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因素的研究

2023-08-30段晖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效果还不理想,科研院所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探讨其制约因素及制定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主要对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和确定影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和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转化效率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5-0013-04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经济结合的核心内容,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科学研究的价值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并运用到实际中予以体现,并带动科技创新整体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速成果转化孵化机制等是现有机制条件下努力的目标。我国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方面仍处于低位,科研院所的技术合同收入在全国科技市场中的占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55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通过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各类知识产权所得现金和股权总收入分别为128亿元、107.8亿元、99.6亿元,这个总盘子还不够大,平均到每家高校、科研院所只有281万元左右[2]。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支持政策的提出,科研院所逐步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改革的紧迫性,也有研究人员给出了分析和建議[3-5],但是大多是从本单位需求出发进行研究和分析,未综合全局分析影响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的根本原因。本文针对当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现状,分析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策略,以期为科研院所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参考。

1 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科技成果向经济领域的转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适时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创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相继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转移行动方案》等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性法律法规和制度。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的鼓励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较以往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在创新能力逐年提升的同时,转化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据相关统计报告,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平均水平,仅15%左右[6]。从已转化成果来看,大多数转化还是以小范围、单领域进行,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没有跨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这说明了转化的效果还没有真正发挥。我国投入大量科研经费产生成果却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这正是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根本问题,也是需要正确面对且急于解决的刚性问题。科研院所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支撑地位,把先进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但现实中,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不理想,效果也未达预期。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的机制、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重科研、轻转化的思想仍影响着科研工作人员,对科研成果对市场的预判缺乏前景判断,存在“技术好就有市场”的想法;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结构单一,缺少运营类人才,因此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给出成果实用性转化建议,导致科研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销量未及预期,影响转化的积极性。

2 影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界面多、跨度大、难度高。推动成果转化,需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必须从不同链条多管齐下,才能打通赌点,因此需要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剖析。

2.1 政策引导方面

科技成果转化众多方式中,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是转化形式中的主体,也是有利于实施转化过程的方式。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宏观调控的主体,在实施转化过程中起到政策指引、过程监督和相关资源融合等作用。政府的有力引导,可以增强院企合作的意愿,融合双方优势,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其他条件的鼓励,推进转化工作的实施和落地。我国出台了相关规定,很多地方政府也有相关政策,但在一些小的领域仍存在界定盲区,可能导致后期出现纠纷;此外,在引导机制中,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要受益为收益,但主要成员及个体贡献度分配原则不清,成为转化过程中的很大障碍。探究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产权问题,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是我国科研成果转化发展中需要明确的关键性问题[7]。

2.2 人才培养方面

首先,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机制不完善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不完善。科研院所在科研成果及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往往投入大量的精力,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也很高。但是在转化方面,往往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专业的技术转化团队,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成果转化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协作配合,其中涉及技术、法律、财务及相关管理人员。由此可见,成立一个专业的转化团队需要复合型人员,而现实是科研院所正好缺乏该类人才,导致在政策解读、咨询,内部流程规划、优化,内外协调协助等方面捉襟见肘,造成转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转化不连贯、转化周期长和转化效率低等[8]。因此,科研院所在实施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还需要专业化的转化平台协同解决转化中的各类问题。

2.3 科研人员主动性、开放性方面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科研人员一直是科研活动的“副产品”,科研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身于科研活动中,追求科研结果的质量而忽略了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与自身关联不大,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畴。此外,受到单位本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限制,开展对外合作或作价入股等形式的转化与单位的相关制度产生冲突,对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转化实质影响较大。科研院所的创新评价机制缺乏开放性,在与合作单位合作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思想局限性,在转化中不能较好地取长补短。

2.4 资金投入方面

科技创新具有前沿性和不确定性,创新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必要的保障条件。从研发到销售,整个过程需要经历小试、模试、中试、工业试验、生产等环节,周期长、风险高,需要大量资金保障[9]。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也不同。在最初的研制阶段,投入大多用于试验设备、试验耗材及人工等;在中后期的工程试验和产业化进程方面,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科研院所无论是自行转化还是与企业合作转化,资金问题都是一个凸显的问题。大多数科研院所受制于资金投入方面的限制,导致资金问题引发项目中止或终止的概率增加。此外,在对未来市场或前景判断不明确的前提下,科研院所也很难做出自有资金进行大规模投入的举措。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产学研”融资体系,对于成果转化合作企业而言,在后期转化实施阶段资金投入量不能稳定输入,最终会影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5 转化机制方面

