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轮”驱动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教研路径

2023-08-27蔡景台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类温州市体育运动

蔡景台

教育部202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涵养情趣,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和谐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中华传统体育”作为专项运动技能之一。由此可见,把中华传统体育内容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涵养情趣,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和谐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近年来深入探索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路径和策略,走出了一条重教研、强师资、挖课程、夯课堂“四轮”驱动的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路径。

一、重教研: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破解困惑与难题

《浙江省中小学體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浙江省纲要》)明确把中华传统体育类教学内容列为必学内容(如武术)与选学内容(如竹竿舞、舞龙舞狮等),但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多停留在基本运动技能和球类、田径、体操等专项运动技能方面。如何引导教师重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专门组织“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进课堂”,指导全市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工作,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培训活动。同时,邀请省内外民族传统体育方向专家及教学专家点评、把脉答疑。另外不断鼓励一线教师积极申报教学研究课题,把中华传统体育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申报立项研究,近年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文化自信背景下学校舞龙教学审思与策略》《素养导向下小学高段“武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关于中华传统体育研究方向的市级课题就达十余项,通过卓有成效的专题研讨活动与课题研究活动,在解决中华传统体育进课题的困难与困惑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二、强师资:引进民间力量,自身造血,充实专业师资队伍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色彩,大部分起源于生产生活劳动及祭祀、军事、娱乐等活动,其运动技能不同于球类、田径等专项运动技能,它更着重于表演、展示中的运用。该类运动文化形态多样、民族民间地域特色鲜明、技法形式多元、健身与养生相济。如何让中华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在校园中更好地开展?专业的师资是推进中华传统体育运动进校园的中坚力量。2019年9月,对温州市在编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基本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擅长一项中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师不足百人,这显然不能满足中华传统体育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民间社会组织力量,如,与温州市龙狮协会合作,组织中小学龙狮阳光赛,比赛前先进行龙狮运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年来为温州市中小学校共培养了龙狮教练员300多人,为龙狮运动在温州市中小学校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基础。再如,通过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牵线搭桥,温州市南拳协会等民间组织已同70余所学校合作,长期进驻校园训练、授课。同时,不断开展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技能培训,邀请省内外民族传统体育的专家授课,不断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充实专业师资队伍,有力保障中华传统体育运动的顺利推进。

三、挖课程:整合国家课程,开发校本,丰富传统体育课程

尽管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遗存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但独特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温州体育课程资源的先天不足,中华传统体育类课程资源非常匮乏。在现行课程标准以及《浙江省纲要》等的指引下,一方面整合国家与地方课程资源,把武术、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类的特色项目作为学校专项运动技能的必学内容予以推进;另一方面,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团队,充分挖掘散落在温州民间的体育活动与游戏,并对其进行整理与加工,使之发展成为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民间体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如,近年来,先后研发出了《温州南拳》《泰顺摇锅》《雁荡山跳竹竿》等颇具温州特色的校本课程,弥补了中华传统体育运动在温州开展的不足。

四、夯课堂:实施大单元教学,课堂转型,落实传统文化浸润

课堂教学是落实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进课堂的主阵地,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是专项运动技能之一,在教学中,严格按浙江省“四化”(教材内容结构化、教学学法问题化、教学组织小组化、教学评价精准化)课堂转型要求设计教学。

教学内容结构化。强调基本功与传统体育运动基本动作技术之间的关联和衔接,如,温州南拳中将“乌鸦开翼”“猛虎推山”“双龙撞碑”等动作技术与马步、仆步等基本步型相组合;舞龙中8字舞龙动作与矮步、滑把等基本步法和手法相组合,避免单一、零碎的动作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对完整动作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温州南拳与舞龙的动作技能。

教学组织小组化。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民族性,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小组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与感悟,在掌握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练,潜移默化,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的体育文化,培育学生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

教法学法问题化。围绕课的关键问题,设计问题串,形成问题链。如:竹竿舞3-3拍跳竹竿教学,围绕“打竿与跳竿节奏一致”关键问题,设计了“如何不踩竿”“如何不夹同伴的脚”“如何做到进出自如”“如何能跟上音乐节奏打竿与跳竿”等问题串,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动作技术,运用动作技术。

教学评价精准化。基于中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特征,其教学评价同样也要采用表现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突出学生在学练过程的表现,改进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中华统体育类运动不仅能培育学生自强不息、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更重要的是还能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践行中华传统与养生文化,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体育类温州市体育运动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