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08-25沈奇泰松靳海燕章俨靳雨涵

高教学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课程思政

沈奇泰松 靳海燕 章俨 靳雨涵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议题之一,但现有文献对其感知绩效的定量评价和影响机制的理论阐述较为不足;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对其开展的实证检验,更是鲜现。基于此,该研究结合课程思政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以经济管理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为切入点开展探索。研究发现:第一,基于学生侧的耦合度量表,可以作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工具;第二,大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及学生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会对学生感知的耦合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该研究从特定视角和工具方法入手,贡献于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和影响机理研究,亦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经管类大学生的商业伦理教育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课程思政;经济管理类课程;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052-06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bu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insufficient in terms of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its perceived performance and the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of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Empirical tests on i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are even rare.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upling between economic & management course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by combining theories related to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CSR. The study finds that: firstly, a student-side coupling scale can be used as an evaluation too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econdly, the teachers' research capabilities in education, the students' trust in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ow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coupling degree perceived by student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rom a specific perspective and instrumental approach, and also provides policy insights for further improving business ethics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conomic & management cours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upling; influencing factors

課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随着课程思政实践的不断推进,学界的研究也逐步丰富,既包含了理论内涵阐释、内在元素挖掘、行动路径设计等已较为成熟的工作,也涌现出课程思政难点解析、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及特定领域课程思政融入模式设计等新兴议题[3-5]。然而,以上研究仍局限于理论探讨和定性分析,针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实施效果的量化研究较为欠缺;更重要的,针对具体专业课程与思政主题的耦合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十分不足。

与此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在经济管理领域,已有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CSR)在高等教育中的融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价值诠释、现状分析和工作方案设计等方面。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既符合专业教育与职业伦理教育融合的要求,也是在特定领域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有益探索,应该引起更多重视;也值得作为一个透镜,探究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5]。正如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指出的,要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尽管如此,学术界对“经管类专业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仍十分欠缺,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经管类课程的耦合程度,哪些条件对上述问题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对此,笔者拟按照“既依托课程思政的理念,又融合管理学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逻辑,在借鉴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探索,以期在总结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实现机制典型经验的同时,找到提升经管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和可持续理念的重要影响要素。

一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一)  文献回顾

1  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评述

近年来,课程思政的研究不断推进,呈现出从概念阐释到路径探索的演进过程。例如,有学者提出,课程思政蕴含着课程建构精神的育人内涵,应积极思考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突出不同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体制机制、教学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师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其建设水平[6-8]。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指出,思政元素“如何挖”“怎么融”及体系“怎么建”是难点;要对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进行概念界定,探索开展评价方法的设计[3,5,9,10]。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如知识结构与知识更新速度、学科内容驾驭水平、哲学思辨能力等内容十分相关[11]。除了教师这一主体,现有文献也关注到了不同专业课程在思政融入方式和切入点上的差异性。

2  企业社会责任在经管类课程中的融入情况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一流大学逐渐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引入经济管理类课程[12]。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本质是以职业素养为目标的德性和价值观教育,为培养潜在的道德型领导、管理者和员工夯实了基础[13]。随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及利益相关者影响力的增强,国内许多大学也已认知到培养负责任的未来人才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起步时间晚等因素,此类课程仍存在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课程目标不够清晰、评价体系相对不足等问题[14]。更重要的是,由于资本的逐利属性和效率追求容易导致短期化等问题,经管类课程普遍存在需要全面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要求。这也凸显了经管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面向上述问题,已有研究给出了部分解决思路,例如强化教师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搭建大学生社会责任信息库,鼓励学生自主践行社会责任,以及强化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互动等[14]。对此本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管类课程的融合,既要基于经济管理的学科要素,又需考虑德育教育和课程思政的一般规律,既要应用管理学科的实证思维,也要结合教育学科的思辨逻辑,值得进一步开展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深入探索。

(二)  假设提出

基于已有文献展现出的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实现过程主要与“教师能力”“学生认知”及“教师和学生互动”三个层面紧密相关的实际,本研究拟从上述三个层面提出影响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的研究假设。

