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军士军事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探索

2023-08-26袁道福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袁道福

摘  要:为军队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军士人才,是高职院校现阶段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为了提升定向军士的培养水平,满足定向军士的培养需求,需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基础条件,从军士军事体能训练体系构建的角度,对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文章立足于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院校更好地完成军士军事体能训练工作任务。通过分析可知,在具体的体能训练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通过制订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确定长期规划、注重资源条件全面建设的策略,为取得军事体能训练的良好效果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军事体能训练;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9-0142-04

军队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做支撑,为了取得更好的军士军事体能训练效果,需要结合军事化的训练要求以及高职院校的基本实践资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实际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合理应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为构建具有体系性和合理性的体能训练整体框架提供支持。训练工作的开展,对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客观的资源条件配备以及实践方案的制订落实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全方位地实现优化提升,为军事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

一、高职院校定向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定向人才培养是指向专业院校输送专项人才的培养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工作中,定向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现阶段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军士军事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定向培养的目标。故高职院校定向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为军队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现代的军队建设目标逐步向强军方向转变。这意味着军队建设中的人才需求更加向综合性、技术性和全面性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充分具备技能提升资源的专项院校,在定向培养军队专业人才时,有非常充足的资源条件支持[1]。高职院校所具备的学科资源、教师资源在能力水平上也能达到一定的层次。只要教师结合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宏观要求,以及院校自身的客观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培养目标的有效确认,就能够确保通过定向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军队输送其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动力

常规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注重人才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在常规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普适性特征。若能够借助军事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和针对性的军事人才培养工作,对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进行优化完善,则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资源的完善性和培养能力的水平层次,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适应多角度、多方面的人才培养要求[2]。从而逐步在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中积累自身的教育引导经验,提升教育引导能力,为院校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三)为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定向人才培养的问题提供参考

高质量、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也提出了综合性更强的实际要求。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定向人才培养的方向相对比较固定[3]。另外,传统的人才培养工作,都以既定的资源条件和方式方法完成培养任务,对于长期执行落实的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当针对性更强、专业要求更高的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后,对于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种激励和完善。传统工作模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能被有效地发现,这对于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提升,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提升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军士军事体能训练的实践价值

军事体能训练是指用军事化的方法,达到增强参与训练者体能的实际目标。对于提升军人的战斗力、抵抗侵略、维护和平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来说,军事体能训练对于军士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军队军士的身体素质水平

军人基础的身体素质,是胜任军队交给的任务、更好地完成团队协作任务的重要条件[4]。军队军士的身体素质水平需要在进入部队后,实现长期地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定向培养军士人才的主要院校,在学生进入军队院校和军队环境前,就应当加强身体素质培养。通过规范化、针对性和有效的军事训练,循序渐進地实现其基础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优化。对于军队人才来说,身体素质是一切综合素质提升和优化的基础保障,也是体现军人素质的重要指标[5]。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军事体能训练的体系,不断加强体能训练工作的组织规划力度。确保基础的身体素质锻炼和提升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为最终培养出符合部队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持。

(二)培养专业人才团队协作意识

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对于军士定向人才的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都是定向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和团队协作意识的效果外,还可通过军事训练的实践活动,为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激发训练者的团队协作意识提供重要的支持。对于参与训练的专业人才来说,团队的良好氛围能够使其感受到集体和个人之间密切的关系[6]。在高强度、高密度的军事体能训练过程中,很多项目都需要团队协作的力量才能完成。团队意识的培养也大都通过一些固定训练项目的设置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只要教师在训练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和教育引导模式的创新,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团队意识培养效果。

(三)培养专业人才自我管理和约束意识

军事化训练是从思想精神以及实践行为等多角度,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教育的方式。在军事化训练的过程中,虽然具体的训练内容更有助于参与训练人员体能素质的提升,但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培养,也可通过项目的设置和体能训练内容的拓展得以实现。从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方面来讲,军事化的训练方法能够全方位提升其个人的思想认知和实践能力,使其在长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约束习惯。这不仅是军队军人与群众之间最为典型的差异,也是军事化训练的特征和优势。长期的军事化训练和体能训练,能够使接受训练的对象获得整体素质的提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提高个人的自律水平,最终获得良好的自我提升和发展状态。

三、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军士军事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路径

具体的体能训练工作开展,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案制订、有效的资源引入和科学的方法应用达到预期的要求。下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工作的实际经验,以军事体能训练体系构建为目标,探讨合理的构建路径。

(一)合理确定培养计划,明确训练目标

在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军事的过程中,体能训练项目的具体规划和组织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要点。一是体能训练的项目内容强度应符合军人的人才培养要求,并且能够形成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培养体系。二是确保所制订的训练项目和训练环节,都有非常充分的理论依据。三是在制订培养计划时要考虑计划的内容,以及推进流程的逻辑关系,是否能够满足军士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提升的具体要求[7]。在具体的计划制订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实际,从专业体能训练计划制订的角度,形成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的训练项目框架。另一方面,应当及时参考军区或国防科技大学在训练体能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通过多方面的借鉴和改良,形成一套与高职院校的定向军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训练计划。在具体计划的实施环节,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找准工作开展的方向,结合不同阶段的训练工作任务,明确相应的目标,以便最终取得稳定的实践训练效果。在训练计划的制订过程中,一些细节的项目指标和训练内容也应当注重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还需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军事化人才培养的宏观要求,适当提高项目制订的难度和训练的基础标准高度,力求为获得更好的专业训练实践效果提供支持。

