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虑多因素的固井二界面胶结抗拉强度室内评价方法

2023-08-29杨春和曾义金郭印同杨广国

石油钻探技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泥石岩样水泥浆

杨春和,王 磊,曾义金,郭印同,杨广国,刘 奎

(1.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1;2.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水泥环是固井施工后在套管与地层之间形成的环状水泥石结构,具有封隔地层、加固井眼的作用[1],其封固性能直接影响着油气井[2–3]、地热井[4–5]、地下储能库[6–7]等的长期安全生产与运行。从套管–水泥环–地层的角度来看,环空密封失效的发生存在于水泥环的3 个部位:水泥环本体、一界面(套管–水泥环界面)和二界面(水泥环–地层界面)。与前面2 个部位相比,由于井壁面不规则、钻井液残留等原因,固井二界面的胶结质量不易控制,是整个环空封隔的最薄弱环节,当前油气井固井质量问题的根源大都是固井二界面封固系统的失效[8]。

针对固井二界面的胶结特性,顾军等人[9]详细阐述了固井二界面封固系统及其重要性;郭辛阳等人[10]认为固井微环隙是导致密封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二界面存在的滤饼及水泥石体积收缩会导致微环隙形成。多位学者[11–15]开展了固井二界面力学胶结强度的试验研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评价装置,模拟了高温高压环境下钻井液在岩心上形成滤饼、钻井液动态冲洗滤饼和水泥环的形成养护等过程,并采用压剪或冲剪的方式获得了界面胶结强度。杨振杰[16]、M.Maagi 等人[17]在其研究中呈现了扫描电镜下水泥浆–滤饼–岩石过渡界面的复杂胶结特征;N.Opedal 等人[18]采用CT 扫描重构的方法,研究了冲剪作用后水泥石–地层界面的贯通破坏路径。

文献调研可知,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水泥环–地层界面的胶结剪切强度,很少针对胶结抗拉强度开展研究,主要瓶颈在于尚未系统建立含界面试样的制备及相应的测试方法,二界面张拉破裂是一种典型的破裂模式,可由水泥石收缩、温度压力扰动等因素诱发[19–20]。此外,以往的评价方法也较少考虑岩性和界面粗糙度这2 个重要因素,评价维度较为单一。为此,笔者综合考虑了岩性、界面粗糙度、钻井液污染、冲洗液清洗和水泥浆体系等主要因素,形成了岩石–水泥石组合体试样制备方法,从冲洗效率、胶结细观结构、抗拉强度、破裂形貌等多个维度,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固井二界面胶结抗拉强度室内评价方法,通过多因素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初步获得了各因素对固井二界面胶结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

1 评价方法的建立

考虑固井二界面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岩样制备、岩样界面钻井液沉积与冲洗液清洗、岩石–水泥石组合体试样制备、岩石–水泥石界面细观结构表征和界面胶结抗拉强度测试等步骤。

1.1 岩石–水泥石组合体试样制备

1)岩样制备。先将岩石样品加工成ϕ50 mm ×25 mm 的圆柱岩样,接着利用数控高精度雕刻机和线切割设备在岩样中部制作界面,再将岩样与后续水泥浆接触的表面制备成粗糙起伏的形貌,以模拟井壁。可根据地层岩性,选择页岩、砂岩、灰岩等不同岩性的岩石制备岩样。

2)岩样界面处理。岩样表面沉积钻井液,模拟钻井液在井壁面沉积形成滤饼的过程,可考虑钻井液类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岩样表面用冲洗液清洗,模拟固井工序中前置冲洗液清洗残留钻井液的过程,可考虑冲洗液类型和不同冲洗条件,采用冲洗效率指标评价冲洗效果。冲洗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η为冲洗效率;m0为岩样的初始质量,g;m1为钻井液沉积并倒出表层流动部分后岩样的质量,g;m2为清洗后岩样的质量,g。

3)岩石–水泥石组合体试样制备。将处理完界面的岩样放入模具,浇注水泥浆,在设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充分养护,确保水泥石内部结构和强度趋于稳定,可考虑水泥浆类型、养护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养护后组合体试样水泥石部分的端面进行切割打磨,得到可用于抗拉强度测试的标准组合体试样(ϕ50 mm × 25 mm 圆柱)。

1.2 界面细观结构表征

利用工业显微镜观测岩石–水泥石组合体试样的界面,分析界面处岩石–水泥石胶结状态、钻井液残留分布、孔洞–微裂缝形态等特征。

1.3 界面胶结抗拉强度测试设备及试验原理

利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RMT-150C 岩石力学测试系统测试岩石–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测试过程中为避免加载接触区域应力集中,采用了国际岩石力学协会推荐的弧面加载方式(见图1)。界面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图1 试样中部界面的受力状态Fig. 1 Stress state of middle interface of rock sample

