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村民”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2023-08-24尚合慧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村民

尚合慧

一、前言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农民的参与,也需要外部资源进入农村[1]。比较理想的路径是:农民、农村与外部资源有机融合,使乡村像生命有机体那样按照自身的生命逻辑逐渐生长,重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乡村共同体。然而,在已有的实践中,却鲜见这样的做法。大多数外部资源进入农村后操作策略不当,企求“立竿见影”“吹糠见米”,或大包大揽,或把农民放在一边,自己单打独斗。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成都市月花村“当代少年”研学项目是一个少见的新村民与农民农村融合,着力探索利用农村闲置资源,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有机生长的案例。

在中国知网上以“新村民”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搜出117篇学术期刊、88篇学位论文,可见目前关于新村民的研究较少。查阅现有文献,研究者将新村民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发达地区农村产生用工需求和创业机遇,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农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务工或者创业,成为新村民[2]。二是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员。近年来,各类乡村振兴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部分城市居民、大学生、退休人员到农村创业、工作、休闲、养老,成为新村民[3]。本文所指“新村民”是指从城市到农村的创业、务工人员。2021年成都当代少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少年”)落户成都市月花村,打造研学旅行实践营地项目。随后,月花村陆续迎来了到此居住的“新村民”。本项研究希望跟踪调研的过程,了解月花村是如何让“新村民”进入村庄,与老村民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其效果如何等问题。

二、月花村新村民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

(一)精英吸纳:新村民及其发展思路

1.“当代少年”研学项目及新村民情况

“当代少年”是当代教育集团旗下的素质教育品牌,秉承“为K12年龄段学生提供多元素质教育全域化服务”的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卓越的课程服务商、营地运营商、赛事执行商。成都当代少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巍,既是一名教育企业管理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长期从事教育理论、教育改革和“双创”教育、素质教育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是中国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导则标准的首提者,在研学旅行行业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他还担任过高校、国企、私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2021年下半年进入月花村长期居住,成为月花村新村民。2022年6月份,安西镇发文任命其为月花村副书记,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研学是核心,旅行是形式,营地是基础,课程是灵魂。”这是李巍对研学旅行的解读。他认为教育作为研学的内核,稍有偏颇都是不妥的,所以他还提出:注重体验、思考和收获是研学旅行课程的基础教育过程。谈及研学旅行在未来的战略布局,李巍介绍:“中国实现全面脱贫攻坚后,我们的乡村需要振兴,而我希望通过打造全域研学能为乡村振兴做一点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正在向农业现代化迈进,而我们美丽的乡村依旧蕴含着完整丰富的历史人文和农耕文化。依托这些“财富”,用教育为其赋能,通过打造全域研学,深入挖掘乡村的教育价值,用研学驱动乡村发展。

2.發展思路

基于以上理念,成都当代少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月花村投建了运营研学旅行实践营地——“月光宝荷”。项目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96亩,位于岳林盘,开发研学产业,丛林穿越、云水小谣、速射竞技、科学课堂等多个研学场景并已建成。二期范围扩大到月花小区,服务研学产业,开发民宿、房车项目等。目前房车营地、坝坝茶等消费场景已经建成。三期计划对外开放股权,吸收农民、社会资本投资,依托完整丰富的历史人文和农耕文化,打造全域研学,让美丽的乡村成为孩子们自然的课堂。通过学生的真实感知和研学成果将乡村的“财富”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乡村,爱上乡村,从而驱动乡村振兴。

