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建设发展路径研究

2023-08-25宁维卫侯牧天薛亦菲李钟义

关键词:灾难心理学心理健康

宁维卫, 侯牧天, 薛亦菲, 申 宇, 李钟义

自“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灾难心理研究成果呈井喷趋势,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灾难心理研究者在心理学主流期刊发表了较多本土灾难心理研究成果,为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的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出了相应理论贡献,凸显了我国灾难心理学研究的时代特色,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当下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学科定位进行介绍,讨论学科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学科可能的发展路径,并提供对策建议。

一、灾难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学科定位、任务、灾后心理重建三阶段模式

新时代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现实考验要求灾难心理学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认清灾难心理学在社会治理和危机处置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就需要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在灾后心理重建三阶段模式这一代表性的本土灾难心理援助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灾难心理学的特色实践。

(一)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提法将心理服务的问题意识拔高到国家治理的层面,为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要求心理学工作者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思考,跳出心理健康局限于微观个体的狭隘视角,从宏观角度思考本研究领域的任务和使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的全国一盘棋中〔1〕,寓“社会治理”于“健康治理”,以“心理健康”促“社会平安”〔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深刻领会该精神,挖掘灾难心理学对促进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价值,协助有关部门及早识别各类传统与非传统风险,防患于未然。

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灾难影响的范围从亲历者、亲友逐渐扩展到全社会。诸如“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地震、“7·23”动车事故、上海“11·15”特大火灾、“6·21”银川烧烤店爆炸等事故不仅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也给舆论场投下震撼弹,带来一系列公众效应,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处理灾难导致的社会心理起伏,便难以及时化解矛盾,甚至会出现不利于安定团结的极端事件。在此时代背景下,灾难心理学应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建言献策,灾难未至时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充当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解压阀”;灾难来临时缓解民众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发挥安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作用,引导全社会有序度过灾难,尽快恢复社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

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疫情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灾难心理学在处置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潜力。一方面,在疫情初期,由于新冠病毒的巨大传染性和危害性以及社会对该病毒普遍不了解,公共卫生危机容易造成群体恐慌和焦虑,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稳定大众情绪,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因应新冠疫情而出台的远程办公、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可能导致民众疏离感上升,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症等心理疾患〔3〕。如何做好大众心理危机干预、缓和疫情防控带来的心理影响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疫情时代悄然而至,疫情冲击造成的经济困境加剧了民众的健康不平等,社会心理服务亟须适应新时期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灾难心理学应当主动肩负起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的重任,对民众开展日常灾难防护和心理自助策略的科学普及工作,帮助民众了解灾难、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实现自我赋能,提升心理复原力。

(二)灾难心理学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既关乎本学科在所有学科类目中处于何种地位,也决定着学科的性质和发展的大方向。为阐明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难题和突破之道,首先应对其学科定位作出说明。

第一,灾难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随着心理学的技术革新与影响扩大,灾难心理学应运而生,旨在研究人应对灾难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灾难心理学学科的壮大有助于发挥心理学促进综合防治灾后身心问题的基础性作用;相反,灾难心理学学科发展缓慢将消解心理学在指导重大灾害心理危机防控的价值。因此,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学整体学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二,灾难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灾难心理学诞生之初,就与组织行为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以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灾难援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离不开人员的组织协调,灾难心理援助需要借助不同主体形成的合力,组织行为学能在整合救援资源和提高救援人员工作表现方面发挥优势;灾难心理援助借鉴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具体的干预技术,丰富了灾难心理学工作者的武器库;灾难心理教育宣讲可以依托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于教育规律的阐述,使灾难教育免于单纯说教的尴尬境地。

第三,灾难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习近平指出,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灾难心理学是为应对灾难对民众心灵的打击而诞生的,这便注定灾难心理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面向社会实践的学科。如果把灾难心理学简单归纳为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现状的阐释,灾难心理学就失去了生命力,也难以担负灾难心理学服务社会、凝聚人心的使命。因此,灾难心理学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深入思考我国灾难心理研究领域的“真问题”,时刻树立为党分忧解难的政治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灾难心理学建设成一门解决基层群众心理困扰的管用、有效的真学问,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三)灾难心理学的任务

