡俗称其“明前茶”)。
不说茶了,接着何赛飞的话说,我们应当看到,虽然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戏曲人才是很重视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对戏曲人才不够重视,部分有贡献的戏曲艺术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有部分身怀绝技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
提到戏曲,大家会联想到京剧、豫剧、昆曲、越剧、八角鼓、黄梅戏等种类,也会对一些经典旋律耳熟能详,口口相传。其实,每一个剧种都不可以替代,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比珍贵丰厚的文化遗产。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理应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用戏曲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红楼梦》《西厢记》是越剧中的经典剧目,观众百看不厌。越剧《红楼梦》的唱词,细细品来,无一不美,无一不“红楼”!越剧版《红楼梦》是中国戏曲电影及《红楼梦》影视作品中最经典的制作,堪称天花板级别。
一代音乐大师何占豪在解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过程时,这样讲道:作品里贯穿前后、人们耳熟能详的那段主旋律,其实来自越剧名家尹桂芳《红楼梦》中那句情意绵绵的“妹妹呀”。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丰富的音乐素材,使得戏曲成为各地人民表达情感、活跃生活的重要工具。我们的戏曲艺术是取之不尽的宝库,而《梁祝》成为不朽的经典,再次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真谛。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在2017年央视春晚的戏曲类节目中,有一段越剧《红楼梦》的著名唱段,表演者正是何赛飞和邵雁。这口音听着,真正宗。情到深处时,何赛飞眼中那若隐若现的泪水,使观众仿佛触摸到曹翁笔下那份哀金悼玉的叹息之声。观众恨不能齐声大合唱,陶醉的眼神里分明写着“看你百遍也不厌倦”的感叹。
越剧是中国著名的古典戏曲之一,其优美动人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艺、细腻的情感刻画,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其中,以《红楼梦》为题材的越剧演出更是备受瞩目,将诗意与音乐、舞蹈以及其他戏曲元素融合,演绎出充满烟火气的多姿多彩的故事世界。
《红楼梦》作为经典越剧之一,历年来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它不仅在舞台上展现风采,更是通过戏曲艺术片而广为流传。王文娟和徐玉兰两位戏曲艺术家,为我们展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风姿。但是,由于篇幅等原因,越剧《红楼梦》仅仅抓取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爱情主线,其他的问题则无法涉及。
读《红楼梦》,宝黛钗是最重要的人物,这是不错的。但是《红楼梦》写的是不是就这三个人物的故事呢?仅仅是写爱情吗?不是。
红学家周岭在一次讲座中,说过类似的话(大意),在男性中心社会里面,曹雪芹塑造了一组纯真美丽可爱的女性群体。为这种美大唱赞歌,为这个美的毁灭痛悼不已。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你看看《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就知道了,这一回是一个分水岭。史湘云来了。史大姑娘到了大观园里之后,林黛玉听说史湘云去看宝玉了,她心里觉得不太踏实,赶快到怡红院来。她来的时候,宝玉和史湘云、袭人三个人在房间说话。说贾雨村来了,让宝玉出去赶紧见客。宝玉说不喜欢和这个人在一起,不喜欢谈论仕途经济学问这些事情。他只是单纯地喜欢漂亮的女孩儿,也能够欣赏不同个性的女孩儿。他和这些女孩在一起,不是谈诗论画,就是插花品茶。宝钗常劝他读书上进,以求立身显贵,这是宝钗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对仕途经济学问的一个正面说法。宝玉的回应是:“好好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以此,我们知道,宝玉眼中的仕途经济学问其实就是“国贼禄鬼”“沽名钓誉”式的龌龊门道,这个龌龊门道是无边的暗海,会吞噬掉每一个清净洁白的灵魂。迎春搬走,他写诗 ;晴雯病死,他写诔。迎春嫁的对象是不是合适,晴雯还有没有办法搬回来,他从未想过。一旦想了,就俗了,灵魂就被蒙上仕途经济学问的尘土。诗歌、诔文已是他最后的奋战了。“不俗”是他一切行动的底线,他的懵懂与叛逆,让他更加坚定地保卫着这个底线。
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除了父母会无条件地爱你,其他社会关系多多少少,都会掺杂着利益的身影。罗素说:“一见面就问你谋生方式的人,本质上是在计算对你的尊重程度,以及你身上有多少可以利用的价值。”就今天的现实来说,凡是酒桌上逼你喝酒的,实际上就是看不起你的人。他不敢对比他厉害的人这样,任何关系,只要对方没考虑过你的感受和利益时,就该及时止损了。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规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乃是亘古之训。
所以,不必抱怨,也不必忧伤。身处社会的旋涡之中,谁也逃不开,谁也躲不掉,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只要你去交往,只要你去合作,就无可避免。不如就用清醒理智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世态人情、人心冷暖。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是免费的,你想获得的任何东西,都需要用你的价值去跟对方进行交换。当然,话又说回来,利益关系也并不是一無是处,没有利益交换的交情,其实是缺乏基础的,是不可靠的,更是不稳妥的。只有价值相当才能同行,价值平衡才能相互吸引。有人说,我不靠利益维系关系,只靠情感来维系。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价值需求,是情感的价值需求。因此情感也是价值的一种体现。与人交往,根本不需要巴结和讨好,越巴结人家,人家越瞧不起你。你只需要搞清楚他的需求,拿出自己的价值即可。这比什么都好用。哪怕你跌入低谷,你手里也要有与人交换的筹码。千万别让自己一文不值、毫无用处。人生在世,不必去考验人性,不必去诋毁人性,不必去鄙视人性。众生皆苦,为了生存,谁也不易。做人唯有自渡,方能逃离苦海!冷不靠灯,穷不靠亲,钱自己赚,苦自己尝,事自己扛,梦自己圆,人自己爱,情自己惜,伤自己养,家自己撑,路自己走。卸载昨天所有的疲惫,重新加载今天的美好,如此,不是很好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误把宝玉当成一个成年男孩来要求,但实际上他还是个少年,一个未脱离家族庇护的、尚喜欢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十五六岁的少年,所以他懵懂。少年懵懂,是因为他还不了解世界的规则,他还没见识过世界的残酷,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宝玉来说,他的懵懂在于,他根本不关心贾府这个百年家族运行的机制以及这种机制下面临的困境,看不见花团锦簇后面的阴影。林妹妹闲了尚且算上一算,知道贾府入不敷出,担忧后手不接,但宝玉的态度却是:“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史湘云到了大观园里之后,劝了几句,宝玉怼回去了。袭人赶快从当中圆场,说上回宝姑娘也说了类似的话,这位爷拔腿就走,也不管宝姑娘的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要是林姑娘,还不知哭成什么样呢。林黛玉正好走到窗前听到这句话,后面又偷听到很关键的话:宝玉说,林姑娘可曾说过这种混账话?她要是说过这些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这些话,别人听着没什么,林黛玉听见像打了一个炸雷一样,书里面形容她是“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惊的是这个人怎么当着别人面把这个话说出来了;喜的是什么呢?素日只当他是一个知己,果然是一个知己。悲的是什么呢?想到自己的身世,没有人替自己做主,所以最后只有一叹,抹着眼泪回去了。听到这个话就够了,不需要说别的了。从这回开始,林黛玉所谓的使小性,所谓的尖酸刻薄,基本上不见了。到《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林黛玉听见贾宝玉翻身说梦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前盟。”薛宝钗也听到了,听愣了(因为和尚给她说过,将来拣一个有玉的,方可成为婚姻)。没金没玉的就是林黛玉,也没有人做主,她只有一个知己就是贾宝玉。从第三十六回以后,林黛玉那些伶牙俐齿都没了,跟薛宝钗越来越好,亲得像一家人。所谓的宝黛钗之间的三角关系,林黛玉吃醋使小性、尖酸刻薄统统不见了。
一个异性朋友说:忽然想闹人,想矫情,想撒娇,想释放小女人该有的样子,想了一下还是算了吧!我没有那个能把我捧在手心上的人。女人要想不为钱、不为情所困,一辈子就干好三件事:第一,专心赚钱,第二,持续学习,第三,好好爱自己。说这些话的女人,恰恰是“殚精竭虑”地钻研仕途经济学问者,想必是读不懂《红楼梦》的,也不可能理解宝黛之间的感情。
《红楼梦》在第四十五回以后,我们很少看到宝黛钗三个人的故事了,还有故事吗?有。这个是曹雪芹的写作笔法,这个笔法叫笔断意连。这个故事一直没断,任何时候拎起来都是接得上的。但是他经常把话锋一转到别的故事上面,转到别人的身上。贾宝玉最大胆的爱情表白,就是五个字:“妹妹,你放心”,没了。所以说,《红楼梦》不完全是在写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故事。曹雪芹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什么呢?写一个大家族由盛到衰,不是流水账,而是由盛到衰的过程,说的是《易经》中一个哲理“生生之谓易”。
“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日月交替形成昼夜一天,寒暑交替形成一年,新旧交替,世界在永恒运动之中。
曹雪芹借着秦可卿的口,说出来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登高必跌重,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不是人力能常保的。你今天很辉煌,明天、后天呢?这个叫无常哲理,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
