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工业科技》第九届优秀审稿专家表彰

2023-08-25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导师

同行评议,对科技论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高质量的审稿意见,是作者科研道路的灯塔。

为对《食品工业科技》审稿专家的默默付出表示感谢,并鼓励更多学者参与到中文期刊的同行评议中,刊社根据审稿质量、数量及速度,评选出2022年度优秀审稿专家,36名学者仅仅是800多位审稿专家的代表,《食品工业科技》的进步与每位学者的支持密不可分,谨向所有同行评议学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优秀审稿专家-终身荣誉奖

优秀审稿专家-终身荣誉奖

黄业传,工学博士,荆楚理工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北省重点学科群“智慧农业与优势农产品加工”首席专家,四川省检察院政策咨询专家,《食品工业科技》第一届青年编委、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论文评审专家,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30余项,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优博士论文。撰写的研究生教学案例入选国家级教学案例库。

蓝蔚青,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兼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负责人,担任Foods客座主编、《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及二十余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审稿专家,兼任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等职。研究方向:水产品保鲜技术、天然产物提取与利用等。任现职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EI 34篇)。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1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各3项,出版教材10部(主编2部,副主编3部),获教学荣誉50余项,指导学生获奖50项。

石启龙,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现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果蔬/水产品贮藏保鲜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领域。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首位/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25篇,EI收录23篇。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项)等项目函评专家;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食品工业科技》第1届青年编委会委员。

唐洪波,男,1964年7月生,黑龙江省海林市人,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应用及淀粉制品研究。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和参加纵、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合同进款额1000多万元。已有十余项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翁武银,教授,博士生导师,Fisheries Science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水品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1项等;发表论文1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转让发明专利12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1)、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和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4)。

优秀审稿专家-杰出贡献奖

郭壮,博士,湖北文理学院三级教授,湖北省食品配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乳酸菌和发酵食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襄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在The ISME Journal、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LWT和《食品工业科技》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从我国华中及西南地区鲊广椒、酒曲和酒醅等传统发酵食品中收集保藏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合计8000余株,发现并命名新物种6个。

国立东,男,博士/博士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益生菌及中药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等各类课题。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篇。参编参译著作及教材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黄震,天津商业大学包装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博士后。讲授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功能包装材料和纳米材料导论等课程。研究兴趣涉及先进高分子基膜的制备及其食品保鲜包装与气液分离应用、包装材料废弃物的热降解与过程拟合和绿色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强化分离应用。曾主持与参加国家级课题4项和省部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他引超过1000次,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8项。

姜瞻梅,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新世纪人才;现任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分会理事,《乳品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功能调控与乳制品加工。主持国家省级项目15余项。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封面论文5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5项。

蒋立文,民盟盟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直致力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0项,主持或参与项目获湖南省科技奖励3项。主持制定湖南省地方标准2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与教材编写4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4项。

柯仲成,博士,教授,硕导,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及功能食品研究。近5年,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等多项课题;主持省级教学团队1项,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现为安徽、河南、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研究与开发》等杂志审稿专家。

李景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品协会葡萄酒果酒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果露酒技术委员会专家国家一级品酒师。长期致力于果蔬加工风味与营养健康研究,先后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主持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30余项横向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21项,12项成果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食品学会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各一项、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一项。长期与泸州老窖集团、天津王朝葡萄酿酒公司、北京龙徽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研究成果在上述企业获得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李丽梅,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果品采后生理与贮藏加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工作,在果实软化、褐变、衰老的机理和调控措施、果酒酿造和香气分析、农产品品质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曾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编制地方标准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李松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扬州市绿扬金凤优秀博士”,“扬州市科创助航特派团团员”,Frontiers in Nutrition和Gels等期刊客座编辑。长期从事粮油精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等研究,主持省部市级等科研项目7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18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申请国际PCT专利3项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指导学生荣获省级三等及以上等创新创业项目5项。

刘文营,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品质体系构建、天然产物化学和中餐工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同时开展国际畜产品加工和替代蛋白产业发展追踪。发表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奖项10余次。具有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资质,现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工商大学实践导师、农业农村部国际资讯咨询专家、非洲猪瘟防控咨询专家、央视《生活圈》科学专家、搜狐网细胞肉进展分析专家、《食品研究与开发》等期刊青年编委、专题主编等。

屈慧鸽,女,鲁东大学副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委员,国际一级品酒师。主持建设省级一流课程1门,线上共享课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烟台市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核心期刊等科研论文50多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比赛获国际级、省级奖多项. 被评为校级首届“十大师德标兵”。