灾难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自身鲜明的学科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应对现实突发危机与挑战、培养民众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一方面,这要求灾难心理学研究者在理论上建构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框架,对灾难心理的特点、规律、方法论进行详细梳理和讨论,具体而言,灾难心理学需要做到:第一,准确描述灾难心理基本现象与过程,积累经验层面的证据;第二,解释灾难心理预防与援助过程中的常见心理现象,运用心理学理论厘清灾难心理产生的原因与作用机制;第三,预测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导致的可能结果,揭示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破坏作用,以及寻求社会支持、直面挫折等积极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第四,在明确灾难心理影响机制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措施调节灾难心理发展变化的速度与方向,促进危机个体向平稳转化、迷茫个体向坚定转化,激发内心积极阳光的澎湃能量,达到心理重建与物质重建相协调的目标。

另一方面,灾难心理学在实践上应主动适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开发科学有效的灾难心理援助技术,整合各种资源,设计全过程、宽口径的灾难心理援助程序,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各级心理健康工作平台协调联动,共商灾难心理预防、灾难危机干预、灾难心理重建的中国方案。

(四)灾后心理重建三阶段模式

在整合大量震后心理干预文献的基础上,宁维卫率先总结了灾后心理重建三阶段模式,包括情绪应对与恢复阶段、自我探索与环境适应阶段和心灵重建与人格升华阶段(见图1)。该心理重建模式充分考虑了灾后不同时期的灾民典型心理特征,能够有效指导灾难心理援助工作,把握灾后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

图1 灾后心理重建模式

1.情绪应对与情绪恢复阶段

灾后心理重建的第一阶段是情绪应对与情绪恢复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会持续到灾后一个月,其主要特点是广大灾民普遍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情绪。第一,恐惧担心,灾民害怕灾难再次来袭导致自己或家人遭遇不幸;第二,迷茫无助,灾民不知道未来生活将如何继续,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第三,悲伤,灾民为亲人或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第四,内疚,灾民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常常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而感到罪恶;第五,愤怒,灾民感到上天对自己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第六,失望和思念,灾民不断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第七,灾民重复回忆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和气味;第八,缺乏安全感,灾民对任何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在情绪应对和与情绪恢复阶段出现以上反应均属正常,大部分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自然减弱,而哀伤和思念情绪可能持续较久,伴随数月至数年不等,但不会造成太多健康风险。考虑该阶段的特点,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拯救生命,心理援助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广大灾民和深入灾区的救援者,工作重点是稳定他们的情绪,主要采用的干预方法是情绪宣泄与疏导。

2.自我探索与环境适应阶段

这一阶段灾民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开始重新建设家园,生产生活逐步正常化。该阶段持续时间从灾后一年至数年不等,其特点是灾难危险已经解除,灾民需要学习适应灾后生活。这一阶段心理重建和心理教育的重点工作对象是广大灾民,由于灾难的破坏,有人家园被毁,有人背井离乡,有人落下残疾抑或失去亲人,而社会的关注逐渐衰减,为帮助灾民重燃对生活的渴望,心理重建工作要引导广大灾民适应现实,勇敢自我探索,从受援者变为自身家园的建设者,以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在劳动奉献中找回内心的自尊和自信。

3.心灵重建与人格升华阶段

这一阶段广大灾民在适应环境后,整合灾后的人生经历,从内心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人格中有价值的财富。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很长,一些人可能要持续一生,此阶段是人格从恢复到新生、获得力量的过程,其心理教育任务是引导灾民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整合他们在面对灾难时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使之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更有力量地应对今后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二、学科现存的问题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在大众传媒和学术期刊中获得了更多曝光度,学科发展处于上升轨道。但十余年的实践反映出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与我国文化的融合适配不足、灾难心理教育发展重心失衡、灾难心理干预研究方法有所局限、灾难心理教育的人文精神重视不足、灾难心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够成熟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拓宽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发展路径,突破学科发展的瓶颈期。