转化激励机制是成果转化的重点和关键,容错纠错机制建立不全,评价激励制度主要以科研过程中取得成绩作为奖励的关键,注重的是项目研制的结果,对后期成果转化带来的经济性收益的分配和奖励未进行明确说明。此外,科研院所大多为国企或事业单位,受工资总额、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资产转移或处置等因素的限制,转化收益分配细则不能制度化[10],转化奖励不能及时或足额发给科研人员,致使其积极性不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转化及转化后的工作中。

企业制度机制的缺失,使得实施转化的科研院所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科研院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但运营能力较弱;企业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但在科研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性质导致其经营目标和方式不同,在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理念差异,这也会影响成果转化的进展;在后续转化收益方面,也会存在利益分配不明确、人员奖励分配不均等问题,对产品再创新产生很大影响。

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但在实际中存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离职给本单位造成大量人才流失、转化后的收益分配不公平、转化后给原单位造成恶意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科研院所在贯彻相关政策和实施机制改革方面可能会存在牵绊。

2.6 信息共享方面

科研院所在与企业合作转化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成果转化不顺利、转化不彻底的问题。转化初期,双方通过技术交流、成果运用分析达成合作意向,但一些企业对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了解不够透彻,而科研院所可能对企业的要求不清晰,对转化中的支付意向和转化能力了解不足等,导致双方对转化前景堪忧及转化后期不自信,从而影响转化工作的开展。

3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策略

3.1 加強政策宣贯,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政府要继续加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的实施,并开展好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同时,重视政策宣贯,引导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督促科研院所响应政府号召,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并制定进一步落实政策的文件和制度,更好地发挥政策指引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自上而下地开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效率。

3.2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科研院所储备科研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要重视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若要将科技成果产业发展与壮大,经营性管理人才必不可少。因此,科研院所要注重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转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从合规、法律、政策、经营、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培养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成立专门的部门和专业化的团队,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3.3 加强人员的主动性和合作的开放性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启动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和开放性评价的改革机制,科研院所要适时紧跟国家政策,适应当前形势,与具有合作意愿的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模式,在政策允许和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公开信息,让合作双方能充分了解彼此,更好地筹划转化的前、中、后期实施方案,确保转化顺利实施。同时,科研人员要适时参与其中,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了解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转化技术变更,落实成果到产品符合当期市场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3.4 改善投资融资体系,保障转化资金支持

改善投资融资体系,实现多渠道投融资是成果转化保障体系的关键。实施可以尝试产权改革,即从制度层面允许科研人员参股,使员工入股与政策资金相结合,减少对外融资的需求,解决转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也能提高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可通过建立灵活的资金进出机制,保证入股资金的安全,消除投资方的顾虑;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做好风险预判,保证成果转化中的资金支持[11]。

3.5 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一是建立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以产业需求引领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坚持市场导向,以重点产业、关键技术为核心,推动“产学研”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整合资源,打通科研院所、企业、个人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壁垒,联合多方资源,从技术、创新、市场、产品等各链条关键因素出发,实现全方位、多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12]。

二是建立并完善科研人员评价考核机制。在创新、转化过程中,明确考核指标和考核要求,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评价细则,务必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完善的考核体系,不仅可以明确成果转化中个人的贡献和团队合作程度,也可以公正公平地评价转化进度;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实时反映问题和短板,为下一步改进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研院所在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与配套措施时,一定要明确奖励原则和奖励方式方法,激励转化人员在转化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通过合理的奖励分配,能增强转化过程中各方面之间的配合度,保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其所面临的转化问题不仅是自身问题,更是整个链条上所面临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转化的过程中,应该视情况做出对应措施。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题,科技成果转化的排头兵和重点单位,科研院所一定要利用好国家的政策福利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不断完善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连同本地创新机构和服务机构,建立多链条的合作模式,尽快实现产业化,促进合作共赢,为国家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2]王玉华,郭红燕.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3,20(3):38-45.

[3]王赵琛,张春鹏,董红霞.24所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DEA分析[J].科研管理,2020,41(4):280-288.

[4]李霞.科研院所在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2):72-74.

[5]曹宜源.我國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点与驱动策略[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3(1):21-24.

[6]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202-216.

[7]李菲.促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J].党政论坛,2020(9):50-52.

[8]王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5):265-268.

[9]何良好.加快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思考与建议[J].石油科技论坛,2020(4):55-61.

[10]吴文俊.应用型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J].电动工具,2020(4):27-34.

[11]陈默.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5):56-59.

[12]李中.建立三个机制促进成果转化[N].学习时报,2021-06-16(06).

【作者简介】段晖,男,宁夏中卫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业务主管,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成果转化运营。

【引用本文】段晖.影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因素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3(5):13-16.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权利归属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制约我国科技中试发展的问题研究及建议
股权众筹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机制分析
创新高校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工作的思考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