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赋能:助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转型

2023-08-26凌贤伟

人力资源 2023年8期
关键词:支柱养老金养老保险

文/凌贤伟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支付危机,纷纷采用单一支柱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转变的策略。世界银行曾于20 世纪末提出“公共养老金计划+职业养老保险计划+个人储蓄计划”的概念,我国沿用此概念大力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构成“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养老需求与日俱增,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短期内难以实现快速增长,养老金缺口问题日渐显现,如何发挥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作用,是开启中国式养老实践探索需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时代,养老金融迎机遇期

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旨在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覆盖面广但替代率低。目前,保险覆盖面超十亿人,在2011—2020 年十年间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13.9%,但其增速边际在逐年放缓,缺乏增速动力,可持续性压力较大。第二支柱规模虽可弥补第一支柱替代率低的不足,但适用人群少,规模小,且因为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增长空间有限。

在成熟养老金市场,第二支柱的体量和第三支柱的体量基本上是1 ∶1,这样才能起到有效地将居民储蓄转化成中长期资金的作用。2022 年11 月份,国内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发展养老金融路线图。养老金融行业正处于落实和服务国家养老战略的重要机遇期。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 月末,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4 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3324 万人,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产品目录已更新至652 只。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愿意不强等。

一部分是担心急用钱时不能及时取出来。上海的王某表示: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每年为12000 元,平均每月要缴纳1000 元。这笔钱看起来额度不大,但是持续的时间过长。按照政策,参加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是“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万一遇到急事用钱就会受限。

也有人表示,延迟退休是大趋势,对于80 后、90后、00 后人群讲,退休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因此规划个人养老金为时尚早。当然,作为多元投资的一种,还是可以考虑买一些养老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产品的确存在供需均不足的问题。长期储蓄类产品中,各家保险公司乃至整个养老金融行业增额终身寿险的占比较高,养老金产品的占比较低。对此,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推动养老保险业务和养老服务将大有可为。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首要目的是降本增效。例如在保险投资端,通过构建全流程的保险经办数字化技术,数据决策一屏通览,智能监控一屏通管,提高经办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另外,随着长期护理险和居家照护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数字化推动的理论逻辑

●降低门槛效应,满足多样化需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传统金融与数字科技相结合,进而辐射到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市场。数字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惠及更多弱势群体。一方面是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大数据运算以及简洁明了的交互设计使得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友好;另一方面,依托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数字金融飞速发展,保险业可以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从而设计出符合精准化需求的保险产品,为参保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的保险需求。

●精准定位,监管透明,助推养老保险高速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数字壁垒与信息孤岛,推动了保险、医疗、养老等各产业的融合、用户行为数据的积累有利于保险公司精准挖掘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又能够科学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账户管理部门规避风险提供了支持。数字化的采用减轻了传统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风险,透明度的提升既能让投保者明晰投资收益与风险,提升参保积极性,又能方便政府监管指导,降低欺诈风险与监管真空。

优化数字化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路径

●优化多支柱结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依托数字技术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专属账户,将城乡居保中的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等整合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内容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第三支柱数字化平台。统筹协调多支柱衔接互动机制,提高支持政策的针对性。扩大第三支柱税收优惠人群覆盖范围,科学合理地设计税收优惠力度,兼顾灵活性与公平性,重点纳入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多样运用EEE、EET、TEE 等优惠方式,借鉴海外经验,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和激励作用。

●以数字化为支撑,鼓励金融产品创新

以数字化为支撑,加强信息数据的运用,创新养老产业融资方式,丰富产品供给。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吸收金融资本转向养老领域,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多元化互补。企业利用数据挖掘用户画像,设计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养老产品,丰富投资渠道,提供更加自由的投资组合。

●加强数字化监管,开展养老投资教育

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才刚刚展开试点工作,但是未来有着广阔的空间与潜力,其实施势必涉及金融市场大批资金流动,为了维护市场稳定与竞争活力,高水平、高质量的监管不可或缺 。政府可以严格准入,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监测风险因子与资金流动,多部门协同打击高风险投资与欺诈行为,规范市场高效有序运行。同时,加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科普,增强“投资养老”的意识与基本的理财素养,提高对虚假营销和欺诈行为的鉴别能力,向公众传达准确、客观的金融信息。

●统筹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

推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三支柱”的养老金信息联通,诠释、展示、测算等实现一键查看;实行第二、第三支柱额度共享、账户资金转移等,以帮助民众更好统筹规划养老;同时,鼓励未参与年金的人群,如灵活就业、新业态、新市民群体能够参加个人养老金。实现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统筹,既可进一步增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又可带动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参与率。

●重视企业的积极作用

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数据显示,有24%的受访者对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态度是“再观望一下,看看其他人是否参与”,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我国可探索让企业降低个人参与养老金计划的门槛,依托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完成养老金融宣传教育,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财富规划储备当中,以最终实现保障民众老年生活质量的目标。美国的经验显示,职业DC 计划(缴费确定型)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个人可以便捷地通过企业获得养老金融的相关知识和资料,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向个人做更多面对面的教育宣讲。

●发挥协会平台的推动作用

继续加强行业宣传宣导,根据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丰富养老金融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授权协会打造养老金融投资者教育基地,未来依托该投教基地,开展更为长期化、普惠化、全方位的养老金融投教宣传活动,例如投教案例征集评选、服务与产品评价等,在养老金融教育宣传方面持续深度耕耘,帮助大众理解个人养老金市场环境和规则,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投资者教育,更好地激发大众养老规划和投资的长期需求。

总之,数字化运营是养老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通过搭建养老金融数字化运营平台,可以依托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测分析,使得运营智慧化升级;利用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和智能化手段,促进业务运营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数据赋能,实现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支柱养老金养老保险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