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全员运动会创新小学体育活动路径

2023-08-27王彬于双红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员运动会活动课

王彬 于双红

编者按:校园运动会作为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既是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集中检验,也是学生展示、交流、培养运动兴趣、体验运动魅力、领悟体育意义的良好契机。参加校园运动会的权利是均等的,如何设置参赛的机制,以保证学生全员参加是关键。为此,全国各中小学校都在尝试推行校园全员运动会,努力在参赛机制、比赛形式、比赛项目、比赛场地、参赛办法等方面寻求突破口。本期针对“全员运动会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专题组稿,以期推广成功经验,启智创新。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重要形式,莱阳市实验小学基于校情和学情,将传统运动会改版升级为面向全体师生的全员运动会,并在全员运动会的带动下丰富了体育活动课的内容,促进了体育活动课的质量提升,探索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路径。

一、细化要求,落实全员参与保障机制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竞赛的重要形式,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莱阳市实验小学经过多次研讨论证,于2023年4月成功召开了“‘跃动‘悦长”首届雅趣全员运动会。运动会要求各班级全员参与,因身体等原因确实不能参赛的学生须通过班主任向体育组报备,办理免赛手续。运动会当天,由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总裁判长,不定时、不定项地抽查核验参赛队伍的上场人员名单。一旦发现有冒名顶替参赛等现象,取消当事人及班级比赛资格或比赛成绩,并取消文明班级的评选资格。此次运动会中,全校39个教学班,2236名学生,127名教职工,参赛率达到了99%,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运动会。

二、改革模式,推动群体性活动开展

全员运动会作为一项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不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在学校全员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上坚持“三原则”:趣味性,运动量、合作性。项目设置之初拟定26个备选项目,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项目的组织方式、测试时间、安全性等进行验证,最终筛选出兼顾各层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适合各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比赛项目。

项目设置包含三大类:个人项目、双人项目、团队项目,按难易程度和形式创建不同板块。个人项目主要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设置,注重发展个人特长,增强身体素质,突出竞技性,如50m跑、立定跳远等。

双人项目在个人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在注重竞技性的前提下培养合作意识,如100m花样跑绳,2名学生1组,发令枪响后,1人在起点做原地双脚跳绳3个+单脚交换跳3个+编花跳3个,完成后沿跑道边跳绳边跑至交接区与同伴交接,同伴完成同样动作后边跳绳边跑至终点,最先完成的组获胜。

团队项目旨在突出团队合作,增强凝聚力,从生生合作、亲子合作、师生合作的维度进行设计。如,生生合作的“螃蟹背瓜”项目,各班级选派10名学生参赛,2名学生1组均匀分段站在赛道上。第1组2人背靠背,中间夹1个排球,手拉手站于起跑線后。比赛开始后,第1组横向前进,跑到第2组接力区将球交给第2组同伴后原地站好,第2组以同样方法继续跑向第3组,以此类推,直到最后1组冲过终点,以完成时间排名,按排名计分。又如,亲子合作的“全员加速”项目,各班级选派12名学生和12名家长作为参赛团队,均分为甲、乙队,相向站立于相距30m的起终点后。甲队相邻的学生和家长套好绑腿,听到发令声后跑向乙队,在终点与乙队交接,乙队以同样方式返回起点。中途有跌倒或绑腿松开的情况,需原地整理好后继续比赛,按抵达时间排名,按排名计分。再如,师生合作项目“齐心协力向前冲”,各班级由班主任携10名学生组队参赛,相邻队员套好绑腿,成1列横队站于起跑线后,发令枪响后,班主任(位置自选)带领队员跑向30m处的终点,按完成时间排名,按排名计分。

在编排方法上,所有比赛项目各班级每项限报1人/队,个人项目和双人项目(上午比赛)每人限报1项,可以兼报团队项目(下午比赛)。所有比赛项目均采用一次性决赛方式,不设预赛。比赛按照名次获得相应积分,个人项目和双人项目第1~10名按照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计分,团队项目在此基础上按双倍计分。

三、分工合作,促进活动课高效实施

全员运动会的比赛规程确定后,会下发至各班,规程不仅包含比赛流程、组织方法等,还设计了“运动项目库”,明确了全员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并对比赛方法、比赛规则等进行详细阐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图1)。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对照规程,在体育活动课上带领学生备战全员运动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员和练习。此外,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活动课进行场地规划、项目解读、器材调配等,为各班级的备战提供帮助。

通过对运动项目库的灵活运用,有效指导原本是“体育外行人”的各班级班主任高效组织实施体育活动。除了准备全员运动会,班主任还可以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针对薄弱项目进行练习,体育活动课上得有声有色,切实让全体学生动了起来。

四、多元评价,提高师生参与意识

1.过程性评价

体育教师制订并填写《运动参与度评价表》,记录各班级体育活动课的出勤率、活动参与情况、规则意识等,每月总结一次,颁发全员运动“尽心竭力班级”流动红旗,学期末评选全员运动“尽心竭力少年”。全员运动会后,体育组将各班级成绩与上一年度进行纵向对比,评选出“最佳进步班级”和“最佳进步个人”。过程性评价能有效提升各班级对体育活动课的热情和班主任的积极性。

2.结果性评价

全员运动会奖励全体参赛师生,包含个人奖励和团体奖励。个人项目设置3个奖励等级,第1名至第3名为一等奖,第4名至第6名为二等奖,第7名至第10名为三等奖,学校进行物质奖励,奖品均印有学校标识,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班级奖励分为2种,一是团体成绩在年级前3名的优胜班级;二是学生纪律、场地卫生、情感态度等表现优秀的竞赛文明班级。结果性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强化了竞争意识,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辛勤付出后有所收获的成就感,并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

全员运动会和体育活动课相辅相成,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体系,促进学生爱上运动、享受运动,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全员运动会活动课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春季运动会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春季运动会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