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优化方法研究
2023-08-27陈雅心
陈雅心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滞胀衰退风险加剧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如何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获得长期生存与发展,各国企业纷纷加强自身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发挥作用,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内控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因此,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理论界和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概述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发现缺陷和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及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对象为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相关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等。评价内容涵盖了企业所有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第二,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的真实水平。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五要素”和“三能力”两种类型。其中,“五要素”即资产保护、预算控制、运营分析、绩效考评和信息管理;“三能力”即应对变化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第三,选择评价方法。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自我评价法、第三方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多种形式。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和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因此,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点,规范日常经营行为,提升管理效能,从而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良好的控制环境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往往会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来降低成本。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严重影响到了企业自身形象和信誉度。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较差。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企业领导层不重视内控工作,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内控文化;第二,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信息沟通渠道单一,难以实现全面管控;第三,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员工甚至不了解自己所在岗位职责和权限,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二)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多重风险。然而,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風险预警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后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例如,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的情况,但由于该公司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催收,最终导致坏账率大幅上升,对企业的经营成果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步构建自身的风险管理框架。但在实践中,许多企业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往往只有当风险真的到来时才被动应对;二是风险评估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缺少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三是风险控制活动单一,缺乏多元化手段;四是信息与沟通不畅,部门之间协作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使得企业难以做到全面有效地管控风险。
(三)内部控制评价趋于形式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检查和核对,并未深入分析其背后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的内控评价方式难以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根本性缺陷与不足之处,也无法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表现为:一是评价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评价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调;二是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业务流程的复杂程度以及风险点的分布情况等因素,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准确;三是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多数采用评价底稿填报或问卷访谈方式获取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真实的内控水平。这些问题都使得企业很难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化解。此外,由于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导致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质疑。因此,如何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风险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1.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在企业中,要想对内部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就必须先从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首先,应当明确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形成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机制;其次,需要加强经理层成员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最后,注重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为内控评价提供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健康向上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而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地向前发展。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现代化企业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业绩紧密挂钩,强力推动落实到位,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其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相结合,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得员工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日常工作之中,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注重企业内控文化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通过外培内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最后,加大宣贯力度,让每个员工都意識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内部控制全局。此外,企业还可借助专业第三方开展相关活动,如聘请专业机构指导内控实践,与高校合作培养内控人才等。
(二)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1.做好行业周期分析与经济环境预测
在进行风险预警时,企业需要对所处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进行深入了解。首先,要对当前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和评估,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因素。其次,要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法律法规制定及执行情况、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应对潜在风险。再次,要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或模型工具,建立合理的经济环境预测模型,为后续的风险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最后,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事件,采用相应的策略加以防范和化解。
2.做好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开展内控评价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等先进手段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大量财务、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潜在风险点,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予以应对。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各项信息能够得到高效传递和利用。最后,注重信息的保密性,严格保护相关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避免因信息泄露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因此,在信息收集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数据处理准确可靠。
3.做好资金集中管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运作。因此,为了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必须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首先,对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潜在风险点,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内控措施,降低资金活动风险;最后,定期开展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盘点资金,确保账实相符,防范资金被挪用或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4.强化内部控制评价与管理流程相融合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评价和各项业务管理流程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对各个岗位进行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清楚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以及需要遵循的规范要求。其次,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手册等方式来指导并监督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从而保证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有序,避免出现疏漏或错误。最后,加强信息对称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内部控制闭环系统。在未来的运营中,企业还需不断优化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实现信息共享互通,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 语
总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内控不足、执行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还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估与监督,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实现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