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23-08-25李冬阳

南北桥 2023年16期

李冬阳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国家对教育行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现阶段,中小学逐渐进入深度改革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管理的重点变成内部控制,只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使中小学的内部控制能力得到提升、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各项风险降低、财政资金应用效率提高,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及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非同一般。基于此,文中首先介绍优化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设该体系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会计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越来越强,教育事业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年投资量不断增长。参考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现,2022年,我国教育的投资总额达到了61 344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明显提高,其中中小学的投资总量高达36 375亿元。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教育结构不断完善,学科匹配度逐渐增强,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也变得更加明显。为了帮助中小学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中央以及各大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等,学术界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对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并为优化该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由此可见,探究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完善中小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1.1 有利于学校防范并化解风险

近年来,各级学校面临大量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多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不断优化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中小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中小学在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方法,促进学校业务活动顺利开展,避免内部出现违规或舞弊现象,使风险得以顺利化解[1]。

1.2 能保证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效果

第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求中小学校根据如下原则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即“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拨付,无预算不审批”,这就要求中小学校合理使用内部预算资金,降低预算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持续性提高学校的预算管理水平。第二,从资产管理角度而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帮助中小学校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尤其是资产的采购、保管以及验收等,使学校各项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加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流失或浪费。

1.4 可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学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在健全的报销制度和核算制度的帮助下,中小学校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会更加规范,内部审计也能真正落实,会计岗位责任划分会更加明确,从而为学校提供更加可靠且真实的会计信息,助力学校作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

2 中小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现阶段,部分中小学校由于专业水平有限,再加上传统财政制度政策有待优化、部分管理人员无法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及新要求,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无法准确预见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建立方面的实战经验也比较匮乏。

第一,许多管理人员甚至将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部门的业务工作画等号,在实践过程中忽略了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或认为内部控制只需对财务人员加强管理即可,其自身的监督管理责任并没有落实。

第二,部分中小学的管理人员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内控制度,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也不够完善,如预算控制、会计控制以及不相岗位分离制等,导致中小学校内部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很难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2]。

2.2 內部控制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工作量也不断增大,现有的会计软件的弊端暴露无遗,导致学校的内部控制需求得不到满足。

第一,部分中小学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会计制度有所更新,但中小学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更内部制度以及会计软件,依然采取传统的方法和策略开展财务工作,实际工作效果不佳,学校的经营发展也因此受限。

第二,部分中小学校忽略了数字化校园网建设,认为该操作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校园网不完善导致内部财务数据信息共享难度较大,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一直较低,教学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内部控制工作便无法顺利开展。

2.3 内部控制管理人员权责不清

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中小学校属于公益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大部分中小学关注的重点在于学校教学工作,忽略了内部控制建设。比如对于后勤和财务等相关工作,中小学校甚至未招聘专业工作人员,而是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缺乏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储备,实战经验也不够丰富,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此外,部分中小学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各岗位职能相互交叉或权责过于集中等,未实行岗位相分离制度,造成内部控制无法规范有序地开展[3]。

2.4 内部控制监管不力

通过调研中小学校的预算编制情况,发现许多中小学的学校领导忽略了预算工作,认为预算工作只需要由会计部门人员展开即可,其他部门人员无需参与其中。以上因素导致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作效率较低,学校预算目标很难实现,预算结果和实际执行之间也存在较大偏差。部分中小学预算执行方面问题较多,或是忽略了监督和管理,如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使用方面,缺乏清晰合理的使用标准和界限,实践过程中有关人员擅自调整,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之间交叉现象比较普遍,资金使用存在许多漏洞,盲目或随意更改无预算项目和超预算项目等,都会造成预算成为摆设,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除此之外,部分中小学校并未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导致预算编制以及执行过程漏洞百出,但学校并未及时整改和解决,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滥用,资金使用率低,安全性缺乏保障。

2.5 财务审核不严且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第一,部分中小学校财务审核方面缺乏严格的控制和监督,比如在报销业务中,单位领导审核签字之后,财务部门就会直接报销,并未严格审核相关票据和凭证,而是一味地服从领导安排,对于领导的签字以及相关流程也未进行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资金挪用或滥用的情况,为学校发展埋下大量隐患。第二,固定资产的使用缺乏完善的标准和制度,部分中小学校在固定资产使用方面并未指定专人管理,而是由学科或后勤人员兼职,其专业知识不够充分,交接盘点工作不到位等,导致资产使用率低,甚至出现资产挪用的现象。

