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毛泽东在卓克基土司官寨(中)
2023-08-29刘邦琨四川
○刘邦琨(四川)
卓克基会议:着重藏康民族问题、解决粮食问题和红军对付骑兵的问题
根据两河口会议精神,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都把争取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头人以及群众的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落实。但是藏区人民群众对红军并不了解,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更让藏区群众对红军产生误解,害怕红军。藏兵躲在隐蔽处对红军,特别是对掉队人员以及征粮小分队进行袭击,造成不小的伤亡。
到达卓克基地区后,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红军立即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阐明红军宗旨和立场,让藏族群众明白红军不是来抢占藏族人民地盘的,红军是经过藏区北上抗日的部队,红军是为藏族人民翻身求解放的部队等。他们还找到藏族向导把内容翻译成藏文,书写在汉语下面,然后把宣传标语张贴在藏区显眼的地方,尽量让群众能够看见。红四方面军宣传队还在显眼的山崖上或者路边、门墙岩石上凿刻宣传标语。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抗日十大纲领》等,还派人在各地村寨、路口、集镇等张贴传单。尽管红军做了很多努力,成效却并不好。
毛泽东陆续得到各部队传回来的消息:藏族地区的人民群众都已经跑光了,很多寨子里都没有人,而且找不到一粒粮食。找不到藏族群众,就无法进行宣传工作;没有粮食,红军的生存便面临危机。为了清除国民党反动宣传在当地群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手段,把党的民族政策传达到藏族群众心中去,这也是争取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支持的唯一办法。为此,毛泽东再次找到藏族向导,详细了解卓克基地区的情况。
1935 年7 月3 日,聂荣臻和彭德怀来到毛泽东处,详细汇报了在两河口会议后,张国焘请他们两人吃饭的事情,说:张国焘向我们打听遵义会议和会理会议的情况,又给大洋又承诺调拨队伍。毛泽东听后,想起了两河口会议之后,特别是松潘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当天下午张国焘就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提出要求解决组织问题,增加中央政治局成员和中革军委成员的意见,还说如果不解决组织问题,就无法统一行动等。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张国焘这是在向中央伸手要权了,他对中央增补他为中革军委副主席不满意,这后面分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毛泽东经过再三思考,对周恩来、张闻天、朱德说:张国焘那边的问题,先看看情况再讨论解决,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红军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还有就是红军的吃饭问题,这些问题不马上设法解决,红军就会被困死在雪山草地,今后还怎么北上抗日!
卓克基会议旧址
此时,又传来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消息:进入阿坝草地探路的先遣队红六团,在草地上遭到了反动土司的1000 多骑兵袭击和围攻,损失惨重。
毛泽东立即决定召开会议,讨论红军在卓克基地区的民族工作、征粮工作和修正松潘计划。
7 月3 日这一天,在卓克基官寨楼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会议期间,又传来红军宣传小分队和征粮小分队的消息:他们在一处寨子找到了一位没有逃走的生病的藏族老人。红军医生及时为他治疗,使老人的病很快好转。红军还向他宣传政策、介绍共产党的宗旨,终于赢得了老人的信任。他主动上山去把藏族群众动员下山来了。
回到寨子里的藏族群众,见到红军没有损毁他们家里的物件,也就对红军产生了信任,表示愿意向红军出售青稞、酥油、大豆等粮食物资,一些藏族群众还上山去把自己放养的牛羊赶了一部分出来卖给了红军。但由于粮食主要集中在土司头人手中,筹集到的粮食数量有限。毛泽东认为争取少数民族土司头人的帮助和支持成为了目前最大的且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他派人去送信给当地的土司头人,尤其是卓克基官寨的主人索观瀛。
卓克基会议重点讨论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主张解放各被压迫民族,因此主张彻底的民族自决,建立自由选举的革命政府,并积极帮助一切革命的民族运动”,该纲领号召藏族民众反对英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行民族自决。
会议讨论了在藏康地区征粮的问题,以中革军委总政治部的名义向各部队发布了《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明确指示了组织动员部队筹集粮食的各项措施,要求“各部队政治部必须发动连队用一切办法,如没收、收集、收买等,收集粮食”,要求各级政治机关“必须在全体红色指战员中进行深入的解释,特别是引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红军克服粮食困难取得光荣胜利的例子,鼓励全体指战员,提高他们的必胜信心”。7 月8 日,中革军委及总政治部机关又发出了《关于在松潘筹借粮食的规定和办法》。
关于红军先遣队红六团遭到骑兵攻击的事情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卓克基会议上,中央还对《松潘战役计划》进行了修正,把原来拟定的部署改为经黑水直向毛尔盖。
在卓克基,红军各部队都在积极工作,一边争取少数民族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一边加紧建立藏区苏维埃政权,建立地方游击队,并征集粮食,供红军北上抗日使用。由于措施得力,几天时间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征集到了几百万斤青稞、玉米、土豆等物资。了解到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藏族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府的工作,被选为县乡村苏维埃政府的干部,都以极大的热情帮助红军。
来到卓克基官寨的第一天,毛泽东就看见了土司的卧室里放着一本翻开的《三国演义》,旁边的书架上还有不少汉族的书籍,如《水浒传》《孙子兵法》、四书五经等等。由此,毛泽东对这位喜欢汉族文化的土司有了几分敬佩。
周恩来、朱德对这位具有汉文化情节的藏族土司也很感兴趣,他们都认为,如果索观瀛没有逃走,一定能够与红军交上朋友。如果他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的红军是为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而战斗的军队,他一定能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因为索观瀛在藏区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努力改变藏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他的改革措施的确给雪山草地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发展,这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有许多相近之处的。毛泽东认为:索观瀛是红军能够争取过来的藏族土司,是我们可以结交的朋友,要找到与索观瀛见面的机会。
毛泽东要求全体红军官兵要保护好土司的财产,对索观瀛家加以保护,不得损坏!今后红军离开卓克基,必须把屋子整理干净,物件归还原处,不得乱扔乱放。
毛泽东说:“我想,日后索观瀛看到我们没有损坏他的东西,也许会改变对我们的看法的。人只要改变了观点,对我们有了好感,他就会逐渐变得亲近我们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为中国革命做贡献!”