(一)与我国文化的融合适配不足

灾难心理学的概念最早由Reyes与Jacobs提出,是一门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的年轻学科〔4〕。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灾难心理教育和灾难心理援助的宝贵资源,但我国灾难心理学尚未实现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适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现有的主流灾难应急与危机干预理论大多来自西方,其往往致力于探究西方文化和西方语境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议题,我国灾难心理学研究者如果贸然移植将造成中西问题意识的错位,全盘西化、缺乏本土特色的干预方法难以大规模应用于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第二,国内使用的灾后心理评估的工具大都直接引自国外量表,这可能导致心理评估结果缺乏科学客观性〔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中西意识形态和人文环境的差异要求灾难心理学工作者结合我国文化与灾难特点建立一套本土化的灾难心理教育模式,以文化自信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宁维卫等人率先进行实践,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学校青少年的灾难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中系统总结了灾难心理教育的本土化模式,对我国灾难心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指导意义〔6〕。

(二)灾难心理教育发展重心失衡

灾难心理教育可以分为灾前心理教育和灾后心理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重视灾前心理教育,做到居安思危,不打无准备之仗。灾前心理教育主要通过向民众预先普及灾难知识和应急措施,从而尽量减少灾难性后果。灾后心理教育的核心是积极将他助转化为自助,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重新整合内在心理资源,优化人格结构,以积极姿态面对未来〔6〕。而现今的灾难心理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灾后的心理干预,灾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这使得灾难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出节点脉冲式的特点,表现为当灾害或灾难性的公共事件爆发后,灾难心理的相关研究呈现一种“爆发”趋势,然后逐渐归于平静。这种重灾后而轻灾前的研究模式不利于灾难心理教育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灾前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事先预演,从而减少民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巨大的焦虑情绪,提高民众的心理素质,减轻灾后民众的心理创伤,同时降低灾后援助的工作量〔7〕。综上,“未雨绸缪”与紧急救援同样重要。

(三)灾难心理干预研究方法有所局限

干预研究是灾难心理研究的重要部分,但在应用层面存在一些方法学不足。一方面,灾难心理长时程干预研究和实证研究较少,大多数灾后心理干预的实证研究集中于中短程,时间从常见的八周团体辅导到一年的追踪研究不等,甚至仅进行横断面现状调查。这忽略了灾难对民众心理带来的影响往往是长程的,只有对灾难引起的心理变化进行完整追踪,才能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期心理援助模式。另一方面,具体研究方法相对基础,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式研究较多,偏重于分析心理症状的风险因素。诚然此类研究也有一定意义,但研究发现比较表面,未充分挖掘受灾个体的心理与生理机制。近年来新兴的认知神经科学手段如ERP、fMRI和fNIRS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此类研究多基于精神医学模式,能够深度探索灾难心理创伤与心理复原的脑机制,有完整和严格的证据判断标准,使得灾难心理得以量化,具有可操作性,但要警惕不应简单地把人的应激状态视为一种病态,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民俗在心理救援中的作用,这种对医学模式的盲目崇拜可能导致学科发展狭窄化。

(四)灾难心理教育的人文精神重视不足

习近平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灾难心理工作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核心在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因而灾难心理学不能局限于灾难应对的狭隘视角,更要关注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6〕。在以往的灾难心理教育研究中,通常照搬传统精神医学的心理应对模式,这是失之偏颇的。诚然该模式有其优点,但它一味把人简单化、躯体化,没有把人看作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有着独特的人格,有着自己的思想,在特定的文化中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心理应对是特定文化中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或多或少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5·12”汶川大地震以及新冠疫情中,四川人民特有的幽默感和创造性以及武汉人民的热情和无私奉献无不感动了为之牵挂的全国人民。灾难面前,人性面临拷问,这意味着灾难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务必要比其他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面对这一份悲情的浪漫,灾难心理教育绝不能机械化,而应考虑到人的切实需要。灾难对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灾难心理教育不能“见物不见人”,更要着眼于充分释放人的心理潜能,引导与教育民众增强战胜灾难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但往往灾后心理干预的方式为短期的团体辅导,这可能导致受灾民众的身心状态尚未完全复原“脚手架”就被移除。此外,不同研究者对同一受灾群体多次的短程辅导,可能造成受灾民众伤口的反复牵拉,落下好心办坏事的结果。未来应推动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期心理援助模式,避免灾难心理援助表面化、游击化,真正满足受灾民众的心理帮扶需要。

