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 打造特色体育
2023-08-2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抖空竹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深入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加强宣传推广,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小学领导基于学校教师、场地等现有条件和优势以及学校体育發展方向将中国式摔跤作为特色项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中国式摔跤项目列入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外, 在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领导认真研究中国式摔跤的育人理念与特色发展方向,将中国式摔跤项目列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并作为重点发展此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为更好地打造此项目,学校通过课题引领,以课题推动中国式摔跤项目教育教学研究,促使中国式摔跤成为全校学生都能掌握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加强中国式摔跤大单元设计、课堂中“学、练、赛”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中国式摔跤内容在课堂教学与游戏中准备活动、专项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动作,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动作难度,提升教师专项能力。体育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情况,不断完善中国式摔跤项目适合三至八年级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以提升教学与训练的合理性、连续性、安全性。此外,学校教师还以市区级各项比赛为依托,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中国跤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教学与训练,学生们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精、气、神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们从一开始的不敢摔、怕摔,到现在的敢摔、敢练,自信心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们相互帮助,从穿跤衣,系带子到动作指导,保护与帮助都体现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课外活动、暑期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国式摔跤项目对建构地域特色的学校体育,推动昌平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及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