请刘伯承传授打击敌人骑兵的方法
一天,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带着大量的军需物资来到了卓克基,把物资送到了中央红军手中。
傅钟与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李维汉、李富春等都是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老友相见,分外高兴。此时,李维汉、李富春等人已经和刘伯承等作为中央慰问团成员去杂谷脑慰问红四方面军将士去了。卓克基官寨里,傅钟见到了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邓小平等人。
傅钟将红四方面军在剑阁、江油、北川等地搜缴土豪劣绅的食品、布匹、鞋子、衣物等物资的经过向中央领导人作了详细的汇报。毛泽东见傅钟戴着眼镜,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很是高兴,赞扬红四方面军将士都是勇敢的战士,都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好红军。他还向傅钟详细询问了红四方面军军中的情况。傅钟向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介绍了徐向前的为人和指挥才能,也介绍了张国焘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进行大肃反等情况。毛泽东10 多天前看过徐向前写来的康藏地区以及红四方面军的情况报告,对徐向前很是欣赏。听了傅钟的介绍,他对红四方面军情况心中有了底。
7 月6 日,在杂谷脑慰问红四方面军将士的部分中央代表团成员回来了。听取中央慰问团在杂谷脑的情况汇报后,毛泽东便对刘伯承说道:“你回来得正好,目前我们的红军遭到了反动土司的骑兵袭击,牺牲甚大,先不忙着汇报在杂谷脑的情况,请你给红军将士讲讲打击敌人骑兵的知识吧!”
刘伯承根据骑兵的特点提出了打击敌人的重点要求:一是集中所有武器,成排地向敌人骑兵战马射击,先打倒了战马,骑兵就威风不起来了,这是打击敌人骑兵的最主要的方法,切忌遇到骑兵就乱跑,这样会造成被骑兵各个击破的严重后果。二是在来不及成排一起向骑兵射击的情况下,尽量到骑兵不易追击的地方躲避,并选择最佳时机向敌人骑兵开枪,将敌人消灭。
此后,红军总政治部请《红星报》主编陆定一和红军剧团的明星李伯钊来创作一首歌,把打骑兵的方法通过唱歌的方式传授给各个部队,让最广大的红军战士充分运用和掌握打击骑兵的技术要领,对付敌人骑兵的袭击。
很快,陆定一和李伯钊根据刘伯承讲述的打敌人骑兵的技术方法,创作出了《打骑兵歌》,草稿送给刘伯承和朱德审阅后,又转到毛泽东处。其歌词如下:
敌人的骑兵不可怕,
沉着应战来打它。
目标又大又好打,
排子枪快放齐射杀。
毛泽东听了李伯钊现场演唱这首歌后,连声赞扬写得好。
红军总政治部连夜翻刻《打骑兵歌》,次日,红军剧团所有的歌唱能手首先把这首歌唱会,然后到各个部队教代表唱,代表理解歌词内容并唱会,再回到各个连队教战士们唱《打骑兵歌》。
就在各级部队学习打击敌人骑兵知识的同时,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听取了中央慰问团的汇报。
当时,中央慰问团带着红军剧团在杂谷脑慰问红四方面军将士场面还是热烈的,张国焘派人整天陪着,天天给好吃好喝,但是限制中央慰问团的行动,不让中央慰问团成员与红四方面军的将士见面。张国焘还秘密召开了中共西北特委第二次常委会,散布对中央的不满,并在会上抓住中央的《前进报》发表凯丰的文章《论列宁的联邦》一文,说这是针对红四方面军在茂县成立西北联邦政府而写的,中央就是反对红四方面军等等。张国焘的这些做法,煽动性不可谓不强,一时间迷惑和欺骗了一些人。
那些天,中央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张国焘及其下属以川陕省委或者苏维埃四川省委的名义发来的电报,提出要求改组中革军委和中央政治局等要求,借口组织问题和统一行动问题迟滞红四方面军北上的行动。张国焘的这些活动,实质上是想攫取更大的权力,企图取代毛泽东等的领导地位。
对于张国焘的一系列错误行为,中共中央始终采取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希望他能服从中央领导,加强两大主力之间的团结,共同北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深知这场斗争的艰巨性和严酷性,不禁为党和红军的前途担忧起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