(五)灾难心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够成熟

灾难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灾难危机心理干预的工作者大都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学者,专业人才缺乏,这是灾后心理援助难以有序、有效开展的一大症结〔8〕。专业人员不足的窘境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缺少灾难心理学的专业教育,现今灾难心理学教学内容主要分散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章节,而如此专精庞大的学科体系显然不能用简单的一两节课去清晰讲述。学校教育体系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场所,疫情新阶段态势下在学校开设和完善灾难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已是时代的要求。高等院校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人才培养是学科持续优化发展的核心,当今高校缺少灾难心理学方向的专业教育,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也多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上,其原因之一是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9〕。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国内率先设置了灾难与应急心理学特色研究方向,构建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突出了灾后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色彩,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同时该方向依托一级硕士点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生,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灾难心理学的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10〕。总体上,尽管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在灾难心理学较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做出关键探索,但全国灾难心理学人才培养仍呈散点分布,尚未实现“火力集中”。

三、学科建设发展路径

问题催生变革,鉴于“5·12”汶川大地震后民众对心理健康救援的迫切需要,灾难心理学学科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持续发展。后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其高度的传染性、危害性以及持续性,催生人们产生焦虑、恐慌、烦躁等情绪,如何做好大众的心理危机干预,减缓和疫情防控引发的心理影响是新时代下灾难心理学学科需要回答的问题〔11〕。

在疫情新阶段下,构建和完善灾难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可以培养专业的心理救援队伍,帮助人们应对突发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助力人民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纵观全局,灾难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始终根植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应用导向,既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也与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灾难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是亟须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学科建设,丰富导师队伍

尽管灾难心理学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但其发展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考察我国各大高校心理学培养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本科教育中很少教授灾难心理学知识,危机干预的相关内容也大多依附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课程中,本科生灾难心理援助实践的机会尤为稀缺。在研究生教育中,也仅有几所学校专门设立了与灾难心理学有关的研究方向,如西南交通大学的灾难与应急心理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事故与灾害创伤心理学等。因此,进一步加强灾难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迫在眉睫,未来需要建立更多的专业学位点,培养专业人才,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一个学科的建设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高水平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保证。培养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为代表的教学科研带头人队伍,以及具有一定教学科研水平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和骨干教师等都是灾难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重点。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专业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灾难心理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出精通本学科的高素质人才,使其成为学科的领军人物和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研究生的培养尤其需要明确化、专业化的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实操、见习和实习等多种锻炼机会,提升学生为身处真实危机中的个体服务的能力。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书本教育外,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育,如可以采用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危机事件演练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让研究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学习、练习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研、个案访谈等方式,切身体会民众的心理健康现状和需求,了解灾难心理学理论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达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效果。

(三)扩展研究内容,增强科学研究

从现有灾难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来看,灾区群众的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干预、创伤后成长等主题占比较大,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等研究主题也得到更多关注。由此可见,学科的发展深受时代影响,灾难心理研究视角从地震转向疫情,研究内容也从灾后人民的危机干预转向疫情新阶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有些科学研究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思想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高灾难心理学的服务水平和落地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一个学科的建设仅仅依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举步维艰的,未来要进一步加强灾难心理学学科团队的建设,并通过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合力,优势互补,不断捕捉最新的学术动态,促进灾难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也可以进行跨学科的交流,扩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本土灾难学科与国际学界的对话能力。另外,创造良好的学科交流平台和学术研究基地同样必不可少。研究人员可以参与到学术团体的专业实践和研究活动中,提升学术研究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交流合作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未来可以引导现代传播技术为学术交流赋能,助推相关的科学研究。

(四)立足中国国情,促进本土化灾难心理学的发展

纵观国内的危机干预实践,大多是国外模式和经验的模仿。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心理也是特定文化产物,我国社会文化明显有别于西方,盲目照搬国外的干预模式不免失之偏颇。社会心理的危机应对模式强调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地域文化差异,要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对个体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包含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信仰,人们的心理应对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所以开展灾后心理援助时要将不同民族的特点考虑在内,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最大限度因地制宜地解决灾后心理危机。我国本土的一些特色民俗文化,如殡葬文化、哀思传统表达方式、仪式心理等,在灾后心理援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和社会作用,因此,未来应将有积极效果的民俗文化与传统心理干预技术相结合,构建灾难危机干预的本土化模型。

