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粮食危机加剧:超24亿人将饿肚子?

2023-08-30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五常市泰国粮食

姜浩峰

2023年8月12日,北大荒发祥地边城密山早上乌云密布到中午转为蓝天白云。

“如果接下来泰国米价进一步上涨,甚至其出口减少,必然会推高冲绳泡盛酒的生产成本,甚至直接影响到酿酒本身。这对前两年冠名‘琉球白酒想进军中国市场的冲绳泡盛酒商来说,肯定不是个好消息。”听闻由于降雨不足,泰国政府已经要求农民减少稻米种植,琉球群岛的部分酒商开始了新一轮的担忧。

过去两三年,在大连、上海的一些展会上有所露面的“琉球白酒”,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收益。《新民周刊》记者从一些冲绳酒商处了解到,他们本想着趁中国疫情管控政策调整而努力打开在华销路的时候,却因为泡盛的原料是泰国优质米而感受到了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难处。

比起酒商经营难度大增来,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世界上有24亿人无法正常获取食物。而俄乌冲突的延宕、厄尔尼诺现象的肆虐、水患的影响,2023年全球粮食产量恐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换言之,饿肚子的人将会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司伟对此解读为,由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引发的综合结果——全球粮食危机,当然有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全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稳定和保证国内的供给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暴雨洪涝后

中国产粮区能挺住

8月8日,黑龙江五常市郊区,一些无人机正掠过稻田,药剂纷纷洒落下去。“防病、防倒,也是促早熟,到时候还能收稻谷的田或许可以多收点,弥补损失!”一位水稻种植户对前往采访的媒体记者如此说道。他坦承,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整个五常市不少稻田被洪水淹了三分之二。“过水的,不一定会绝收。我们村,大概有五分之一的稻田会绝收。”该种植户如此说。

在遭受“杜苏芮”带来的暴雨侵袭以后,央视报道称,据五常市五常镇工作人员介绍,截至8月4日17时,五常镇农田受灾面积达40963.5亩,其中水稻面积36549亩。这还只是一个镇的受灾情况。

记者联系到五常市龙凤山镇的齐大哥。据他称,自己今年种植了上百亩“稻花香”,尽管自家大多数稻田地势较高,积水最高时大约五六十厘米,还不至于淹没稻穗,但接下来稻穗空瘪率增加、结实率降低的可能是存在的。“田间湿度大,增加了花朵张开的难度,花粉传播距离缩短,不利于授精结实。一方面会形成部分稻子有穗无粒的现象;另外一方面,即便有粒,空秕粒也将较多,千粒重下降,即减产。”齐大哥说。

8月7日,黑龙江省农业厅发布《洪涝灾后农业生产抗灾自救方案》,其中提到要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目标。

然而,要想完成目标,并非易事。目前,正是东北水稻的抽穗期,在五常市小山子镇团结村等地,可以看到的情况是一些水稻稻叶发黑,亦即产生了“水锈”。

在减产已成必然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年度生产目标的完成?记者了解到,当地首先在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水渍时间,采取深挖扩容、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同时对一些玉米等作物进行培土固定,减少损失。更加紧要的则是做好应对下一波台风“卡努”的侵袭。

黑龙江省农业厅发布《洪涝灾后农业生产抗灾自救方案》,其中提到要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目标。

“往年夏季也下雨,总也是下一阵停一阵。今年‘杜苏芮带来的大雨,连续三天三夜不带停的。与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区别就是云层不像往年那样是厚厚一团,而是特别均匀,整个天空是一种颜色的,感觉像个大罩子罩住了天。”五常市民乐乡的村民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也有人说这就是台风云。”

看中央气象台8月9日发布的台风“卡努”路线图——当日17时自琉球群岛北上,之后由南向北贯通朝鲜半岛进入中国东北。看起来就像是向中国的稻米主产区之一——北大仓打來一记直拳。

齐大哥也向记者表示,据称受灾的参保农作物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理赔,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蹲点包片、巡回指导已经开始。当地真正绝收的地块,后续可能结合农时季节补种适期作物,以弥补经济损失。

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农村,如今住在佳木斯的朱先生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杜苏芮”过后他特地到松花江边去看了看。“当时水已经快没到最低处的河堤台阶了。不过我初步测算了下,这次我们这儿发大水,应该没有1998年那次大。1998年那次挺过来了,这次没有理由不挺过来。”朱先生颇有信心地说,“农民靠天吃饭,遭灾了确实苦。好歹现在的各种保险、保障比1998年时更健全。”

比起东北来,河北涿州、北京房山等地种植更多的是旱地作物——玉米、小麦。以玉米为例,在遭遇“杜苏芮”带来的特大暴雨之前,当地正逢多年未遇的干旱,高温导致了玉米散粉少甚至不散粉,由此造成籽粒减少。暴雨过后,一些倒伏的玉米如何处理,成了回归家园者需要决策的事情。

受降雨影响,五常市41座水库中的2个大型水库临近汛限水位,1个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都在加大泄洪力度。

河北农开玉米芯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者刘先生主要是做玉米芯二次加工生意的,即回收保定等地玉米芯,将之磨成粉,卖给蘑菇养殖户当作蘑菇基料。刘先生分析,大水退去后,农民要测算再去采摘原本生长质量已经不高、又泡过水的玉米,是否能收回采摘人工的成本?

