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视野中的阳明心学研究
——2022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侧记一
2023-08-25王锦楠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王锦楠 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022 年11 月23 日,为纪念王阳明诞辰550 周年,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文理学院和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思想与文学:阳明文化的当代价值——2022 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在绍兴举行。阳明心学思想研究是此次论坛的一个聚焦点,来自全国各地的45 位大学生围绕“阳明心学思想的溯源研究”“阳明心学思想的再阐释”“阳明心学思想的比较研究”“阳明相关文献的考证研究”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追本求源:阳明心学思想的溯源研究
阳明心学的思想溯源可推及孔孟,其后又与各家之学有承袭、共通之处。部分与会者分别从孔子、孟子、庄子、颜子、朱子、湛甘泉等视角“看”王阳明,挖掘阳明心学思想的发端之处、精微之点。
通过对比王阳明与孔子、朱子思想的异同,徐星月(贵州大学硕士)指出阳明的“克己”是主体“为己之心”的自然涌动,是在“为己”的驱动之下,克除种种遮蔽“真己”的私欲,使“与万物一体”的“真己”回归。张年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从“狂”入手,书自春秋战国之说,挥及秦汉魏晋之学,笔至唐宋、明朝之论,其间博引孔子、孟子、庄子与苏子等人的思想理论,指出:“孔子以‘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的判断革新了狂的意义,从而第一次对‘狂’赋予了完全正面的含义。”张年年探讨了“狂者胸次”这一精神基因在阳明生命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解读其与阳明心学思想的深度关联,他认为王阳明区别于历代大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狂”,这种“狂”经由早年的“稚狂”到中年的“佯狂”,再到晚年的“圣狂”,不断磨治洗汰,乃至日益圆熟,最终臻于化境。
“心学始于孟子,完成于阳明。”王阳明时常通过诠释孟学来解释自己的思想特点,而阳明心学的许多理论资源正是来自《孟子》。围绕《孟子》“必有事焉”这一理论概念,肖竣(海南大学硕士)探讨了阳明心学继承和发展孟子思想的方式,梳理了王阳明承袭孟子理论时的思想脉络,分析王阳明对“良知与事的关系”“心事关系”及“‘事上磨’的具体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阐述方法。
从颜子“看”王阳明,杜国华(华侨大学博士)通过分析王阳明“心学道统论”中颜子的地位、形象,将颜子与王阳明的思想相通之处归纳为本体、工夫、境界三个层面,深入解读颜子思想在王阳明“心学道统论”中的突显与沿袭。张乾礼(中山大学硕士)则围绕孔子点出、颜回感系的“博文约礼”一说展开探讨,对比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异同析论,阐明王、湛在不同时期对“博约”说所释的立场及理由。
此外,王阳明思想与道家也有较为深厚的渊源关系。魏宪诚(山东大学硕士)指出,王阳明早年“出入二氏”,重视道教养生之术,而后虽有“渐悟仙、释之非”的思想转变,但其心学体系中也有不少道家思想的留痕。魏宪诚以“一心二门”为出发点,解析阳明以“心体”统摄经验认知与本体体悟的思想,认为其沟通了形而下的感性经验与形而上的道德先验,从而弥合了庄子对“形上与形下”的认识困境。
二、潜精研思:阳明心学思想的再阐释
“知”是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对理解阳明后期的“致良知”思想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叶乐扬(清华大学博士)指出,从“知”到“致良知”,王阳明所论的“知”的含义伴随着其内在思想脉络的延展而变化,即从最初强调感知与认知层面的“知觉”义不断向本体层面的“良知”义推进。
从“致良知”而言,朱禹同(西北大学本科生)关注心学本身蕴含着的内在张力,指出相对于程朱一系的正统理学,心学之思在哲学视域下具有多方面相转换的特征。王林枫(西北大学硕士)指出,王阳明自龙场“悟入”本体后,逐步以“知行合一”“诚意”“致良知”等思想来丰富“知行合一”说的内涵。马萍萍(山东大学博士)则提出,“知”“行”关系与工夫论密切相关,“知”“行”关系的根本在于“心”“理”关系,而“心与理一”更是工夫论的重要内容。