四、灾难心理学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

灾难心理学学科发展亟须主动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潮,这需要灾难心理学工作者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挖掘灾难心理学的应用潜力;创新灾难心理服务模式,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灾难心理服务行业标准,推动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关注灾后易感人群,做到服务有的放矢。

(一)转变工作理念

灾难心理学承担着灾前心理预防的重任,一些特定人群平时就埋藏着心理隐患,这些脆弱性因素一旦受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冲击,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灾难心理学工作者亟须转变工作理念,不能满足于提供灾难爆发后的“心理镇痛措施”,应推动灾难心理学主动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实现路径如下。第一,从“就灾难治灾难”到以“健全公民心理健康素养、化解群体性心理危机”为目标。灾难心理学应协助政府依法落实对个人极端事件风险防控的精细化管理,精准把握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由于历史因素、民族宗教习俗、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群体性、地域性心理情绪。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应着力普及宣传各民族文化、信仰、习俗,大力促进各民族同胞之间谈心交流,化解民族误解、根除民族歧视心理根源,保障“中华民族认同心理”的凝聚机制建设。此外,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助力化解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经济剥削感”等地域性心理矛盾。提升大众精神文明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以“社会认同”为核心抓手,深化广大民众“共同家园、共同记忆、共同情感”的认同感,强化社会治理中“由心而治、同心同情、凝心共建”的心理元素,为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公众认同感。第二,灾难心理学应从聚集“理论建构”走向参与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成为巩固民众日常心理防线的重要一环。例如,一些边远民族地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存在公安不好管、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住“三不管”突出问题,南宁市探索创办了全区第一所专门学校——南宁市励志专门学校,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学校将专门教育与治安管理处罚、收容教养、刑事处罚等配套衔接,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可以发挥灾难心理学在习惯养成、人格培育和理想树立方面的优势,助力实现从“三不管”到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的“三满意”效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降低社会治安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2〕。第三,从“运动式”灾难心理救援转变为“全过程”灾难心理帮扶。灾难心理学目前亟须形成集预警预防、手段应用、矛盾化解、诉求解决的一体化灾难心理预警防控理念,疏通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预警体系与运行保障机制充分融合。同时,需尽快搭建部门间联动合作机制。一些基层政府虽然设立心理服务室,由政法委或卫生健康部门领导,但工作的方向性不明,合作不畅,严重制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展开。特别是针对个人极端事件的应对措施,常采用“运动式”治理进行阶段性突击整治,仅消除表面原因,忽视了长效风险预警预测工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小组未明确牵头部门调动相关部门参与,各自为政、缺乏沟通问题尚未解决,一些苗头性风险隐患即使被发现也很难引起重视,制约了风险预警预测效能。

(二)创新灾难心理服务模式

打造创新性的灾难心理服务模式,需要不断强化灾难心理学服务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的能力。创新性灾难心理服务模式应该把对不同风险类型群体实施精准干预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助力社区矫正。精准干预要求灾难心理学工作者认真研究不同风险类型群体心理危机易感因素,找准心理干预的发力点。第一,针对落魄失意群体,推动对他们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范围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第二,密切关注户外服务业人员(如外卖人员、快递人员、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等)的群际心理接触,确立常态化跟踪疏导机制,协助行业协会定期监测从业者心理健康状况,宣传简便易行的自我调适策略。第三,要加大成瘾人群卫生服务资源投入、落实协助送诊和专项成瘾诊室配置。第四,针对隐性怪异人员,推动“社区排查+家庭报告”。深入排查有性格孤僻、自闭及抑郁倾向的人群,进行登记造册,依托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疏导教育。第五,加大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以及病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积极心理建设,敦实边缘人群面对生活挑战的心理资本,提升自身认可度。第六,将社会矛盾心理隐患作为预警机制的首要排查要素,对信访群众进行“一对一”实时心理疏导。第七,密切关注生活困境和突发事件中的社区居民,定期组织关爱谈心,通过家庭密切接触人员第一时间预警同伴的心理隐患和过激情绪。第八,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康复咨询服务和人文关怀,优先为无监护人、家庭贫困的精神病患者办理残疾证、低保证,切实从家庭源头上杜绝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第九,针对问题少年,一方面要推动营建“励志学校”,加强其品德养成,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督促其树立远大志向,同时加强对其的心理引导,及时消除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另一方面要将中小学生厌学情绪、校园霸凌、社交焦虑、拖延焦虑、考试焦虑、网络成瘾、自我怀疑、反复倾诉等特殊性问题纳入重大测评维度,及时发掘青少年动态性、趋势性、叠加性心理危机隐患。