《周易·系辞传》中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说卦》中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阴阳交合而生万物,风雷相激产生气体流动,八卦两两相对,暗示万物各就各位。
岁月变动不居,万物各守本位,这就是古人心中的大道。在充满变化的世界里,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古人的认识世界、应对问题的方法论。
身处浮躁的社会,看《红楼梦》,品经典,便成涤荡心尘的正经事。成为“红楼梦中人”,是演员的梦想;被“梦中人”命运一次又一次直击心灵,是观众的幸运。
《红楼梦》这部大书,共120回。《红楼梦》也是对笔者写作生涯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每年必读。曹雪芹是一个旷世奇才,他经历的那些生活,我们今天都陌生得很。脂砚斋批语说:曹雪芹写《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原因,是因为他要借这部小说传他的诗,他的诗写得太好了。脂砚斋是谁?这个人和曹雪芹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人说他们俩是兄弟,有的人说他们俩是叔侄关系,有的人说他们俩是夫妻关系、脂砚斋是曹雪芹老婆。有什么根据没有?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根据,都是不能作为定论的一种推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脂砚斋和曹雪芹很熟,他们朝夕相处,尤其在写《红楼梦》的过程中,甚至不排除有一些段落,有一些章节是脂砚斋写的。
事实上,《红楼梦》只是半部书,所谓的120回不是一个人写的。前80回和后40回,接不上的地方太多了。
那个时候写小说的人不像今天这么风光。从汉代一直到清代,写小说的人是没有地位的。最早的《汉书·艺文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诸子十家,哪十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第十家是小说家。诸子十家中,那九家都是可以从事的职业,小说家呢,则不提。因为小说是茶余饭后消遣的东西,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那个时候写小说,曹雪芹也不署自己的名字。曹雪芹觉得我一个读书人干这个事儿已经不太好了,再写上我的名字,我们家还让我进门不?大约是这样的一个心态。《水浒传》《三国演义》 《金瓶梅》,这些书的作者都不肯署名。
《红楼梦》的价值非常高,问世不久就有很多人穷尽一生研究《红楼梦》,甚至有人说:“开口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是惘然。”作者曹雪芹,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著,可是他自己是被饿死的,后来《红楼梦》的辉煌他一点儿也没有见到。他甚至没有想到,他会在贫病交困中离开了人世。生前的最后一年,他辗转在北京的西郊,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那样的环境里面过着非常贫困、没有收入的生活。《红楼梦》为什么有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是因为那些明显地带有写作过程中未曾定稿痕迹的部分,曹雪芹不写了。前些年一直有人说,曹雪芹著书黄叶村,这个说法值得商榷。为什么呢?要写《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如果没有稳定的生活条件,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生活保障,是写不出来的。曹雪芹晚年的生活非常清苦,他不仅要管自己的生活,还有孩子,还有老婆。最后他的儿子比他还先死,未成年就夭折了,这个对于曹雪芹的打击非常大。所以他也一病不起。
自两百多年前《红楼梦》这个旷世巨作诞生至今,无数后人为《红楼梦》里面的人物、语言、诗词曲赋而神魂颠倒。到现在《红楼梦》也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越剧、动画,以不同于原著的独具一格的形式,继续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在琳琅满目的改编版本中,在1987年由王扶林先生导演,陈晓旭、欧阳奋强等人主演的电视剧《红楼梦》,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1962年,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问世,改得非常好。这部越剧电影非常之成功。在戏曲界,王文娟被誉为“永远的林妹妹”,她因饰演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而家喻户晓。
《红楼梦》是经典,永不过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解读方式和传播介质。台上,红楼曲终,“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观众席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家鼓掌、叫好,一遍遍高呼主演名字。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其长于抒情,唯美典雅。何赛飞是最具实力的越剧花旦之一,表演水平超过她的越剧花旦并不多。归纳原由,大约有这么几点:第一,人美。她是越剧女演员中极美的,有媒体称其为越剧“第一美女”。从早期的《五女拜寿》到中期的《孔雀东南飞》选段“惜别离”、再到晚期的《沙漠王子》选段“伊丽思乡”等,始终那么美,可以说,越看越动人,越看越迷人。第二,气质极美。她的气质极吸引人,是越剧女演员中极有气质的,《孔雀东南飞》选段“惜别离” 最有代表性。第三,唱腔极美。她是唱腔极美的越剧女演员之一。第四,神态极美。《五女拜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极有代表性。
江南自古富庶,有文化底蕴,多出才子佳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戏,越剧很雅致,很灵秀,清丽婉约,男子多为女子扮演,好像不适合表现帝王将相。
87版《红楼梦》编剧之一、著名的红学家周岭曾经说:越剧《红楼梦》里有原著《红楼梦》的魂。
因为宝黛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围绕一个“情”字,把宝玉的痴顽、黛玉的情痴表现得淋漓尽致。
休息时间很多人选择在家追剧、刷刷短视频,但是时间一长,眼睛就受不了啦。但阅读纸质书就不会这样,相反,那是一种宁静的快乐。喜欢文字的人,都有一颗多情又诗意的心。文字相伴,岁月生香,处处点化成文,时时清香成字;一首歌,听罢,浮想翩翩;一阵风,拂过,心海起伏;雨来,倚窗听雨,提笔描画;雪来,沐雪赏梅,吟诗作赋;月下花前,落笔成诗;在一份婉约风雅的水墨里,丰盈人生,禅意生活。墨香岁月,诗意流年,左手捧着岁月,右手握着文字,相携相依;文字缘,缘文字,与文字共舞,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欢喜。“诗画相通”是中国文艺史上的重要命题。苏轼评价王维诗歌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人亦有“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之类的话,其中的诗,当然也包括戲曲。
如果說,读书人身上自带“书卷气”的话,那么,戏曲人身上则自带“曲苑气”。
学昆曲出身的“90后”李沁,学黄梅戏出身的“80后”斓曦,学京剧的“70后”蒋勤勤,还有唱越剧的“60后”何赛飞,她们都是演员里一等一的美人,也都是有韵味的古典江南女子。何赛飞1963年出生在浙江省舟山市一个名叫岱山的海岛。从小就对越剧着迷的何赛飞,凭借扎实的童子功考入岱山县文工团,成了一名越剧演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何赛飞红遍了整个越剧界。
何赛飞被称为“江南才女”,温婉美人,而笔者觉得她是真正的复古美人。
有人说,越剧名伶出身的何赛飞长着一副“姨太太的脸”。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她饰演起舞弄影的三姨太梅珊;在谢铁骊导演的89版《红楼梦》中饰演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在郭宝昌导演的电视剧《大宅门》里,她饰演敢爱敢恨的二姨太杨九红;在李少红导演的电影《红粉》中,她饰演小萼;在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风月》中,她饰演郁秀仪;在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里,她饰演萧太太;在尤小刚导演的热播剧《杨贵妃秘史》中,她饰演武惠妃;在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孝庄秘史》中饰演海兰珠。从舞台的越剧女演员到屏幕的百变影后,她演绎着江南女子的诗样情怀。
2015年,在吴贻弓总导演的民国抗战史诗电影《那些女人》中,何赛飞饰演水芹娘,她也凭该片获得第三届中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16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从舞台戏剧演员到银幕电影演员,何赛飞依然游刃有余,并贡献了自己精湛的演技。与汤唯、梁朝伟合作,出演李安的《色·戒》;搭档张国荣、巩俐,出演陈凯歌的《风月》;凭《敌后武工队》的小红云一角获得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何赛飞无论是唱越剧还是表演,自有老天喂饭吃。
从影近20年,从越剧名伶到著名影视演员,何赛飞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有些网友形容她“一颦一笑皆有戏”。 在她出演的所有角色中,演得最好的当数各种姨太太,因此她也被大家称为“姨太太专业户”,她出演的姨太太风情万种、勾人心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你层次高的人鼓励你,同一层次的人欣赏你,比你层次低的人,才会诋毁打压你。
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如你。人跟人如果不在一个层次,那么无论你做什么,对方都会觉得不对。所谓层次,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人品和认知事物的清晰程度,同频才能相惜,同趣才能同乐,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能看出彼此之间潜藏的内在!
