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研究

2023-08-27苏梦瑶陈辉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7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大学生

苏梦瑶 陈辉

摘 要: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针对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用好课堂主渠道、把好实践主阵地、守好网络主战场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路径。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擦亮党员初心底色、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未来主要力量,深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间接续奋斗中积累下来的历史物料和文化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素材。将红色资源全方位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夯实信仰之基,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信仰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驱动力,主导着个体的認知和行为,决定了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大学阶段正是个体价值体系确立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在一些如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下,个别大学生出现了一定的信仰危机,这给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真实可触的史料遗迹对错误的思潮进行有力驳斥,可以让大学生在英雄故事、红色精神中得到熏陶和洗礼,深化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

(二)补足精神之钙,激励大学生矢志砥砺奋斗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物质资源相对充裕的时代,未曾体验过物资匮乏的艰辛,较为平顺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缺乏意志的磨炼,同时在“躺平”“佛系”等亚文化影响下,往往以消极的情绪来面对困难。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荣富强,这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现今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必须克服懒惰懈怠,增强奋斗精神。红色资源中囊括了丰富的奋斗故事,如展现林州人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展现石油工人独立自主、爱国创业的“大庆精神”,这些光辉历史体现的向上能量能够作为大学生应对挑战的强大精神动力,引领着他们以昂扬奋斗之姿踏上新时代的辉煌征程。

(三)把稳思想之舵,助力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内生动力和情感基础。红色资源中那些荡气回肠的爱国故事、仁人志士舍身报国的爱国壮举,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大学生能够从其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尽艰辛磨难才得以建成如今强盛的祖国,进而感知中华民族的坚韧和英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有了这种爱国情怀,他们在面对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袭时,才能坚定立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守护先辈宝贵的革命成果,从而将个人青春投入国家建设的宏伟事业中。

二、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内容单调,兴趣激发有困难

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当代大学生在求学的历程中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一些红色故事,对此类内容形成了固有认知。比如,对雷锋、焦裕禄、狼牙山五壮士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熟稔于心,同时对英雄人物也存在一些“脸谱化”的刻板印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这些典型素材常常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重复出现,但往往缺少对素材更深度的挖掘和解读。这使得大学生不能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养分,产生疲态心理,难以提起学习兴趣。

(二)年代久远,情感共鸣程度差

红色资源产生于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各个时期,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资源。然而,由于其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与当今的生活环境存在较大隔阂,大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其中,较难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了解长征历史时,他们大多只记住了“两万五千里”等一些惊人数据,却无法设身处地体会到当时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在紧急危险的战斗环境中徒步远行的艰难程度。仅凭想象和听说拼凑起来的片段让大学生对这些红色资源的理解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不能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理想

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党课团课、讲座报告、红色观影活动和参观红色纪念馆等,大多安排在课余时间。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青春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又要分出时间来参加这些理论性的学习活动,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这些活动往往又与第二课堂的学分挂钩,学生易持被动学习的心态,活动积极性不高且不能集中精力。此外,红色寻访实践类的学习活动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只选派一些学生干部参与其中,且活动中需要分出部分精力用于拍摄宣传照片、撰写新闻稿,如此一来影响了活动效果。

三、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守正创新,用好课堂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课堂作为培根育人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思想启迪、知识传授、情感熏陶等多项功能,因而必须重视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关键作用,灵活运用红色资源,将党史学习与理论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课堂活力。此外,专业课教师要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与专业相关的红色元素,如以突出的学科成果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注重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合力。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党史选修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的有力补充,便于学生进行延展学习,培养此方向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注重红色资源在教材中的体现,在课本中加入典型红色元素。收集当地红色资源素材以及校史相关红色资源,整合汇编成研究材料,作为校本课程的教学材料。

(二)整合资源,守好实践主阵地

实践是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史、体悟党史较为直观的途径。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做好红色资源的发掘者、推介者、保护者,主动探索发现更多红色资源,对其展开细致全面的了解,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高校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实践内容,统筹各方资源,依托校园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联系单位,结合入学教育、入党仪式等重大节点和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祭奠英烈、参观旧址、红歌比赛、寻访英雄、体验生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贴近红色资源,自主接受思想洗礼,激发自身报效祖国的强大奋斗动力。

(三)智慧赋能,守好网络主战场

互联网飞速发展,其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展社交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第一,可以精心打造融媒体平台和宣传矩阵,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对红色资源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实效。第二,可以创建主题教育网站,将红色资源进行梳理分类,设置条目清晰的学习板块,便于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和研究。还可以发起丰富有趣的线上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三,可以综合运用AR、H5、微信小程序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增强学生沉浸式的红色精神学习体验。对于一些距离较远的红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提升教育效果。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实践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奋斗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推动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创新教育途径,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EB/OL].(2021-03-07).http://news.cnr.cn/native/gd/20210307/t20210307_525430068.shtml.

[2]習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

责编:司 哲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大学生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