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龙鑫 钢企“掌门人”为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3-08-26李玲

中华儿女 2023年6期
关键词:掌门人钢铁

李玲

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柏林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河北普阳钢铁集团董事长、团委书记郭龙鑫是一名从革命老区河北武安走出去的青年企业家,也是一名投身乡村振兴大潮的村支书。海外学成归来后,他接棒钢铁企业,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升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青年团干部,他立志改变家乡面貌,实现和谐发展事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他将公益事业、扶贫助农、新农村改造、科技创新、产业兴城进行有机统筹,为实现乡村振兴闯出了一条新路径,被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接力传承,勇担企业发展重任

出生于河北邯郸的郭龙鑫,从小闻着钢厂的气味长大。爷爷郭恩元白手起家,栉风沐雨,创建普阳钢铁,到父辈对标先进,降本增效,精益管理,由弱到强,从小耳濡目染,郭龙鑫对钢铁不仅有一种天生的亲近,还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感。他的人生轨迹注定会与钢铁交集。

2017年4月,在加拿大完成学业的郭龙鑫,怀揣着钢铁报国的理想回国,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钢铁事业。

理想和决心化作踏踏实实的成长和积累。进入普阳钢铁,郭龙鑫并没有因为身份搞特殊化,而是从一名普通的采购员做起,卯足勤奋实干、虚心好学的劲头,立志练就过硬业务技能,很快成长为企业青年管理骨干。

基层的学习和锻炼带给郭龙鑫宝贵的历练,“想要当好一名钢铁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当好一名钢铁工人”,郭龙鑫说,“感受过铁水奔流的炙热,体悟过钢花绽放的璀璨,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懂得如何让钢铁服务社会,这才是一位钢铁企业管理者该有的见识和担当”。

2017年9月,郭龙鑫被任命为集团副总经理。成为高管之后,郭龙鑫仍然经常到生产线上一遍又一遍地跟设备、盯工艺。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他就与维修师傅一起拆装设备,许多刚入职的新人,都不知道这个满身油污的年轻人就是将来的“掌门人”。

“车间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答案都在车间”,他说,这是从前辈那里学来的经验,普阳人把它叫作“走动式管理”。

在副总经理岗位上,郭龙鑫发挥所学国际贸易专长,密切关注钢铁市场大环境,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充分考虑铁矿石垄断、环保压力增加、利润空间缩减等对行业产生的影响,紧盯压缩产能与产品转型升级的矛盾,以敏锐洞察力,抓住国家政策红利,借助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平台优势,瞄准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和人才,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好全流程服务,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稳定向好。

2021年,郭龙鑫正式成为普阳钢铁的掌门人。他用4年时间完成了一次人生最重要的蜕变。此时此刻,郭龙鑫手中的接力棒,不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使命。

如何做好这份传承,带领普阳人再创辉煌?那段时间,脑海中跳出的一串串问题,如何在传承中思创新、于创新中谋发展的紧迫感,使郭龙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无论如何,也要毅然决然扛起这副重担。

那段日子,大家总能看到集团办公楼里,郭龙鑫陪着爷爷在楼道里散步,边走边聊,有时悄无声息,有时笑声朗朗,爷爷的“传经送宝”为郭龙鑫增加了不少勇气。

钢铁之于郭龙鑫而言,不只是一种材料,从衣食住行到星辰大海,都离不开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基础支撑。钢铁制造可以更加精品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说:“所有创新必须立足更好地传承,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绝非标新立异,更离不开实干。”

近几年来,普阳钢铁秉承“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在环保方面投资60多亿元,实施环保工程百余项,各类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值,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绿色工厂”;开发新钢种200余个,获准设立省级耐磨板技术创新中心、冷镦钢技术创新中心和风塔钢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共同研发新材料……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郭龙鑫却想得更远更深。他深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发展上。2021年,凭借敏锐的判断力,郭龙鑫带领企业在一年内连续并购多家钢企,以迅猛之势展开版图扩充,将2020年的630万吨产能,一跃提升为超1000万吨。普阳钢铁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68位,中国民企500强第109位,带动周边农民增收12.8亿元,并荣获“中国制造业十大领军人物”“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等荣誉称号。