生活,不是等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风雨中跳舞。对于何赛飞来说,童年的不圆满,父爱治愈了她;长大后,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补上了她从小的物质空白。何赛飞这个名字像是男性的女人,确实是个幸运的影视“女神”。之所以幸运,大约也和她不拘小节的性格有关。生活中的赛飞,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人,经常是:开车,找车钥匙;带包,包不见了,至于丢个披肩,落个外套,常事。心底无私天地宽,她这半辈子,除了演戏特较劲,其他都不太在意。
表演艺术家何赛飞,据说是一代书画大师徐悲鸿的传人,其书法也很阳刚,颇有豪迈狂放之风,会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
这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一段文字:“袁雪芬和我都很喜欢何赛飞,她现在还不甚明显到底是宗哪一派,但她的唱腔悦耳动听。她在《送花楼会》中扮演的霍定金,一个相府千金的少女情怀表演得很有分寸,很有层次,难能可贵的是,她在《五女拜寿》中又出色地扮演了另一个性格、身份迥异的丫环。”
二
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扎根民间土壤最深、绽放最瑰丽的那一朵。
说到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就不能不说中国戏曲界的经典之作——《朝阳沟》。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农村是青年人广阔的天地,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每当现代豫剧《朝阳沟》的唱段响起,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笔者就是听着生产队里大喇叭播放的《朝阳沟》、喝着小米稀饭长大的。那年月,通讯基本靠写信,笔者还写信告诉外地的亲戚,说天天听《朝阳沟》。
《朝阳沟》是现代戏,也是“长志气”的戏,该戏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风破浪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面貌。其中,包括底层百姓翻身解放后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农村亲如一家、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崭新的行业平等、劳动者最美丽的价值观,农村天人合一的山水风光和宜居的生态环境等。总之,它勾画了一幅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
豫剧《朝阳沟》中,栓保娘、银环妈、二大娘等人的一段经典对唱:
栓保娘:(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
银环妈:(唱)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
……
栓保娘:(唱)家里地里都能干,十人见了九人夸。
二大娘:(唱)又肯下力有文化,不愁当个啥?啥、啥……
巧真:(唱)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二大娘:(唱)对,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这段唱词总长达42句,但生活化的语言,朴素又风趣。家长里短式的对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母女情、婆媳情和邻里情。
《朝阳沟》写的是高中毕业生银环到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的故事。它被几度修改:拴保和银环差点儿不能谈恋爱。
朝阳沟,原名曹家湾,当地人习惯叫它曹村。曲剧《卷席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人民艺术家杨兰春创造了一个神话:从写《朝阳沟》剧本到《朝阳沟》上演仅用时七天半。
被誉为“朝阳沟之父”的杨兰春,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朝阳沟》?他的创作实践,给新时代的文艺工作留下哪些启示? 首先,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和长期的积淀分不开。杨兰春在《豫剧〈朝阳沟〉诞生记》中这样写道:“我和老乡们朝夕相处,他们有啥知心话都愿意悄悄地跟我说。”其次,有泥土味,他写的那些词,土得有味儿。真实生动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因此保持了持久的魅力。
说到泥土味,不由想起罗中立的油画《父亲》。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油画《父亲》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画中这位纯朴的农人也许是作者对父亲及终年耕作土地的默默感恩。
古往今来,在我们的国家,对于母亲的歌颂是最多的,我们会称呼自己的祖国为母亲,管黄河叫做母亲河,可是对于父亲,却鲜少有人赞美。人们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那么在大家的眼中,父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还记得曾经在语文课本上学到的那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背影》,文章中就描述了一位父亲,在送儿子上火车的时候,想要去对面的站台买上几个橘子给儿子带去,便拖着矮小的身躯,艰难地翻越火车轨道去到了另外一边。朱自清通过这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其实父爱也可以变得像母爱那般细腻温暖。
罗中立的这幅人尽皆知的油画《父亲》,那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等,无不带给彼时的人們以强烈的艺术冲击,中国农民的勤劳朴素、坚韧隐忍等品质都跃然纸上。《父亲》被送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参加评审时,所有的在场专家都感到错愕,他们已经多年没有见过这样把镜头直接瞄准普通人的作品,一时间不知如何评价。最后,一位专家建议罗中立把农民头上夹着的烟卷改成圆珠笔,这样可以说明这位农民是新时代的农民,改完再来参展。罗中立同意了,在画中加了一“笔”,这一笔就是这个老农左侧耳朵上面夹的圆珠笔。罗中立将这支圆珠笔缩小了视觉上的强度,如果不仔细看是不会注意到的。
《父亲》一举成名,不但夺得了当年四川青年美展和全国青年美展的一等奖,还以封面的形式发表在1981年第一期的《美术》杂志上。《父亲》也成为“伤痕美术”的代表作。
这幅《父亲》,长2米多,宽近2米,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的凡人以这样的肖像形式在绘画中出现。父亲占据了这张尺寸并不小的绘画的全部空间。他仅仅以一个上半身的肖像(主要是他的脸部)就挤满了整个画布。一个普通人、一个凡人、一个不知名的人物,以这样的形式被镌刻,以绘画的方式被永恒记载,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创造之举。这种尺寸在过去只能用来表现伟人,但现在上面只画了一张普通人的脸。并且,他还被如此地放大,他比实际的人物还要大很多,仿佛一张放大的照片,充斥着整个画面,以至于丝毫不能回避它。
我们能细察他脸上的一切,但是,我们完全不知道他是谁。唯一知道的,这是一个艰辛的劳动者,他的额头上全是皱纹,他的手上、脸上,他的整个身体上,他的身体的肌肤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布满了皱纹,这些皱纹是艰辛劳动的痕迹。他古铜色的皮肤,是泥土生活的见证。大地和太阳仿佛渗透进这皮肤深处,改变了皮肤的色彩、肌理和纹路,和它融为一体。
在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劳作,还看到了时间,但不是他在世的具体时间,而是积淀在他体内的长久的劳动时间。此刻,他在漫长的劳动间隙端起一碗水来喝,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看其面孔的机缘:一个正劳动着的面孔,以及一只正在劳动的手。我们再来看他的眼睛。这眼睛如此柔和,如此平静。
咱们接着说戏曲。
莎士比亚说,戏剧是时代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戏曲的文化价值来源于人民,体现在生活中。
传统戏曲也要保留一些泥土的芬芳。“朝阳沟之父”杨兰春的创作全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
很多戏曲剧目之所以百看不厌,是因为戏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关注时代、关注当下。为什么一些戏曲剧目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也能启迪心智,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雌伏、积极进取的精神。听听《岳飞破虏东窗记》吧,“拔山河重整,朝金阙”,这就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理想抱负;听听《穆桂英挂帅》第四场佘老太君唱词吧,“国有事忠良将怎能得安?!安王贼子来造反,为国勤劳无怨言。咱不求官高和爵显,为的是平狼烟国泰民安。”这就是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建立殊勋的杨家将,多么慷慨激昂;再听听京剧现代戏《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吧,“为什么爹爹、表叔不怕担风险?为的是救中国、救穷人、打败鬼子兵!”这就是李奶奶、李玉和和李铁梅矢志不渝干革命的信念。
传统戏曲离不开田土间的那方舞台和舞台下与这个剧种同宗同源的乡里乡亲。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离不开那片高天厚土;中原大地的豫剧,同样离不开中原大地与乡音。
网上的戏迷论坛中,有一位戏迷这样留言:在河南的戏曲舞台上,涌现过许多一流的表演艺术家。但是,在这些表演艺术家的背后,同样有一大批戏剧工作者在默默地辛勤地耕耘。在河南戏曲史上,有一位老人是不能被忘记的。他,就是杨兰春先生。
创作这一经典的是从河北武安走出去的著名戏曲编剧、导演艺术家杨兰春。除了豫剧《朝阳沟》这部经典之作,杨兰春编导的豫剧还有《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好队长》等。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之一。
豫剧《朝阳沟》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情节,再加上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使得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名闻全国,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的中国戏曲,剧种流派种类繁多: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
“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罗斯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都对自己民族的这种雅乐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笔者想,应该是昆曲。昆曲是中国传统戏种中最雅的一种形式。集中国传统的诗、舞、歌、剧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了极致的中国古典美学——抽象、写意、抒情、诗化。
“中国戏曲,不惟京昆。”由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主编的《中国梆子》丛书,打破时间、地域界限,以文化生态映照戏曲生态,全景呈现了梆子的源流、发展演变进程及艺术特性,为国内首套系统、全面、集中展示梆子声腔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物。
“高亢激越、热耳酸心的梆子腔是我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中流传甚广、留存剧目繁多的一个庞大家族。它发祥于晋陕豫‘金三角地带,流布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16个省份,涵盖秦腔、蒲州梆子、山西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豫剧、河北梆子、老调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子、章丘梆子等29个剧种。……一代代粉墨登场的梆子艺人薪火传承,穿越历史时空,经久不衰地演绎着人生悲欢离合,展现着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说,梆子声腔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中国戏曲的阵容,丰富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也确保了中国传统戏曲能够薪火相传,经久不衰。试想,如若中国戏曲家族中缺失了梆子戏,那该会多么单调和乏味!