(二)完善基础课程体系,确保实践训练效果

1. 加强体系设计的合理性

基于本文探讨的军事培养要求,需要结合现阶段的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按照相关级别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层级的有效划分。具体来说,理论知识的内容包括军事理论知识课程、基础训练课程以及体能训练课程。在前期的课程体系设置环节,应当结合实际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按照入学的时间阶段进行理论课程体系的合理分配。关于本文主要探讨的军事体能训练课程,一般安排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2~3年后,结合受训人员的基础能力水平逐步推进落实。通过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为取得更好的实践训练效果提供帮助。

2. 注重训练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内容筛选

项目内容的筛选,是进一步确保体能训练效果的重要基础条件。现阶段,军事人才培养比较典型的体能训练项目包括3公里跑、5公里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臂屈伸组合训练等多种类型。通过实践训练能够针对性地提升军士们的身体素质水平,但常规的训练项目仍然与专业的军事化训练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可结合接受训练群体的体能提升和优化效果,适当加大训练强度。同时,也应当加入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思想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全方位教育引导,获得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优化训练方案

1. 调整训练强度

虽然从宏观上来说,体能训练需要逐步加大强度,以便达到更高水平的训练效果。但由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军事学生缺乏运动训练的经验,其基础身体素质较之军队军人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践训练组织落实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强度的有效控制,避免一次性的高强度训练或长期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这不仅是为了保证训练效果,也是为了保障参与训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训练安全。需结合受训练主体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基础训练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灵活把握,以便达到阶段性的预期训练效果。

2. 注重训练方法的差异化

训练方法的差异化,是在基础的训练任务完成后,所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差异化的训练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训练对象在实践中的差异化需求。虽然从宏观上来讲,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相对统一且明确的基础性要求。但结合不同个体的成长阶段和接受训练能力,采取差异化的培养方式,更有利于挖掘这部分学生的训练潜力,针对性实现其训练能力的提升,这也是高职院校定向人才培养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8]。

(四)制订具有长期性的训练规划,不断完善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

1. 结合实际制订合理的训练规划

长期训练规划的制订主要是指,结合不同阶段定向人才培養和训练的成果,对训练计划进行持续有效的制订。一方面要注重结合现阶段训练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制订专项训练计划,对学生的体能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改良和提升。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在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提升过程中,需要持续保持的关键指标和能力。在长期的训练规划过程中,结合相关指标制订长期性的训练项目规划,能为取得更加稳定的训练成效提供保障。从实际出发,要想保持训练规划的长期性和有效性,需要结合实际对现阶段的训练成效和训练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且为未来的训练工作开展找到目标和方向,以便形成长期有效的训练工作基本流程和结构。

在长期性的训练规划中,还应当注重其可行性和普适性。既要满足宏观上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也要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出更好的针对性训练效果。从本质上分析可知,即使对于长期的训练规划工作而言,规划的制订落实也需要本着不断优化完善的原则进行,避免过于固定的规划内容和规划方式,影响体能训练的实际效果。

2. 注重各方面资源条件的完善建设

基础资源条件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取得良好的实践训练和人才培养效果具有根本性的支持作用。因此,这项工作在高职院校定向人才培养中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关于设施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完善。体能训练具有高强度、专业性的特征,因此,组织实施相关课程实践和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师也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一方面可通过培养现阶段教师团队中的教师,达到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外聘一些具备相关实践教育经验的教师加入教师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二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完善和优化。随着军事训练强度的增大和技能水平提升要求的提出,基础的训练设施设备也应当同步完善。高职院校需综合考虑资金资源支持的问题,合理引进相应的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更好地构建军事体能训练体系提供帮助。

四、结语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可知,在高职院校定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军事人才的培养以军事体能训练为重要模式。在体能训练作用发挥的过程中,构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训练体系,并且从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两方面出发做好教育引导的规划,是取得专业人才培养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建设,也应当引起重视,并全面加强,全方位为军事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蔡海鹏. 基于“三个面向”的定向士官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0):40-48.

[2] 刘洪富,薛映欣.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军事化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及实现条件[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6):77-80.

[3] 孙健,何家欣,闫琪. 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体育院校专项体能训练研究与进展[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03):1-3.

[4] 余轶. 体能训练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09):244-245.

[5] 张俊杰,李会超,郭成根,等. 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1):1605-1608+1612.

[6] 陈华亮,邢翔皓,杨东坡,等. 正念减压训练在军队慢性疼痛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军事医学,2021,45(04):312-315.

[7] 王元,苏青青,马福海,等. 中国部分久居高原的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04):361-365.

[8] 肖磊,何静文,徐静舟,等.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人员心理特征对训练完成情况的影响[J]. 军事医学,2020,44(08):577-581.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