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华武术
2023-08-29葛长银杨婷婷北京
○葛长银 杨 彤 杨婷婷(北京)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的人才标准。诗书培养儒雅的气质,武术塑造英武面貌和尚武精神,二者不可缺一。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开始,便既学文又习武。他“早在东山小学求学时,决心努力做到能文能武,实行心力与体力并重,把锻炼身体与救国救民的宏伟抱负联系起来”。在长沙求学期间,他大力倡导“学术的研究和体格的锻炼”,把历史上文武双全的人物“援为同道”。
少年毛泽东好角力
19 世纪50 年代,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兴起。韶山毗邻曾国藩的家乡湘乡,得风气之先,出现了一次极大的从军潮。毛氏家族有很多子弟参加了从湘军之兴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次重大战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等级的功名。先人们的经历直接感染到同乡子弟,特别是他们踔厉敢为、勇闯天下的品格,更对少年毛泽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毛氏族谱》对毛泽东的性格有这样的记载:“南方人重文尚智,北方人重武尚用,而毛泽东这个南方人却武勇刚烈,意志顽强,这与其家族背景和早年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毛泽东将历史上那些尚武的先贤、勇烈的壮士、潇洒的剑客援为同道,援为老师;极其推崇经世致用学派的代表人物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的行事风格。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虽是南方人,但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骑马。毛泽东说:‘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
1964年6月,毛泽东在观看人民解放军北京、济南部队军事汇报表演期间,来到练习场地打沙袋
在喜好读书的同时,少年毛泽东“师古”的方式还包括习武。《毛氏族谱》有准确的记载:“据韶山老人回忆,毛泽东从小好角力。”
角力就是两人徒手相搏,较量武力,这是中华民族最原始、最早的一项武术活动。“夫角力者,宜勇气,量巧智也。”即有勇有谋,这也是角力的重要特征。在近代史上,湘军能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武术训练,并在训练中讲究灵活应变。所以,参加湘军的毛氏弟子,都是带着一身武功退伍回乡的。可以想见,韶山夜间的乡场上,在退伍族人的指点下,一群少年意气风发,努力习练摔跤及其配套武功的场景。这种在韶山民间被称为“打耍架”的角力运动深受少年毛泽东的喜爱。有文献记载,毛泽东和小伙伴放牛时,“他们有的抱在一起摔跤玩”。毛泽东生平著名研究专家高菊村在《韶山出了个毛泽东》一文中关注到了“与同伴游戏好角力”这个重要的习武细节,他还从韶山地方风尚对毛泽东的熏染方面寻找渊源:“韶山地处湘中咽喉,宋、元、明、清各代,无论官军、农军,均混杂于此,更加剧了这里的尚武精神。”《韶山地方志》对当地的习武风气也有记载:“清末,境内体育以民间武术为主。民国时期,境内民间有擅长拳、棍、刀、枪的能手。”崇尚英雄行侠仗义的少年毛泽东自然深受影响。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韶山生活期间,通过角力积累了一身武功。湖南学者文热心在《毛泽东与故乡》一书中,这样描述当年毛泽东在乡间参加耍龙灯的情景:“大年初一,几十个耍龙灯的青年农民涌进了三洪峻乡公所,在大厅里故意高声呼号,作古正经地比起武艺来。”“韶山的农村风俗,在插秧秋收或逢年过节时,总要耍龙灯,他常常扮演龙灯前边的玩珠人,这玩珠人是耍者们的指挥官。”毛泽东总做玩珠人,不光要有指挥才能,还得有武术功夫才能胜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曾当着老同学的面回忆起在东山学校时期的“比武”往事:“那时我人虽然瘦,但个子高,打耍架时一般人还不敢轻易拢我的边。我和班上力气最大的某同学交战,他也只占了个平手。”
“三年拳不如一年跤”。拳术一般是单练,摔跤需要两个人对练,更具有实战性,也更长功夫。毛泽东从小就进行过摔跤的习练,由此养成了他爱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以及终生敢“角力”的精神气质。
青年毛泽东迷恋中华武术
从1911年参军入伍到1917年发表《体育之研究》这段时间,青年毛泽东曾对武术习练十分迷恋。
辛亥革命爆发四五天后,不到18 岁的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参加驻长沙的起义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一名列兵”。按部队规程,新兵要接受军事训练。毛泽东参加的军队虽是湖南新军,但体能训练保留了湘军的武术训练传统,军队里的武术教官也都是武术高手。毛泽东曾回忆说:“我们新兵连,后来虽然没有开到武汉去打仗,我却受到了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开始后,毛泽东严格要求自己,勤学苦练,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掌握了军事基础知识和战斗基本技能。正、副目(相当于班长)见他身材魁梧,动作又熟练准确,故经常叫他做示范动作,或叫他带领其他士兵‘开小灶’,帮助他们提高军事技术。”在从军的半年时间里,毛泽东接受过正规的军体武术训练并且成绩突出,成为新兵中的佼佼者。
