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高职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8-29曹雪群毕煜张元东宋世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3期
关键词:护理学混合社区

曹雪群 毕煜 张元东 宋世坤

[摘           要]  以社区护理学课程为例,选取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高职护理专业8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社区护理学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关    键   词]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社区护理学;BOPPPS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034-04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多,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护理服务迫在眉睫,系统地培养优秀社区护理人才是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1]。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日渐成熟的当下,通过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实践能力。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参与和实时沟通反馈的教学模式和观测系统,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更关注学生全面参与和及时沟通反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2-3]。本研究在护理专业社区护理学课程中采用基于BOPPPS的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职教云平台、课堂教学和社区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混合教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当前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社区护理学,学生能够掌握社区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4]。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社区接触少,学生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的机会较少,造成学习兴趣不高,普遍不重视社区护理学课程。而社区护理学是一门知识点繁杂的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相关技能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较差,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较低。所以,提高社区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

二、实施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BOPPPS教学模式将教学全程设计为“引言(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阶段,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之前告知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学前摸底测验,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情况,再根据这一测验结果设计互动的参与式教学活动[3]。教学活动完成后用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进行教学总结,而本次的总结又是下次的引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把互联网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实现了真实教学环境与网络在线虚拟环境的混合,是师生间课堂交流与网络交流的混合和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5],在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OPPPS教学模式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运用提供了简洁、清晰、高效的设计思路。它是一个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并强调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及时反馈交流的闭环教学模式,依据社区护理学的知识脉络将每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划分成引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6个阶段,分配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合理、高效地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改革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20级护理专业8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415名学生,其中女生387人,男生28人,年龄(20.36±0.83)岁,学生已完成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生理学、基础护理学等基础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本研究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础开展混合学习,社区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修订了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授课教师集体备课确定教材、教法、教具等内容。现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课前准备阶段:通过线上学习来实现,包括B(引言)、O(学习目标)、P(前测);课中教学阶段:通过面对面学习来完成,包括P(参与式学习)、P(线下后测)、S(总结);课后复习阶段:通过线上线下的复习来巩固学习知识,包括S(復习与总结)、提交课后任务、在线答疑等。BOPPPS教学模式完善和规范了教学中开展混合学习的流程,使线上线下学习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课程安排

1.课前准备阶段

社区护理学教材选用的是张伟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区护理学》(双色版),社区护理学课程开设在大二第二学期,共52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34学时,实训教学18学时。教学开始前成立教学改革小组,共同构建职教云线上平台学习资源。小组成员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1名。教学改革内容由课程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前期实地调研结果,共同设计课程整体实施方案并构建线上平台学习资源。新学期开学前,课程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针对社区护理学课程内容统一进行培训,包括教学开展形式、授课学时安排、考核评价方式和次数、课程涉及的网络平台资源的使用和发布等。

课前教师发布任务,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授课教师每次上课前2~3天在职教云平台导入社区护理学相关案例、阅读材料等学习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布课前测试题,让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课前快速预习并完成测试,同时将学习过程中的疑问集中发布到学习通的问题反馈区,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梳理,作为课堂授课的重点内容来讲解。此外,建立社区护理学年级课代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发布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各班级课代也可以收集同学共性的问题发布到微信群,及时完成课前师生互动。

2.课中教学阶段

理论课堂的教学采用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课堂上的精讲部分是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互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职教云平台穿插课堂提问、抢答、讨论、摇号等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实训教学采用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引导的方式进行。对于社区评估、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小组探讨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8组,提前发布学生课堂需要完成的任务,课前小组成员讨论和准备,课堂上每个小组轮流完成汇报和讨论,教师进行评分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分数,最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与点评。

3.课后复习阶段

课后采用线下小组讨论、社区评估、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任务的完成,线上发布学生完成的健康教育海报、社区讲座策划、测试题等多种方式作为后测评价。教师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进行深入反思,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BOPPPS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总结所学内容、综合学习,并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总结过程中,通过小组总结、学生反馈和教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总结、概括和凝练,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逻辑主线,拓展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作为BOPPPS教学模式的重要指标,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至关重要。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更好地得以体现,经过社区护理学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制订出一套可行的评价方案,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检测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分为终结性考核(40%)和形成性考核(60%),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技术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性考核包括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个人课堂测验的成绩、完成小组作业等;终结性考核是小组完成社区健康教育讲座的汇报。

(四)教学质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多种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方面,为确保学生学习质量,成立各班级课代的微信群,开通微信通道,对学生线下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或帮助,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授课教师进行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全程监督,负责记录学生的参与及表现情况,给出评分,在课程开始前与结束时组织实时签到,并通过随堂测试检测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质量方面,在课前教学资源建设中,为了提供多样而全面的网络学习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申请了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经费的支持,制作了很多微课和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环节中有学校督导和二级学院督导不定期推门听课,为授课教师给出专业的教学评价。教学中期和结束时,由学生对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为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学生综合成绩

社区护理学实施线下线上混合教学实践后,2020级护理专业415名学生期末综合成绩较往年有较好的提高。综合成绩为(86.25±5.48)分,理论考试成绩为(82.62±7.56)分,实训得分为(89.51±5.83)分,课堂表现得分为(84.50±4.27)分,随堂测试得分为(88.56±9.73)分,职教云平台上课堂教学签到率为98.6%,作业完成度为100.0%,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学成绩合格率为100.0%。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选用的量表具体标准主要参考《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采用的量表是由吴德芳[6]改编的,该量表经过大量使用后,其中的各项条目以及评分数值均能准确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课程学习前相比,课程学习后学生的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四个方面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学生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满意度

社区护理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匿名的形式对2020级护理专业8个班的415名學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415份,学生整体满意度97.6%。

五、讨论

(一)基于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基于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干预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基于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知识更新很快,自主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其原因可能是,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进行灵活自由的网络学习,又有教师的引导充分保证学习的有序高效进行,通过参与式学习实现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学习知觉领域的感知加强;网络在线学习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需求,课堂小组活动打破传统专业课沉闷、紧张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8]。

(二)基于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学生的学习成绩

调查显示,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学生的课堂考核、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绩,成绩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教学方法的差异,但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了解护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课前导入和学习目标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的任务布置中,学生在30分钟左右能完成任务并完成预习,不至于占用过多时间,又能快速收到反馈的问题集。前测评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根据学情分析掌控教學进度,并调整教学方法。

(三)基于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学生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表明,采用BOPPPS融合的混合教学法后,学生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能激发学习兴趣,带着好奇心和同理心进入课堂,使课堂生动、有趣,从而愿意加入参与式教学环节,并能在情景表演和角色扮演的体验中用心练习,加深对社区相关知识的认知。

在课中利用职教云平台签到功能完成快速签到,大大节省点名的时间,参与式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抢答、小组讨论、抽签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更有助于整合学生所学知识,更快地学习并发展创造性思维。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发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9],并给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辉.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王珍珍.BOPPPS教学法在社区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5):179-180.

[3]史桂霞,谢云,刘平,等.BOPPPS联合情景模拟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 36(22):4074-4077.

[4]罗曼.MOOC模式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9):172-173.

[5]高华山,邱渊皓,范卫卫,等.基于OBE理念的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3(10):14-16.

[6]吴德芳.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7]薛俊琳.基于e-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8.

[8]滕洁.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和自主学习能力及其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7):63-65.

[9]王文轩.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10-15.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护理学混合社区
混合宅
社区大作战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油水混合
混合所有制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