尽管东北、华北等地今年遭遇了台风侵袭,一些地方情况曾相当严峻——比如7月31日北京市房山区大石河流量达到2012年“7·21”特大暴雨时三倍,但记者问询了不少当地农人、政府管理部门,大多回应称,往年也遭遇过洪涝等,如果不是连年如此,是有转圜余地的。特别是针对京津冀等地及东北地区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中央财政已预拨5.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如果接下来几个月风调雨顺,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仍有望完成。

在司偉看来,中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基本形成,能够达到100%自给。“我国粮食仓储物流网络亦不断健全。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超过15天。”司伟说。

全球产业链受多重影响

今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曾预测说,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之故,地球多地将出现高温,一部分地区将遭遇干旱,另一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雨和风暴。

7月上旬,全球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热记录连续被打破。7月6日成为目前“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此际,连月干旱的泰国,其国家自然水资源办公室秘书长苏拉斯里·基迪蒙顿发出呼吁,希望泰国农民出于节约用水的考虑,今年只种植一季水稻。“我们自然水资源办公室确定,泰国今年雨季水稻种植所需用水是够的,而旱季,农户可以种植其他用水更少的农作物,以避免出现用水短缺。”基迪蒙顿说此话时,泰国北部来兴府部分水库的储水量已经降至正常值的43%,东北部程逸府水库的储水量则降至正常值的22%。

泰国开泰研究中心发布预测称,泰国今年的大米产量可能比去年减少6%,降至2510万吨至2516万吨之间。加上旱季的水稻收成,泰国今年的大米总产量预计在3270万吨至3320万吨之间。

7月20日,印度政府宣布,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将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此后,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在一个月内每公吨飙升100美元。

“这一产量将满足今年泰国的国内消费和对外出口,但如果干旱延长,今年的大米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如果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严峻,泰国的GDP将减少0.2个百分点。”野村控股驻新加坡的分析师欧本·帕拉库埃莱斯如此分析。

按照泰国央行的预计,今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3.6%。即便帕拉库埃莱斯的预测准确,那也仍有3.4%的增速,高于去年的2.6%。对于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泰国来说,其自身粮食产量虽巨,但在GDP中的占比却逐步减小。

而真正受泰国大米减产影响的是已经连续遭遇暴击的全球粮食产业链。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也在7月以天气干旱雨季姗姗来迟为由,宣布禁止除了利润较高的印度香米外的白米出口。与此同时,另一大米出口国越南也宣布减产。如今泰国的情况,无疑令全球大米市场雪上加霜,导致全球米价加速上扬。

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克里希纳·拉奥表示,贝宁、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受印度大米出口限制影响尤为严重。而来自菲律宾的贸易商则称,该国20%的大米需要进口,主要来源在印度。“印度大米出口的体量是任何其他国家都难以取代的,对于粮食贸易商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禁令会让我们非常痛苦。”该贸易商表示,原本还指望从其他大米出口国寻找替代品,可随着品质更好自然米价更贵的泰国、越南纷纷减产,菲律宾人大概率要寻找一些大米替代品为食了。

如今泰国的情况,无疑令全球大米市场雪上加霜,导致全球米价加速上扬。

令菲律宾更忧虑的是——全球小麦价格也并不稳定。直接的原因是俄乌冲突加剧,俄罗斯在7月17日克里米亚刻赤大桥被炸后,宣布退出《黑海粮食协议》。回看这一协议,是在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经由黑海港口的农产品出口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多方斡旋,于当年7月,由俄罗斯、乌克兰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的农产品运输协议。哪怕战火延烧,乌克兰仍不失“东欧粮仓”的美誉,俄罗斯亦是粮食出口大国——在《黑海粮食协议》中断以前,俄乌两国合计出口占全球大麦供应的19%、小麦供应的14%和玉米供应的4%,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球市场立即给出了反应。7月19日,欧洲证券交易所的“制粉小麦”价格相较18日飙升了8.2%,达到每吨253.75欧元,玉米价格也上涨了5.4%。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美国小麦期货大涨8.5%,创下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单日最高涨幅。7月20日,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在三天内累计上涨超13%。

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分析师的塞雷蒂当时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表了一份声明分析称,俄罗斯撕毁《黑海粮食协议》对美国的影响是有限的,甚至对包括巴西、阿根廷这样的拉美产粮大国也没什么负面影响。只有一些“最贫穷”的国家会在短期内受到影响,而巴西等国短期内甚至有可能受益。中长期看,全球小麦、玉米等的供应,要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欧洲大陆的干旱程度。

乌克兰敖德萨地区遭到俄军“口径”导弹袭击,一家农业企业的粮食码头受损,两人受伤。

显然,日本不是“最贫穷”的国家,但因为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今年下半年日本物价上扬趋势已经明显。通过对日本国内195家食品制造商进行的调查,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日前披露,2023年8月日本国内涨价商品将达到1102种,其中包含以高汤为主的409种调料,以及牛奶、酸奶等乳制品计265种。这还不算,预计9月份涨价商品达2000种,主要为味增调料、甜品;10月份迎来一波高峰,涨价商品达4000种,许多日本酒和红酒将在此时涨价,当月平均物价涨幅达17.5%。

对于中国来说,司伟认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科学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之前,为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依然是粮源之基,要保证足够的粮食面积、稳定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的要求,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司伟说。无疑,有足够的良田,将气候影响降到最低,才是粮食安全的根本……

猜你喜欢

五常市泰国粮食
童年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我的粮食梦
泰国的中秋节
五常市人民政府:品牌引领五常大米产业新形象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五常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