在退伍回到学校之后,毛泽东“采取体操、拳术和军事操练中有锻炼身体作用的部分,加以变通、综合,就身体部位分成几段,试行练习,几年中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最后创造了一种‘六段运动’”。“六段运动”后来被毛泽东写进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中。
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的性格和爱好时,曾说:“他和同学谈话的时候,常常喜欢把这样的话劝告同学:我们不要读死书,要读活书;我们不要做白面书生,要做能文能武的新青年。他用自己锻炼身体的实际行动,带动同学们,希望大家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十分重视锻炼身体,依季节的变化,进行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步行以及体操和拳术等各种体育活动。”其中省时、有效的拳术训练是毛泽东经常运动的项目。周世钊对此记忆深刻:“晚自习完毕后,同学都已到寝室睡觉,他常在寝室旁的空坪中练习拳术和六段运动。”还有文献证实毛泽东还学过棍术、西洋拳击和西洋剑术等等,拳击和剑术是当时他们学校的外籍老师教给他的。
此外,毛泽东还曾拜访过武术名家柳午亭。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16 年暑假,从杨昌济谈话中得知,离板仓四十多里的高桥塘冲,有一位留学日本的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和倡导者柳午亭(柳直荀的父亲),随后便专程访问。”柳午亭是“空手毙豹”的武林高手,学贯东西,曾担任日本陆军士官大学武术教练。大热天来回跑了近百里路求师学武,可见当时毛泽东迷恋武术的程度。而他不虚此行,此行得到了柳午亭的真传。“就在黄棠山庄楼上,柳午亭还教了毛泽东几招‘王拳’(也称‘八拳’)。”“八拳”是“武术流派中一支风格特异的纯攻击型拳种,被历代拳家视为‘绝门’功夫,不肯轻易传人。”柳午亭传给了毛泽东,足见他对毛泽东的欣赏和器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百忙之中仍然十分牵挂柳午亭。1950 年4 月18 日,毛泽东给柳直荀的夫人李淑一的信中曾请她在“肖聃(指李淑一之父)午亭两位老先生前乞为致候”。李淑一也回忆1950 年5 月“毛岸英同志回长沙时,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曾去看望直荀的父亲午亭先生”。1957 年5月11 日,毛泽东在给李淑一的信中又叮嘱:“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毛泽东一直记挂着这位传授武艺给自己的老师,一生以师礼相待,直到1957 年12月柳午亭去世。
《体育之研究》对中华武术的研究
1917 年4 月1 日,毛 泽 东 在《新青年》公开发表了平生第一篇论文《体育之研究》。这不禁给人留下疑问:“为什么毛泽东这样一位后来举世瞩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却是体育论文?”其实,毛泽东是借“体育”之名对中华武术进行研究,感悟“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体育四大作用,借此强调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提倡武风、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性。
从文章的立论来看,毛泽东遵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文武双全”人才观,“推崇清初颜元、李塨的‘文而兼武’的思想,赞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认定“文明是建立在体魄之上”,强调“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他还用“有颜子而短命,有贾生而早夭,王勃、卢照邻,或幼伤,或坐废”等史例,论证这些古代才子短命、多病的原因都是缺乏身体锻炼,想由此点醒世人“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
从文章的论据来看,不论是“仲尼取资于射御”,还是德国“斗剑之风播于全国”,或是“日本则有武士道”,论的都是各国传统武术。再看“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等论据,列举的也是中华武术、武士或文武双全的国士在历史关键时刻的作用。而“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属于直接点题——体育的主旨就是勇敢的尚武精神,这也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毛泽东编创的“六段运动”示意图
文章最后,附上了毛泽东自创的“六段运动”。其中的拳术动作,比如“握拳向前屈伸,左右参,三次”“握拳屈肘前侧后半圆形运动,左右参,三次”“握拳向前面下方屈伸,右左并,三次”,显然是化自中华武术中的拳术动作,如果没有习武实践及其对武术的领悟,是很难写出这样的文字的。