从“致良知”视角拓展开去,孔维鑫(清华大学博士)以“知与充与遏者,志也”为中心,探知“立志”在阳明工夫论体系及良知学实现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志”的目标及善恶性质,并从工夫论的角度探讨了“立志”与“致良知”的关系及分别含义。除了探讨阳明“志”的地位及功能,朱经龙(山东大学硕士)还对阳明思想中“意”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进而指出“知行合一”说强调真知真行,反对将“知行”分作二事,而强调二者的并重。程妙洪(贵阳学院硕士)从历史的维度将阳明学中的“几”梳理为“念动之几”“善恶之几”与“诚神之几”,并指出:“从王阳明始,‘几’便被赋予了‘即本体即工夫’的含义;至阳明后学,‘几’的含义逐渐展开,在圣学工夫当中尤其具有重要地位。”廖春阳(湖南大学博士)则指出,阳明礼学思想主要被诠释为“以心言礼”或“以情说礼”,通过分析此二说,他进一步挖掘并重申王阳明礼学思想的根本特质。
就“致良知”的意义而言,沈昕艺(绍兴文理学院本科生)通过对王阳明心学致良知的系统简述,进一步分析了“致良知”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实践的引导意义。黄书(贵州大学硕士)则围绕王阳明的“良知论”对阳明心学的“人学”意义展开了探讨。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却也曾受到理学的影响,故而其关于理学中“气”的阐述也不在少数。“气”贯穿于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在其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王欢(贵阳学院硕士)便从思想渊源、心气一体、气之善恶与变化气质四个方面来对阳明学中“气”的内涵与意义进行剖析。
将“心”与“气”结合来看,阳明从“心”的角度出发去体悟“气”的存在,以天地间存有“浩然之气”为基点,把“心”和“气”在本原上化二为一。对此,王德宽(贵阳学院硕士)从本体论、工夫论和生成论三个方面,论述“王阳明是如何对‘心’‘气’两个概念进行整合统一的”,他指出,王阳明把“气”的概念统摄于心学体系之中,破气学与理学藩篱,可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之含义”做出了新的诠释。
将“心”与“性”结合来看,“无善无恶”与“至善”说是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阳明学不可忽略的关键理论。王闻文(山东大学硕士)发言的题目是《心体与性体:“心统性情”视域下的阳明“无善无恶”与“至善”说再辨析》,他指出,阳明从“体”“用”角度论善恶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对理学内涵的丰富,更是对其心学境界的彰显。
“定”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范畴,首见于《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一言。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将“定”融进自己的学说中,对“定”的含义进行了新的拓展。石小敏(贵州大学硕士)结合“致良知”“诚意”“独知”“静坐”“事上磨”等阳明学思想,对“定”展开工夫论视角的探讨,她指出,王阳明论“定”的特点是“体用一原”,“定”贯彻于他的体用、动静、境界与工夫之中。
王阳明曾言:“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罗梅(贵阳学院硕士)引入杨国荣近年来提出的“事”的哲学思想,围绕“何为事?”“何为成事?”两问,对阳明心学视域下“事”的哲学思想研究进行分析,并从阳明心学的成事之方——“诚意”“事上磨”“心外无物”“心上用功”“知行合一”“致良知”“惟精惟一”等方面探讨阳明哲学思想中“事”与“成事”的哲学思想。
在王阳明对天人关系的看法方面,李朋涛(安徽师范大学硕士)指出,阳明关于天人关系的原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对于现代人关于自省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也具有理论借鉴意义。郝鑫(南京大学博士)分别梳理了张载、朱熹“以‘气’解天”“以‘理’训天”的思想脉络,进而指出王阳明“以‘情’主天”的独特观点并加以论证,归纳出宋明理学“天人关系”的三条进路,从“天”及“人”,以至于“万物”。何春燕(贵阳学院硕士)则从不同向度诠释了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的内涵,并论述了“万物一体”思想在当代的重要启示意义。
三、探赜索隐:阳明相关文献的考证研究
