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2023-08-25李玉琼
李玉琼
(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200)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农文旅融合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昆明市为例,首先探索昆明市各区在民宿经济、农家乐、环境生态保护、高品质休闲游、产业品牌化等农文旅结合方面的成功案例,分析在农文旅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昆明市在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与人才供给等方面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以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乡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为构建“生态宜居、文旅融合”的和谐乡村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名片”。其中,农文旅融合成为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共同富裕。所谓农文旅即“农业+文化+旅游”,农文旅融合模式是指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风土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休闲为形态”,进而深度挖掘乡村价值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昆明市各区依托产业发展优势和悠久历史文化,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及特色小镇建设,挖掘乡村文化,为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一、发展模式
(一)发挥政府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与农家乐产业
随着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板块和新热点,昆明民宿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针对乡村民宿发展普遍存在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发展“瓶颈”,昆明市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策优势,探索乡村民宿整村推进发展模式,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管理公司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等实现民宿的聚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
官渡区花箐社区的严家庄村,多年前还鲜为人知,村里大部分房屋都是土基房,居住条件差,村民收入主要靠务农和打工。近年来,花箐社区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策优势,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利用村庄周边森林环绕、空气清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开业民宿14家,同时开设知青文化餐厅、花园式度假餐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民窑基地、山地越野等特色项目,并逐步落地相关商业配套,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项目整治,篮球场、活动室、健身广场、公厕、垃圾房等一应俱全,基本建成了完善的生态民宿村落,成为寻找“诗和远方”的地方,从昆明主城区前来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人均收入增加了8 000多元,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双赢局面。同样是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77.08%的盘龙区双龙街道则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哈马者美食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每天约1 500人的客流量,已成为昆明市周边的网红打卡地。哈马者村每年能从市场租金中收入35万余元,村民每年都能享受分红,小小市场却能惠及家家户户。但是随着人流量的增多,乡村整体环境也受到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双龙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组织农家乐企业学习餐饮卫生把控、服务技巧等多项技能。目前,双龙街道已打造出哈马者美食街、野鸭湖景区等旅游品牌,共有农家乐174家,沿着金浑公路呈条状布局,形成了乡村农家乐一条线发展格局。
(二)多样产品体验田园生活,走高品质休闲游之路
昆明市还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资源,打造“麦和稻田”文创项目、云花谷立体花园、稻鱼共生农耕文化体验等项目,探索特色农业体验与高品质休闲游结合的模式。开拓了新场景、新模式,增强体验度,黏住了更多都市客流,这一新兴探索有望形成新的示范引领。紧扣“稻田+咖啡”主题,依托优美乡村自然风光,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村社区联手村庄规划师、青年诗人与文创设计师倾力打造的高品质休闲游模式的全新文创项目——“麦和稻田”:白色咖啡屋和帐篷点缀着稻浪,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体验惬意的田园生活,重建田野风貌,复兴“耕读”传统,这种追求回归人类本质的生活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据统计,2022年“麦和稻田”每月的营业额在34万元左右,所有的收益都归集体所有,村民也因此受益。
(三)保护与开发并重,重塑古村风貌
昆明市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还加大力度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拥有600多年村史的西山区团结街道的乐居村因此重新焕发生机。乐居村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彝汉合璧古村落。村中至今保留古建筑80多栋,其“一颗印”民居是昆明最典型的民居建筑群落,被列入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类型,与北京“四合院”并驾齐驱。为了把古村建成集文化、历史为一体的特色景点,按照“修旧如旧、活化传承”的原则,乐居村在修缮老房子时尽最大可能维持房子的原风貌。全村呈现了客栈、茶庄、刺绣坊、陶艺坊、国学堂和画家工作室等多种业态,听风、喝茶、看日出日落……如今的乐居村焕然一新,成为乡村旅游新宠。
(四)五位一体,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昆明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建设为指引,系统归划、分类定档,对具有重要地理民俗价值的46个自然村按照“一村一策”打造,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通过不同主题进行有机串联,形成类型多样、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环线,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保持乡土风貌、体现乡韵乡愁、融合人文山水的美丽村庄,以点带面推动环滇池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比如呈贡区通过引进华侨城对卧龙古渔村进行保护和生态治理,以展示昆明记忆的露天博物馆为主题,从村落的景观提升、生态保护、乡村文化挖掘、历史古建修缮和古建活化、产业整合等方面入手,推进生态观光、人文体验、古建研究等多业态发展,重构滇池边的“渔耕原乡”文化,着力挖掘昆明的特色人文资源,在保护原乡原貌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打造出文旅标杆和美丽乡村示范区。遵循“生态保护与文旅共赢共生”的理念,让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渔村重新焕发生机。
二、亟待完善的方面
昆明市在摸索农文旅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推动了昆明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亟待完善的方面。
(一)顶层设计需继续加强
高质量的农文旅融合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在顶层设计上,目前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路径的研究探索不够充分,导致乡村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存在以“资源”换“经济”现象,乡村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为此农文旅融合的实施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系统地评估,包括对现有资源的承载力、竞争力及发展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和预估,从而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和有序开发。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乡村旅游的方兴未艾,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的弊端日益凸显,如饭店、超市、酒店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不具备服务游客的能力,又比如部分基础设施规划没有注重游客需求和体验。这就需要政府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并加大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和网络方面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不断为乡村旅游注入发展活力,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产业融合相对粗放,创新力不足
农文旅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没有实现“1+1+1>3”的效果。目前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层级低且同质化严重,以观光旅游、销售农产品等为主,缺乏对乡村文化脉络、农耕文化等的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不够。文化的展现需要体现地方特色,昆明的乡村有悠久的历史,要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和特色,找到与现代旅游文化的融合点,挖掘高原特色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时代内涵,找准文化资源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融汇创新,防止产品同质化。
(四)复合型人才匮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由于乡村生活条件差且工资水平低,乡村振兴面临着引进人才难和留住人才难的“两难”局面。返乡创业人才大多面临缺乏资金政策支持、乡村市场制约等困境难以长期留下来,乡村本地大多以农民为主,缺少专业培训,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为此首先需要加强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挑选一批综合素质好的有志青年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促进乡村本土人才的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并积极引进乡贤回乡投资,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对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添砖加瓦,让农文旅企业有甜头、乡村建设有搞头、农民增收有盼头、农业提质有奔头。
总之,文化和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应促进农文旅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打造独具特色和品质保障的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乡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