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三二三”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3-08-25林红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中职学校

摘要:中职学校“三二三”劳动教育活动课程针对中职生劳动素养问题及成长突出问题,围绕家庭劳育、学校劳育、社会劳育三个领域,全程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两个维度的评价。通过紧扣问题、助力成长,三位一体、统整递进,多法并举、评价驱动,理实一体、注重实践,多方沟通、形成合力的实施策略,引领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劳动教育活动课程;课程设计;潜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4-0077-04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途径。潜能教育是以学生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其向上、向善、可塑性强的特点,以积极体验为主要路径,通过持续挖掘教学设施、教师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潜能,激发学生成人、成才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激发中职生的劳动潜能,以劳树德是发展中职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职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数1311.81万人[2]。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是我国技能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把中职生培养为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良好劳动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重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整合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3]这表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潜能教育理念引领下,中职学校实施五育并举,构建中职学校“三二三”劳动教育活动课程,是解决中职生劳动素养问题以及成长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及原因

(一)课程目标偏离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目标描述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存在偏差,具体表现有:部分班主任将重复的体力劳动如卫生清洁劳动作为惩罚犯错学生的手段,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部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形式化,具体表现为“有劳动无教育”,甚至“有教育无劳动”。

(二)课程实施乏力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未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纳入学校课程的发展规划之中,缺乏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足够重视,缺乏长效的劳动教育课程制度以及对课程开发团队的培养,导致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大多呈现为无课程计划、少教学规范、低教学投入的无序化状态,劳动教育课程成为一种“应景式课程模型”。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劳动教育课程计划落实乏力。不少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有计划,但是欠落实,课程实施经常因受到其他因素干扰而中断,引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课时、师资、设施、评价等乏力。其二,劳动教育课程监管乏力。劳动教育课程是新增的必修课,课程实施涉及教务处、教科室和学工处,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其三,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难以形成合力。学校劳动课程与家长、社会、企业等沟通不畅,统筹不力,导致学校劳动课程缺少整体设计,难以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其四,在师资保障上,劳动教育课程师资缺乏是当前部分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些学校中,体育教师或思政教师兼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是教学常态。

(三)课程评价简单化

调查显示,多数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没有建立完善的过程监控与评价机制,多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劳动表现,或以学生是否完成学校、系部或劳动课程老师布置的劳动任务为评价标准。课程没有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评价操作较为简单,没有将过程性表现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没有真正落实“五育融合”。另外,多数中职学校也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中,没有打造如劳动素养评价管理智慧平台或包括劳动素养在内的学生素养综合管理智慧平台。课程评价简单化导致对学生成长缺乏有力的导向和激励,难以激发学生坚持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的理念与架构

(一)“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中职生“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是针对中职生在劳动意识、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职生自信心不足、自觉性不够及自强精神不强等突出的成长问题,以潜能教育理念为统领,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激发学生成长潜能。

(二)“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框架体系

我校构建并实施了以“劳动磨砺,变潜为能”为课程宗旨的中职生“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见表1),课程把家庭劳育、学校劳育、社会劳育相结合,对学生在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两个维度上开展素质评价,在潜能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促进学生自信、自觉、自强品质的培养和提升。“三二三”中的第一个“三”是指构建了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平台的“三位一体”劳动教育网络;“二”是指从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两个方面开展素质评价;第二个“三”是指我校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的育人目标:自信、自觉、自强。课程实施采用了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多元评价等方法,并在组织领导、师资力量、劳育制度、资金支持上得到了有力保障。

三、“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目标:紧扣问题,助力成长

在潜能教育育人理念的统领下,中职学校应牢记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举措,激发学生的成长潜能。课程目标一方面要针对中职生存在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不良、劳动精神不佳等现象,解决劳动素养培养与提升的问题;另一方面突出学生的成长,即在解决学生劳动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促成学生从自信到自觉,从自立到自强等精神品质的成长。如在“班级管理我参与”主题劳动中,全班学生通过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为班级管理服务。学生从中体验获得感,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二)实施内容:三位一体,统整递进

中职学校“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如在家庭劳动实施中,应让学生在自我服务中走向生活自理,在家庭服务中锻炼生活自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是有教育价值的劳动,换言之,没有教育价值的劳动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基于此,我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设计内容上分层递进。如在家庭服务活动中,高一学生开展打扫家庭卫生、熨烫衣服等比较简单的劳动;高二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烹饪技能,实施“我为妈妈做顿饭”的劳动内容;高三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实施“物品保养与维修”“家居美化装饰”等难度更高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注重各种劳动类型内容的整合,特别注重专业知识与劳动服务活动的结合,让学生在服务活动中增强专业自信,并提升服务精神。

(三)实施方法:多法并举,评价驱动

课程实施要达成预期效果,就需要多法并举。本课程的实施注重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行为训练、思维训练以及自我教育等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其中劳动技能评价与劳动精神评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有力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潜能。如学校实施了“刀工训练”课程,刀工训练是专业教学的劳动实践体验中的一种,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巩固与提升劳动技能。每天晚上,学生在《每日一省》反思手册中对照技能训练要求,开展自我反思;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在刀工训练中的表现,从劳动技能(分ABCD四个等第)和劳动精神(分ABCD四个等第)两个维度上,使用智慧教学平台给学生评价,并评出周、月、学期“劳动之星”。

(四)实施重点:理实一体,注重实践

中职学校“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理实一体”。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后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旨在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收获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如在学习《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劳动理论课第三章第一节中“熨烫使用技巧”之后,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了熨烫步骤以及不同布料衣物的熨烫方法。任课教师按照“三二三”劳育活动课程内容及时布置了“熨烫衣服我能行”的主题家庭服务劳动。劳动成果以短视频形式呈现,视频中至少要熨烫三种不同布料衣物,熨烫过程要按照课本熨烫流程要求,并做简单介绍(配上视频字幕),在劳动结束时学生要做劳动实践小结。作品在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多方在线评价中获得综合得分,纳入学期劳动课程考核,优秀作品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交流分享。

(五)实施保障:多方协调,形成合力

为了保障劳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在校内外搭建了两个重要的群组。一是由学工处牵头建立了“校内劳动实践”微信群。如在“我爱‘双杯赛”主题劳育中,教务处负责制定比赛方案,学工处组织评审人员,总务处布置比赛场地及后勤,财务处提供比赛奖励专项资金,各系部组织选拔参赛人员,学生会维持比赛秩序,这些工作都需要在本群中积极沟通与协调。二是各系部牵头建立包括学校处室领导、班主任、家长委员会主任、见习与实习企业单位联络人、社区及福利院等单位联络人的“社会实践劳动”微信群。在组织学生校外劳动体验时,系部负责人、处室负责人、班主任积极联络企业单位,做好学生派送、管理、教育、考评等相关事宜的沟通与协调。

参考文献:

[1]《职教通讯》编辑部. 激发“潜能”,成就“四化”,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品牌学校——专访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校长王慧勤[J].职教通讯,2021(5):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22-09-14.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EB/OL].(2020-03-20)[2023-02-01].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html.

[4]中共中央 國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6-23)[2023-02-05].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责任编辑:赵赟

*本文系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改课题“基于潜能教育理念的中职生‘三二三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研究”(ZYB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05

作者简介:林红明,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高级讲师,扬州市特级班主任。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中职学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