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化遗产丰富高中语文学习
——以秦观墓与《鹊桥仙》的教学为例

2023-08-25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江苏无锡214002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4期
关键词:惠山秦观鹊桥

王 莺(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 江苏无锡 214002)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呼唤文化遗产进课堂

(一)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要求

过去的语文课,老师多采用自己主讲课文,学生回答提问的模式;或者全班一起写作文,挑选出范文公开朗读;到高三人手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不停地刷题和背书。

2018年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出版发行。2019年秋季,新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开始在一些省份使用。2020年初夏,新高考卷问世。从“教”到“考”,从理念到实践,高中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方向,语文课无法沿用旧模式,必须随之改变,以适应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

(二)旧有的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分为“文学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化参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十八个学习任务群[1]。新教材粗看还是由一篇篇课文构成,但很多崭新的术语进入语文教学视野,比如“学科核心素养”①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大单元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学习”②《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9年第10期用一组统编语文教材大单元设计案例引发了关于“大单元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学习”的持续讨论。“群文阅读”③群文阅读指将具有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组合在一起阅读,是与传统语文课单篇课文教读相对的概念。……新高考的出题依据也不再是过去每年出版的《考试说明》,而是新课标上《学业质量水平》中“水平4”的具体描述[2]。

教学和考试生态的根本性改变,让语文老师产生很多困惑:课文要怎么教才算体现了新课标思想,才能成功应对新高考;群文阅读的“文”去哪里找,选择依据是什么;设计的学习情境很假、很生硬,学生不感兴趣怎么办……

以《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必修上册)中的诵读篇目《鹊桥仙·纤云弄巧》为例。高中生理解这首词并不困难,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盛赞能抗衡时空阻隔的真挚爱情。教材也给出了扼要的阅读指南,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重点体会作品高妙的命意。

在旧模式下教学《鹊桥仙》,无非结合编写者的话,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涵义,老师介绍时代背景、词人生平、七夕民俗,学生读读背背,一课结束。

新课标下教学《鹊桥仙》,没有新的教学资源加入,第一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就有困难。让学生想象自己未来和恋人分隔两地会如何对待爱情吗?古今通讯、交通条件完全不同,这个情境的讨论很容易跑偏。

第二步“布置学习任务”也难有创见。组织学生自己读诗歌、鉴赏词句?《鹊桥仙》语言浅显,妙在命意,不必在学生无疑处用力过多。

如果想围绕《鹊桥仙》组织群文教学,选择哪些阅读文本更费思量。入选中学教材的爱情诗不多,为凸显秦观的高妙而寻找立意不高的作品,非明智之举。

总之,沿用旧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思路,很难开展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教学。而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确定、群文阅读“文”的选择,目的都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思维品质,其衡量提升程度的标尺在《学业质量水平》有具体描述。语文课急需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开放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新课标理念。

(三)文化遗产为开展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语文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

新课标中有让语文课利用文化遗产的教学提示。“学习任务群2 当代文化参与”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名胜古迹,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2]并提示该任务群的学习要“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3]。

考虑到秦观墓园就在无锡,笔者尝试将诵读篇目——秦观的《鹊桥仙》整合进“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利用身边的文化遗产,让学生走进文化现场重新认识作品和作者,学习的情境够真实,学习任务更自然,再将学习任务匹配《学业质量水平》中所描述的能力要求,语文课就有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可能。

二、参观文化遗产,感受真实学习情境,发现有趣学习任务

秦观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二茅峰附近,距今有近900年的历史。墓园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历经兴废,现留存下来最古老的遗迹是“秦龙图墓”青石碑,为清朝嘉庆年间所立。秦观墓在1986年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秦氏后裔对墓园进行了修缮。

去往秦观墓的山路平整宽阔,大约徒步4千米,就能见到入口的标志——一座镌刻着“秦观墓”的石牌坊(图1)和一块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石碑(图2)。沿着牌坊背后的石阶往下走百来米,是秦观墓的核心所在,包括碑亭、墓碑和一部分诗文碑刻。

