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应用下幼儿绘本阅读的研究
2023-08-31顾晓倩
顾晓倩
导读:绘本阅读教学作为经典启蒙课程,是幼儿园普遍用于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措施。幼儿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降低幼儿理解难度,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融合影像内容、图画效果和绘本素材,构建高效的绘本阅读课堂。基于此,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幼儿阅读活动成为教师探究的核心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方式发生巨变,多媒体技术已经变成教学活动的常用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教学形式。幼儿园教育是初级教育阶段,利用多媒体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呈现绘本内容,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感官能力,更能优化相应的教学内容,提高绘本教学水平。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重组画面,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画面重组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同一绘本中不同的圖画,根据阅读需要放在同一平面上操作,或将同一页画面内容分割成小画面的过程。幼儿教师必须通过精细、全方位的教学设计才可以营造丰富多彩、好玩有趣的内容供幼儿学习。比如,在绘本《我的感觉——我好害怕》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将画面重组,引导幼儿观看几张颜色差异较大的图片。图片呈现的是暖洋洋的太阳下许多小动物们打闹、嬉戏的场景,同时包括乌云密布的环境中,站在雨中哭泣的小兔子和有着巨大黑色影子的大狗熊。我让幼儿观看完图片后说说体会,部分幼儿认为小兔子在大大的乌云下哭泣的样子和自己难过时很相似,部分幼儿觉得自己开心时的情境就像那幅温暖的图画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鼓励幼儿把各种差异化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让他们认识到所有人都会有情绪变化,都有多样的情感类型,这是正常的。其次,我与幼儿一同分析缓解负面情绪的办法。最后,我邀请幼儿共同阅读故事,了解小熊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问题,以及采取了什么措施处理这些问题。听到问题后,幼儿快速打开绘本寻找答案,有效提高阅读兴趣,认识到自身情绪出现的原因并学会把控。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重组封面封底,引导幼儿完整感知绘本内容;通过重组前后环衬,引导幼儿发现细节暗语;通过重组正文图画,帮助幼儿解决绘本阅读难点。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巧做动图,创设阅读情境
幼儿大脑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智力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基于智力发育规律及外部环境刺激,他们会在脑海中逐步构建多样的认知网络。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让他们有效开展阅读活动。根据笔者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相同年龄层的幼儿会由于家庭环境、性格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面对不同幼儿的差异时,简单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内容无法实现预期效果,难以全方位激发幼儿思维潜力。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绘本内容,为幼儿制作富含动态效果的课件,激发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比如,在进行语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爱跳舞的小灰鸟》这一绘本内容,为小灰鸟各个时期的情绪发展转变搭配差异化的背景音乐,还可以鼓励部分不善言辞的幼儿在台上扮演故事角色,演绎出绘本情节。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还能有效增强他们的表现能力。在这样活泼、和谐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能一同加入表演,激发思维,增强自信心。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让幼儿感官体验更多样化,非常适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视频,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好的绘本图像都具有多样的内涵,不同的图像之间具有独特的叙事联系,能给予幼儿想象空间,让幼儿感受到美同时得到教育。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融合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的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大量感性材料生动形象、直观清晰地传达给幼儿,有效引导幼儿进入丰富、奇妙的绘本世界,提高学习兴趣,理解学习内容,延展思维空间。
绘本阅读是增长幼儿知识、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配备适合幼儿心智成长发展的绘本内容,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多媒体技术和绘本内容全面结合,有利于幼儿第一时间融入阅读内容。比如,在绘本《海底100层的房子》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幼儿多样化想象,分享在资源丰富的海底世界有什么奇妙的发现。幼儿纷纷阐述自己的想法,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有飘逸着裙带的水母,有璀璨艳丽的珊瑚群,还有成群结队的热带鱼。一看到这些丰富有趣的海底动物,幼儿瞬间激发了阅读兴趣,迫切想要阅读绘本。在绘本《小猪配多斯》活动中,我借助AR设备,让小猪以真实的形象和幼儿面对面交流。在充分互动中,幼儿能更好地进行对话,对故事也有了进一步理解。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通过在线舞蹈会的形式加深幼儿对绘本情感的体悟,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其真实参与学习过程。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重构内容,梳理阅读线索
要想让幼儿主动学习,就要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呈现出绘本内容,让抽象的、静态的故事转变为生动、动态的画面,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开展绘本阅读。