(二)从熟悉到认同:新村民嵌入乡村的过程

1.在活动中熟悉

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和当地村民熟悉起来,嵌入到乡村熟人社会中去。“当代少年”进入村庄之前,月花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是老年人和儿童。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年轻人回村,这时候,是村庄人员最齐全的时候。“当代少年”进入月花村以后,举办了“年俗文化节”“母亲节”“重阳节”等多项节庆活动,邀请月花村的学生和家长、村民参加。在“年俗文化节”中,新村民和学生、老年人、回村的年轻人一起“搓汤圆”“包饺子”“做八宝饭”“剪窗花”“编中国结”,大家互相交流过年风俗,摆谈过年故事,在其乐融融的新年氛围中,迅速熟悉起来。新村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村里的年轻人、老年人、儿童建立起关系。村民是淳朴的,看到新村民来了,对老人孩子都好,自然更愿意接纳,老村民逐渐将新村民视为月花村村民的一员。

2.在发展中融合

(1)确定运营、分配方式。研学营地一期项目采用资产盘活型方式,村集体通过将闲置综合体、林盘、民房按照市场价打包租赁给当代少年公司,村集体年均获30余万元稳定收入。同时公司通过“用工承诺”,明确在项目建设和经营中为本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个。一期项目采取租赁的方式,收益分配方式是按照合约支付村集体、农民租金。一期项目在有突发应急事件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盈利的“正向现金流”,月花村老村民看到企业能盈利,产生了加入的想法。于是,研学营地二期民宿项目采用股份合作委托经营模式,由月花村集体经济公司子公司(成都花漾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成都当代少年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四川菁蓉少年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成都月花少年携手兴乡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双方以现金入股各占比30%、70%,其中,成都花漾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资金来自村民和村集体,每个村民单人出资500-20000元,由党员带头参与现金入股,由合资公司负责公司运营。推行“保底+营业额分红”方式,前两年由当代少年公司对村集体和村民实施入股金额的8%进行收益保底,两年后每年按照“8%保底分红+营业额梯度分红”的方式进行分配。

(2)公司与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合作方式。“当代少年”在月花村的项目建设和运营可概括为党组织做好引领指导、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资源整合、企业主导项目建设运营、村民参与入股投资的多方合作共建模式。在这个合作中,有关各方的作用表现在:

一是政府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80万元,其他财政资金370万元,用于支持研学旅行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是村集体整合资源。月花村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成都蔡永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并由月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任公司理事长。对“两项改革”后闲置的办公用房、林盘、厂房、综合体等资源进行梳理,对村集体的资金、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登记造册,按照当地市场行情出租给企业使用。

三是村民共同参与营地建设维护。通过向企业租赁房屋、土地,入股参与民宿项目等方式,参与到研学产业发展中。通过主动吸纳农民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避免农民产生新村民下乡“抢占村庄资源”的误解,带动村民共同成长,增強农民主体性,村庄主体性,促进乡村内源式发展。

3.在协商中认同

月花村党委与当代少年有限公司党组织(菁蓉少年党支部)共建安西月花研学产业党建联盟,任命当代少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巍为月花村党委副书记,构建“党建联盟+村级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农村党员”党建模式,突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商、文化共兴建设目标。建立党建联盟联席会议、轮值议事等制度,开展联盟议事会、联盟运动会、联盟互助会、联盟组织生活会等活动。通过民主平等、协商互动的方式,新老村民共同研究决定月花村产业发展、社区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集中协调解决研学旅行实践营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二期项目的收益分配模式就是协商出来的。企业最初提出的是按照股份分红的分配方式,即根据村民出资比例进行分红。和村民第一轮协商后,村民不愿意,说“不懂股份制,出了钱不愿意‘打到”(当地土话,赔本的意思),希望有个保底收入。企业就退了一步,增加了“保底”分配方式。具体保底分配是多少,继续进行协商,村民说“不能低于银行贷款的利息”。最终,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确定为“保底+营业额分红”方式,前两年由当代少年公司对村集体和村民实施入股金额的8%进行收益保底,两年后每年按照“8%保底分红+营业额梯度分红”的方式进行分配。通过协商,彼此更加了解,认同双方的发展理念,并将协商结果转化为发展模式,实现了互助互促、和谐共融。