宋丽军,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华南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省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提升改造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农产品精深加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省级以上规划教材9部,授权专利13项,制定企业标准十余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项。在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担任多家食品企业的技术顾问及合伙人,在核桃、红枣、红花及红花籽等领域,实现了多个产品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谭强来,1988年6月生,男,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厦门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副教授,厦门市创新创业引进人才,主要从事微生物与宿主屏障互作机制以及海洋营养功效因子评估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创项目、福建省卫健委卫生健康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等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微生物与食品领域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评审专家,多次荣获《食品工业科技》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万茵,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2023年“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双高领军人才。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讲教师,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成员。食品生产许可(SC)国家注册审查员,国家注册营养师,江西省特殊食品技术专家,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江西省科技特派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酚类成分开发利用、食品加工及微生物对食品成分和风味的影响机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及横向课题20余项。

王宝刚,博士,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产业部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果品物流保鲜和加工关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工作。现为国际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采后技术分会理事、北京制冷学会理事。曾参加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北京市科委/农委重点计划等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17项,制定农业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8项、团体标准3项,主编著作1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各1项。

吴振,男,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中医药学院)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药食同源功能活性成分及其对健康干预作用和机制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主研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国家“三区”科技人才,重庆市优秀科技特派员,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专家,重庆市级科技项目及地方标准评审专家。在Trends Food Sci Tech、Carbohydr Polym、Food Res Int、J Agric Food Chem、中草药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Carbohydr Polym、《食品工业科技》等期刊审稿人。

项昭保,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工商大学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多个省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际SCI期刊Food Hydrocolloids、Drug Delivery、Natural Product Research,中文核心期刊《食品工业科技》等杂志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食品功效成分发现及产品开发。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杨新河,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健康、茶叶功能性成分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1项。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广东、江西等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技》和《现代食品科技》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曾维才,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副系主任,从事食品化学与绿色加工技术研究。学术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Food Science and Animal Products和《肉类研究》编委,《食品工业科技》和《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青年编委。曾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四川大学学术之星和未来教学名师等奖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105篇,SCI/EI收录75篇(封面5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出版专著3部,起草标准3项。

郑炯,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林协会加工利用分会理事,中国竹产业协会竹食品与日用品分会理事,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果蔬食品营养健康与品质调控、果蔬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项目、重庆市科技兴林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1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参编外文学术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授权3项。

优秀审稿专家-突出贡献奖

曹森,教授,贵阳学院硕士生导师,贵阳市优秀人才,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主要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教学与科研,相继主持省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5项,企业横向项目6项,并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北大核心论文35篇;授权发明专利1件,授权外观专利6件。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第二完成人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第七完成人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

曹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蜂业协会副会长及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及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50多篇,高被引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8件,出版著作5部,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青年科技奖,中国蜂突出贡献奖、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主要从事蜂产品深加工与质量控制、功能性食品、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等研究。

戴宏杰,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Collagen and Leather、《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研究与开发》等期刊青年编委,40余个SCI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食品胶体、多糖/蛋白质资源综合利用和纳米材料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一区论文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热点论文1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0余项。

杜仁鹏,博士,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黑大英才支持计划”学科青年拔尖人才,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E类”人才。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蛋白质组学会理事、Fermentation杂志编委、iMeta杂志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杂志客座编辑。主要从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生理研究。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新时代龙江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立项资助项目、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开放课题等省级以上项目9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9篇,EI论文6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800次(H-index 19)。

李德海,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会员,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淀粉和蛋白质改性及其对营养因子稳态化和促进吸收、食药资源贮藏保鲜、活性成分功能及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研究。主持教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78篇,主编教材专著5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教学成果奖1项,教学质量二等奖2项,教学改革奖1项。

李跑,男,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22年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16项基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5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软件著作权39项。参编出版教材和著作5部。担任《食品工业科技》、《轻工学报》以及《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学术期刊青年编委。

王喜波,男,教授,博导,东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理事,主要从事植物蛋白质加工技术与理论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授权国家专利6件。出版《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等著作10余部。

许恒毅,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赣江学者”特聘教授,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江西省海外人才,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农业农村部青年人才。从事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微生物与健康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近20年。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1项)。

张佳婵,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妆品系。主要研究领域为药食用真菌及中药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功效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为参与编写《天然植物原料护肤功效汇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级基金项目;主持并参与多项企业横向课题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参与完成并授权专利十余项。

张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江西省“双千计划”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江西省青年杰出人才项目获得者,江西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等。主要从事水产品加工和高值化利用与功能性食物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参与制定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2项。

周笑犁,女,汉族,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贵阳贵安市级领军人才,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贵州省科技特派员,贵州省菌物学会菌物加工产业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开发与利用研究,相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等4项、及其他各类课题10余项。围绕刺梨、蓝莓、食用菌等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EI收录论文13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2件,指导本科生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V eraW an g
导师榜
2017 年新项目
博士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