“作为比较成熟的板腔体梆子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其形成初期曾有‘土戏‘乱弹‘桄桄‘梆子腔‘秦腔等不同的称呼。梆子戏成熟之后,人们又根据地域将蒲州境内流行的梆子戏称为‘蒲州梆子,同州境内流行的梆子戏称为‘同州梆子(东路秦腔),而把在豫西北一带流行的梆子戏称为‘河南讴‘靠山吼‘土梆戏,也就是后来的河南梆子,今天的豫剧,也有学者将这些梆子戏统称为山陕梆子。应该说山陕梆子成为今天中国梆子戏当之无愧的鼻祖。
“山陕梆子形成后,开始了北上南下,东进西溢,并且迅速与当地方言、民俗、审美等因素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梆子戏。秦腔则在陕西发展为东、西、中、南四路:东路秦腔,也就是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乱弹、西安梆子;南路秦腔,又称‘汉调桄桄。此外,河南梆子(豫剧)也开始西拓与东进,首先在河南分化出平调,在豫、鲁交界处形成怀梆,在南阳一带,与流传到当地的山陕梆子相互影响,又形成宛梆。”
“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连年战乱致使梆子戏连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遭受致命打击,就连影响较大的秦腔、河北梆子、豫剧等大剧种都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梆子戏命运的转变是从解放区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梆子戏才真正得以枯木逢春,迎来了第二次辉煌。20世纪50年代初,党中央确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启的以‘改人、改戏、改制为核心的戏曲改革,使得梆子戏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较之以前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如《秦香莲》《春秋配》《蝴蝶杯》《宝莲灯》《打金枝》《下河东》《三滴血》《朝阳沟》《龙江颂》等各个梆子戏里的经典剧目几乎都经过‘戏改阶段的打磨,昔日被人轻贱的‘戏子翻身成为人民艺术家。
“不仅秦腔要吼,豫西北一带流行的梆子戏——豫剧的前身也曾有过‘河南讴‘靠山吼等称号。豫剧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之分,豫东调发声多用假嗓,音域属上五音,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豫西调发声全用真嗓,音域属下五音,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豫剧整体行腔酣畅淋漓、铿锵有力,吐字清晰,本色自然,节奏鲜明强烈。可见,高亢是从梆子戏母体中带来的基因。”[8]
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梆子剧目彰显的永恒主题始终是惩恶扬善、保家卫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歌颂的始终是爱国的义士、民族的脊梁、纯真的爱情以及浓烈的家国情怀;追求的始终是公平正义、幸福美满。梆子戏通俗质朴,贴近大众生活,审美取向、价值取向与民众的生活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水乳交融,成为乡土文化艺术的、审美的重要载体。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其散文《秦腔》里艺术地描绘了当地民众与秦腔的密切关系:“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精疲力尽时,耕作的农民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要素……他们教育子女……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
“戏曲不只是文化,它在古代更多是一种凝练的精神的传承,当一个时代开始重视精神食粮,戏曲的市场自然会慢慢打开。电影受众多是因为电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不像戏曲单一化。符合社会潮流,也是戏曲发展不可忽略的。
“学学河南的豫剧发展思路,国内唯一一个不靠补贴生存的剧种;再学学河南卫视发扬传统文化的思路和方法。期待传统文化的百花齐放春满园局面!”[9]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整体地、联系地、辩证地看问题。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旧有的、孤立的剧种研究壁垒,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对于单剧种的研究没有意义,而是恰恰相反。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民间,而中国又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所以每一种地方戏曲都带有鲜明的地域与民间色彩,是了解那个地区风土人情的最直接的方式。中国戏曲都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从田野走来的人民的艺术,是农民的艺术。不懂得这种艺术蕴涵的文化,就不能够理解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自己的同胞。
常言道:“人生如戲,戏如人生。”河南梆子其风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给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笑容。演唱河南梆子的人也在欢笑声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自我。人生处处是戏院,戏里处处看人生。过出来的是日子,拼出来的是人生。
《花木兰》 《穆桂英挂帅》 《朝阳沟》《人欢马叫》《七品芝麻官》《包青天》……河南梆子被搬上银幕的剧目也很多。对梆子戏颇有研究的魏洁先生说:“梆子不仅仅是一种戏曲的声腔剧种,更是一部百科全书,西自秦腔,向全国蔓延开来,发展到河南就是河南梆子,我们习惯称之为‘豫剧。河南梆子是中国梆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为中国梆子注入活力和灵动。如今,河南梆子已经成为梆子声腔的第一大剧种,无论是从业人数还是戏迷观众,以及遍布区域,都以惊人的数字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气魄。”
“豫剧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另有考证证实,油梆戏是豫剧的前身。
“豫剧,属于河南地方剧种,早期称‘高调‘河南讴‘河南梆子等。”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贾凤翔说,上古时期,歌舞始祖葛天氏,率部在长葛一带生活,他创作了中国最早的歌舞《葛天氏之乐》。
“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种‘三人操牛尾歌八阕,成鸟羽而舞的形象,是最古老的音乐文化艺术,也是世界上最为原始的歌舞艺术。
“《许昌戏曲志》记载,到了元代,许昌出现众多戏楼,例如,禹州白沙的义勇武安王戏楼、万寿宫戏楼 ,鄢陵城隍庙戏楼,许昌县文帝庙戏楼和灞陵桥古戏楼等,说明许昌的杂剧(也就是早期的戏曲)艺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到了清代同治年间,许昌境内已有罗戏、卷戏等多个剧种。后来,苑梆、豫北梆等流入许昌,逐渐演变为油梆戏。
“到了宣统年间,油梆戏演出剧目有《韩信拜师》《苏护反商》《赶元王》等,名角有大红脸秦大成,青衣男旦秦良儿、吕兆等,尤其是秦良儿和吕兆主演的《三骑驴》《大祭桩》,蹬拐坐驴、甩头变花等拿手绝活,令观众惊叹不已。
“已故许昌文史工作者李季安在《许昌豫剧史话》一文中写道,清道光十年(1830年),长葛县田赋吏辛克恒,在董村建立梆子戏班也就是‘文胜班;鄢陵县先后建立‘公议班‘庆春班,这些戏班大都由县衙班头、行会、富户供养。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油梆戏班已经很有名气。
“据193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四隅绅商支持的‘公庆班、搬运行业支持的‘龙虎班成立,再加上实力雄厚的‘复兴班,许昌油梆戏遂成三足鼎立之势。后来,群众把‘复兴班称为‘大油梆,把‘公庆班称为‘二油梆,把‘龙虎班称为‘一道辙。” [10]
作为极具地方色彩的豫剧,有一种真正的属于中国中原的自然乡土的美,她像一个朴实泼辣的乡村姑娘,浑身散发着不雕琢的芬芳,你只有真正去听听那些来自中原农村的女人们的声音,才会理解这种戏曲是多么和那中原大地的辽阔与质朴密不可分,和我们的祖先有着多么紧密的血脉联系。而一旦离开了那朴实厚实的土地和淳朴善良的人们,它就会失去天真的灵魂。
据了解,驻马店市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戏曲之乡”,历史上曾有20多个剧种扎根、成长在驻马店,很多剧目也取材于驻马店的故事,著名剧作家——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樊粹庭也出生于驻马店,积淀了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
“2023年6月10日,河南推出首批6条文物主题游径,包括文明探源·仰韶文化主题游、盛世气象·巍巍国都主题游、大河安澜·治黄史迹主题游、早期中国·夏商文明主题游等路线。以特定主题为主线,串起不同的遗址公园、博物馆,这是很好的创意。比如,看一看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既可感受砥柱中流的民族性格,又可了解到黄河湿地保护最新成果。在小浪底冒酷暑看调水调沙,在济渎庙、黄河博物馆漫步看历史演变,一路走下来,就会对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有着更深的体验。
“文化是鲜活的,不该束之楼阁;文化是开放的,不该藏之深闺;文化又是创新的,不该止步不前。中原这片热土,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今天,我们谈文化,其实是带着使命在谈,即要展示一个什么样的河南,确切地说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河南故事、黄河故事。
“厚重中原,也要凸显现代范儿。不能在博物馆里沉浸感很强,从博物馆出来发现还是很落后。打通博物馆内外,靠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当高铁疾驰在千里沃野,而后缓缓进入郑州东站,映入眼帘的是高楼林立的景象,很多第一次来河南的朋友坦言这是一种视觉冲击,打破了固有印象。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必须结合当下的需求,落到推动发展上来。今年,洛阳文旅频频出圈,带火了一批新的地标,如应天门遗址、明堂天堂景区等。无论是还原后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景象吸引了人们,还是洛邑古城的汉服吸引了小姐姐们,这只是表象,实质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在烟火气中找到了共同的精神家园。”[11]
传统戏曲记录了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闪光的人与事,家国情怀、英雄侠义总能激起最多人共鸣。在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当下,戏曲如何创新,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吸引青年人?
年近耳顺之年的笔者,阅读时间日增,深感岁月不居,时间不够用。近年来,除中国传统经典及与之相关的近代学者著作,很少涉猎其他。近读《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徐晋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颇受启发。在该书中,徐晋如倾注了他对中国文脉的眷眷深情,缅怀风雅、上接圣道,全面梳理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和永恒价值。作者写出了中华文化玄妙的内涵、高贵的精神与风雅的气质。作者的业师陈永正先生評价此书“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文化多么重要,它有形无形地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灵,以及我们的哲学和宗教这些东西。何为文化?《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戏曲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戏曲对我们的生活起着伦理教育和审美娱乐的重要功能。
河南省是戏曲大省,如何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戏曲文化,造就更多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观众需求日渐多元化的今天,一个剧团只有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观众。传承精品巨制,能留住观众,还能培养全新的队伍。期待各大戏曲院团通过打造新品牌、培养新演员、合作新平台,谱写舞台华章,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三
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等大家,晚明之际的汤显祖(1550—1616)创作的《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是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诗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牡丹亭》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杰作。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很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牡丹亭”。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他们俩都是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在莎士比亚的故居,有四尊半身像,其中一个就是汤显祖。为了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我特别策划了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首次将莎士比亚的《寇流兰》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同置于一方舞台,2016年该剧参加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在英国莎士比亚故居的花园里进行了演出。通过融合两位大师笔下的人物来表现其共同包含的生命价值,让观众理解了汤显祖为何会和莎士比亚相并列。郭小男说,‘那天在英国演出时,天空电闪雷鸣,为那出戏剧增加了强烈的背景氛围。历史也是如此戏剧化,两位大师同处一个时代,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这种巨大的贡献,就是人自身的反省、自身的自觉、自身的分寸形成的整体的人类的美学观。”
“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亭》。自问世以来,《牡丹亭》以其强大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赢得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有些观众会认为它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它更是一部明代社会哲学及艺术美学的鸿篇巨制。杜丽娘对人性的追求,对当时的礼教、理学的对抗,通过人与鬼、梦幻与现实的转换呈现了一个精妙的美学架构。汤显祖从元剧的批判现实主义超脱出来,创作了这样一部突破现实性的作品,其写意、留白是典型的东方艺术精神表现,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牡丹亭》是在哲学背景下的一次美学的自觉提升,体现的是在哲学层面的美学精神,而它的价值体系是如此宏大和深刻。郭小男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创作的不竭之源,有了越来越多好的作品才会越来越自信。戏曲一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它同人民的关系特别紧密。近年来昆剧《牡丹亭》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化,许多90后、00后不再追逐奢侈品,开始痴迷传统文化并付诸学习和实践。这不仅仅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引导,也是因为我们厚重文化的巨大魅力,它的美,历经数百数千年,依旧动人心魄。郭小男说。”[12]
郭小男强调,通过《牡丹亭》,汤显祖说的不仅仅是情感故事,而是当时人性与理学的抗争。在汤显祖构架的55折故事里,爱情作为主线之外,有战争、宗法、礼教、道统、精神、理想、情感……丰富且宏大。但對传统昆剧舞台呈现而言,基本集中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生生死死的爱情主线之中,而忽略了其他。“很多人觉得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就是《牡丹亭》,但汤显祖的原作远比这个要丰富。它覆盖了宋明两代在思想、宗教、文化、历史、民俗和社会等层面的很多内容,总括了当时社会全部关于情感、关于人性、关于理念、关于道德、关于精神的种种。尤其在第三本中,他写了一个女孩子的生命是不是要受到这样一次波澜壮阔过程的社会化的承认,这可能跟莎士比亚对上了,用一个人的命运来对应国家和社会。”
作为昆剧的代名词,《牡丹亭》无疑是最具典型代表的剧目,纵观全国所有昆剧院团,都有各自拿手的版本,代代相传。
“《牡丹亭·惊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明代沈德符语)400年间,《牡丹亭》在戏曲舞台上被奉为经典,传演不绝。昆曲《牡丹亭》也成为中国戏曲美学的典范,一度成为昆曲名作的代言,它是每个昆曲演员的梦,也是每个昆剧团的梦。
昆曲,作为“百戏之祖”,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白先勇主持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全球巡演。2006年昆曲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昆曲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而《牡丹亭》更是几近成为昆曲的代名词。
《牡丹亭》与《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作品都在表达男女之情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为何《牡丹亭》就“技高一筹”、家传户诵,甚至“几令《西厢》减价”?为何它能驭“青春”之风,在当代风靡全球?《牡丹亭》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到底是什么?