式中:σft为界面抗拉强度,MPa;P为组合体界面中心位置起裂扩展时对应的荷载,N;D为试样直径,mm;h为试样厚度,mm。

观测并分析张拉破裂后的岩石–水泥石界面,获得裂缝路径、界面形貌、有效胶结区域等特征。

2 新评价方法合理性验证试验

考虑岩性、界面粗糙度、钻井液沉积、冲洗液冲洗和水泥浆等影响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的主要因素,设计了界面胶结抗拉强度评价试验,一方面检验所建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初步评价各因素对界面胶结抗拉强度的影响。具体的试验方案设计见表1,各因素下进行3 次重复试验。

表1 试验方案设计Table 1 Experimental scheme design

选择页岩和砂岩2 种岩性的岩样,页岩岩样取自重庆涪陵龙马溪组页岩露头,砂岩岩样取自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露头,测试了页岩和砂岩岩样的物理力学参数,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页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均显著高于砂岩,砂岩的渗透率显著高于页岩。

表2 不同岩性岩样的力学参数Table 2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sample with different lithology

对于岩样界面粗糙度,共设置了3 种界面形态:1)光滑界面,表面完全平整光滑,是一种理想状态;2)轻微起伏界面,粗糙度为0.2 mm,用于模拟真实井壁的轻微凹凸起伏状态;3)较大起伏界面,粗糙度为1.0 mm,较大的凹凸起伏对应局部地层破碎较严重、存在轻微掉块垮塌的区域(见图2)。

图2 岩样表面粗糙度设置Fig. 2 Roughness setting of rock surface

对于岩样的界面处理,采用取自重庆涪陵页岩气井钻井现场的油基钻井液和冲洗液,共设置3 种钻井液沉积与冲洗方案:1)新鲜干净表面,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2)10 mL 钻井液沉积6 h+10 mL 冲洗液(60 ℃)冲洗+10 mL 清水(60 ℃)冲洗,对应清洗较为充分的情况;3)10 mL 钻井液沉积6 h+10 mL 清水(60 ℃)冲洗,对应清洗效果较差的情况。

制备岩石–水泥石组合体试样时,分别选择了常规水泥浆、3% 弹韧性水泥浆、6% 弹韧性水泥浆、9% 弹韧性水泥浆和树脂水泥浆等5 种水泥浆,在60 ℃、常压条件下养护28 d,以确保水泥石内部结构和强度趋于稳定,对水泥石部分的端面进行切割和打磨,得到可用于试验的标准组合体试样(ϕ50 mm × 25 mm 圆柱),制备完成的典型组合体试样见图3。

图3 制备完成的部分典型组合体试样Fig. 3 Some prepared typical rock-cement composite specimens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界面冲洗效率

采用冲洗液+清水冲洗界面粗糙度为0,0.2 和1.0 mm 的页岩岩样,冲洗效率分别为93.0%,91.2%和89.6%。可以看出,随界面粗糙度增大,冲洗效率小幅度降低,原因在于页岩表面凹陷低洼位置的钻井液不易清洗干净。采用清水、冲洗液+清水冲洗界面粗糙度0.2 mm 页岩岩样时的冲洗效率分别为76.5%和91.2%,表明清水无法有效清洗页岩表面附着的油基钻井液,而加入冲洗液可显著提高冲洗效果。在相同的钻井液沉积和清洗条件下,由于页岩结构致密,渗透率较小(0.21 μD),钻井液残留较少,冲洗效率较高(91.2%);而砂岩结构相对疏松,渗透率较大(0.76 mD),钻井液残留较多,且附着紧密,不易清洗,清洗效率仅为63.1%。

3.2 界面胶结细观结构

岩石–水泥石典型的界面胶结细观结构如图4所示。在冲洗液和清水联合冲洗后,由于页岩表面的冲洗效率较高,页岩–水泥石界面无明显缺陷,整体胶结良好(见图4(a)和图4(b)),界面处的水泥石部分存在胶结过渡带,厚度约0.33~0.87 mm,该区域内水泥石胶结相对疏松,含较多孔隙;随着界面粗糙度增加,胶结过渡带厚度增大,且缺陷区域更大。页岩表面仅用清水冲洗时,页岩–水泥石界面附近可观测到残留钻井液分布,局部厚度超过600 μm,滤饼内部还含有较多微裂缝、孔洞,界面整体胶结较差(见图4(c))。砂岩表面用冲洗液和清水冲洗后,由于冲洗效率较低,砂岩–水泥石界面处残留的钻井液连续分布,界面处具有较多孔洞、微裂缝等缺陷,界面整体胶结最差(见图4(d))。

图4 岩石–水泥石界面胶结细观结构Fig. 4 Meso-structure of the rock-cement interfaces

3.3 界面抗拉强度

采用上文的评价方法分析岩性、界面粗糙度、界面清洁度和水泥浆对岩石–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的影响。界面粗糙度0.2 mm 页岩和砂岩岩样经相同钻井液污染,采用冲洗液和清水冲洗后,与3%弹韧性水泥浆形成岩石–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如图5所示。从图5 可以看出,页岩–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为0.35 MPa,砂岩–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仅为0.01 MPa,这是因为砂岩冲洗效率较低(63.1%)、残留的钻井液过多造成的。

图5 岩性对岩石–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的影响Fig. 5 Influence of lithology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cement interface