王阳明为倡扬古本《大学》,先后作定《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序》。对《原序》与《改序》进行对比,能够为把握王阳明思想从主“诚意”向主“致知”的滑转提供理论视角。张旭(武汉大学博士)通过对两篇序文的义理阐释、比较分析,尝试对《大学古本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关系进行厘清与界定,进一步从“诚意”与“致知”视角挖掘序作背后折射的王阳明思想变迁轨辙,其探讨对于深入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就《大学问》而言,学界考察视角多基于阳明晚年的仁学思想建构,但对于《大学问》中有关“知止而后有定”的部分内容却少有涉及。对此,陈美荣(贵州大学本科生)基于阳明在《大学问》中搭建的仁学基本框架,对阳明“知止于至善”后心理发展的路径进行归纳。
《传习录》下卷中载,阳明与陈九川论学时评象山之学“只是粗些”“细看有粗处”,但并未进一步说明象山之学究竟“粗”在何处;对此,从牟宗三、唐君毅、杜维明、陈荣捷等学者前辈到目前阳明学研究界,都试图对这一“粗”字的隐而未发之意进行补足。魏鹤立(清华大学博士)指出,阳明所说象山“只是粗些”的“粗”在于“格物致知”及其“工夫”,上可追溯至正德十年(1515)龙江论格物,下可延及于正德十五年(1520)虔州辨良知。
探赜索隐,王阳明对于“四书五经”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后世传习“四书五经”及阳明心学的极佳范例。刘宇锵(海南大学硕士)便关注到王阳明对“四书五经”的发微,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阳明心学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从文献考证中看王阳明,离不开对历史名迹的考察;而从名迹中看阳明,则离不开对“洞”的探究。钟纯(贵州大学博士)发言的题目是《阳明洞与阳明小洞天——王阳明在浙江、贵州两地山洞中修身悟道之旅》,他聚焦于浙江、贵州两地的阳明洞与阳明小洞天,探讨两处悟道所在与阳明心学所思之间的关联。
此外,龙场作为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转折地,也与其心学体系的建构有着必然联系。范晨语(绍兴文理学院本科生)指出,龙场悟道使王阳明感悟到“良知”对主体塑造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将“个体”之心与“本体”关联,得出“心外无物”之理,又能够以此为基础得出“以良知为知”“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论。聂亚培(贵州大学本科生)、骆雪莹(贵州大学本科生)同样着眼于龙场悟道这一阳明思想转变的关键存在,援引钱德洪的相关记载,举例王阳明不同思想阶段的诗作进行分析,通过对王阳明龙场悟道前后诗歌风格的区别,探求其悟道心境自“转向心中求理”至“化解生死之念”最终“顿悟格物致知”的变化过程。
四、钩深致远:阳明心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当今时代,中国经典诠释和哲学体系建构须以“古今”超越“中西”,通过发掘经典文化对于时代的现实意义来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因此,年轻一辈更应从关于儒家经典诠释的历史中寻找有益于当下发展的思想资源。
叶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通过探讨阳明对经典文化的态度、诠释,以及经典文化对其“心学本体论”和“致良知”工夫论的融贯,进一步发掘心学诠释的即事化特征。她指出,经典义理在主体即事化的工夫中被诠释,经典从对象化的客体变为与天理浑融之心统摄、随事而化的存在,与此同时,诠释者在诠释活动中也通过“致良知”的过程不断深化己心,从而完成自身主体性的建构,实现以“成己”包含“成物”,即“成文本之理”的过程。
纵贯古今,横览中西。邝妍彬(苏州大学硕士)将王阳明心学与西方文论置于比较视域之中,她引入了《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及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经典理论,通过挖掘汉娜·阿伦特视角中“良知”的表现与王龙溪“见在良知”说的相似之处,解析以“见在良知”的深层内涵来“反抗平庸之恶”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五、结语
本次论坛的阳明心学思想研究围绕“阳明心学思想的溯源研究”“阳明心学思想的再阐释”“阳明相关文献的考证研究”“阳明心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四个角度对阳明心学思想的内涵及外延展开了丰富的讨论,众多大学生从不同视域、多重维度对阳明心学思想进行解构分析、考证研究与再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代大学生阳明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切实达成了追本求源、潜精研思、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