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打乒乓球
《体育之研究》用中华武术立论,再用中华武术范例论证,最后又用中华武术健身操推广理论,当时志存高远的青年毛泽东济国救民的重任在肩,写文章的宗旨也必然是提倡全民健身运动。
中华武术对毛泽东的影响
一是塑造了毛泽东的斗争精神。从小习武的毛泽东,其斗争精神主要源于中华武术的尚武精神。他家乡的学者高菊村认为:“尚武精神反映到少年毛泽东身上便是叛逆性格、斗争精神。因此,当他成为革命者时,他积极主张武装革命斗争。”国外的学者斯图特尔·施拉姆也认为:“尚武,无疑是毛泽东个人性格中一个根本特征,这个特征我们在毛泽东一生每个转折关头都能看到。”
走上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道路后,毛泽东的武术思想也始终发挥作用。1929 年12 月,他起草《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时,就把“武术”写进了士兵会的工作中;在瑞金,他还亲自领导修建了一个大操场,号召军民锻炼身体,保卫苏区;无论在延安还是在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对练兵都作出过具体指示,要求之一就是要重视军事体育,把练兵和体育运动紧密结合,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被运用到练兵中。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一书记述:“在对面四周环山的平原上,一队红军士兵在练拳术和大刀的呐喊声也一样听得很清楚。”
从秋收起义到抗美援朝,毛泽东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武术行话,传递了他的尚武精神。比如走上井冈山后,毛泽东在讲军事斗争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拳头越打越多”。在强敌面前,他总举例:“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转战陕北时,毛泽东曾对师哲说:“你懂得拳击吗?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有力!”直至抗美援朝,毛泽东仍用“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武术行话总结战争,并被广为传颂。
尼姆·威尔斯创作出版的《续西行漫记》
二是毛泽东坚持习练“六段运动”。为了普及全民健身曾“自成一派”,青年毛泽东融合中华武术的精华成分编创了“六段运动”,包括手部运动、足部运动、躯干运动、头部运动、打击运动及调和运动6 个部分,其中调和运动又包括深呼吸——即给身体内部做运动的“吐纳功”,也是武术界修炼内功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方法。
“六段运动”属于一套降低难度的武术运动。有文献资料证实,在锻炼身体方面,毛泽东一直坚持习练自创的“六段运动”。他身边的卫士们也记录了这个运动场面:“毛主席在院子里甩甩胳膊,左右晃身子,前后换着活动腿,然后深呼吸。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他自己创造的‘自由操’,用这种方式解乏和锻炼身体。”“当毛主席得知我军已打过长江时,高兴地站起来,连说:‘好,好!’不一会儿,毛主席轻松地走出办公室,开始在院内散步,熟练又随便地做了他的体操。”
三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保持武术爱好。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山东》一书记载:1952 年10 月28 日,吃过早饭后,由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陪同毛泽东到曲阜参观。在专列上沟通一些当下问题后,毛泽东把话题转移到武术上:“你来几手少林拳,我学一下。”许世友站起来,把帽子一摘,外衣一脱,攥紧拳头,伸胳膊蜷腿踢脚,表演起来。毛泽东站起来也紧紧腰带,在后面比划着学。能跟上许世友的拳路,说明毛泽东的拳术功夫还在。后来毛泽东到浙江视察,对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还提及此事:“我喜欢运动,在山东还跟许世友学过少林拳。”
1959 年4 月13 日,毛 泽东再次来到山东,来到了田间地头。据《毛泽东与山东》一书记载,当时“毛主席边走边看。沿着南北路继续向前走,路东边一片麦田引起毛主席的注意。他没有满足我的汇报,他要亲自看看这片麦苗,但路边一条1 米多宽的水沟挡住了去路,水沟里流着水。这时大家都想向前走,毛主席却纵身一跃,跃了近2 米远,跨过了水沟,在水沟边上深深地留下他的两个脚印。当时毛主席已66岁了。可他身体是那样的健壮,身手是那样的矫健,在场人都为之惊叹,为之高兴”。陪同人员并不知道,这纵身一跃需要的爆发力,正是来自毛泽东的习武功底。
1959年4月,毛泽东在山东听取小麦生产情况介绍
从少年好角力到青年迷恋习武再到晚年保持武术爱好,及至不同时期用武术行话指导武装斗争,毛泽东深受中华武术的影响,是中华武术塑造了他终生敢“角力”的精神气质。也正是通过武术习练增强体魄的切身体会,让毛泽东深谙文武之道,并终让他成为“既有雄韬伟略之智,又有尚武自强之勇”的历史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