三、实践效果

(一)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探索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促进乡村农商文旅体科教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使得月花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6万元提升到30万元,增长了4倍多。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租赁农房农地、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入股共营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厨师、保洁、安保、助教、园林等就业岗位,带动2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每年增加务工收入 120余万元。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实行全村招股,形成利益链接,让村民们搭上乡村振兴这班快车。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依托月花研学产业带来的广阔市场,自主发展经营特色农产品的售卖、餐饮、乡村民宿等相关产业,年均帮助村民获得额外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

(三)改善了乡村风貌

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引导“市民下乡,农业进城”,为月花村引入文化、科技、卫生等资源,用教育和科技赋能月花村乡村振兴,切实服务“三农”,乡村风貌和村民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比如,通过开发本土文化类课程,使当地原本鲜为人知,需要弘扬传承的本土文化资源得到发扬。再比如,项目刚进村时,企业放在工地的建筑材料经常被村民当做垃圾拿回家去,现在就很少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四)提高了乡村治理能力

新村民协助月花村党委书记做好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月花村党委班子建设,提高了村两委治理能力。比如月花村两委班子表示“下一步可以利用既有集体经济收入,继续打造其他林盘,复制‘当代少年研学项目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采取租赁等方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村庄实现了从“淹水村”到“研学村”的变化,村民们对村庄前景乐观,发展凝聚力增强。

(五)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科学配套了绿色开敞空间和环境友好设施。以全域旅游理念,提升了乡村道路,完善绿道环线,加强了刘林盘、岳林盘等川西林盘和宗氏祠堂、水磨坊遗址的保护。

四、结语

月花村“当代少年”研学项目有自身独特的商业逻辑。它依托公司具有的研学旅行产业运营经验,首先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业务,以便用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来获得稳定的人流与现金流。在此基础上,利用稳定的人流拓展服务范围,比如餐饮、住宿、房车营地、坝坝茶等,把服务对象从学生扩展到其他人群,开展乡村旅游。研学旅行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打造全域研学,让美丽的乡村成为孩子们自然的课堂,通过学生的真实感知和研学成果将乡村的“财富”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来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带来的收益使前期投入得到回报,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更完善,乡村更加美丽,更富有生机与活力。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关注乡村,爱上乡村,这又引出部分城市群体在乡村居住的需求,服务并满足新村民的需求,使投入找到回报的路径。

月花村“当代少年”研学项目的商业逻辑,有几个关键词:人流、现金流、低成本逐步扩展。正是由于这套商业逻辑,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出现了企业或新村民与村民融合、企业资源与当地原有资源有机融合,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的局面。因为人流、现金流以及低成本的约束,“当代少年”研学项目进入乡村的切入点不像大多数企业那样选择一些高大上、短期内缺乏人流、现金流的“赔本赚吆喝、博看点”式的噱头项目。也不可能进村就瞄准建设用地的取得,大拆大建,而是以投资小、见效快且有经营经验和优势的研学旅行为切入点,争取短期获得稳定的人流、现金流。项目需要的土地、房屋向农民租赁,项目区内不愿意租赁的或暂时用不上的房屋保留原状,不愿意搬离项目区的农民仍然在里面居住,既可以降低成本,也保留乡村味、乡村特色。

由于这个商业逻辑,新村民融合于乡村、全场景打造、农民参与等行为。从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它不只是投资人的情怀或偏好,而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是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这种方式与其他已有方式比较,在逻辑上更可行,更具有持续性。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来讲,新村民进入乡村,原因在于乡村的衰败,最终目的是带动乡村发展,提高农民的主体性,提高村庄的主体性,显然,这种可持续性给月花村内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引用

[1]黄学勇.广西集体生态公益林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011.

[2]王俊娜.“新村民”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2.

[3]冯丹萌,许天成,万君.“新村民”的概念界定、时代特征及政策回应[J].农村经济,2022(03):67-76.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村民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