1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影响

余承海和姚本先[11]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由以下七个因素构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有效获取资料的技巧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教学研究能力强的老师,有较好的教学内容和讲授过程的把控度。他们会综合发挥创新、设计、观察与反思等能力,做好课程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优化升级;他们也更可能及时结合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文件和战略部署,不断补充教学内容。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是较为新颖的可持续发展导向,一定程度上与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及经济价值最大化的传统观点相冲突,需要不断吸收新发展理念。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学研究能力强的教师,能让学生感知到经管类课程知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

在此基础上,从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定义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该能力越强的老师,越可能会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做好课堂设计,将专业课程与价值观引导相融合[4]。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并非易事,需要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展开,存在由浅入深、逐步感召的过程,既要灵活采用情境教学、个案示范等手段,也要擅于进行知识整合和理念映射[5,9,10]。鉴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经济管理知识虽广泛相关,但又需合理解读和动态强化的特征,教学研究能力强的老师能产生更好结果即是一种合理预期。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对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具有正向影响。

2  学生对教师信任度的影响

根据McAllister[15]的观点,人际信任可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且有研究表明,个体行为以人际信任为重要前因,是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信任是一方相信,另一方能完成自己所期望的行为,会激发信任方特定目标下的理性行为;学生信任教师,有助于建立正面行为预期,以更主动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而情感信任有赖于双方时间和情绪的投入,以情感依赖和互惠认同为基础;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信任较高时,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寻求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基于文献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案例和素材已逐步进入经管类课程,但仍处于偶发状态,教师在使用和讲授过程中,较为可能的模式是场景嵌入、点到为止,且相關内容往往具有内隐性。因此,考虑到人际信任的潜在逻辑并结合经管类课程的讲授实际,我们可以想象,当学生对教师的认知信任较高时,会更愿意认真聆听,从而提升其对专业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的感知;另一方面,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信任较高时,则会更主动地向教师提问,与其分享见解,从而在教师的反馈中更全面地感知到经管课程知识与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的融合,并形成一定的记忆效应。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对其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具有正向影响。

3  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导向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偏好或价值观会显著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及具体行动。我们可以预期,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会对其感知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产生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机理进行考虑:首先,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构念。个人对于某项行为的态度越正向,或对于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越正面及知觉行为控制越强,则个人的行为意向越强[16]。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若其企业社会责任导向越强,则越可能在课程中敏锐感知和捕捉企业社会责任元素。其次,根据相近吸引原理,具有相近属性的人交往更融洽,更容易沟通,彼此的认同度也较高[17]。因此,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越强,就越可能与他们感知的具有类似价值导向的教师开展互动,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和吸收课程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的可能性自然也更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对其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具有正向影响。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浙江省内的在读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46份,有效回收率84%。

(二)  研究工具

1  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已有研究表明,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有较为相通的能力基础,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可以作为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因此本研究借鉴了上述思路,以“近2年是否发表过核心以上论文”作为测度方法[18]。此外,考虑到学历可以体现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知识探索能力,因此本文也将“是否取得博士学位”作为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操作性指标。

2  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可以解释为学生对教师是否可以依赖、是否能够履行责任的感知与预期[19]。本研究参考McAllister[15]的组织内人际信任量表,并融合教学情境,确定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共有5个题项。

3  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

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是指学生个人的义利兼顾、利己利他兼得的道德价值追求[20]。本文基于Weaver等[21]的企业社会责任量表进行改编,采用9个题项进行测量。与前一个量表相似,也采取李克特五点正向计分。

4  学生感知的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

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是指,学生捕捉到的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元素相互依托、协同传达的程度。本文基于公司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量表进行改编,采用李克特五点法进行计分,共含7个题项。题项包括“我的老师会从课程内容中挖掘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知识”“我的老师会谈论课程知识与利益相关者的对应关系”“我的老师会把负责任的原则纳入到课程中”“我的老师会在课程中穿插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经管职能”“我的老师會向我们传递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价值观”“我的老师会介绍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后果”“我的老师会介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案例”[21]。

5  控制变量

参考已有研究文献,本文的控制变量选取教师的行政职务、学生性别、学生年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和学生的入党意愿等。

