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3-08-28陆爱玉
陆爱玉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呈现。文章从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概念、现状、实践路径等方面入手,对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改革探究,以期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信息技术课程概念
信息技术课程是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在一年级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在所学专业与相关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生活就业和继续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现状
现象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出现偏差。部分教师以全国计算机考试通过率衡量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认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是刷题,没必要去研究新教材、新教法,对于新教材里的很多工具、一级B中可能没有涉及的知识点,直接“忽略”。
现象二:课程教学为“思政”而“思政”。有些教师虽能认识到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性,但仅仅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或是寄希望于有现成的教学方案可供实施,或是随意在网络上下载思政教育内容放到课程教学中,只注重“量”的完成,而不注重“质”的效果。
现象三: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一是找不到合适的课程思政素材。二是因缺少对专业岗位的了解,找不到适合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载体。三是把握不准素养目标的设计。四是教学过程与课程思政相脱节,“两张皮”现象。五是评价内容与素养目标相脱节。
三、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育人”先“育已”,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教师应得到五种能力的提升,包括专业(技术)能力、课程思政开发能力、课程思政设计能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评价能力,各项能力指标见图1。
具体提升途径:1. 加强共享,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共享机制,在经验交流、教学观摩、师资培训中进行共享;2. 强化培训,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纳入各级教师培训内容等;3. 重视合作,充分发挥学校教科室、教研组等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4. 树立表率,鼓励学科带头人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 深入研究,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二)深刻理解《信息技术》新教材的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需找准“契合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生成性”关系,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
对标三全育人目标,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以《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使用马成荣、夏英主编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信息技术》,制定实施性课程标准,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思政要求,将思政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梳理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为代表的各类精神教育,深化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找准课程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维度及对应思政元素的结合点
全面梳理信息技术课程结构、课程知识点、技能点及对应的思政元素,以加强对课程整体的把握,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遴选的案例与素材,除了上述公共思政元素的恰当融入外,还要本着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从讲解范例、处理对象、教师的示范、案例分析等角度寻找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学生所在专业最有利的结合点,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培养团队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遵循原则
思政点融入教学设计应做到“如盐化水”般融入,不能出现“贴标签”“两张皮”等形式主义现象,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自然融入,即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需巧妙;二是严谨贴切,即设计教学时要吃透相关思政理论,做到严谨贴切;三是画龙点睛,即思政元素在教学中运用恰当、适量,使之在紧要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方法
1. 教学目标渗透
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设定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维度展开。其中,把价值塑造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政目标融入其中,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
2. 思政资源挖掘
(1)运用教材本身蕴含的思政资源
信息技术发展本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内涵。教师可以运用教材提供的思政资源,结合所授学生学情,进行二次加工后授课。如《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项目一“制作数字家庭改造方案”,教材中涉及很多信息技术的运用案例,如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也提供了丰富的思政资源库“中国数字科技馆(http://www.cdstm.cn)” 教师可进入数字科技馆选取合适的素材将之巧妙地运用到课堂。
(2)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挖掘思政资源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思想动态,选择与学生思想特点发展共进的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热点问题,以此实现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同频,获得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3. 教学策略运用
实现良好的教学,要求教师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思政元素同样可以借助于合适的教法、学法加以无痕渗透。常用的教法有情境教学法、竞赛教学法,常用的学法有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课程思政隐性渗透,教师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可让学生自始至终能沉浸其中,在适切的情境中掌握技能、提升思想认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竞赛教学法。将课程内容转化为项目任务,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点巧妙融入素材。竞赛教学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工匠精神,若能巧妙地设定竞赛规则,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需要从合作形式、合作内涵上下功夫,且要长期有意识培养。
(4)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探究精神,可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
4. 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最终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涉及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结论五个方面,全方面衡量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质与效。
参考文献:
[1] 赵继伟. “課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教育学研究,2019(03):114-119.
[2] 王立新,王英兰.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21-24.
[3] 刘建功. “课程思政”视域下全面提升中职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1(5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