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逄子剑:青春不“躺平”,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2023-08-26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23年6期
关键词:巴格躺平村民

王海珍

五月花海,北京的大小马路边到处盛开着月季花,逄子剑坐在车里,欣赏着盛放的鲜花,心情有些激动。继今年三月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两会”,这是他今年第二次来到北京,获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此次北京之行,依然来去匆匆,逄子剑从新疆喀什一路飞到北京,直奔颁奖地点。大会结束后,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坐飞机赶回喀什,作为一名边疆基层干部,他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他深知,荣誉是组织给予的信任,更是一种嘱托,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不负所望。

从沿海城市到西部边疆

2014年,逄子剑大学毕业在即,恰逢新疆首次在内地招录高校毕业生,逄子剑遇到人生重大选择:是留在家乡沿海城市山东烟台工作,还是投身祖国最需要的边疆?父母最初不支持他远赴边疆,谁不想子女承欢膝下?也担心他去了边疆吃苦。一向有主见的逄子剑却打定了主意——毕业那一年,优秀村官张广秀事迹深深打动了逄子剑,他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像张广秀那样,脚踏实地为人民作出一份贡献。作为一名在学校就入党的共产党员,当年7月,逄子剑积极响应党中央“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的号召,参加了新疆公务员考试,成为首批新疆招录内地高校毕业生赴南疆基层乡镇工作的基层干部。

逄子剑到新疆的第一站,是喀什地区疏勒县巴仁乡。他始终记得自己最初报名赴疆的初心,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当年12月,他主动申请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前往深度贫困村琼克其其14村,参与整村脱贫的攻坚战。他至今还记得,进村第一天,路上黄土漫天、矮小破旧的土房屋、荒芜的耕地,在沿海城市生活的逄子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他想不到还有人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心情特别沉重。他深知,扶贫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主动走访村民家中时,他发现有些村民总是穿几件相同的衣服,有的孩子用小木板当球拍,在简陋的水泥台子上打乒乓球,村里文化设施也很落后。目睹这些情况,逄子剑开始想为村民们做点什么,他积极联系内地爱心企业、公益团体、烟台大学及老家的亲戚朋友,为村里小学筹募学习文具、运动器材、衣物玩具等等,只要是村民需要的生活用品,他都全力募集。

经过多方努力,逄子剑先后通过母校烟台大学、烟台交运集团等多家机构,筹集资金5万余元、募集爱心衣物3万余件,体育器材、学习文具200套、书包100个,随后,他又自己承担2万多元运费,将这些爱心捐助运到村里,一件件爱心物品让他与新疆当地村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如他在进村时的自我介绍中所言:“来到这里,我一不把自己当客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的亲人;二不把自己当贵人,我虽然是大学生,但是并不金贵,我会像老百姓一样吃苦耐劳,带领大家一起克服脱贫中的各种困难;三不把自己当官人,虽然我是乡里下派的,但我不以驻村谋‘镀金,我来到这里只为帮助更多的人。”为了改善村容村貌,逄子剑与村民一起对全村的村组道路两侧林带进行清除杂物、涂白防害,对村民房前屋后的柴火垛、杂草及时进行清理,全村安装路灯,砂石路都铺上了柏油。驻村工作一年多以来,逄子剑所在的村子村民村貌都发生很大变化。

还有一件事,让当地附近居民认可了逄子剑,也见识了从内地来的真正干实事的基层年轻干部。在阿拉力乡工作时,逄子剑注意到有一个名叫阿卜拉江的5岁小男孩,手有异样,呈现“鹅掌”状,他详细打听了一番,得知孩子的手在他4个月的时候烫伤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家长直接就用纱布包上了,结果5个手指长到了一起,因此呈现出他看到的“鹅掌”。逄子剑觉得孩子一生还很漫长,不能这样生活一辈子,他就带着阿卜拉江去医院,医生诊断后告诉逄子剑,孩子的手可以通过手术改变现状,但需花费五万元。五万元,对于孩子的家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刚上班不长时间的逄子剑,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是逄子剑又不愿意让孩子放弃这个医治机会。他四处奔波,最终联系到当地一家民营企业,解决了手术费用问题。孩子的“鹅掌”得到解决,孩子的家长含泪握住逄子剑的双手,感谢他解决了手术费的问题。逄子剑告诉村民,“真正解决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未来”。

逄子剑主动帮助阿卜拉江的故事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庄,当地方圆几公里的百姓都知道了逄子剑,经常有老乡叫他去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逄子剑就跟他们讲内地发展,现在是什么样的发展形式,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样的发展未来,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他也越来越信任,遇到困难会来找逄子剑商量,也会向逄子剑讲他们心里的想法,把他当做亲人来看待。以真心换真心,逄子剑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事迹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高原 在基層 哪里需要到哪里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曾是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逄子剑被调往该县的塔合曼乡开展脱贫工作。塔合曼乡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以北32公里处,世界屋脊“慕士塔格峰”脚下314国道边,海拔3024米至8163米。境内雪峰连绵,沟壑纵横,山势险峻,是山峰与谷地交错的山地性高原,空气干燥稀薄,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3.3℃,最低气温-43℃,无霜期70天左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原干旱荒漠气候,年降水量69毫米。主要自然灾害有狂风、暴雨、暴雪、洪水。塔合曼乡有卡拉苏口岸,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海拔4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塔合曼乡挂职期间,逄子剑和乡干部、农牧民一起在海拔近5000多米的边境线上,面对刺骨的寒风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塔县精神,在坚硬的石头堆里立柱子、拉围栏,筑牢祖国西大门的边境线,守卫国家边防安全。