社区矫正是灾难心理学常态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可以协助灾难心理学工作者更好地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因此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加大社区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力度,着力链接教育、中医药、护理等相关专业社会人才加入到社区心理服务力量建设,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所需的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差异化专业建设。第二,加速实施社区医院心理服务惠民政策,壮大社区公立医疗机构心理服务人员和社区心理服务网格员队伍,综合提升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研判能力。第三,邀请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在社区心理服务部门对部分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员进行心理矫治。通过调动社会力量补充单一学科应对复杂多变风险因素时的处置干预能力,有利于灾难心理服务不断下沉,将灾害有关不稳定心理风险控制在早期。

(三)构建灾难心理服务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相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目前中国的灾难心理学还未有明确的行业标准,灾难心理学为适应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心理疏导和干预介入的向前发展,未来迫切需要构建灾难心理服务的行业标准,增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完善准入和考核机制。

1.灾难心理学从业人员应有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也是灾难心理学从业者职业能力的核心。专业技能又分为实践技能和理论技能,其中实践技能是运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而理论技能则是通过灾难心理学理论学习获得的知识。

具体而言,灾难心理学从业人员宜掌握八项专业技能:一是掌握心理学学科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结构,拥有一定的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二是掌握灾难心理学中心理与行为的实证的、量化的研究技能;三是掌握心理调查、心理测评与建立心理档案的应用技能;四是设计、实践与灾难心理学相关活动课程的应用技能;五是对个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诊断、辅导、咨询的应用技能;六是对个体进行心理治疗的基本应用技能;七是建立与分析个体的发展性个案与补救性个案的应用技能;八是掌握与灾难心理实践有关的计算机技能。

2.灾难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

当前灾难心理学的行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员数量不足,从事灾难与应急干预的心理服务的人员配置不足,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实操能力较强的灾难心理学人才。因此,应提高灾难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加快灾难心理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应急部门可积极联合发展改革、卫生健康、教育、工信、民政等多部门,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共同发力加快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主动建立灾难心理学人才库,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依托人才库专家队伍,推动灾难心理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充分开展公众心理健康宣传,搭建信息化的心理援助公益服务平台。另外,灾难心理学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灾难心理学人才的评定标准和技能等级制度,开展技能等级认定,颁发专业技能证书,搭建注册系统进行统筹管理。

(四)关注灾后易感人群

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当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优先关注心理健康脆弱、风险因素集中的易感人群,可根据受灾时期和年龄特点划分易感人群并找准其应对策略,推动灾难心理援助实现精准干预,提升灾难心理资源利用效率。

1.根据受灾时期细分群体

开展灾难心理服务时,不同受灾时期的人群的心理反应各异,在把握各种群体心理特征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调适措施,能够对受灾人群的心理起到一定的疏导作用,从而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灾难,更好地提高全人群的心理应对能力。

在重大灾难发生一个月后,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重点关注重灾区的丧亲、伤残人群,重大财产损失者、中小学生以及前往救灾的医护人员、救援队员等。灾难心理工作者应对重点人群心理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分类和分级,根据相关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对筛查出的严重心理疾患个体开展危机干预;安抚广大灾民恐慌情绪,提供陪伴与情感支持,例如利用广播宣传册、手机和网络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鼓励灾区民众运用心理自助技能增强心理韧性。除了灾民,灾难心理学工作者也应对救援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告知其救灾期间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出现强烈应激反应的救援人员应被准许休假,及时通过冥想和放松训练缓解机体内部紧张状态。

在灾后半年到一年内,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重点关注孤、寡、老、伤及丧亲家庭。这类人群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难以感受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容易产生累赘感,认为自己没有脱离困境的能力,生存只是给周围人添麻烦,从而落入习得性无助的深渊。为避免此类心理危机发生,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宜运用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针对孤、寡、老、伤及丧亲家庭的各种灾后适应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心理援助服务,包括在灾区进行心理普查和评估,特别要重视对这类人群的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和筛查,以确保心理健康脆弱个体及时得到心理援助。