牢记初心,作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郭龙鑫的家乡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柏林西街村,地处太行山区,七分山、三分地,村民過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延续、传承爷爷创立普阳的初心——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故土的热爱,让郭龙鑫对家乡无限眷恋,始终怀有一份赤子之情。

为此,郭龙鑫多了一重身份——武安市阳邑镇柏林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要改变家乡的面貌,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乡亲们的生产就业方式。”

在一次调研中,位于阳邑镇柏林村西2公里的普阳森林公园地处荒山——王垴山引起他的注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何不把这片5000多亩的荒山变为绿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扶持发展生态农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郭龙鑫带领广大党员及柏林村百余名剩余劳动力,开始上山种树。王垴山山体岩石多、表层土少。“到处是石头,无处挖坑,就用炸药把石头炸成小坑;没有土回填,就从山下往山上运土”。荒山野地上作业,吃、住、照明都是问题。开始,郭龙鑫安排普阳钢铁集团食堂准备饭菜,公司员工开着三马车到山上送饭。“一些基础设施建好后,种树的绿化人员便自己起炊做饭,停电时,就烧柴做饭。办公室、仓库均设在低矮的鸡舍内,大家夏天午休就躺在荒山上,逢阴雨大风天气则集中在鸡棚内”,郭龙鑫回忆。后来山上搭成了10间简易的活动房,办公室及各部门挪下来,但仓库仍设在山上的鸡舍内。

正是凭着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在郭龙鑫的带领下,在这片荒原上种出了千亩森林。现在的森林公园里,杨、柳、槐、桐、椿、松、柏等树木错落有致,种植的大豆、玉米、小米,各类时令蔬菜、水果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周边企业,村里的收入也不断增长。

随着这里农业生态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周边乡村的商务服务、餐饮住宿、种植养殖、机械深加工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为有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及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500多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创业就业平台。

除此之外,为给村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郭龙鑫通过产品结构转型,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村民到普阳上班,从农民转变成“工薪族”。他还投资1亿多元设立了新员工培训机构,扶志又扶技,让初到岗位的乡亲们习得一技之长。几年下来,安排下岗职工及大中专毕业生900余名,安置复员军人500余名,解決了武安以西、涉县以东贫困山区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普阳钢铁职工的收入高,这是武安人尽皆知的事情。郭龙鑫提出,为让乡亲们一年一变样,不论企业经济效益如何,每年涨10%工资。以2020年为例,人均年收入超15万元。

“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踏踏实实干事创业,为百姓谋福利!”这是这位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上任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恒心。他是这样说,更是这么做的,哪里有棘手的事,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

他任村支书以来,带领村干部有计划地将企业发展与乡村发展融为一体,对阳邑镇商业街实施复古修缮,建设了便民图书室3处、党史阅览馆2处、健身广场10处、大型停车场4处、地标性文化雕塑3处,并对阳邑镇所有公厕进行标准化建设,种植各类观赏花木7万多平方米,亮化、美化环境15余万平方米,千年古镇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致富、一村一镇的小康,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共同富裕。郭龙鑫用青春照亮乡村,用实干带富乡亲。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现在家家户户奔小康。

温暖他人,照亮前路

“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内心坦荡,温暖他人,照亮前路”,郭龙鑫说。多年来,他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一系列的慈行善举中,都活跃着郭龙鑫的身影。

在得知武安市24个乡镇120名孤儿及留守儿童上学困难、缺书少笔、日常生活无依靠的情况后,郭龙鑫主动联系组织,捐赠书包、文具,并挨家挨户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在春节临近的寒冬腊月,他为缺少关爱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看着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郭龙鑫觉得应该为寒门学子提供更多的帮助。在他的推动下,普阳钢铁捐资8亿元建设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20年10月正式招生,为山区孩子实现梦想提供了更多可能。