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一个爱一个死。《牡丹亭》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和梦中书生柳梦梅之间发生的一段因情成梦、因梦而死、还魂相恋、死而复生的奇幻爱情故事。“《牡丹亭》的故事并不陌生:太守府的大家闺秀杜丽娘正处豆蔻年华,奈何受制于封建礼教,虽有美貌,却无人惜、无人怜。一日,杜丽娘在梦中偶遇一书生,似若与柳、梅之物相关。梦醒后,西风萧瑟,‘吹梦无踪,人去难逢,后竟郁郁而终。谁知,世间果然有柳梦梅其人。他机缘巧合拾见杜丽娘的绝美画像。俩人虽阴阳相隔,却共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掘坟开棺,杜丽娘死而复生,才子佳人终修成正果,喜结良缘。
“关于《牡丹亭》的故事,历来有多种解读,大抵都能抓住‘情字这一关键线索。其一,《牡丹亭》的‘情是一种与‘理对抗之情。汤显祖少年师学泰州学派,受思想家李贽影响颇深。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李贽强调人‘最初一念之本心。故汤显祖的作品也在表达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其二,这种‘情也是个性解放、女性解放之情。《牡丹亭》的成书恰逢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启蒙思潮的涌现。因此汤显祖对杜丽娘的讴歌也是在表达人的自然之情和爱情。确实,汤显祖在开篇《标目》中就写道:‘百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直接点出了‘情这一全剧的题眼。”[13]
大凡艺术作品,哪能离开“情”呢?以“情”感人,用“情”动人,说的都是“情”。一般描写爱情,基本上都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中怎么描写“情”?老夫人说:张生你马上应考去,我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要考中了再回来,考不中就走人。张生、崔莺莺就这样别离了。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一再出现同《红楼梦》有关的题目,这是很好的事情,像《红楼梦》这样最杰出的传统文学经典,绝对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它的传播和接受。
《红楼梦》怎么描写“情”?众人住进入大观园以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一个重要细节——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宝玉读后评价:“真真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林黛玉接过来看了以后,“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这两个人都被《西厢记》深深地吸引了。自此以后,林黛玉在潇湘馆里哀叹“每日价情思睡昏昏”,这句就是《西厢记》里面的。《红楼梦》到了第四十回,大家在酒席宴上行酒令的时候,林黛玉不小心说出《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句子,她不過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到了第二天,做人一贯“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薛宝钗就看她一眼,笑道:“你还装憨儿呢。昨儿行酒令儿,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哪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昨儿失于检点,读了那《牡丹亭》《西厢记》(这两部书在当时都是禁书),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薛宝钗从她的人生观出发,认为这种书是不能看的,甚至她觉得作诗、识字都是多余的。她跟林黛玉说,这些邪书是要移人的性情的,所以不能看。出于贾母的溺爱,偌大的荣府,居然只有宝钗这个客人敢正经对黛玉做点儿“思想工作”。
《红楼梦》文词典丽,《牡丹亭》亦如是。《牡丹亭》读起来,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游园惊梦》这折是《牡丹亭》的亮点,那段满口生香的唱词已成经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汤显祖的语言,文采斐然,气象万千。
当时的杜丽娘仅仅16岁!16岁,青春年华被禁锢、被锁住,万般无奈。杜丽娘在后花园中欣赏姹紫嫣红的美景,可面对眼前这些醉人春景,她却只能叹息,心灵感受到的却是荒芜的断壁残垣。她的缱绻思春情结,无人问津,也无人理解。
境与性是两个常被提及的概念,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境,指的是人们所处的环境、氛围和情境等,而性则是指人类的本性、特质和性格等。那么,境与性之间有何关系?“境与性会”这个艺境,是唐代画史家张彦远的品评标准,“吴兴茶山,水石奔异,境与性会,乃召于山中,写明月峡,因叙其所见,庶为知言。”
这个后花园不知道留下杜丽娘多少蹙眉凝眸、引颈顾盼的寂寞身影。
杜丽娘在《寻梦》中这样唱出自己的心声:“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杜丽娘凄婉的心声,不禁让我想起徽州清代诗人汪洪度的一首《纪岁珠》诗:“一岁眼泪成一珠,莫爱珠多眼易枯。小时绣得合欢被,线断重缘结未解。珠累累,天涯归未归?”这位徽商的妻子,天天坐在暗影斑驳的“美人靠”(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上,以刺绣为生,每年用生活开支结余的钱购得一颗珍珠,记载着丈夫未归的岁月。
“情”是中国传统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观念,其影响贯穿了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就理论而言,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乐教”的思想、传统文学中的“缘情文学”和“性灵文学”,不都在强调“情”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的话。在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中,所传之“情”和其他作品的中“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如今流传下的很多古典名作都在表达相似的主题,《牡丹亭》在内核上究竟有何不同?或许,以上观点只是看到了《牡丹亭》与其他作品的共性,而没有点睛其内在之个性。由此观之,《牡丹亭》表达的不只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之情,也不仅是某个婀娜少女的春思之情,更不是对某位具体郎君的爱慕之情。其表达的,是能让‘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情,是可‘超生死、忘无我、逼真幻,而永无消灭的‘情。质言之,《牡丹亭》中的‘情,是那‘情之本体,是那让各种‘情之所以成为可能的‘至情。” [14]
守得云开见月明,坚守寂寞,坚持操守,才能更好地传承经典。
继承经典、打造经典、演绎经典、传播经典,是每一位优秀中华文化继承者与传承者共同的时代使命。唯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牡丹亭》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早在17世纪,这部名著就已远渡重洋,蜚声海外。据日本《御文库目录》所载,正保三年(1646年,清代顺治三年),御文库收藏明刊本《牡丹亭记》(明末臧懋循改本)六本。又据《江户时代船舶载书目研究》记载,享保二十年(1735年,清代雍正十三年)传入《还魂记》一本。从这些记载中可知清初这部名著就已传入日本。自20世纪以来,《牡丹亭》相继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英语、日语等多种语言,比如1916年由岸春风楼翻译的《牡丹亭还魂记》由日本文教社出版;美国柏克莱大学的白芝教授将《牡丹亭》全本进行英译并介绍到西方学界。2000年,大连外国语大学汪榕培的英汉对照全本英译《牡丹亭》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些译本都有力地推动了《牡丹亭》在国际上的传播,扩大了影响力。此外,国外对《牡丹亭》的研究也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日本学者岩城秀夫、八木泽厚,美国学者白芝等都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戏剧研究家青木正儿在其著作《中国近世戏曲史》中,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问世400余年来,《牡丹亭》被不断改编并搬上舞台,至今经久不衰、光景常新。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牡丹亭》先后被国内外导演搬演至国际舞台。1998年,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执导的具有西方特色的歌剧版《牡丹亭》在维也纳首演。彼得·塞勒斯从情色角度对《牡丹亭》进行了解构重构,并综合运用了中西不同的戏剧表演形式,被称为“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1999年,由美籍华人陈士争执导的《牡丹亭》在美国首演。陈版较为忠实于原著,在舞台策划上使用多样化的中国传统表演形式,因此被誉为‘传奇版《牡丹亭》。2004年,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海峡两岸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世界巡演。从2006年至2016年,此剧在英国、美国高校的巡演取得了空前成功。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和尔湾加州大学,观看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有三分之一是美国观众。在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演出时,美国观众比率更高达70%,很多是圣塔芭芭拉歌剧院、圣塔芭芭拉西部音乐学院、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的师生。演出结束后,多名美国戏剧人士表示,这是自1930年梅兰芳赴美演出后,中国传统戏曲在美国最大规模、最轰动的演出。”[15]
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根据现代审美观将55折的原本删减成8折,凸显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将传世经典以青春靓丽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青春版《牡丹亭》受到热捧、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让昆曲观众平均年龄普降30岁,让昆曲在校园有了更好的传承与传播,对于昆曲的发展至为重要。