2.6 财会从业者业务技能需提升

目前,许多中小学的财务人员专业性仍有待提高,兼职现象也较多,其专业财务知识储备不足,对自身岗位的认知较为片面,部分财务人员认为会计等同于报销记账,未及时监督管理有关业务科室,甚至不了解财务工作的风险点,也不清楚资金预算流程和工作内容,票据审核过于草率,内部账目没有得到及时核对,管理人员难以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内部实际收支情况。

3 构建与完善中小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3.1 树立先进的内部控制意识

自2016年以来,根据财会[2015]24号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级财政部门协同审计部门,全面推进内控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软件评估系统,对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进行评估,并要求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内控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为了使中小学内部控制环境更好,领导人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正确看待内部控制,明确其重要性和价值。

第一,作为领导人员,应积极学习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并引导其他人员共同学习相关内容,提高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同时督促各部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积极协作,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打好基础。

第二,领导人员还应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增强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保证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循。

第三,领导人员还需要从内部控制角度着手,加强对其他教师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全员内部控制能力,引导其积极参与内部控制活动,助力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共同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和价值,为中小学校的发展夯实基础[4]。

3.2 促进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参考新的会计制度,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逐步更新和完善新财务软件,优化软件功能,保证其实用性。还应在财务信息系统中设计内部控制方法,促进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使财务核算流程得到精简、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

第二,中小学校有必要建立数字化服务系统,并将该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高效对接,促进各部门信息共享,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

第三,指定专人定期维护和更新系统,避免内部信息泄露,防止系统受到病毒或不法分子入侵。

3.3 科学合理划分各岗位责任

对于中小学校内部控制而言,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且相互监督非常关键,这就要求中小学校科学合理划分各岗位职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岗位责任制,引导所有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岗位要求,避免出现一人兼任多岗的现象。此外,还应建立并实施授权审批制,对于学校内部各项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要真正做到互相分离、权责对等。加大对岗位职责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3.4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

第一,各中小学应该完善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评价制度。选择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优化控制考核体系,保证考核范围合理且全面,考核结果客观且公正。

第二,针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中小学应该展开全方位的监管。学校除了要真正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还应梳理内部控制流程,鼓励所有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监督管理内部控制实施情况,通过自上而下和由点带面的形式发挥内部控制监督的作用,共同提高内控效果[5]。

第三,中小学应根据从发展情况出发,不仅要参考自身的发展情况,也应综合考虑国家在教育方面所制定的各项政策以及制度,发挥绩效考核以及组织架构在监督过程中的作用。从组织架构监督层面来看,学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构成成员应该是高层管理者,该委员会承担监督责任,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与此同时,针对该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学校应督促其他员工展开监督,使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氛围。从绩效考核监督角度而言,中小学校应将内部控制实施实际效果和员工的薪资或岗位晋升等挂钩,发挥考核的激励性作用,提高员工参与内控的积极性,促使内部控制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3.5 加强预算管理并提高资金使用率

中小学应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预算工作的约束,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之前,应筛选优秀教职工和党政工,共同组成预算領导小组,制定可行的预算管理制度,设计完善的预算编制方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两上两下”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高编制预算效果。在实施预算业务时,应该遵守“想支出、先预算”的原则。执行预算时必须坚持专款专用,避免资金挪用或盲目使用,所有支出必须经过严格审核。若预算超支,相关部门应及时召开集体会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此外,还应设置预算绩效考评制度,提高员工行为的规范性,保证资金都得到合理使用,防范贪污舞弊行为。

3.6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

第一,中小学应建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并配置专门的财务人员,发挥该部门的作用,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提高财务报销以及核算效率等。财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票据进行严格且全面的审核,避免不合理票据入账,对各科室的资金使用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清查挪用和滥用行为并反馈给管理者。

第二,中小学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除了内部培训,还应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社会技能比赛、继续教育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实力,通过建立高质量的财务人员队伍,为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3.7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学应优化风险评估体系,做好风险识别和管控关注,同时定期评估内部业务活动,挖掘其中的风险要素,设计风险应对方案和策略,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尽量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例如,某中学每季度都会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各项重大法规政策发生变化时,都会及时预判风险,并将评估结果通过书面形式反馈给领导人员,领导者再次审核评估作出合理决策,不仅减少了风险发生率,而且提高了内部控制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教育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以及促进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中小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积极承担责任,构建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切实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助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晋登凤. 中小学内部控制管理探析[J]. 中国农业会计,2022(8):25-26.

[2]张蕊. 公立中小学内部控制实施路径探究[J]. 会计师,2021(24):83-84.

[3]辛桐. 论中小学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J]. 财经界,2021(27):33-34.

[4]龚娅. 中小学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投资与合作,2021(4):115-116.

[5]朱玲春. 浅析中小学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