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挑战杯”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23-08-28李智峰张甜刘怡婷
李智峰 张甜 刘怡婷
摘 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的深入渗透,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杯”竞赛作为目前中国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全国性竞赛,探索如何发挥“挑战杯”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发现,“挑战杯”竞赛在推动传统学习模式改变、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融合理论与实践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挑战杯”也透露出参与者、高校考核体系和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管理过程、价值导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进一步发挥“挑战杯”在塑造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创新;“挑战杯”竞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147-04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技能型、知识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又反推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借助新的载体。
“挑战杯”竞赛作为学生展示个人综合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平台,在知识的应用、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高等院校日益重视“挑战杯”竞赛,已成为很多高校考评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得到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有40%左右的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挑战杯”竞赛[1]。现如今“挑战杯”竞赛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一方面随着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学生人数增多,另一方面受制于获奖指标有限。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需要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技能的深入融合[2],然而由于缺少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的训练,很多学生的成绩不甚理想。如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积极发挥“挑战杯”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推动作用,还值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挑战杯”竞赛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挑战杯”竞赛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积极发挥“挑战杯”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推动作用。
一、关于“挑战杯” 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以“挑战杯”为主题或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进行学术期刊检索,检索时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684篇文献,具体见图1。2005年以后关于挑战杯的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2010年—2018年该主题的年发文量维持在30篇以上,近些年“挑战杯”竞赛依然是热点研究主题。
本研究借助VOSviewer软件对检索到的684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节点的大小反映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这反映关键词之间的耦合度。基于挑战杯竞赛的研究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主要为创新能力、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发挥挑战杯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依然具备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挑战杯” 竞赛的发展现状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承办、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3]。目前,在中国“挑战杯”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累计2500多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累计达2.2万件,覆盖学生近220万人,共产生特等奖作品50件,42所高校获得“优胜杯”。在本屆“挑战杯”中,除了主体竞赛外还开展了三项专项赛,分别为红色活动、黑科技和揭榜挂帅。本届挑战杯引导学生爱国情怀,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卡脖子”技术难题和行业现实难题,激发青年学子的智慧和科技创新能力。
另外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小挑”从1999年第一届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发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据统计,2022年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吸引了117所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参与,参赛学生达到了3万人,辐射带动学生高达30万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交替进行。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大挑”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发明带来的实际意义,“小挑”商业性更强,更注重市场与技术的结合。
三、“挑战杯” 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
“挑战杯”竞赛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学生根据项目的需要,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从认知到实践再到创新,最终以项目计划书的形式参与竞赛。“挑战杯”竞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并非是科学家的专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将成为创新的主体。挑战杯更是激发了在校大学生这一类思维最为活跃的大众群体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4],通过方案构思、可行性论证、反馈调整、得出结论这一系列过程,为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也必将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从参与学生所申请的专利数量、发表的论文质量和参与的研究课题中体现出“挑战杯”竞赛大幅度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产出水平。
(三)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学生在参与“挑战杯”项目计划书的论证过程中,需要将创新思路转化为最终的生产力,并结合专业知识评判项目的经济价值,对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挑战杯”竞赛,学生可以和企业家直接交谈,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企业家则根据参赛作品的创新程度、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对优质的作品进行吸纳、运用和转化,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项目的设计上,参赛学生会聚焦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加速了学生从“象牙塔”向社会过度的进程[5]。
(四)推动培养复合型人才