(三)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考虑到本研究的量表均由被试以自我报告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填答,存在共同方法变异从而降低问卷效度的可能性,笔者分别在问卷施测的前、中、后3个阶段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或检验措施。首先,笔者在正式施测前曾多次试用和优化量表,尽最大可能提升问卷的适用性。其次,在问卷发放过程中,通过控制样本来源、匿名收集问卷等措施,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程序性控制。第三问卷回收后,采用了Harman单因子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结果测度。例如在因子分析中,笔者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进行抽取,各析出1个因子,这与原问卷的设置一致;因子旋转后,共同度都大于0.4。同时,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我们也发现,期望的三因子模型的相关指标,都远优于单因子或双因子模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问卷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

(四)  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评估各变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笔者对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及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CSR的耦合度这3个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在信度方面,各量表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9,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效度方面,笔者利用了因子分析、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和组合信度(CR)等多种检验手段。首先,因子旋转后的结果显示,各潜变量所包含的观测变量均归属于同一因子,且各维度最小因子载荷均大于0.75,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聚合效度较高。其次,笔者发现,各量表的组合信度最低值超过临界值0.7,平均方差提取值均超过0.6,说明因子与测量项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收敛效度较好。最后,笔者注意到,各变量平均方差提取值的平方根远高于它们间的相关系数,这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以上结果,不仅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支撑,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CSR的耦合度量表的检验结果还充分说明,基于学生侧的耦合度感知量表,可以作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工具。

三  回归结果与分析

在前述分析基础上,笔者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见表1,模型1为基准模型,只放入了控制变量。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放入了自变量。

由表1可知,尽管在模型1中,控制变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模型2中,几个主效应自变量都展示了重要意义。首先,在测量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二个指标中,近2年是否发表过核心以上论文的β系数值为0.080且通过了显著性测试(p<0.05),但教师是否取得博士学位的β系数未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由此说明,尽管H1获得了支持,但教学研究能力会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CSR的耦合度,主要体现在创新探索的动态维度而非既有知识的静态维度中,经管背景下的课程思政,需要教师持续推进的教学研究能力的赋能;教师的与时俱进,才能带来思政元素的有效感知[6]。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的β系数为0.612(p<0.01),这就表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也会显著正向作用于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CSR的耦合度,即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CSR的耦合度越强,因此H2也获得了支持。当然,从该系数远大于前一变量的对应指标我们还可以发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学生是否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对学生感知的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耦合度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14]。最后,从表1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的β系数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为0.391(p<0.01),即H3也获得了支持。对此我们可以想象,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本文中为经管类课程与CSR的耦合度),不仅要关注教师侧,还应重视学生侧;学生内心已经存在的对特定思政元素的认同度,也可以发挥十分显著的作用[14]。

四  进一步讨论与建议

本文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探索了基于学生感知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实证结果的丰富内涵,现作如下进一步讨论。

(一)  立足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来保障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本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对于学生感知经济管理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度具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首先凸显了课程思政所依赖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知识;只有通过恰当的知识点和合适的案例,才能让学生自然而又深切地感受到思政韵味,真正领会乃至全面认同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该结论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经济管理类课程为例,一方面,大学教师需要扎根经济管理领域前沿,将关键知识和最新实践传递给学生,确保“言之有物”“言中有思”;另一方面,还要精于教学设计,提升开放性和启发性,避免纯讲知识的“无感”传递与“程式宣教”[3]。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能力不仅是科研的助推器,还成为了课程思政目标得以达成的牵引力。对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应基于中国制度情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总结归纳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或指标,探索课程知识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交界面和切入点;第二,以科教融合的思路、全方位全过程的理念,广泛吸收世界一流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典型经验,把标杆组织的战略性社会责任流程制度和创新示范,在案例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呈现,让学生通过比较,获得深度理解;第三,邀请学生结合典型经验和具体场景,共同刻画和设计适合中国企业战略目标的具有可复制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创新模式,以教师的研究能力带动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应用能力。