如何激活和包装传统文化?青春版《牡丹亭》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审美境界,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魅力。期待推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剧目品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昆曲无他,得一“美”字,辞藻美、舞蹈美、音乐美、人情美,这是一种美的综合艺术。按照白先勇的话说:“融贯古今之美,才是它真正意义的青春。”
青春版《牡丹亭》将杜丽娘和柳梦梅最经典的戏份无缝衔接在一起,把一个“情”字展现给观众,完全浓缩了《牡丹亭》的“美”。至情至美,倾倒众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玉茗堂文》中,汤显祖这样说“情”:“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换句话说,它是“至情”,超越了单纯的男女之情。汤显祖描写的“情”,时而是“梦之情”, 时而是“物之情”, 时而是“影之情”,有点魔幻,氤氲缥缈,不可定形,水乳交融,“情之所动,一往而深”, 妙不可言。汤翁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晚年淡泊守贫,擅长利用梦境来塑造人物形象。汤翁的心情像杜丽娘一样“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可现实中却陷入无法排遣的“酸酸楚楚无人怨”的孤独与焦灼。
在笔者个人的感觉里,黄永玉是爱好天然的,他是懂得汤翁的,“黄永玉在北京通州的居所——万荷堂,隐藏在绿树和村落中,屋里的梁柱大多保持原貌,少有斧凿之功。据说,黄永玉曾和造房子的老师傅产生过分歧。老师傅说这些木头一头粗一头细,要把梁柱做成光溜溜的样子,黄永玉则坚持保持木头原样,老师傅因此差点不干了。后来房子盖好后,老师傅眯着眼睛说:‘你真行,这么一盖还真漂亮!”[16]
黄永玉在遗嘱中说:“待我离去之后,请将我的遗体进行火化,火化之后,不取回骨灰。任何人和机构,包括我的子女、孙子女及亲朋好友,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取回我的骨灰,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其人生本就是一个传奇。他在战乱年代自学成才,以木刻起家,后拓展至油画、国画、雕塑、设计等,因《阿诗玛》套色木刻、猴年邮票等,为众人所知。他追求内心的平静,无论日子多苦,都保有很强的幽默感。”。[17]
曾有一名90后网友在微博上问时年90岁的黄永玉:“您一生中最骄傲和最失意的事情是什么?您对我们青年人又有什么忠告?”黄永玉答:“我一辈子没有什么骄傲的和失意的,我从来没有丢失自己。青年人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错。”
我们都喜欢黄昏的色彩,虽然转瞬即逝。黄永玉办过很多画展,出过很多书,被很多媒体报道,又获了很多奖……不过,他自己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在名片上,众多的头衔中,他印上了自创的“享受国家收费厕所免费待遇(港、澳、台暂不通用)”。以自己故乡和儿时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半自传、半虚构小说,被他起名为《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在自己的万荷堂里,他画画、写作,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活得依然那么“有趣”。
他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写道:明确地爱,直接地厌恶,真诚地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是,应该称赞自己。人生短短就36000天啊,过一天少一天,与其想着明天,不如活在今天,活在当下。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啊?不想昨天,不想明天,只想今天,活在当下,眼前过好才是真的啊,未来属于未来,过去已经过去啊,现在正在现在啊,把当下过好,这个是最重要的啊。比如说,周末,起个大早,开车去某地看荷花,结果,只看了个寂寞。没关系,不妨享受寂寞,看看那寂寥又空旷的田野,有一群群黄牛在呢喃细语,一队队大白鹅在绿茵似的水田里引吭高歌,而荷叶荷花早已不见影踪。没关系,心情依然舒畅。想起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句话:美貌的尽头是养生。许多事慢点儿好,而人性是贪快的,遂乱了脚步。积极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身心轻盈、有活力,这是以后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昨天、明天……皆是今天,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心需冥想。人潮汹涌,心亦安静。人生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太多,一个如知己的爱人,每天看得到的“小确幸”,就够了。
平静地过着,开心地笑着,适当地忙着,照顾好身体,人生的下半场比的是心态,拼的是健康,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共赢共享,齐头并进!
有一种人,一辈子都不会老。他们越活越年轻,岁月好像遗忘了他們,老去的只是时光,不老的是一颗从容自在的心灵。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年过90旬的出版家、学者钟叔河,他说自己是一位不合时宜的老人,在离休老干部群中也可以说是异类。晚年生活除了理发,足不出户,时间花在什么上呢?人不能动的时候,怎么安排生活呢?他就拿笔写。写得完也好,写不完也没有关系。
在《念楼序跋》里,钟叔河这样写道:“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这是法国诗人缪塞的名句,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态度,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真正能够不用别人的杯子喝水吗?其实也未必尽然,不过有这么一点儿洁癖,就不那么容易随着大流吃大户罢了。笔者现在做好了随时可能死亡的准备,但是也并不会有意地为了死亡去做什么具体的动作,还是按照没有死的前提,常规在看这些书。什么时候终止就终止嘛,没有关系的。没有终止,就一天天看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就是感觉到生命有限,韶华不再,时间过去就不再回来了,这叫无常之痛,无常之感。这种无常之感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苦恼。举个身边朋友的例子,这个朋友,年事已高,中风之后行动不自由,他明明知道生命是有限的,之所以还要坚持做康复训练,是因为家人还需要他这么做。他这样做,自己心理上也觉得好像还在治疗,他并不是在这里等死。他明明知道,这种治疗已不可能恢复成一个常态的人,是不可能治愈的,但是他还是让疼爱他的家人感觉到“他在积极治疗”,这样家人会舒服一些。说到底,还是一个“情”字。“对于爱我的人来说,我活着,就是价值!”世间因你而美好。
说回青春版《牡丹亭》,它在剧本取舍上,重点围绕一个“情”字。杜丽娘为情而痴,因梦而亡,复又因情而得以还魂人间;柳梦梅为爱所狂,因梦而名,寻得梦中人之魂魄并与之人魂幽媾,复又挖坟开墓重生梦中人。这种真挚而又炽热的爱情主题直接触及情与理的冲突,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映射出不同时代的个体对永恒情感的向往和认同,故而能引起当代人的强烈共鸣。
白先勇在汤显祖原著基础上,是整理而不是改编,完全继承原词,经过精心梳理,创作了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为核心的青春版《牡丹亭》,完整地继承了汤显祖原著“至情”的精神。
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牡丹亭》题记里一句经典词句。
说到“情”,不能不说另一种“情”:“苦情”。黄梅戏《徽州女人》讲述的也算一种“苦情”吧。
“该剧讲述了一百年前发生在安徽徽州一个闭塞村落中的凄美故事——15岁的少女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坐上花轿,却在婆家开始了对未曾谋面的丈夫的漫长等待。通过一个女人‘嫁、盼、吟、归的四个场景,刻画了一个女人的痴、执、贤、忍。最终,在苦苦空守了35年之后,等来的却是丈夫带回别的女人和孩子。这是何等的绝望和悲哀!”[18]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的《徽州女人》,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田汉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是黄梅戏梅开二度的里程碑式作品。韩再芬也凭借此剧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一届上海“白玉兰奖”、第九届“文华表演奖”。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黄梅戏《徽州女人》以其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成为久演不衰的舞台经典。《徽州女人》讲述的是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故事,在艺术构思、语言构建、音乐创作、舞台道具、舞美灯光等方面均可圈可点。舞台上的徽州女人,兼具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的气质,洋溢着诗化的哲思精神,比我们习惯看到的戏曲人物形象更加典雅。
《徽州女人》具备民族性的特点。韦伊在《〈等待的魅力〉――试谈黄梅戏〈徽州女人〉的美学价值》中有这样的评价:“徽州女人在一辈子的等待中,渐渐地不知不觉地早已把一种等待升华为一种信念和人格的力量。而这种信念和人格力量里不但蕴含着诸多徽文化的信息,而且彰显出人文关怀。”
在笔者看来,《徽州女人》的意象选择,是其成功的美学动因。这种意象选择,既具象征意义,又细腻委婉,生动而深刻地演绎了一个女子的心灵和命运,极具审美价值。
“在戏曲传承创新的道路上,黄梅戏《徽州女人》让众人眼前一亮。导演突破了传统戏曲的展现方式,在黄梅戏的内核里,融入话剧、影视剧、舞蹈、流行歌曲等元素的变现形式,以服务人物内心情感走向为主,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诗意般的舞台效果平静而又忧伤地呈现一个女人的一生。《徽州女人》是黄梅戏探索创新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幕拉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以青砖黛瓦、错落有致的徽州建筑为背景的多层次的舞台空间。与以往的舞台布景有别,这是黄梅戏第一次采用徽州建筑风格为构成元素,黑白灰为基调的色彩显现,不仅交代故事背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诗情画意之美,还具有视觉冲击。一开幕,景片从远景、中景、近景层层拉开,预示故事的开始。随之而来的一束光直射舞台上仅有的一顶红红的大花轿。灯光一改往常照明的作用,大量运用色光进行舞台渲染,颜色鲜艳而热烈的红光聚焦在花轿上,配上喜庆的唢呐,使整个舞台沉浸在一片红色中。这种原本喜庆的氛围,却暗暗透露出孤单和无助。这个红色越热烈,越鲜艳,越与女主人公的一生独守空房形成强烈的对比。正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深。
