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面临的多重挑战
2023-08-26何军
何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艺术领域不断变革,中国油画的形式和风格經历了多种变化。这种演变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油画技法和传统的深入探索,更是反映了他们对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艺术家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交流、商业往来的机会及机遇。一方面,中国油画成为艺术市场、学术聚焦的热点,逐步具备了国际影响力,从国际到国内各种油画展览层出不穷,许多中国油画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获得了认可,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中国油画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与此同时,各大美院油画专业成为报考的热门专业,也是美术类考生最向往的专业。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下中国油画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点:
本体语言的困境
我们现在看到各层级的展览及学术活动非常活跃,但活跃的背后体现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比如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油画的本土特色和文化身份的缺失,过度的商业化使艺术家迎合市场需求丧失艺术标准,原创危机使得作品模仿抄袭事件屡屡发生;作品过于照片化、卡通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体现了中国油画发展的危机——本体语言危机。
进入21世纪,油画的发展似乎遇到了阻力,这种阻力被表面的繁荣所掩盖,必须承认这种阻力一部分是来自市场。从艺术史来看,很难说哪一种风格是因市场推动而繁盛,一种风格、一种技法,甚至一种艺术种类由盛而衰,总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一个基本的标志就是失去创造的活力、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艺术家陷入平庸的状态中。就油画而言,它在新世纪的状况就是语言的重复。
从传统的油画语言向图象的转型,意味着油画放弃自身语言的特性,借助于其他媒介表现方式。随着影像艺术的发展,油画的空间还将受到更大的挤压。事实上,当艺术家普遍采用图像的方式时,本身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危机,反而借其他媒介的优势随图像的方式进入油画。用照片代替自然,不仅技法上复制照片,甚至题材也来自于照片。这其中又分两类:一种表现为直接用油画复制照片或者制造出如同照片的效果;另一种是用传统技法再现照片。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照片逐渐愈发渗透到写实绘画,从早期的照片作为造型的参照,到照片的直接复制,最后可能全盘让出传统写实的阵地。当然,还有很多人在坚持传统,但从创作形式来看,图像的复制似乎比传统的再现要更丰富、更有力度。尤其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中国艺术家在里希特的作品中看到了照片与绘画之间的可能性,似乎是为绘画走出一条新路。照片一方面作为图像的呈现,另一方面也具有现成品的功能,照片与绘画间的挪用,以填充的形式成为一种潮流。在当代,照片复制更被视为理所应当,我们从招生考试大量采用照片考题就可见一斑。
另外,当代艺术由于其复制性,使艺术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要求,在中国艺术发展的环境下,素养的缺乏是表现在对艺术和知识的掌握缺失。同时,当代艺术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即使是传统艺术亦转变为复制的技巧;架上已不是原来的架上,不是面对自然身心的直接表达,而是透过对自然景观的模仿再来进行二次复制。在这种语境下,一个非专业画家和一个专业画家,在技术上凸显的区别就被弱化,所以当代艺术在很多人的眼里,因为技术的淡化、弱化或者说消解,题材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这在年轻画家里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艺术市场的双刃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也因为这个大环境对艺术产了深刻影响。很清楚,艺术的生产不可能孤立于经济之外,在市场经济的大系统内,逐渐形成艺术生产的制度,这迫使艺术家必须在一定的经济支持下进行艺术创作,使他必须能以艺术家的身份获得资金的来源;他们要么主动迎合市场需要或迎合世俗趣味,成为一名商业画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艺术上这种两极分化比较明显。艺术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及地区,未进入市场的艺术家很难依靠作品来维持艺术的创作,他们大多仍然走着原来的路线,继续参加官方或半官方的各种美术作品展览,这些活动实际上有着潜在经济背景。
还有一个现象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很多刚出道的艺术家不是想着自己怎样画,而是想着别人怎么画,尤其是盯着那些成名的艺术家。年轻人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但模仿的动机却大有不同。有些人的模仿是为了学习或最终超越模仿的对象,有些人则是为了在市场上挤进一席之地。
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艺术活动中出现利益共同体。这是一种利益的趋同,很多行业并不关心有多少艺术的意义,尽管有些评论家为它们冠上思想的光环,但行为的背后却是能获取多少利益,这可能是商业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对艺术来说则是一种悲哀,但这一点,青年艺术家们可能并不了解。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油画是最有市场性的,市场遮蔽的不仅是批评,还有艺术本身。怎样拨开市场的迷雾,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学院教育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艺术家大多出自美术学院。以往美术学院的教育制度,是围绕高层级艺术建立起来的,应用美术处于次要地位。近年来,学院艺术被大众文化所取代,现在的美术学院教育制度都是围绕着造型艺术建立起来的。从目前来看,传统的艺术教学正在发生变化,学院的方式与现代的方式并存交错,但都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从现在学院创作的情况来看,很多波普和表现的风格是主要风格。学院的创作主要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并非训练的结果,训练与创作事实上是脱节的,架上艺术则总是在传统与现代上纠缠不清。这可能是架上艺术的特点,它从传统中走过来,总是有传统的包袱,问题在于有什么样的机制使架上艺术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其实我们知道,前卫的风格进入学院之后,也就意味着前卫的学院化和样式化。学院教学的反应,在现代艺术的教育体系和目标上并不明确,仅仅是为了风格而风格,更多的情况下往往取决于教师本人的风格倾向。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设计系的学生甚至优于油画系的学生,但油画系的学生对现代艺术主要还保留在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层面上,设计系的学生就在装置、公共图像、多媒体、影响等当代艺术的语言上进行创作了,在当代艺术中非传统的艺术手段往往显得更有创造力。写实艺术训练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所推崇的只是写实样式。一种技能训练,如果仅仅停留在没有价值的内容,使得技术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和创造的空壳。在当代艺术中,创作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今社会提供了比传统的基础训练多得多的形式感受方式,什么样的机制使架上绘画有自我更新能力,造型艺术的基础不再是模仿和再现的技巧,而是艺术创造和观念,这也是我们艺术教育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今天中国油画的发展面对图像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已超出了以往的视觉经验,它们交替而互动,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使本土油画面临多重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提高创作水品,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努力回到绘画语言本身,重建中国油画艺术的深度;第二,重视绘画方法论的研究与建设;第三,油画创作中建构中国油画的深度与标准,同时关注时代的风貌。同时我们应该重点强调坚守学院这个培养艺术人才的阵地,引领学界正气,建立良好的艺术市场发展环境,加大对艺术领域的投入,设立高质量的奖项和艺术扶持政策,引导艺术传播,营造新型而自主的发展模式,以鼓励艺术家们的创作。
总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下,中国油画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正视问题,重塑绘画的信心和责任,规划中国本土油画向正向发展的蓝图。■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