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战略地图,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3-08-26周靓
文/周靓
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可视化的战略表述,也是战略沟通的有效方法。战略地图让企业组织能够阐明战略并与全体员工沟通;确定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内部流程;使人力、技术和组织资本投资协调一致,实现最大价值;揭示战略缺陷,尽早采取纠正措施;提供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之间的逻辑联系。企业可以自上而下由使命、价值观、愿景、战略分解到战略地图,然后分解成指标和重点工作,再分解行动方案,最后是各部门需要做的分解到个人,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落地。本文以Y 公司为例,从战略地图入手,详细分解各个流程,通过各个线条的联动协同发展,最终完成战略的转型。
Y 公司当前有合同制和派遣制员工1600 余人、合作关联单位提供服务的员工23000 余人,人才资源开发空间巨大。由于精细化管理和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Y 公司各业务条线和各岗位职能的隔离带越发分明,复合技能型人才和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基于当前存在的人才工作不足等问题,公司高层认识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不是某项机制滞后所带来的影响,整体人才工作需要进行系统性变革。秉承“一家人、一盘棋、一颗钉”的理念,Y 公司立足于三类员工统筹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人才强企”工程进行战略分解,建设了“人才强企工程‘12346 战略地图’”(如图1 所示),通过两个子工程的案例对战略地图进行详细分解。
子工程一:坚持守正创新,科学建道,构建人才雁阵新格局
坚持党管人才的大原则下,Y 公司立足“人才强企战略地图”,于2022 年分层分级完善了管内大H 通道的建设。通道分经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两组齐头并进,纵向三级进行架构搭建(如图2 所示)。
●项目一:坚持实践标准,长抓干部人才战斗能力
1.实施4 库建设,人才识别渠道多维化
滚动更新“推选人才库”和“优秀年轻干部库”,新建“挂职人才库”和“‘三强’人才库”。按年全覆盖跟踪四级经理、三级经理工作纪实,人员在岗的成长和履职情况进行多维度评价。大力推动优秀人才到一线锻炼,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人才到重要岗位挂职为抓手,选聘任用年轻管理人员。
2.积蓄发展后劲,干部队伍建设年轻化
减少人才孵化周期,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岗位职级管理体系,明晰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创新性提出竞聘挂职。聚焦干部人才年轻化目标,以四级经理年轻化助推三级经理年轻化,以“三能”机制为抓手激发队伍活力,年轻干部逐渐由生力军成为干部人才梯队的主力军。
图1 12346 战略地图
图2 人才通道三级架构
3.强化政治引领,人才队伍管培结构化
全面健全干部管理基础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干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培训赋能强化干部素质能力建设,将干部教育常态化。完善干部监督和履职考核评价,持续加强对下属单位选人用人工作的民主监督,激励各层级干部担当作为。
●项目二:创新从0 到1,厚植技术人才成长沃土
1.厘清角色定位,搭建平行序列
下发《技术人才管理规定》,技术人才纵向实行“四档三级”,与管理通道基本平行对应;横向实行专业领域管理,包括聚焦数智生活服务和数智工程建设领域,嵌入“大拓展、大交付、大回款”三大体系,提取业务类四个条线/三大体系共10 个专业/方向类别、支撑类共6 个专业/方向类别,分别开展队伍的建设。
2.构建评判体系,引导人才流入
制订“十四五”技术人才素质模型图谱,对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达标/推选资格条件、素质能力模型进行明确,注重人才的技术素质、攻关能力、实战经验、实际贡献和引领作用,对人员的资格条件按照专业教育经历、专业持证/获奖经历、专业任职经历、项目参与经历等4 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判。
3.明晰责任待遇,激励价值提升
各级技术人才非终身制,在任期间,公司对其在项目攻坚、指定/自选课题攻关、知识传播等方面有量化的刚性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绩效和技术工作绩效进行双向评价。同时,公司也向人才提供富有竞争力和激励性的经济待遇及政治待遇,增设3 个级别的“技能绩效”薪酬要素,积极打造良好的人才文化。
4.明确发展目标,快速形成规模
按“金字塔”结构,结合战略和员工队伍情况,规划出各等级技术人才职数。其中最基础的“专业人才”采用达标入库的方式,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多维技术发展和复合型技能储备,在“十四五”期间,计划达到合同制总员工数50%的建设规模。
●项目三:聚焦优质引源,助推源头活水新生动力
1.锁定校企合作,精准推进三类员工招聘
开展“校企合作”,甄选内部讲师,整合专用课程,进行包括学生就业、产学互动等多种模式的合作探索。同时优化员工招聘机制,突出向数智工程板块等主营业务领域倾斜,锁定省内专业对口院校定向开展招聘,提高引才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2.制订评价标准,精准培育吸纳优秀人员
将人才发展工作延伸至派遣员工和合作企业,指导合作企业加强核心人才管理。
3.分析业务需求,精准开展专业人才引进
由人力资源部和业务部门联动,分析业务需求,搭建岗位素质能力模型,为业务拓展甄选专业型人才,引进高技术高价值人才。
子工程二:突出价值引领,智慧施策,支撑人才发展新作为
