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科教”双融合视域下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3-08-25桑瑞聪潘瑞姣刘国平

高教学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一流课程科教政治经济学

桑瑞聪 潘瑞姣 刘国平

摘  要:为满足新时代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打造一流课程成为当前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深入剖析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改革为例,提出“产教+科教”双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路径。一是在课程内容上,体现“两性一度”高质量要求。二是在课程形式上,体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在课程标准上,体现改革的多样性创新发展。该文认为将“产教+科教”双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产教+科教”双融合;课程建设改革;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135-05

Abstra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w demand for applied, innovative and compoun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how to build a first-class curriculu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ak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tegrat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 science and education". Firstly, in terms of curriculum content, it reflects the high-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wo features and one degree". Secondly, in terms of curriculum form, it reflect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irdly, in term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reform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path of "industry education + science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industry education + science education" dual integr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reform; Political Economics; first-class courses; talent training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由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新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和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为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改革措施和建设意见,2015年国务院印发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2月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均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同时,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合课堂教学。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意味着“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已成为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制度安排,是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導方向。而在人才培养中,课程是核心要素,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承载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不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前沿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课程这一关键渠道,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将“产教+科教”双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如何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对接社会产业需求和前沿科学技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经济、金融、财税等多个专业,是学生较早接触的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是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结和集中体现,揭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涉及内容较为抽象,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并能密切联系实际做到融会贯通,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讨现代化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科研相脱离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产教+科教”双融合下的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以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

基于此,我们旨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中改革已有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对接产业和科研,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多维度进行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通过“产教+科教”双融合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我国人才供给需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场景亟需一大批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敏锐的科学直觉和探索精神,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无疑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仍然相对滞后,普遍存在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产业处于相对“隔离”状态,难以形成“同频共振”。

(一)  社会需求与教学内容相脱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匮乏

首先,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大多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为主,这样被动向学生传递知识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包含了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原理,理论知识较多,仅采用讲授的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和懈怠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各知识点之间前后逻辑性非常严密,比如,“商品-货币-资本”这些概念环环相扣,联系密切。一旦前面课程无法全神贯注学习和理解,可能会对后续章节内容的深入学习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还需要学生把握历史、了解现实,尤其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此,仅局限于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大的生命力及时代意义和价值,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能力。

其次,考核形式和内容无法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考前突击,考完全忘”的情况,平时不看书不思考,临近考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缺乏对知识内容的深入学习和钻研,仅是停留在记忆、背诵表层学习上。通过对现有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内容的汇总发现,大多采用的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这些题型设置本身也会使学生对课程性质形成一种需要大量记忆背诵的偏见,同时也无法考核学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且,在考核中,鉴于过度追求整体课程成绩达成度,教师可能会降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期末复习中给学生划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助长学生形成懈怠学习的不良习惯,无法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不高,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

(二)  科学研究与教学相分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不强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相互割裂的状况,教师要么只承担教学育人职责,照本宣科讲授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忽视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支撑作用,要么在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导向下仅注重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育人,出现科研教学“两张皮”问题比较突出。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主的办学定位导致其一定程度上更关注学生技能应用和操作水平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视不足。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并未结合实际应用,讲授知识时缺少吸引学生兴趣的现实案例导入,不利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就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事实上,高校教师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个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才能更好培养出一流人才。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并不乏科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而实际教学活动,则脱离对前沿课题的具体探讨,变成了空洞的知识传输,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潜能。

其次,教学资源更新速度较慢,与学科前沿脱钩,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中,难以使学生构建科学思维模式,导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强。陈旧固化的知识结构无法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科研的魅力在于百折不挠后可能发现的新现象、新方法和新技术。目前,作为创造新知识的科研工作并未很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无法给教学提供不断更新的知识源泉,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  “产教+科教”双融合下的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一)  相关概念界定

科教融合是指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与互通,体现在教师将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知識、新思想、新素材。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企业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与互通,体现为将产业企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中,通过政产学研用实现协同育人。产教科教双融合则是将科学研究、产业企业与人才培养相互结合、相互融合螺旋式互促共进。科教融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产教融合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应用实践能力。