“在以‘半月塘中雨打莲的诗意布景下,韩再芬饰演的女主人公从两米高台以舞蹈身段,(模拟慢镜头方式显示走过,似有一种画中行走的美感)走下舞台。两层台面在表现角色心理空间时也起到了作用,进行了空间的转换,将待嫁女子的羞涩和兴奋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女主人公的独白中,可以看到她对自己的这桩父母之命的婚事很满意,自己嫁了个如意郎君,丈夫是个远近闻名的读书郎,公婆也都是厚道人。从当时的社会角度来说,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所以这也是当婆婆提出送她回娘家,她拒绝的原因之一。这种传统的婚姻观念也决定了她往后的命运。
“第二幕色彩基调是绿色,绿色代表着生机,代表着希望,如同女主人公一直盼望着丈夫归来。10年来,每日井臺打水成了她必做的事,因为丈夫回家必然会经过村口的小桥。而此时,这边公婆与众族人商议她的未来,舞台布景是徽州典型的雕梁,简单严肃。公婆嫁儿媳在众人眼里是一件荒唐的事。老秀才说一句话,众人附议一句,也体现当时社会的话语权掌握在‘德高望重的族长手里。族长解析‘等字,认为等人的人眉宇间是笑着的,在那些‘饱读诗书的人眼里‘等是被认可的。侧面体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当老秀才和众人得知丈夫已在外结婚生子时,主张瞒着女主人公,觉得一个县太爷娶两个老婆也没什么。而这边女主人公重新换上嫁衣,满心等着丈夫归来重做一回新娘。
“转眼又10年,公婆已经去世,小叔子已经成家。这个家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女主人公。女主人公褪去了嫁衣,褪去了一身绿衣裳,一身素缟,平躺在白色的大床上,面对着一根古梁柱。此时的床已不是之前充满期待的婚床,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简朴、黑色的床,衬托出了女主人公的悲凉、孤独。与之前的婚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符合女主人公此时的心境,万念俱灰。一根古梁柱见证了她从15岁嫁到丈夫家这20多年的辛酸等待,如今能听她诉说的也就这根古梁柱。
“当小叔子把儿子过继给她时,暖黄色的灯光打来,照射在女主人公身上,这时女主人公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女主人公的衣着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绿和白,而是端庄大方的带有老成的深蓝。
“养子已到了读书的年纪,女主人公坐在椅子上为养子梳辫子,暖光打在俩人身上,一片祥和。”[19]
大幕徐徐拉起,在喜庆热烈的唢呐声中,一顶荡悠悠的花轿跨过小桥,喜悦娇羞的新娘嫁入粉墙黛瓦的徽州小村,开启一段未知的人生……
女主人公不知道等待她的是怎么样的人生:一个15岁的初嫁少女,芳华正茂,从新婚之夜就开启等待的人生,1年,2年,10年,20年,30年,等到花儿都谢了,头发都白了,丈夫总该回来了吧?你太乐观了。
嫁得意中人,独守空房中。公婆告诉她,丈夫去“求功名”了,女孩平静地接受了。也许,这是表面上平静,无论如何,她选择独守与等待。等,继续等,青春年少的女孩等成了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然后,从中年等到暮年,一直等了35年!留守的徽州女人,实际是在守活寡。
人生最珍贵的,是有一个能随时陪你说话的人,是一个可以和你抱抱的人,是一个可以埋在你怀里,大哭大笑的宝宝。有一个爱的人,可以给你所有的不确定画上句号。安全感属于每一个瞬间,就像海浪,时刻包围。有个人,冬天陪你滑雪,夏天陪你冲浪,热了陪你吃雪糕,冷了陪你吃火锅,或许,这就是爱情。可是,这位可怜的徽州女人有吗?她敢奢望吗?在她眼里,生命就是等待,无止境地等待。想起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中的一段话:“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所以我们经常将生命当作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35年的等待,她“守得云开见日月”了吗?没有!吟尽心中苦,春从何处来?诚如廖奔所言:“其间人物姓名都模糊掉了,只剩下一些基本身份符号,如女人、丈夫、公公、婆婆、老秀才、唢呐大哥等,通过他们的日常活动来展现一种古老而凝固的生存方式,体现为人间温情之美。”
等35年!即使等到男人回来,这么多年,他在外面能没有其他女人吗?她这种等待,简直是在认认真真地欺骗自己嘛。你说,她究竟是执着呢还是执迷呢?有一种精神叫执着,还有一种精神叫执迷。问题是,都表现为对于目标的锲而不舍的追求,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执着,是对于一种可以实现的目标的不懈追求,而执迷则是对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的追求。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便是执迷,正如崔健在《假行僧》里所唱的那样:“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执迷,就好像很认真地等待一个事、等待一个结果,结果呢,最终等了个寂寥又空旷的寂寞。
执着在左,放下在右。古希腊哲学柏拉图曾言:“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执着于快乐,便不快乐。执着就是你烦恼的根本原因,因为不懈追求之后却没有结果,而执迷的人,未必烦恼,因为,她压根儿就不在乎结果。
也许有人会说:“不去追求怎么知道不能成功呢?”事实上,只要我们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达成目标的基本条件,尤其是主要条件你是否具备,便可以区别你究竟是执着还是执迷了。
王国维也曾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借古人词,总结出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如果将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对照女主人公,她属于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女人等待的一生,我们谁都没有资格说她是不幸的还是幸福的。有一首《黔山竹枝词》,这样写道:“少小离家动别愁,杭州约伴又苏州,妾心难逐郎心志,折柳年年到白头。”“折柳”是送别的代称。徽商的妻子“折柳年年”直到白头。
历史上,徽州女人从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落,和她关联的,有程朱理学,有徽商,有女祠,有贞节牌坊,还有百子千孙繁衍不息的村落。在徽州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厚重的文化,用以诉诸文字、最热门的关键词当属于“博大精深”。
徽商称雄于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舞台400年,集富财赀于天下之最,在徽州商人成功的背后,徽州女人则是以自己的“中和之美”,甚至以青春作赌注,像一支支蜡烛点燃了徽商辉煌的历史。《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和观”浸润下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中和之美”成为我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晚清时代徽商的家族渐渐衰败,但精神却是不朽的。”这正应了法国艺术家杜尚说的话 :慢着,艺术不必是只服务于视网膜的,我就是要拿艺术来直接表达思想,他的思想即是: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也可以是生活的本身。
在此文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戏剧形成独有的特色:悲剧“哀而不伤”,喜剧“乐而不淫”。
整整35年后,她等待的丈夫终于携妻回来了。此时,这位徽州女人,她不是一个妻子,不是一个儿媳,只单单作为女性个体的存在。丈夫落叶归根,携眷还乡,有传统衣锦还乡的喜庆意味在;但于女人而言,却被迫直接面对等待落空的身份尴尬。丈夫见面已经不认识她了。15岁新娘花一样的美好,令35年的守候越发悲凉。
虽然是清末的背景,但是一点儿也不陈腐,写衰落,骂牌坊,骂守寡,写悲情故事。意味深长的,是幽静的窄巷。
“归来红颜退”这段唱腔是一个小高潮。重听这段的时候,笔者对自己说: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同时,也让笔者想起法国《玫瑰人生》中的一段台词:“我已经很久没回巴黎了,你的嗓音是巴黎的灵魂,今晚你带我神游巴黎。” 看了《玫瑰人生》这部电影才明白,巴黎为何如此之神秘、人们陶醉其中,原来,巴黎的“浪漫”“魅力”來自“烂泥中的繁杂”,来自“幽暗中的挣扎”,来自“与命运的和解”。
归来红颜退,相问你是谁。如果不是小叔子把儿子过继给她,她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家究竟是“谁”。丈夫一句又一句地追问:“请问你是谁啊?”“请问你究竟是谁啊?”“请问你到底是谁啊?”
这位徽州女人一生的守候被抽空了。那条她走了几十年的路,竟不过是一片苍白的虚空,一生的意义只剩了对内心的恪守。她是怎么回答的呢?她说:“我是你伢子的姑姑。”
“你是谁”这个问题,其实,这位徽州女人问了自己35年,而这个回答,超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无论是作为戏的逻辑,还是生活的逻辑,这已是最好的也是必然的回答。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去哪儿”,这是著名的哲学三大终极之问,也是苏格拉底的经典之问。“哲学三问”是来自哲学最深处的精神思考,是人类对于自身探索的本质追寻。
“我是谁?”这个问题好像有答案,又好像没有答案。“我”是人类,从生物学角度上来说,这是“我”的基因,是地球上的一部分;“我”是“人”,这是从理性方面来讲的,我们靠理性行动,而不是靠本能;“我”的职业,这是“我”在社会中的“身份”,“我”的职业代表了“我”。可是这些都是后天的,或是来自他人的,追究其本源,或许仅仅是一个符号,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语言定义了我们。
我从哪儿来?“人的一切恐惧都来源于位置”,人类想要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他们想知道自己的来源,他们害怕无知,所以要搞明白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繁华落尽后,自己的往事自己吞吐。有人说:“我是我妈生的。”那谁生了你妈,一直追问下去,可能是猿猴古人类,再往上,是皮卡虫,那再往上呢?细胞?微生物?地球又从何而来,宇宙又从何而来,宇宙奇点又从何而来?终极问题可能会没有办法解决。
我要去哪儿?这个问题你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背后是无穷的深奥。按哲学方面来讲,这个问题问的是我的归途。我的归途在哪里,我一生的努力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出人头地,那么出人头地之后呢?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有人就说了,人的归途不就是死亡吗?可是死了之后呢?