(二)  基于可亲可敬教师形象的打造来促进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本研究发现,对教师的信任度为学生感知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性提供了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充分说明,源于教师学识魅力、道德风范的学生信任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推进剂。如果教师拥有深度掌握经济管理核心知识及其价值意涵的能力,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學模式和技巧,形成良好的正面形象,则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考虑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真实体验感,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相比于基于数字技术的在线教育,教师被学生信任的作用在线下课堂的场景中或将更为显著。其次,该结论也从师生关系视角指出了提高课程思政实际效果的路径和方法。以经管类课程为例,师生的互动能促进课程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耦合,让学生在参与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助力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水”[22]。尤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思政议题,教师如果能具备“互动性”和“实践性”意识,突破单向教学方式,增强“多元化”的教学互动手段,则必将迅速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相对抽象的理念和实操要求为学生所理解[14]。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强化“学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评价方”这一理念,以“学生是否心悦诚服地认同教师传授的课程思政内容”为关键切入点;第二,建设和优化评价机制,持续追踪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课程思政感知绩效的影响程度,积累定性、定量的实证数据;第三,广大高校教师应持续关注国家战略、社会痛点和知识规律,动态优化课程思政的切入方式,以真知灼见赢得学生信赖,以“教学相长”的形象优化课程思政的真切感和持久度。

(三)  利用学生视角出发的精准引导来助力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笔者还发现,大学生对于特定思政议题的已有态度或倾向,对课程思政的有效传递亦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既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也对教师维度和师生互动维度作了有益补充,可以理解为推进课程思政的第三个支柱[16]。然而,考虑到学生的态度并非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形成,个性特征、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制度环境乃至社会风气等诸多方面都可产生潜在影响;因此该学生视角下的研究结论,相比教师维度和师生互动维度,存在更大的操作难度和工作挑战[23]。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感受,针对其心理偏好或已有倾向因势利导,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路径。以企业社会责任议题为例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假设学生一定会接受该理念,而应该通过问卷、访谈或习题,深度了解其观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利用数字技术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动态调研,对于学生认同度高的子维度,引导其在实习实践中主动发声,成为课程思政的“宣讲员”;对于其感知程度低甚至有一定误解的内容,则可结合知识点进行深入阐释,帮助其形成正确认识。第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改变面面俱到的方式,一门课程,突出若干个核心点。可以通过教学环节间的前瞻设计和教师间的有组织协调,贯彻全链条、一体化的理念;打通特定课程思政议题在课堂知识、竞赛活动和实习场景中的协同联动,以单点的深度换学生的主动,带动大学生的价值反思和行为变革。第三,利用科研活动、实习实践、社会调研和志愿者参与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等课程思政议题的领悟,从而导向自动自发、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五  结束语

囿于研究水平和视角,本文仍存在几点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第一,本研究仅以企业社会责任议题为例,探索了经济管理领域的课程思政感知绩效及其影响机制,相关结论是否能够外推至更多课程思政议题和专业领域,还有待更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第二,本研究仅探索了学生感知的经管类课程与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的直接影响因素,缺乏对调节变量的考虑;未来可以加入如个性特征、课程类别、个人发展导向等进行权变分析。第三,限于研究精力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调研问卷仅针对浙江省内的高校师生,未来还需要扩展样本范围,以探索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3] 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5):105-114.

[4] 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5] 叶方兴.科学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10-12.

[6]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7]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8] 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9]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10] 刘建平,周耀杭,莫丹华.深入把握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20(23):36-38.

[11] 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53-56.

[12] SCHROEDER-SAULNIER D R. “Both/and” thinking i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 grounded theory study[D]. Missouri: Webster University, 2007.

[13] 戚安邦,姜卉.中国MBA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现状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38-143.

[14] 易开刚.商科人才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理念、困境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2,33(1):152-157.

[15] MCALLISTER D J.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38(1):24-59.

[16] 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见: KUHL J, BECKMANN J.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1985:11-39.

[17] BERSCHEID E, HATFIELD E.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M]. Boston: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1969:69.

[18] 贾珍臻,崔琰琳,黄炳家,等.“优青”获得者高水平论文信息挖掘及其对青年人才成长的启示意义[J].内江科技,2021,42(6):72-74,155.

[19]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3-23.

[20] 殷格非.企业社会责任有价值观导向吗?——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5):58-60.

[21] WEAVER G R, TREVI?O L K, COCHRAN P L. Corporate Ethics Programs as Control Systems: Influences of Executive Commitmen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99,42(1):41-57.

[22] 王宜刚.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149-151.

[23] 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1-113.

基金项目: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研究——以企业社会责任嵌入为例”(浙教函[2021]47号)

第一作者简介:沈奇泰松(1982-),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战略。

*通信作者:靳海燕(1978-),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耦合度课程思政
中国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时空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过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