村民冯某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一条腿落下终身残疾,失去劳动能力,靠妻子在街边卖凉皮讨生活,他们的儿子,从小就懂事,是父母得力的小帮手,学习成绩也非常好。2020年,眼看到了孩子上大学的年龄,夫妻俩犯起了愁。村委会原本借助普阳钢铁的资助给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冯某如也感到不好意思再麻烦村里。郭龙鑫得知情况后,自己掏钱资助孩子按照每年5000元学费的标准,直到大学毕业。

在得知此类情况在周边村还有很多,郭龙鑫便决定依托普阳钢铁,注资300万元成立了“精准扶贫基金”,保障全镇失去劳动能力的特困户的日常开销。同时,通过和镇政府沟通,决定实施精准扶贫,对全镇24个村、270户(701人)建档立卡户进行无限期定点帮扶;每年出资300多万元为建档立卡之外相对贫困的边缘户补助医疗保险,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看病就医负担。

他常跟村民说:你们应该及时反馈,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

近年来,普阳钢铁通过就业、教育、医疗、产业、公益、基金等精准扶贫方式,捐助资金数额达20亿元。

郭龙鑫引导普阳集团在支持全镇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医疗救助、捐资助教、集中供暖、三边整治、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方面,给予鼎力支持。2018年,规模企业对口帮扶乡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普阳钢铁安排公益岗位112个,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11名,危房改造19户,捐资1000万元设立“恩元扶贫基金”;资助贫困学生200多名,奖励优秀教师1000多名,建设修缮教学楼10余栋,建设武安市第一所综合大学;注资500万元成立“河北省中普慈善基金会”,为巩固家乡脱贫成果兜底。

他凭着对老区群众的一腔热爱,甘做“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奉献者,被河北文明办评为“新时代河北好人”。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郭龙鑫迅速成立普阳党员志愿服务队、普阳职工志愿服务队和普阳民兵连志愿服务队,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稳定有序生产,并在企业内发起捐款倡议,几天时间内就募集善款3736.25万元,向武安各界捐赠口罩12550个,消毒液和酒精100余桶,之后又向社会各界捐赠抗疫物资100多万元,更大程度地承担社会责任。

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郭龙鑫带领团队,利用“保民生、稳就业”等政策红利,立足钢铁主业,加大创新投入,加速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挥自有铁路专用线的运输优势,保障原料供应,平衡辅料用量,保障了正常生产秩序。如今说起战“疫”,他的言语间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紧迫……

一天,普阳冷轧厂接到中国一冶集团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镀锌板加急订单。能为抗疫生产,郭龙鑫一百个愿意,可他们要的不是常规产品,是普阳没有生产过的特种规格,这让郭龙鑫犯了难。

“疫情形势那么严峻,我们必须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任务。”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郭龙鑫第一时间调整生产计划,团队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研究工艺路线,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研发任务。他欣慰地说:“能够为抗疫作贡献,觉得很有意义和价值。也正是这件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企业长久向好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关键时刻,郭龙鑫总是能带领队伍彰显普阳力量。2021年8月,河南郑州、河北邯郸等地遭遇洪水灾害,集团第一时间捐赠3000万元;2021年10月,向山西省红十字会防汛救灾捐款3000万元……

“每当看到普阳钢铁形如旭日东升的标徽,都会想到阳光普照之意”,普阳钢铁的徽标,就像是他的精神图腾,时刻提醒着他心向阳光、心怀世界,在自身发展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掌门人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施永雷:“零食第一股”的掌门人
世遗里的非遗:同里“剪南春”掌门人的艺术人生
冯德莱恩:欧盟新掌门人的家事国事
“钢铁侠”
打造一个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拜访“钢铁侠”
掌门人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