灾后三年及以上,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细化心理危机高发人群范围,确立常态化跟踪疏导机制。具体而言,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宜对已经筛查出的重点人群进行追踪并提供系统的心理干预,预防自杀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对于灾区工作压力较大群体(如干部、教师志愿者、军人、医疗卫生工作者等)开展正念减压训练,帮助其增强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压力水平;对于普通人群,特别是中小学生,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可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以灾难再认识为主题的心理课,带领学生探索灾难发生后认知调适过程,提高学生日常防灾减灾意识。这一阶段的宗旨是形成以“社区一学校一医”院为中心、依托固定心理健康援助机构的心理干预网络,帮助受灾民众适应新的生活,重新构建生活秩序和情感支持系统。

2.根据年龄细分群体

在灾后心理应对的过程中,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反应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灾难心理服务时,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对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干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把心理支持的原则灵活地运用到每个群体中,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提高全人群的心理应对能力。

儿童心理较为脆弱,经历灾难后,心灵易遭受严重的创伤,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加以保护。儿童有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但面对灾难景象,容易遭受刺激,应激症状强且延宕时间久。此外儿童特别害怕孤独、分离,依赖父母,害怕陌生人。一些儿童灾后注意力不易集中,经常走神,显得烦乱,这可能是由于其潜意识中有表达灾后感受的欲望,但语言技能尚未发育成熟。在应对策略上,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尽量使儿童体验到安全感,使其置身于一个稳定的、充满爱的良好的氛围中,这样才便于对其进行后续心理干预。对于儿童心理教育,主要以情绪保护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或绘画、唱歌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儿童传达愉悦的信息,减少儿童接触悲惨情景和不良信息的可能。

青少年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社会认知能力逐步提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意识,比较缺乏安全意识。青少年心理可塑性强,遭受心理创伤伤痕会比较深,由于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面临巨大灾害时心理波动巨大,直接影响其生活和学习。青少年在灾后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紧张情绪,担心灾难再次发生,容易发怒,不能冷静和理智地面对灾后的结果,变得不易管教,行为更加叛逆等。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在对青少年开展灾难服务应尽量避免简单化、说教化的教育,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引导,对其情绪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工作。

成年人一般事业有成,家庭稳固,被社会视为强者,但其社会责任和压力最大,既要赡养老人又要照顾子女,在社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由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较稳定,成年人灾后的心理反应相对平和,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对成年人进行灾难心理教育应注重家庭观念、责任心与事业心的培育,积极引导其整合和丰富人生阅历,深刻理解生命价值。

老年人由于知识阅历丰富,社会经验多,灾后心理反应比较平缓,但受生理条件制约,视力和听觉下降,敏感反应度减弱,行动也多有不便,属于弱势群体。灾后老年人的应激反应常包括忧郁性的退缩、对食物感到麻木、易怒,急躁猜疑等,少数老年人受灾难影响,身体机能退化加剧,甚至出现记忆紊乱或记忆丧失的现象。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在对老年人进行灾后服务时,应以安慰疏导为主,耐心倾听,细心关怀,默默陪伴。

五、灾难心理学本土化学科建设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新冠疫情防控步入新阶段和“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对灾难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既要关注重大事件后的心理援助,也不能忽视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与展望。

(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灾难心理学要服务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个显著优势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了灾难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条件的配备使灾难心理教育工作有了人员、物质基础和保障,特别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成立了应急管理部,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政治保障对受灾者是一种极强的社会支持,具有情绪上的安定抚慰作用和动机上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帮助灾民融入灾后心理重建。因此,要让党的领导贯穿灾难心理综合防治全过程,积极探索和构建与新时代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相适应的灾难心理学学科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应急管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村/社区)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在应急管理中具有意义重大的关口作用,因此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有助于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公共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灾难发生后,良好的基层环境能使居民获得安全感。基层应建立能够快速反应的应急心理援助队伍,成员可由具备执业资格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和受过灾难心理援助培训的志愿者构成。基层应急心理援助队伍在进行灾难心理干预工作时,核心目标是稳定公众情绪,帮助居民恢复人际支持系统,重拾应对灾难的坚定信念,积极乐观地面对灾后生活,平稳度过心理危机,逐步恢复心理健康。