图1 秦观墓入口石牌坊

图2 秦观墓文物保护标志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秦观墓,本质上就是关于秦观的群文阅读。阅读资料包括文物保护标志和修缮纪念碑上的说明文字(图3)、牌坊正反面的楹联、碑亭中的《建炎四年诰》碑(图4),以及七首碑刻的古诗词,涉及实用类文本、文言文、古代诗词三种文类,都在高中生阅读能力范围之内。

图3 墓园经秦氏后裔修缮后立碑纪念

图4 《建炎四年诰》碑

因《鹊桥仙》而来,学生初步参观后自然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墓园里不见秦观的《鹊桥仙》却有其他诗词作品?是《鹊桥仙》不够具有代表性吗?秦观是江苏高邮人,他为何安葬在无锡惠山,而不选择叶落归根?那块清代墓碑上写的“秦龙图”是何意?秦观的命运与宋代朝政有何联系……基于诸如此类的疑问,学习的情境和任务水到渠成(图5)。

图5 “秦观墓园探秘”任务示意

为了便于学生写作学习小结《我在秦观墓园探秘的发现》,还可提供王伟康的《秦观迁葬地考辨》[5]和刘勇刚的《论秦观的思想路径与济世情怀》[6]等论述类文本,作为辅助阅读资料。

三、巧用文化遗产,在多文本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

(一)关联两个以上文本,比较、分析、质疑、综合,给“高邮人秦观为何葬于惠山”以合理的解释

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3—2有如下描述:“能比较两个文本或材料,能在各部分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把握主要信息,分析、说明复杂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7]。

关于秦观为何葬于惠山这个话题,文物保护标志和修缮纪念碑都有所涉及。文保标志上说的是“其子秦湛任常州通判时,将其棺柩自高邮迁至无锡,与夫人徐氏合葬于惠山之坡”。修缮纪念碑上写的是,“政和中,子秦湛为常州通判,迁父柩葬于无锡惠山”。综合这两段资料,可基本确定秦观是从故乡高邮迁葬至无锡的,并且这次迁葬与其子秦湛在常州任职大有关系。这个结论并没有正面回答高邮人秦观“为何”葬于惠山的问题,缺乏对理由的深入阐述。

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3—2还要求学生“能就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质疑,并能主动查找相关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利用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解决具体问题”[8]。

常州任职,为何葬于无锡,而不葬在常州呢?

简单地通过互联网搜索或者查阅地方志文献就能发现,在宋代,无锡是隶属于常州府的县,葬于无锡就是葬于常州府辖区之内。

但即便如此,儿子一地任职,就要迁葬父母来陪同吗?官员难免异地调动,常州府所辖范围又大,秦湛为何独独选择惠山作为父母的埋骨之所?在此老师可以点拨学生,从常理常情出发,质疑文本中不合理内容,启发他们找到质疑的角度,并鼓励学生自主查询资料解决疑惑。

墓园中能答此疑问的,是七首碑刻诗词之一的《游惠山和三唐人诗(其二)》。这首诗是秦观所作,看诗题,秦观生前曾与朋友来过惠山游览。诗的最后六句写道,“洞天不知老,金界无栖尘。缅彼人间世,鸟瞻阅青旻。讵得踵三隐,岩阿相与邻。”与友人同游惠山的秦观,把所到之处赞为福地洞天,流露出在此出尘归隐之意(图6)。秦观墓石牌坊背面的楹联,就用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讵得踵三隐,岩阿相与邻”(图1b),似在告诉后世人,秦观墓址的选择,符合秦观本人的意向,他终于实现了隐身惠山的愿望。

图6 秦观《游惠山和三唐人诗(其二)》碑

王伟康在《秦观迁葬地考辨》中也作出了类似推断,并考证出当年与秦观同游惠山的,有苏轼等人。在墓园不曾收录的诗作《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中,秦观写过“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的诗句,追忆了自己的祖先生活在江南的家族史。王伟康认为,秦湛的迁葬,还有让父亲魂归江南之意[9]。分析秦观的诗作并综合王伟康的观点,秦观埋骨惠山,就有了合乎情理的解释——高邮虽是家乡,但秦观情系江南,钟意惠山,生前未能归隐此处,身后得益于儿子常州任职的便利,终偿夙愿。