Y 公司按照“人才强企战略地图”的分解,着眼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着力打造与人才发展工作相配套的育、选、管、用机制,以及以此为抓手统领运行的6 组工作系统。
●项目一:勇挑历史使命,强化目标导向
对于“人才强企工程”使命的分解有两层,一层是“以支撑战略落地为首任”,另一层是“以服务员工成长为己任”。
1.强调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防止空谈误企
摒弃就人才论人才,就技术论技术的思想,“选”和“用”进行生态循环,选为用提供资源,用为选提供平台。“育”和“管”同是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作用。6 组工作系统的主体是5 组职能系统和1 组保障系统,系统间相互关联作用,日常的运行保证全部都立足于公司发展,以目标为指挥棒,向长远看。
2.强调员工的“三感”提升,防止地基失稳
从员工的获得感来看。提出广义的员工关爱,通过6 组工作系统的科学运作,以薪酬激励、福利保障等可见物质为基础,强化文化营造、赋能培养、职业发展、级别晋升,评价评优等辅助员工成长类的软性激励,并将其糅合成一个有机体。
从员工的幸福感来看。关注风险防控,以确保制度公平公正地制订和执行每一项人力资源政策,力保员工的每一项获得都能有效发挥正向激励的作用。
从员工的归属感来看。注重合作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将选、育、管、用的机制同步延伸到合作企业,密切关注合作员工的成长,努力使合作企业的核心人才流失率降低至0。
●项目二:聚焦价值体系,强化结果导向
提出人才工作的“三得”价值体系,即“找得准、用得好、行得远”,分别对应人力资源价值产生的前、中、后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行得远”。
1.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紧密结合,在实战中培养,用培养促实战,确保“找得准”
目前公司的人才缺口主要在项目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中高端维护、线上渠道运营、精细化管理方面。基于以上分析结果,2023 年,公司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培训转型升级为开发,把开发放到梯队建设中去”,及10 大专业队伍的建设及开发计划,基于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开发培训资源,加强多岗位锻炼、技能认证,输送人才参与重要技术/课题攻关、项目实施、管理创新、培训研发等。
2.将成绩的获得与激励紧密联系,用激励促贡献,用贡献赢激励,确保“用得好”
持续体现薪酬与绩效的紧密联挂,工资固变比从5 ∶5调整为3 ∶7,试水职位工资+岗级工资+岗位绩效+技能绩效+年度绩效+单项激励的薪酬要素组合方式,推出多种业务竞赛类特别激励,突出业绩导向。
3.使工作的氛围与文化紧密契合,用文化带建设,用建设造文化,确保“行得远”
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奉献”的氛围。鼓励各条线各层级对优秀人才进行业务表彰,对优秀人员的突出事迹及优秀经验进行宣传推广,树立先进典型,打造品牌效应。对于重要的会议或活动,邀请优秀的人才代表参加,听言献策。同时将创新成果的收益与员工进行共享。多措并举,聚集人才与企业同行,共发展,共进步。
●项目三:聚焦价值体系,强化结果导向
自2021 年起,连续实施“固本强基”“人本管理”“能力跃迁”年度提升行动,以保障人才工作的运行效能不断提升。
1.抓好条线风险防控,推动工作健康开展
全面梳理人力条线28 个廉洁风险点,指导、监督所属单位完成条线《防控分册》的编制工作,并良好运行公司“嵌入式风险防控系统”,实施日常防控,提升人力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推行效能评价体系,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发展、劳组管理、薪酬绩效、培训开发”4 个模块提出工作结果评价标准,分为“效能评价、专项检查、贡献度评价、支撑度评价”4个层级对所属单位人才工作重点领域所达成的结果进行评价。
3.提出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准确开展
对人才工作的执行团队提出“精于专业、善用政策、明晰战略、深植共情”的核心能力建设要求,在人力工作条线率先推行“内部认证”和“持证上岗”,推动“年度人力条线课题攻关”,提高从业人员的从业能力。
4.推动信息手段建设,推动工作高效开展
从基于工作环节,支撑流程、支撑统计、支撑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工作所需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建设,不止于信息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人才强企工程“12346 战略地图”的统领谋划,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才发展举措的有序推行和实施,Y 公司人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才工作永远在路上,三类员工虽劳动关系主体不同,管理形式不同,但对于公司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招聘到退出全流程闭环管理,工作强调整体性,从内部辐射到外部,涵盖三类员工,从入职到晋升、从源头到龙头,全层级全条线,一体贯通。Y公司人才工作沉淀了浓厚的“服务文化”,对全局支撑战略,对个体服务员工,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能为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给员工关爱赋予更广泛更高层的定义,把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的提升作为是否能激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指标,使制度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挖掘每个员工的潜力,同时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持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