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哲学方面的“终极问题”,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单一的答案的,但这就是人,越是不可知,就越想知道。人类是在不断地探究的,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追溯,即便遇到困难,我们依然会砥砺前行。
我们既是被决定的,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卢梭讲:“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生活的真相。
对《徽州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来说,她不会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但她必须面对“我是谁”的追问。小叔子把儿子过继给她,她终于可以回答“我是谁”了:“我是你伢子的姑姑”。 短短的八个字直戳观众内心。这是她等待多年阅尽沧桑后的从容与善良。
除了做一个在委屈中求全、在残缺中求圆的女人,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最后一幕出人意料――这位徽州女人,以孩子姑姑的身份留了下来。
她的一生浓缩成四幕戏:“嫁”“盼”“吟”“归”。当她知道丈夫已娶妻生子,而公婆、小叔、全村人都在瞒着她时,她的态度是“哀而不伤”,隐忍顺受,仍然待人以和,默默忍受着痛苦与酸楚的煎熬,并将爱给了过继来的儿子。孤独等待35年了,她能怎么样呢?至少,当下还有个栖身之地。更何况,她身边的每个人都同情她。她的公婆慈祥、小叔讲理、邻里和睦、族亲友善,甚至公婆、村里主事都主动劝说她另行改嫁。35年来,这个女人只守了一个男人,这点不能简单地说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其实没有人压迫她,而且事实上大家都希望她能嫁出去。对天命,她早已坦然受之。徽州女人的生存状态是无法用“封建”或“坚韧”二字来概括,这是艺术家的心灵震颤,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灵感动与宣泄,由此激活了劇作家对徽州女人乃至中国传统女性的深层思考,审视徽州女人的人生境遇,从她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徽州女人》所要张扬的正是今人所失去的东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传统。
新婚之日,新郎“断辫”——剪发,毅然离家出走。新娘花烛独守,惟有丈夫的一条断辫在握。男人剪断这根锁链,意味着挣脱旧的束缚,投奔新的生活,追寻新的理想和自由去了。然而,这条“断辫”却以旧式婚姻和夫权为实质,冠冕堂皇地束缚了女主人公的一生,最终将一个红颜少女锁成了白发老媪,因它而蹉跎一生。当男主人公最后偕妻回乡,女主人公将那条“断辫”交还时,谁看了不悲悯、不荒谬?那有形的发辫,其实是一条无形的精神锁链。“断辫”这个意象,贯穿全剧。
又比如说,“桥”这个意象。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已经绵延发展几千年并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的民俗中,“桥”与婚姻恋爱有关,我们的文化有鹊桥、尾生抱柱之蓝桥等典故。在《徽州女人》的第二幕《盼》中,“桥”这一意象得到了新的演绎。女人等待了10年,斯人未归,“日日井台来打水,只为在桥头迎你归。夜夜托梦会鹊桥,为什么,昨夜晚鹊桥雾蒙蒙?远远望着那座桥,冰冷冷的石头喂,冷清清的桥喂……呀……”女人心情凄苦,在桥头想到的是鹊桥相会的渺茫。“啊,从今后,莫非真是,无孝尽,无人盼,无事想,无事干。无依无靠无牵挂,无着无落无忧烦。无喜无悲,无梦无醒,无日无月,无生无死。天哪!这熬不到头的日日夜夜哇,我可怎么办?”韩再芬唱得如泣如诉,欲崩欲绝;听的人听得惊心动魄,五味杂陈,堪称经典。
又比如说“小青蛙”这个意象,是一个最感人的细节。女主人公在井台打水时,遇见小青蛙,与青蛙的对话实际上是和观众进行的对话,或者说,她与自己内心的对话。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所言:“艺术作品……为观照和欣赏它的观众而存在……每件艺术作品也是和观众中每一个人所进行的对话。”
她对跳出井口的小青蛙唱道:“是嫌井里太孤单?是想出来看看天?”无论多么孤独,她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寻找夫郎,“欲寻夫,觅无边,天太高,地太宽,茫茫天地寻夫难”。思前想后,她又把小青蛙捧回水井,对它说:“你可知井外不安全?”
在听到唢呐声时,激起了女主人公内心的躁动,10年前她也是在唢呐声中嫁给“如意郎君”,唢呐是她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她想过桥走出村里寻找丈夫,但是传统的思想观念让她又无法真的迈开脚步,她将自己陷入这样一个圈子。
再比如说“月亮”这个意象。新婚之夜,新郎剪发离家,这个孤苦伶仃的女子只能和月亮说话。她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善良、克制、隐忍和包容。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夜晚,生命找不到出路,等待没完没了,女人也曾想到自杀,她独自一个人和月亮说悄悄话:“月亮,月亮,你静静地挂在天边,不叹无奈,不知清冷,不避云雾,不怕雷霆,忽圆忽缺,时阴时晴,你总是那样安静。”
也许,看到“清如水,明如镜”的月亮,她的绝望被消解了。日子总要过下去。
光怪陆离易,心怀谦恭难;一夜成名易,脚踏实地难。《徽州女人》当然不是用“渣男”与“贞女”可以简单概括的。但这富有当代意味的“新词汇”也提示我们,这部作品是可以在时间流逝中不断被欣赏和解读的。
中华文明注重守正出新、革故鼎新,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戏曲是“活态”艺术,这在《徽州女人》中有一个非常好的体现。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戏曲不是凝固的,而是活动的。研究中国戏曲史会很清楚地看到,一部戏曲发展史,就是戏曲艺术不断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历史。从宋元时期杂剧到明代传奇、清代地方戏,中国戏曲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徽州女人》可贵的地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守正创新。
就此打住,话题回到文章开头——“何赛飞的发言”。
“何赛飞的发言向公众澄清了一个长久以来的誤会:传统戏曲的困境和‘缺钱无关。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明确提出:‘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无论是财政资金投入还是艺术基金扶持,国家对传统戏曲的支持力度一点儿也不弱。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优秀的青年戏曲演员得不到关怀和帮助,为什么当下传统戏曲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何赛飞的意思是:许多戏曲院团只关心如何创作一出能够有希望争夺奖项的戏,因为一旦能得奖,就能申请国家基金,得到国家拨款。而得到资金支持后,自然而然地,院团也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对奖项的争夺中去。
“这个恶性循环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大制作的新剧目参赛结束就束之高阁,既造成了国家巨额资金的浪费,也和普通观众尤其是戏曲爱好者之间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演员的成长和培养不受重视——这和一出戏能不能得奖没有太直接的关系。”[20]
《朝阳沟》成为中国戏曲现代戏的一座里程碑,至今已经传唱了60多年,影响几代人,耳熟能详的唱词,那时候的大人小孩都会哼两句。河南豫剧院的演员更替到了第四代,总计演出5000多场,并且被改编成电影、京剧、评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该戏整个剧情主题突出,视角独特,欢畅明快,一气呵成,几乎每一个唱段都能引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无论是杨红霞扮演的银环,还是盛红林扮演的栓宝;无论是陈晓兰饰演的栓宝娘,还是王慧敏饰演的银环娘,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生动、个性十足。银环上山与拴保对唱加伴唱“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两位亲家母对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拉拉家常话”,一直到后面那段对唱“新一代要继壮志汗洒高山”,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由杨兰春创作、导演的《朝阳沟》,从写剧本到排练、演出仅用了七天半时间,布景、道具加起来只花了不到20元。传统戏曲的困境,真的和“缺钱”无关啊。
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里最宝贵的文化形式之一。何谓戏剧?按王国维先生的说法:“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意即以歌舞敷演故事。自戏剧诞生之日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国人很重要的娱乐方式。但最近几十年来,戏剧的现状无法乐观,市场不景气、缺乏活力,不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徽州女人》的成功,无疑为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作出了范本参考。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时常觉得创新与经典似乎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而韩再芬的《徽州女人》可以同时担得起“创新”与“经典”的名头。融合的音乐、铭心的悲剧、深刻的寓意,使得《徽州女人》自诞生以来获奖无数,久演不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黄梅戏《徽州女人》一路走来的历程恰恰印证了——好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检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虽然中国传统戏曲面临着因时代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传承和发展上出现困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只要积极利用当下的新的社会资源,守正创新,就能为传统戏曲新的发展和传承探索出一条出路。
守正创新、迭代升级,有理由期待,传统戏曲会抓住时代机遇,以年轻态、正能量、创新力为时代文化注入新鲜元素,继续意气风发、浪遏飞舟、扬帆远航,书写时代未来。
参考文献:
[1] 杜尚泽.“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N].人民日报,2023-06-05.
[2]新华社记者.新的文化使命 ——从“第二个结合”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5.
[3] 薛长绪.推动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06-15.
[4] [5]王润.知名演员何赛飞哽咽动情发声上热搜,独家回应来了[N].北京晚报,2023-05-21.
[6] [9] [20]李勤余.谁来回答何赛飞提出的问题[Z].澎湃新闻网,2023-05-21.
[7] 张永和.京剧名角百年饮茶趣闻[N].北京晚报,2022-08-19.
[8] 刘祯, 焦振文.“中国梆子”的戏曲文化坐标 ——写在《中国梆子》丛书出版之际[N].中华读书报,2022-08-24.
[10] 冯子建.戏曲之乡,豫剧源远流长[N].许昌晨报,2022-04-09.
[11] 丁新科.以古闻名,更要以新出彩——从中原文化看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下)[N].2023-06-15.
[12] 李向华,张雷.在文化溯源中探寻中国戏曲之美——专访昆剧全本《牡丹亭》导演郭小男[N].大河美术报,2023-03-10.
[13] [14]李坤.《牡丹亭》的文化内核及其“情动”传播[N].大河美术报,2023-03-17.
[15] 杨军旗.艺韵悠久 光景常新——浅议《牡丹亭》的国际传播及借鉴意义[N].大河美术报,2023-03-10.
[16] [17]蒋肖斌.那个“年轻的老头”走了[N].中国青年报,2023-06-15.
[18] 王唯唯.美人靠[N].光明日报,2020-11-27.
[19] 胡庆玉.黄梅戏探索创新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评黄梅戏《徽州女人》[J].黄梅戏艺术,2020年(3).
责任编辑 饶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