该赛事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挑战杯”竞赛的难度远远超出一般在校大学生课程所学的相关知识,为了满足竞赛的需要,参赛学生需要自学大量科研知识,接受相关的科研培训和技能锻炼。具体来说,需要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并不断加工修改完善。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够大幅度提升知识面、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基于挑战杯竞赛项目的完整性,在完成过程中要求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统筹协调能力。同时,项目持续性强,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挑战杯”竞赛以“挑战”冠名,竞赛准备持续时间长,好的项目需要层层选拔,从院赛接着校赛到省赛再到最终决赛,每个赛程又分为初赛、复赛、决赛,所面临关卡多、困难大、事务繁杂。竞赛极大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总的来说,挑战杯竞赛能够综合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推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四、“挑战杯” 竞赛目前暴露的人才培养问题
(一)重结果的考核体系有悖“挑战杯”的初衷
目前,主管部门将大学生在“挑战杯”中的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作为大学考核的一项指标,因此很多高校也将该指标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评优评先、评奖学金、“保研”的重要依据。很多学生参与挑战杯的动机并非是提高自己的创业、创新能力,而是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希望能在挑战杯中取得好名次,进而能够获得考评加分。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往往重赛前的宣传和组织,轻赛中过程的辅导。学院重结果,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很多的奖励,缺少过程中的激励,这与“挑战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二)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缺少企业经历,尽管理论水平很高但不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教出来的学生犹如闭门造车。这一点从学生在“挑战杯”中设计的计划书中就能明显地体现出来,内容过于理想化,凭空想象居多,缺少现实调研和真实场景应用,产品定价不合理,市场分析过于简单,预测数据缺少依据。
(三)作品缺少创新性
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提交的项目计划书,有很多学生表示参赛是教师安排的,缺少主动参与的动机,提交作品时仅仅是在别人的作品上进行简单修改和套用,很难发挥“挑战杯”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在选题上,存在教师导向而非学生导向的特征,教师基于承担的课题,变相让学生分担自己的科研工作,违背了“挑战杯”竞赛的初衷。在内容上,项目书成果本应依托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成员共同完成,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互补的作用。然而,观点的差异、搭便车心理、团队沟通不畅等因素,给作品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障碍[6]。
(四)教师参与“挑战杯”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的职称评审通常有三个方面的考核和要求,即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和教学成果。挑战杯竞赛归属于教学成果,但由于目前参与人数众多,很多院校限项,学院筛选出线的比率较低,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参与,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指导。
五、加强“挑战杯”竞赛在培养人才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加强“挑战杯” 的全过程管理
赛前阶段加强宣传和引导,完善导师团队。组建一批有责任心的校内竞赛专业指导导师团队,合理配置导师团队结构,包括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实践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参赛动机,并全程参与学生的指导。加强赛前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挑战杯”竞赛的宗旨、目的、参赛方式、奖项设计、评判标准等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热情。
比赛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校内选拔要做到信息透明、公开、公平,从源头上避免腐败的滋生。多角度、全方位动态地了解参赛团队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导师组及时跟进指导,必要时可以配备企业导师进行专业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参与调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
赛后及时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不以结果论成败,注重过程的考核,合理设置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通过“老带新”,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发挥传帮带的效果。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弱化挑战杯竞赛的荣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走出功利化的误区。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属于官方举办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高校也将该类赛事作为综合能力比拼的舞台,借此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声誉,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功利化是一個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考核的设计上要摆脱唯结果论,注重过程考核,加强宣传引导,借助比赛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
从高校目前课程体系现状和挑战杯中凸显的问题看,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变革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改革思路不清晰、举措不到位,方案、师资与资源紧缺等问题成为最大痛点,造成硬实力培养严重缺漏、软实力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大学生循规蹈矩,思维固化,缺乏创新精神,课程体系亟须改革。摆脱传统的规范教学模式,采用课程组的形式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问题为导向,采用探索式或启发式教学模式。
(四)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参与者积极性
学校要有效整合好学生、教师、社团各方资源,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和阵地是开展挑战杯活动的重要基础,通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创新创业论坛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创活动中来。支持有条件的院系成立自己的科技创新类社团,鼓励院系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项赛事,为同学们展示创新思维搭建广阔舞台。另一方面,联合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大学生创业园等各个部门开展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让“挑战杯”从精英走向大众。
参考文献:
[1] 刘明明.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改革新探——以“挑战杯”为载体[J]. 中国成人教育,2013(04):34-35.
[2] 张睿.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现状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以全国“挑战杯”获奖者为例[J]. 复旦教育论坛,2019,17(06):55-62.
[3] 丁三青,王希鹏,陈斌. 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01):96-105.
[4] 周频. “挑战杯”竞赛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功能[J]. 中国成人教育,2010(04):67-68.
[5] 方正军,易兵,刘洞波,等. “微型挑战杯”与实践教学融合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J]. 高分子通报,2020(10):73-78.
[6] 张磊. 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实效性研究——基于98位参赛者的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J]. 中国青年研究,2017(08):63+105-109.
(荐稿人:李晓义,河南广播电视台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