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23-08-26马华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马华斌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等方面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利用信息化资源可以使教材中的法治教学知识点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视、听、思、辨的有机结合,进而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8-091-02

现代课堂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辅助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视野?如何在教学中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學的动画和视听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道德与法治课程追求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经验为起点,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及法治教育。

如在教学“物品身世‘探秘”一课时,笔者利用课件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关于生活用品的谜语,聚焦本课教学内容。在“课余生活助我成长”一课中,笔者在课堂伊始播放了学生课外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学生看到一个个熟悉的镜头,在图片与视频、声音与色彩的撞击下,学习兴趣从这一刻开始就被激发,清晰地感受到课余生活的环境、伙伴的不同,引发学生对课余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生活的教育中形成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里,所有生活场景的图片和绘本图片加上简单文字表述、儿歌等即是整个教材内容的全部。教师只讲授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在给教师带来难度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创造了发挥的空间。

要想课堂实现高效,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备课的时候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大量的材料,将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引入教材中,通过对教材进行拓展,对每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情景加以展示,以提高课堂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图1)。

如在教学“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播放了民乐团教师介绍的音频,结合教师的介绍逐个出示各类民族乐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团结、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教学少数民族保卫国家内容时,笔者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网络中各种新闻图片、视频材料等制作成课件,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当时的真实情景,激荡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道德层面上的认识由粗浅的认知上升到内心的体验,让学生很快就如身临其境一般,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情感体验,有效地达成了知情统一的效果。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我们应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及相关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与生俱进、与时俱进。

教学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质疑、探究所生成的问题,从中及时吸取与学习目标要求相符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作为预设性教学内容的有机补充。此外,要特别注重利用和开发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善于发掘和运用学生身边鲜活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等素材,合理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增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如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虎门销烟”的影视画面,立刻就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既领略了那段历史,了解了英雄人物的事迹,又掌握了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扩充学生知识要素,拓宽学生视野

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前提。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其思维方式较为形象单一。因此,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原理和观点条理化、形象化,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课件设疑、质疑,引导学生不只认真地看,还能积极地想,带着问题去看,在看的同时能积极思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课的教学中,教材仅仅列举了中国高铁等两个例子,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中国创造”的了解需求。于是笔者将C919大飞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嫦娥四号、北斗导航系统、世界最大龙门吊、中国超薄玻璃等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中国创造”一一地展现给学生,看着这些人类的伟大工程,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不仅了解到“中国创造”的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涉及领域之广,更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中国创造”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创造人”。在了解了“中国创造”后,笔者将中国舰载机之父罗阳、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大型装备“心脏”的守护者段芳苗、中国焊接机壳拼装制造第一人杨建华等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做出杰出贡献的众多劳动者的故事制作成课件向学生一一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创造”离不开这些人的努力,从而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感受“中国创造”的来之不易。

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为原来枯燥、平淡的课文内容赋予了情感的神韵和生命的活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这些情境化学习材料、直观形象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信息技术成为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节省教学时间,密切师生关系,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任务出色地完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编   辑:徐靖程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