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
2023-08-24刘攀
刘攀
一、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概述
内控管理简单来讲,指的是通过自我约束、调整、规划、评价和管理等一系列手段,保护企业资产完整、确保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展开、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对企业的规范运营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良好的政策、制度等引导下,提高会计信息以及资金的利用率,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稳步推进。而在具体构建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因素展开综合分析,要充分考虑内部环境、信息交流以及风险评估等环节,从而切实发挥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
内控管理是国有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内控环境建设以及相关制度体系的设立相继展开了摸索和实践,成效十分显著,这进一步反映了内控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大影响[1]。我们将其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内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内控建设中,需要着手的方向和工作面并非单一固定的,如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等都不可或缺,其展现出了鲜明的动态化管理的特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法律、行业规范以及会计政策等执行各项制度和工作,而这能极大确保国有企业的规范运营,保证资产完整性,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内控管理有利于优化国有企业物资配置,保证业务正常开展。通过加强内控管理,可有效约束企业内部组织,构建一个良性的内部运行环境,全面肃清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减少财务工作误差,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业务风险。第三,内控管理是国有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基于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引领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2]。
财务风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比如,广义上讲,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再加上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业绩大幅度降低,最终就会产生财务上的风险。而在狭义上,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内部因素的制约,如没能按期偿还债务,这种情况通常还伴随着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导致企业濒临破产[3]。那么,按照这样的思路,国有企业在实施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判断其风险源,接下来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或规避风险,从而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
财务风险很明显与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关,经分析调查发现,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等环境的影响,导致筹资活动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最终影响到了财务成果;二是投资风险。企业遇到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项目时,通常会加大投资力度,但这时一旦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极有可能出现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收益的情况,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三是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也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如在产品供应、营销等环节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运动发生停滞,继而直接危及企业价值;四是存货管理风险。适当的存货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但在这方面又存在一个两难的问题:存活太多,产品积压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企业承担风险过高[4];存货太少,可能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同时若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企业后续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五是流動性风险。如企业资产不能正常转移、付现责任等不能正常履行等,都属于流动性风险,容易给企业经营带来危机。
想要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需要从根源上入手,找到其具体的影响因素,对此需要我们做详细的分析。首先,国有企业的制度特征会影响到财务活动,继而引发财务风险。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基于现实考虑,正在不断优化和拓展自身的主营业务,认真研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办法,以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但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的制度体系和治理结构都比较僵硬,这种现象便造就了一个问题,即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导致企业内部经常出现财务舞弊情况,严重影响到了财务的规范运作。其次,企业战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将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密切联系起来,改善经营短视的现象,让财务工作服务于企业整体、长期的发展,同时加快业财融合。若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过于盲目,经不起推敲,则势必会引发一定的财务风险。比如,纵观过去几年一些大型钢铁国有企业的发展,其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但却没有积极响应新时期下节能减排的号召,忽略了装备性能以及生产工艺的改善,最终产生的后果就是产能过剩、环境绩效低下。最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与治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活动的风险性。纵观发展态势良好的国有企业,其公司治理普遍具备透明、协商一致、共同参与以及负责任等特征,不仅要维护企业自身利益,还要保障相关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杜绝内部出现财务造假、贪污腐败等财务风险。显而易见,这类财务风险是严重违反法治的。那么,国有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遵循法治为前提,逐渐建立一个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企业内部协商沟通效果,提高监管制度的执行力,从而更有效地防范和消除财务风险。
三、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防范企业风险
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如风险应对不力,将对企业当前经营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隐患。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构建权责对等、有效制衡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规范内控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杜绝债务风险的发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问题,防止因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二)有利于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国有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须向有关部门、股东乃至社会公众公布自身的财务信息。如能够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将有利于规范财务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以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水平,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更大程度的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
四、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需要上下级共同配合和推动,企业员工全面参与,从而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而言,除了要有优秀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商业嗅觉敏锐,更要具备强大的法律知识基础和风险意识,为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提供正确的思路和中肯的建议。与此同时,科学引导各部门员工积极参与到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当中,为企业规范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立足于实际,制定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操作规范,将财务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密切联系起来。在规范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同时,加快业财融合,推动财务职能转型。第二,针对生产、采购、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重要管控环节,制订科学、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内控管理完全服务于企业经营,从而顺利达到盈利目标。第三,充分落实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手段,保障国有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5]。
(二)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在内控管理中,要最大程度发挥出会计监督的作用,从而预防和减少国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规避风险和损失。在这方面,需要认真研究一个科学的会计监督运行机制,提高其约束力和执行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第一,启用多元化的监督手段。现代企业在会计监督管理方面,一般会采用监督审核、评价审定、效益评估等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检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障企业资产完整。第二,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进行细分。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都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手段之一,所以务必要充分落实相关职能。通过设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机制,使财务部门内部之间实现有效的协调和互相牵制,严禁出现徇私舞弊等行为。第三,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现行法律政策,据此对会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不合法等行为做出严厉惩处,督促和警醒所有财务人员始终坚守法律底线,不得做出会计信息造假等行为[6]。
(三)加强风险评估,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投资环节,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潜在损失。对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在投资过程中落实有效的风险预测和评估机制,提高企业资金配置水平和利用率,具体做法是:第一,对于有能力参与投资项目的国有企业来说,要在投资之前展开全面的调查,综合评估其风险,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风险预案。投资过程中主动申请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尽可能规避风险和损失,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充分提高企业的资金价值。第二,充分落实内部审计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要求,确定内部审计周期,以便第一时间发现资金风险。第三,建立具有超前性的风险预警机制,改善事后监督控制的效果,将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有效落实,并和融資体系进行联动,以此提高财务指标预测和分析的工作成效。
(四)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内控改革
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是推动国有企业内控改革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从多方面审视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不应一味地关注短期利益,而是要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入手,对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内控改革做科学的规划和精心安排。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基于业财融合的视角,搭建业财一体化数据库,以充分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共享速度,保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畅通。在具体应用阶段,大数据技术应该在以下几个环节得到体现: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国有企业打开融资渠道。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国有企业可迅速拉近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距离,与其他企业直接进行沟通和洽谈,寻求更丰富的融资渠道,从而持续扩大企业规模,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通过大数据对市场情况进行精准调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充分掌握市场动态,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挖掘更多潜在消费者,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和业务风险。第三,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开展财务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当然,为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要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大数据思维和素养,为加快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改革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
五、结语
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对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此我们要立足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形势,分析其主要财务风险及影响因素,认真总结当下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探寻有效的切入点巩固内控环境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内控管理改革,从而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引用
[1]李雪.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J].中国集体经济,2022(19):37-39.
[2]王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市场,2022(18):103-105.
[3]程伟聪.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大众投资指南,2022(09):160-162.
[4]林敏.浅析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市场,2022(07):94-95.
[5]张晓燕.国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05):123-124.
[6]岳冉.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纳税,2021,15(3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