(二)发现材料之间的异同,多角度探求“墓园里为何不见《鹊桥仙》”的可能性

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4—2要求:“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10]。

秦观墓园里一共收录了七首诗词。除了前文提到的《游惠山和三唐人诗(其二)》,还有三首也是秦观所作,分别为《踏莎行·雾失楼台》《好事近·梦中作》和《满庭芳·山抹微云》;另外三首是黄庭坚的《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宋人张理的《秦太虚墓》和元人柳贯的《璨山诗》。

秦观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墓园里为何展示其他人的诗词作品?那些作品对墓园有何意义?

比较张理和柳贯的诗,发现二者有共同点:作者都不著名,作品也都不著名,但这两首诗都能证明秦观墓“古已有之”。张诗题目就是《秦太虚墓》,太虚是秦观早年的字,诗中“九峰朝暮云,摇落少游坟。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亦闻”的句子,记录了他凭吊秦观墓时所见的荒凉(图7)。张理是南宋人,而柳诗中“藤阴不蔽淮海墓”,也可以作为元代秦观墓存在于惠山的证据(图8)。

图7 张理《秦太虚墓》碑

图8 柳贯《璨山诗》碑

黄庭坚的《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本是写给秦少游弟弟秦少章的诗,它在秦观墓园出现的原因,最大可能是诗歌的前两句高度评价了同为“苏门四学士”的秦观,“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图9)。秦观墓石牌坊正面的楹联就化用了这两句诗——东南淮海,国士无双(图1a)。上联点出秦观哪里人士,下联给予秦观至高评价。

图9 黄庭坚《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碑

这样看,出现在墓园中的诗歌,包括秦观自己的《游惠山和三唐人诗(其二)》和他人的三首,都是功能性的,或昭示墓址选择的缘由,或证明古墓的真实性,或提供“国士无双”美誉的出处,这些作品并不以诗艺高下作为入选的评判标准。那么,出现在墓园中的秦观本人的三首词,选择依据是什么呢?它们的入选和《鹊桥仙》的落选有无关系?

《踏莎行》《满庭芳》和《好事近》三首词,以《踏莎行》名气最大,苏教版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曾收录过;《满庭芳》开篇“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八字,为秦观赢得“山抹微云君”的美称,名气次之;《好事近》之前未进入过中学语文教学的视野,词题为“梦中作”,词人借由梦境诉说心向往之的山中隐居生活,名气再次之(图10)。《鹊桥仙》和它们相比,知名度更高。

图10 秦观墓园展示的《踏莎行》《满庭芳》和《好事近》三首词碑

秦观的这三首词,分别表达了贬谪之恨、离别之苦和遗世之意,它们是有内在逻辑性的:因新旧党争而被一贬再贬,内心伤痛;贬谪又带来无数的别离,愁苦再添一重;仕途失意、悲欢离合,由此生避世之心。再联系《游惠山和三唐人诗(其二)》,这个伤心人在惠山找到了理想居所。如果此中加入《鹊桥仙》,显然和园中诗词表达秦观为何安葬于此的主题不相干。这大约是《鹊桥仙》缺席秦观墓园选文的第一层原因。

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4—2还提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的要求[11]。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墓园选文的功能性,影响了《鹊桥仙》的入选。而墓园本身的属性也决定了《鹊桥仙》不适合出现。

关于《鹊桥仙》为谁而作的猜测,历来众说纷纭。有说写给妻子徐氏,有说写给侍妾边朝华,有说写给蔡州营妓、越州歌妓、东坡侍妾王朝云、长沙义倡等等。在诸多的推测中,写给妻子徐氏的可能性最低。因为牛郎织女,非明媒正娶[12],和秦观与夫人的关系不同。文保标志上言及迁葬事,还有一句“与夫人徐氏合葬于惠山之坡”。虽然今天的秦观墓园找不到秦夫人徐氏的墓葬遗存,但提及个人感情,墓园中选一首秦观和其他女子情深意长的《鹊桥仙》,似对夫人不大尊敬。这可能是《鹊桥仙》缺席秦观墓的第二层原因。