当地塔吉克族人有自发守卫边疆的传统,在生命禁区的高原上,逄子剑常常能听到许多感人的守护边防的故事,他也与当地淳朴的塔吉克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条件很苦,但与乡亲们在一起心里很甜。”逄子剑说。当时,有些路还没有修通,摩托车上不去的地方就骑马,马上不去的地方就只能徒步。经过几年扶贫攻坚,现在的塔合曼乡条件越来越好,到处都是柏油路,家家户户住进了安居房、通上了自来水。

回想在塔合曼乡的经历,很多细节历历在目,高原反应也会有,但是慢慢习惯了。冬天很冷,逄子剑和村民们一起巡逻,渴了,没有水,就把冰块煮化了喝。地面冻得挖不动,就把背上去的煤块加热软化冻土……一步一个脚印走在厚厚的雪地上,在广袤的高原上,看着雄鹰从天空中飞过,逄子剑心中常常会涌现出一股豪情。人的一生,如果在那么开阔的地方待过,和那么淳朴的人在一起共事过,心胸就会更加博大,纯粹。他很庆幸,生命中有过喝雪水,走高原,看雄鹰展翅翱翔的经历。回头细想,每一段经历都会赋予他以力量。那些吃過的苦,受过的累,都会换化成生命中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予他一生以馈赠。

逄子剑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他被调往莎车县城北街道任党工委书记。他在职期间,为解决300多户饮水困难问题,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幸福水”,一直奔波在相关单位和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困难;为推动1600余户棚户区、1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他多次入户谈心,解决居民所思所想,时刻以百姓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辛勤工作,疑点难点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他擅长处理各种问题,哪怕再错综复杂的事情,他都会以抽丝剥茧的耐心,找到里面最关键的线,一条条捋清楚,沉稳、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各级领导和百姓肯定。

在乡村振兴中带领村民致富

2021年,逄子剑调往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任职党委书记。巴格阿瓦提乡地处莎车县东北部,东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接,南与喀拉苏乡相连,西隔提孜那甫河与白什坎特镇相望,是一个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乡。担任书记之初,有村民也会疑惑,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会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吗?担任书记两年多来,逄子剑如今已经是村民眼中沉稳的值得信任的“自己人”了。

逄子剑一到巴格阿瓦提乡就开始全面调研,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与当地地缘,农业特色,他将紧邻沙漠边缘劣势变优势,通过培养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探索现代化经营新体系,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培育产业作为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精准施策,积极构建产业体系,全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稳岗就业质量,实现了9140名群众稳岗就业。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为了全乡养殖业走上科学化、产业化、现代化,牵头建起了28个养殖小区。乡里牛存栏量由2021年初的4500头增加到了1.4万头,带动全乡群众增收致富。

在巴格阿瓦提乡,让逄子剑觉得价值感、归属感再次提升的一件事,是村民对他的信任。逄子剑在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倡大家种植杂交小麦。农民麦麦提祖农·吾斯曼长期习惯了种植老种子,对于杂交小麦不敢尝试,逄子剑耐心地在田间地头为他讲解,尽管听完讲解后,麦麦提祖农·吾斯曼还是对杂交小麦一知半解,但是出于对逄子剑的充分信任,麦麦提祖农·吾斯曼最终决定试种了100亩183杂交小麦。

这件事极大地触动了逄子剑,他深刻意识到,当地村民原来对他如此信任。这份信任转换为责任——他要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开始深入研究当地的产业发展,与喀什地区农技推广中心驻村工作队对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接洽,向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取经”,通过跑项目、谈合作,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巴格阿瓦提乡打造了650亩棉花试验示范基地,引入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1000多个,并且在巴格阿瓦提乡组建了冬小麦产业创新团队,进行了15个品种的南疆冬小麦抗盐碱品种试验,推广京麦183杂交小麦新品种700亩,2022年高产示范基地亩产实测690.8公斤,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巴格阿瓦提乡点点滴滴的变化,逄子剑和村民们都一起见证着,在田间地头,在畜牧养殖场,到处都能看到逄子剑忙碌的身影,有他在,村民们觉得放心。

“新疆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既然来了,我选择一定要干点实事好事儿。如果让我再次选择,依旧会是同一个答案。”逄子剑说。扎根边疆十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自治区“访惠聚先进个人”、自治区“三好职工”、新疆青年五四奖章等嘉奖和荣誉称号,他也是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他在新疆这片热土中奉献着,付出着,热血沸腾的青春与时代洪流汇聚在一起,散发着灼灼光华。他以自身的经历诠释着奋斗的青春,激越的青春,用奋斗用奉献谱写的青春。一如他所说:“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机遇属于永不自满者,青春属于所有奋斗者,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恰逢其时。”

责任编辑 张惠清

猜你喜欢

巴格躺平村民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浅析维吾尔族巴格文化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巴格达的星星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