界面粗糙度分别为0,0.2 和1.0 mm 的页岩岩样,用相同钻井液污染,采用冲洗液和清水冲洗后,与3%弹韧性水泥浆形成岩石–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如图6 所示。从图6 可以看出:在光滑(粗糙度为0 mm)和较小粗糙度(粗糙度为0.2 mm)的情况下,水泥石和页岩表面的胶结面积差异较小,界面抗拉强度变化不大,约0.35 MPa;当粗糙度较大时(粗糙度为1.0 mm),胶结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界面抗拉强度明显增强,达到0.62 MPa。

图6 界面粗糙度对岩石–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的影响Fig. 6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cement interface

界面粗糙度为0.2 mm 的页岩岩样经钻井液污染+冲洗液和清水冲洗、钻井液污染+清水冲洗、保持原状等3 种方式处理后,与3%弹韧性水泥浆形成岩石–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如图7 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界面残留的钻井液增多,抗拉强度急剧降低;在界面完全清洁的状态下,界面抗拉强度为0.83 MPa;钻井液污染后,用冲洗液与清水联合冲洗,界面抗拉强度降至0.35 MPa,而只用清水冲洗,界面抗拉强度仅为0.09 MPa。

图7 界面清洁度对岩石–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的影响Fig. 7 Influence of surface cleanliness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cement interface

界面粗糙度为0.2 mm 的页岩岩样经钻井液污染,与弹韧性水泥浆(弹性材料加量为3%,6% 和9%)、常规水泥浆和树脂水泥浆形成岩石–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如图8 所示。由图8 可知:页岩–树脂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34 MPa;页岩–常规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为0.60 MPa;页岩–弹韧性水泥石界面的抗拉强度相对最低,为0.29~0.35 MPa,且随着弹性材料加量增大,界面抗拉强度呈缓慢降低趋势。

图8 水泥浆对岩石–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的影响Fig. 8 Influence of cement slurry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cement interface

总体来看,各因素下3 次重复试验的结果离散性较小,表明该评价方法的重现性较好;不同因素之间的测试结果具有较显著的差异,说明该评价方法的区分度较好。

3.4 界面破裂形貌分析

岩石–水泥石界面张拉破裂典型形貌如图9 所示。从图9 可以看出,破裂模式为张拉裂缝,裂缝在界面处起裂并沿着界面扩展,岩石–水泥石组合体沿界面断裂为两半。

图9 岩石–水泥石界面张拉破裂形貌Fig. 9 Tensile fracture morphology of rock-cement interface

经冲洗液和清水联合清洗后界面比较洁净的状态下,在页岩部分的张拉破裂面可以观察到较大面积的残余水泥附着(见图9(a)、图9(b)和图9(c)),表明页岩和水泥石形成了一定的胶结强度;随着界面粗糙度增加,残留水泥的面积有减小趋势,并可观察到局部残留钻井液。冲洗方式对裂缝面特征的影响显著,仅用清水冲洗的情况下,整个页岩断裂面大部分被残留的钻井液覆盖(见图9(d)),与此相对应的是较低的界面抗拉强度。砂岩–水泥石破裂面残留的钻井液更多,原因在于,即使用冲洗液和清水充分清洗,砂岩表面仍然残留大量的钻井液,阻隔砂岩与水泥浆的有效胶结(见图9(e))。页岩–树脂水泥石破裂面的特征与弹韧性水泥石的情况相似,只是页岩表面残留水泥的面积更大(见图9(f)),表明树脂水泥浆和页岩的胶结更为充分,对应的界面抗拉强度也更高。

4 结 论

1)考虑冲洗效率、胶结细观结构、抗拉强度和破裂形貌等因素,建立了一种固井二界面胶结抗拉强度评价新方法。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合理、步骤清晰、简单适用、试验结果离散性小,不同因素下测试结果区分度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页岩界面在冲洗液和清水联合清洗下,随着界面粗糙度增加,界面冲洗效率呈小幅降低趋势;较大的界面粗糙度可提供更多的胶结面积,有利于提高界面的胶结抗拉强度。

3)页岩–水泥石界面抗拉强度主要受界面清洁程度影响,随着界面残留的钻井液增多,界面抗拉强度降低。

4)高渗透性砂岩相对于低渗透页岩,更易于吸附钻井液且不易清洗,导致界面残留大量的钻井液,无法与水泥浆形成有效胶结。

5)尽可能地提高冲洗效果,降低井壁钻井液残留是保障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关键,水泥浆中添加树脂能够进一步显著提高固井二界面的胶结强度。

猜你喜欢

水泥石岩样水泥浆
裂隙几何特征对岩体力学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无固化剂水性树脂提高固井水泥石抗腐蚀性能*
提高超低密度水泥石抗压强度的方法
预制裂纹砂岩样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频繁动力扰动对围压卸载中高储能岩体的动力学影响*
水泥浆防窜流主要性能探讨
碳化对水泥石中硫元素分布的影响
基于磁性液体的岩样总体积测试方法
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电阻率与自收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