第一,以动制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开展《鸭子汽车记》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画面一开始,一只鸭子骑车路过一片草地,幼儿看见流动的花草树木、小河静静流淌、小鸭子在骑车等场景。所有画面都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思考和想象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又如,在《晏子使楚》绘本教学过程中,“晏子使楚”历史年代久远,与幼儿实际生活没有直接关联。为拉近幼儿与绘本的距离,可先收集历史资料,对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幼儿初步了解历史事件,再播放动画片,使阅读活动的开展可视化和具体化。
第二,化繁为简,激发幼儿探索欲和求知欲。比如,绘本《天生一对》为幼儿讲述了一个小个子的鳄鱼先生和一个大个子的长颈鹿女士的故事,它们从陌生人变成了亲密的爱人,但麻烦接踵而至。由于两位主人翁身高的悬殊,大部分画面不够连贯,如何让幼儿在重视整体的同时也关注到细节,全方位体会画面的幽默呢?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把跳跃的画面有效衔接起来,为微弱的表情添加“放大镜”功能,这时幼儿的求知欲就会被特殊的搭配彻底激活。
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体验读本主旨
绘本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但受时间、空间或理解、联想能力的限制,幼儿难以深入理解内涵。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突破这些局限,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或图像让绘本内容动起来,带领幼儿进入特定的教学环境,感受隐含在作品中的思想内核。比如,在开展《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首先可以播放“小朋友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做游戏”的画面,引导幼儿对“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含义形成初步认知。其次,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内容并再现故事场景,如让幼儿观看“小动物们排成一排,一个接一个做小木马、玩滑滑梯、荡秋千”的画面,加深幼儿对“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等内容的理解,突出绘本主旨。最后,还可以组织幼儿到教室外排成一排做游戏,增强幼儿的直观体验,加深幼儿对“遵守秩序”这一主旨的认知。
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思考,深化阅读体会
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幼儿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根据一个故事线索进行无限想象,创作出多版本故事情节。另一方面,幼儿想象力过强,很容易让思维偏离故事本身,无法有效串联情节,容易导致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不能顺利达成。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选择固定的讲授方法,容易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故事具体化、细节化、情境化、人物化,将直观的情节展示在幼儿面前,通过角色演绎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加深幼儿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培养幼儿想象力,提高阅读有效性,发挥绘本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月亮的味道》这一绘本时,教师首先可以展示PPT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你们肯定吃过蛋糕、香蕉、苹果、草莓、辣椒等食物。那你们品尝过月亮的味道吗?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你们想不想尝一下?”其次,展示绘本封面并设置疑问:“小动物们究竟能不能尝到月亮的味道呢?这个秘密就藏在今天我们要阅读的绘本中,我们一起来探寻秘密吧!”调动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和热情,自然而然引入故事内容。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课件细节,引导幼儿思考:“是谁在偷看月亮?小动物们盯着月亮看时心里在想什么?”问题引导的方式可以吸引幼儿继续阅读绘本内容,了解后续情节,促使幼儿不知不觉加深对作品的了解。最后,在幼儿了解情节后,可以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力,扮演小乌龟、大象等角色。在幼儿表演过程中,可以播放合适的音乐来渲染氛围,激活幼儿表演热情。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丰富绘本活动形式,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幼儿在信息技术及角色扮演活动的辅助下感受阅读乐趣,加深阅读感受,提高阅读效率。
又如,在阅读《想吃苹果的小老鼠》这一绘本时,教师可以对绘本图片内容加以呈现,吸引幼儿注意力。同时,可以根据作品内容为幼儿设置思考问题,如“小老鼠最后吃到苹果没有?”“小老鼠为什么可以吃到苹果?”“其他小动物都在做什么?”等,结合多媒体技术逐步呈现绘本课件,促使幼儿在問题的引导下深入探究故事,增强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质量。
七、结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绘本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打造奇妙的绘本世界,将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的眼前,带给幼儿从未有过的奇妙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将两者巧妙结合,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活动内容,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创新才能让幼儿享受全方位的阅读体验。笔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阅读中进行了许多实践,在欣喜的同时也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也体现着教师观念、教育行为的整体转换。我们将继续实践研究,拓宽教学内容,赋予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创新更多游戏化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