长久以来,秦观给人的印象是柔弱痴情的,民间流传着他和苏小妹的爱情趣事,《鹊桥仙》里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古闻名。但在秦观墓这个“盖棺论定”的文化现场,我们能感受到的秦观,是黄庭坚所夸赞的、石牌坊正面楹联所书写的“国士无双”[13]。在国士主题下、在肃穆的氛围中,回避私人情感的渲染可能是《鹊桥仙》缺席秦观墓的第三层原因。

(三)关联、推断、整合,梳理“秦龙图封号的来历与宋代政局变化”之关系

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5—2要求学生“能从多篇文本或一组信息材料中发现新的关联,推断、整合出新的信息”,“并运用于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14]。

文保标志介绍秦观“历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他的墓碑写“秦龙图”何意?

整个秦观墓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文化资源是碑亭中的《建炎四年诰》碑,字迹在日光下并不清晰(图4)。这份200多字的封赠文书,交代了秦观在宋代新旧党争中的遭遇。他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因持不同政见被贬斥;到哲宗元祐年间,反对变法派得势,秦观因“文采风流”,成为“一时之冠”。后来党争又起,反对变法的元祐党人大受牵连,子孙被禁留京师,禁止参加科考。到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痛心宣和年间的北方大暴动,认为是没有重用秦观这样的人才导致的,为元祐党人洗雪冤屈,秦观被加以褒赠。那年,秦观已离世30年。

秦观被褒赠了什么?《建炎四年诰》的碑文没有明示,文保标志上说“南宋建炎四年被追赠为龙图阁直学士”,应该就是清代留存下来的墓碑上“秦龙图”的来历了。

《建炎四年诰》清晰地显示了宋代朝局围绕变法的斗争。从神宗到哲宗到徽宗再到高宗,支持改革派与反对改革派此起彼伏。《建炎四年诰》改变了秦观子孙的命运,使他们从元祐党人的封禁中走出来,获得自由,可以想见他们的喜悦,但这份封赠文书更多的是高宗对自己政治倾向的公开表达。当然,正由于高宗的这份诏书,秦观的“国士无双”才显得真实可信,它不再是朋友间的吹捧,而是由皇帝背书的认证——“西清之游,书殿之选,唯尔曹为称。使生而得用,能尽其才,亦何止於是欤?”

四、拓展语文课与文化遗产连接的可能性,实现文化传承

关于秦观墓探秘,用心的学生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思考。比如,为什么“讵得踵三隐”的“讵”字,在墓园中有不同的写法;为什么合葬墓未见徐氏夫人遗存;今天的秦观墓以什么为依据重修;湮没在历史中的秦观墓旧迹还有哪些;对我们认识秦观有无影响……

如果更深入一层,师生们可以再学一点保护文物古迹的知识,了解九百年来秦观墓的兴废和重修史,探究更有深度的话题:比如消失了的碑亭该不该重建;诗词的选文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如果我们来给秦观墓挑选诗词做碑刻,应该去哪里找权威的版本……

当学生进入真实的学习场景,学习任务的产生、学习方法的点拨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借助参观秦观墓,重新认识《鹊桥仙》和秦观,与坐在教室朗读诗文,获得的体验与提升完全不同,一个超出过往经验的、丰富饱满的秦观呼之欲出,师生对作品本身的认识也更深一层。

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同城的文化遗产,可以实地参观,不便亲往的异地资源,可以借助影像文字资料学习。当文化遗产和语文课形成有效连接,语文课就有了新的样貌,传统文化也获得被年轻一代看到、理解、热爱和传承的通道。

猜你喜欢

惠山秦观鹊桥
无锡惠山的“凤羽龙”
鹊桥仙·闹春
“侨”见惠山:“云”游桃花源 同筑“根魂梦”
惠山泥人——须臾出手中 泥韵展风采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七夕赏“鹊桥”(环球360°)
《秦观 踏莎行》
鹊桥仙
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