(三)加强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

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提倡把灾难教育的经验理论向常态化转型,注重灾前预防,强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灾难危机意识,提升学生和社会人群的心理素质,为应对未来可能的灾害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增强其应对突发和不可控自然灾害的能力。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可从实施场所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另一类是社区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

加强学校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完善灾难心理课程,把灾难心理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灾难心理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这个重要阵地,创新丰富课程内容和课堂形式,让灾难心理课程生动活泼,入脑入心,提高学生的灾难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二是做好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坚持“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教师按要求完成对高风险学生的谈心谈话工作,动态管理学生心理档案,精准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排查工作。三是培育积极的心理文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构建积极阳光的校园心理文化,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宁维卫教授在此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其积极推进“善爱我”大学生心理文化体系,以心理情景剧等特色心理活动为核心着力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他主持的“阳光、坚韧、创造、感恩——西南交通大学近20载大学生心理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更是获得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特等奖。

加强社区常态化灾难心理教育,开展“两个一”活动:一是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居民需求,每月举办一次社区全体居民参与的心理健康社区服务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困扰调适建议,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二是举办一次讲座,在社区定期举办专门的心理健康讲座,内容可以是灾难心理应对、心理健康常识、常见生活事件应对等,通过讲座帮助群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在危机发生前筑牢民众的心理防线,降低危机应对的社会成本,缓解危机带来的社会恐慌〔13〕。

(四)发挥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各自的专业优势

在灾难面前,其他非心理专业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也能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有序投身社会服务开展志愿活动。理论研究类、医学卫生类社团组织可以及时发布权威消息,科学普及防控知识,主动传播健康卫生知识,引导群众消除恐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公益实践类社团组织可以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有序发起抗灾募捐活动,为一线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及时送去温暖和关爱;志愿服务类社团组织可以根据相关单位统一安排,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灾难防治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协助有效开展抗灾工作;文化艺术类社团组织可以制作文化艺术产品,充实群众精神生活,用生动的形式宣传抗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五)加强社区心理学研究,建立与完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具有本土化色彩的社区心理研究对推进灾难防治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黄希庭教授提出社区是人日常生活基本场所,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源头之一,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平台〔14〕。社区心理学是一种最具大众化的心理建设路径,是心理学服务社会的第三条路径〔15〕。研究者应积极探索灾难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学的结合点,将社区心理学研究扩展至灾难应对领域。推动灾难心理学走出一条与社区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有益于提高基层灾难心理工作的效率,筑牢社区防灾减灾的心理长城。

(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科持续优化发展

人才培养是学科持续优化发展的核心,为此灾难心理学学科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升级。第一,构建更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投入,鼓励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根据需要发展灾难心理学学科,壮大灾难心理学科人才队伍。第二,积极探索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通过人员互访、平台搭建、联合招生等形式加强与相近领域强势单位的合作,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实现灾难心理学科人才自我更新的良性循环。

六、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培育好灾难心理学学科的信心。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有必要总结我国本土灾难心理学学科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在习近平总书记擎画的“健康中国”宏伟蓝图的指导下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更加重视把握灾难心理学学科发展内在规律,整合融通学科建设相关资源,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主动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这要求新时代的灾难心理学一方面要兼容并包、吐故纳新,广泛吸纳国内外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护理学等学科的优秀成果,巩固灾难心理学的科学根基,使灾难心理学逐渐枝繁叶茂。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从业者介入进来,构筑人才蓄水池,依托相关平台切实发挥智库作用,辅助政府决策,为灾难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专业性参考意见。另一方面要坚持灾难心理学学科的主体性,明确学科问题意识,端正学科价值导向,关切现实社会问题,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形成一套植根于我国文化土壤的灾难心理学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创新成果。灾难心理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应从深沉厚重的中华文明中汲取养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促进身心和谐的成分,赋予灾难心理援助独特的文化心理元素,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消除部分受灾群众对心理学工作者的抵触情绪,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中筑牢社会“心防”,不断拓宽灾难心理学学科的发展空间。此外,在做大灾难心理学蛋糕的同时要努力避免学科泡沫化,牢牢把握应用导向这一学科生命线,增进民众健康福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猜你喜欢

灾难心理学心理健康
雷击灾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