“产教+科教”双融合则是将两者同时纳入到教学活动中,形成“科产教”协同育人。作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产教融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通过现实产业企业案例导入,组织学生展开分析,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通过课堂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学科竞赛,利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科教融合则是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科研成果,既引入国内顶尖专家的学术研究论文又加入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通过小组研讨方式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在课堂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外科研项目,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科研能力。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对课程教学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教+科教”双融合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二)  政治经济学专业课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满足新时代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政治经济学基于“产教+科教”双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按照“OBE”教学理念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根据学生评价反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考核体系,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库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和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建设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和改进:一是在课程内容上,体现“两性一度”高质量要求;二是在课程形式上,体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在课程标准上,体现改革的多样性创新发展。

1  以结果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

“两性一度”是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目标,高阶性重在强调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前沿性,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及行业需求的最新科研成果;二是形成与时俱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教案和参考文献等;三是及时更新完善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外部优质教学资源。

改革前,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通过以教材、课件为主要载体来进行单一的知识传输,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为滞后,只有当教材进行版次更新时才能增加一些新的理论成果。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要保证其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改革后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库新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使学生深刻认识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看待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将《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的最新学术成果引入教学中,结合学科前沿不断更新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研究能力。改革前后课程内容形式比较见表1。

2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最首要的任务是针对授课对象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了解授课对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前大学生都是“00后”,他们从小生活在网络世界,具有互联网思维,个体意识比较强。“00后”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更偏好从实践、体验、网络等新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已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连续3节课的单纯知识点讲授存在明显的边际学习效果递减趋势。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把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用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避免因单调教学设计带来的学习乏味。

改革后,首先,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与现实中的典型案例相结合,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在课程章节模块中,相应增加了现实案例和视频,使得学生能够与企业、产业、社会对接。通过引入生动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实现由单纯知识获取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人文情怀。其次,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选择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网络云盘、《中国经济大讲堂》等实现资源的在线共享,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将自主学习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最后,在学科体系的对比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政治經济学课程讲授中会启发学生将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例如让学生思考马克思提出的货币流通规律与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数量论的区别,西方经济学中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等。“学验并重”的教学设计见表2。

3  以质量为根本,改进教学活动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高质量教育则需要达到创造层次,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教师作为科研人员,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研究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研究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更多是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首先,在融合发展和导向下,建立科教融合反哺育人机制,采用“教师引导-师生研讨-学生探究”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科研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不断学习、创造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中结合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及教师的横向、纵向课题,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共同富裕等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设计若干讨论主体,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主题,组建团队进行小组研讨,通过小组合作和学术研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查阅学术资料—确定选题—开展调研—总结报告—撰写研究内容—发表研究成果多环节系统性学术研究训练,培养学生基础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其次,采取角色互换,“以赛促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将“挑战杯”等一些学科竞赛主题引入教学,每节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展示汇报,一方面可以杜绝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同时也降低了课堂低头看手机的次数;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以赛促学”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刻苦钻研获得竞赛奖项,使学生获得极强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和潜力,从而形成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三  结束语

“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但许多专业课程建设并未将二者深度融入教学实施中。基于此,本文以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按照“OBE”教学理念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评价反馈进行持续改进,积极探索“科产教”协同育人,提出了“产教+科教”双融合下的专业课建设思路和具体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炳,尹辉,巩学梅.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6):70-73.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3]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4] 刘周,徐本川,吴向宾.科教产教双融合的实然之思与应然之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67-69.

[5]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6247.htm.

[6]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7] 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做实“三个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20(3):1-3.

[8] 张红霞,施悦琪.聚焦“科教融合”:“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评估的应有之策[J].江苏高教,2021(6):15-24.

基金项目:2022年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政治经济学”(无编号);2022年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产教+科教双融合视域下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研究”(无编号)

第一作者简介:桑瑞聪(198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一流课程科教政治经济学
《科教导刊》征稿函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四个回归”背景下《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试析“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探讨
科教之窗
面向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基础(C)》一流课程建设探讨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