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运动会的组织实施方法
2023-08-27施浩杨波陈璞
施浩 杨波 陈璞
一、全员运动会的组织实施
学校运动会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形式,笔者所在学校自建校以来每年坚持举行冬春两季运动会。毕节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水量较为充沛,因此,考虑降雨对比赛的影响,运动会通常安排在雨水较少、气温宜人的4月下旬和11月中旬举行。一般冬季运动会为全员参与,春季运动会一、二年级要求全员参与,三至六年级要求各班先进行运动会前的全员选拔,再择优参加校级比赛。
冬季运动会进行的是团体项目比赛,要求所有年级全员参与,项目包括队列队形及方队跑操、哑铃操、五步拳、健美操、三人板鞋竞速、趣味体能、足球绕障碍进攻小球门、运送乒乓球、仰卧起坐捡沙包、跳长绳、跳短绳拔河。各年级分甲、乙、丙组进行比赛,由班主任进行抽签确定分组。比赛同时在3块场地进行,分别由7位评委对进出场秩序、口令、动作一致性、精神面貌、着装统一、准备区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10分,保留两位小数取平均分确定各班成绩,各组取前3名颁发奖杯、奖状,于次周举办颁奖仪式。
春季运动会按水平段总共设置12个项目,包括水平一的“播种与收获”、1分钟原地跳绳、单人袋鼠跳接力、钻圈接力;水平二的50米跑、200米跑、立定跳远、单人跳绳;水平三的50米跑、50米×4接力、双人跳绳、跨越式跳高。3个水平段各安排1天比赛时间,除了全体体育教师作为各比赛项目主裁判以外,还有其他科任教师、学生参与到执裁、记录成绩、秩序维护的工作中,最后由体育组教师汇总编制成绩册,并于次周举办颁奖仪式。为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班级荣誉感,采取班级项目积分制,一、二年级各组分别取前3名进行积分,三至六年级则按项目前8名进行积分,从第1名到第8名分别计9分、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团体前3名获得奖杯,个人前3名获得奖牌,个人4~8名获得奖状。
二、部分项目的比赛方法
全员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还要考虑趣味性和娱乐性,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力差异进行难度变化,还应适宜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此外,进行项目设置时还要充分考虑组织管理的难度和比赛的流畅性,避免因某个项目占用了过大的场地或过多时间、人力等而导致其他项目停滞。跑类及操类等项目的比赛方法比较常规,以下仅对部分项目的比赛方法进行介绍。
1.“播种与收获”
参赛对象:水平一学生。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的协调素质和掷准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比赛方法:比赛安排在背风空地进行,一年级距离3米、二年级距离4米,提前量好距离并用胶带进行标记。每班派出10名学生,2名学生1组,1人投掷乒乓球,1人手拿纸篓接球,每组投10个球,以最后接到纸篓里的乒乓球个数计分,投进1个记1分,以每班5组的总积分进行排名,按排名计分(图1)。
注意事项:不可反彈接球,从纸篓中掉出的球及规定区域外接的球均不计入比赛成绩。
2.1分钟跳绳
参赛对象:水平一、水平二学生。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的整体协调性、灵敏性,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
比赛方法:比赛在地面平整的场地进行。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在直径2米的圈内进行1分钟计时跳绳,5人成绩累加为本班最后成绩,以此成绩排名计入总分(图2)。
注意事项:跳绳必须在规定区域内完成,超出区域所跳成绩不计入总成绩,每人1次机会,断绳脱绳情况可继续比赛但不延时。
3.单人袋鼠跳接力
参赛对象:水平一学生。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提升跳跃能力,增强运动兴趣
比赛方法:在平坦的场地上划2条相距10米的平行线,分别为起点和中转点,每条跑道准备1个布袋,每班选派12名学生参赛。比赛开始前,各队排头双腿穿进布袋准备,听到指令后双脚跳跃前进,到达中转点绕过标志物后跳回起点,与下一名学生接力,依次进行,直至本组所有学生完成,按到达的先后进行排名,依据排名计分(图3)。
注意事项:交接时不得抛传布袋,他人不得帮忙。在跳跃过程中双手紧抓布袋防止摔倒,如跌倒需重新套好布袋继续比赛,不得跨步和跑进,不得干扰其他组比赛。
4.钻圈接力
参赛对象:水平一学生。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性和稳定性,提高专注度,增强运动兴趣。
比赛方法:每班选派10名学生以1路纵队在起点准备,中转点距起点20米。比赛开始后,各班排头学生跑至中转点,将放在此处的呼啦圈拿起,穿过身体后再放回原处,然后迅速跑回本队,与排在第2名的学生击掌后,该学生出发,以此类推。按总用时进行班级排名,按排名计分(图4)。
注意事项:呼啦圈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套过都可以,在跑的过程中不得抢道,否则成绩视为无效。
5.运送乒乓球
参赛对象:水平一至水平三学生。
比赛目的: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专注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比赛方法:起终点相距10米,每班选派10名学生参赛,分别以1路纵队站在起点准备。比赛开始后,每班第1名学生通过乒乓球拍托运乒乓球跑至终点,绕过标志物后返回与下一名学生交接,以此方法接力,按全队完成比赛的时间排名,按排名计分(图5)。
注意事项:途中如果乒乓球落地须捡回后从落地位置继续比赛,在自己赛道内前进,不得故意干扰其他组比赛。
6.仰卧起坐捡沙包
参赛对象:水平一至水平三学生。
比赛目的:提高学生的腰腹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比赛方法:每班选派10名学生,2人1组,1人仰卧于垫上,另1人按压仰卧者双脚。垫子上方放置10个沙包,仰卧者进行仰卧起坐,仰卧时抓取沙包,坐起时将沙包放在垫子侧面。每次仰卧起坐只能拿取1个沙包。每人完成10个沙包后换另1人以同样方法进行(图6)。全班10名学生用时相加为本班总成绩,以总成绩进行排名,按排名计分。
注意事项:裁判员应在比赛开始前强调动作规范,重点要求头部不能后仰,避免碰撞,同时在比赛中加强提醒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